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熊常成 《医学信息》2007,20(8):1425-1427
目的探讨重型肝炎患者血糖水平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108例重型肝炎患者入院第2天空腹血糖,以血糖水平分为高血糖组、低血糖组、正常血糖组,分析评价其临床意义。结果重型肝炎患者血糖异常率74%,多为低血糖,且血糖越低病死率越高;血糖水平与重型肝炎临床分型无差异;血糖异常组病死率明显高于正常组;高血糖组与低血糖组病死率无明显差异,但低血糖发生率远高于高血糖。结论重型肝炎患者出现糖代谢紊乱的比例较高,尤其是低血糖。检测空腹血糖对重型肝炎的危重程度、评价其预后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对1993年2月~1995年3月收治的24例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了甲壁微循环检测,并设急性肝炎组和正常对照组进行对照。结果提示: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甲壁微循环积分值明显升高,和急性肝炎组、正常对照组比较PHO.OI。重型肝炎组死亡4例积分值渐增高,好转9例积分值渐下降。此观察结果表明,甲级微循环检测对重型肝炎有重要的辅助诊断价值,对其预后的估计亦有一定的意义。一般资料本资料共分为3组,重型肝炎组24例,其中男21例,女3例。平均年龄36岁。病原学分型主要为乙肝(17/24)。急性肝炎组26例,男18例,女8例,平均年龄24岁。正常…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可溶性CD40(solubleCD40,sCD40)在急性肝炎、重型肝炎和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探讨其与生化指标和疾病预后的关系。方法:使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急性肝炎(49例)、重型肝炎(22例)和原发性肝癌(13例)患者入院次日清晨空腹血清标本和健康体检者(44例)血清标本中sCD40浓度,分析其与急性肝炎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关系,并初步探讨sCD40水平与重型肝炎患者疾病预后的关系。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血清sCD40与CD40配体(CD40L)的结合活性。结果:三种肝脏疾病患者血清中sCD40水平(149.70±86.82)pg/mL较健康对照组(47.33±27.49)pg/mL显著升高(P<0.001),但各组患者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475)。重型肝炎死亡患者血清sCD40浓度较存活患者显著升高(P<0.05)。急性肝炎患者血清sCD40浓度与ALT、AST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50,P<0.001;r=0.47,P<0.01)。体外实验显示患者血清sCD40具有与CD40L结合的活性。结论:肝脏疾病患者血清异常高表达sCD40,这是评价急性肝细胞损伤的辅助指标,有助于判断重型肝炎患者的病情和预后。CD40-CD40L作用可能参与了肝细胞损伤和免疫失调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病毒性肝炎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特征,探讨这类疾病的临床转归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2004年4月至2009年9月在地坛医院住院诊断为病毒性肝炎并且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的2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病例中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均通过骨穿确诊,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肝病病史、药物过敏史、住院期间用药史、生化检查等等,对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5例病毒性肝炎患者在经组织病理学诊断同时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其中17例为男性,8例为女性;12例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例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l例为急性戊型肝炎患者,l例为巨细胞病毒感染所致肝炎,7例为未分型病毒性肝炎患者,7例诊断为重型肝炎;仅有3例患者在入院前有干扰素短期使用史,其余患者未使用影响血象药物;治疗过程中使用集落细胞细胞刺激因子者6例,使用丙种球蛋白者9例,使用糖皮质激素者3例,使用促红素者1例,仅用口服药物升血细胞治疗者2例,输红细胞者6例,输血小板者2例;好转出院者20例,自动出院者3例,因重型肝炎其他合并症死亡者2例。结论 病毒性肝炎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以治疗原发性肝病及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为主,血液病方面对症支持治疗,随肝病好转血液病逐渐同时恢复,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5.
起病不到半年的慢性重型肝炎120例的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因为病程超过半年即为慢性肝炎 ,但起病不到半年的重型病毒性肝炎 ,判断为急性还是慢性 ,有一定的困难。由于两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 ,有较大的差别 ,有必要将他们加以区别。基于以上考虑 ,特将 30 2医院 1997年至 1999年收治的起病不到半年的 ,最后诊断为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 12 0例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 ,供临床医师参考。1 材料和方法1 1 研究对象 重型肝炎的诊断按照1995年 5月北京第五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的标准。 1997年至 1999年 30 2医院共收治 5 65例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 ,其中慢性重型肝炎…  相似文献   

6.
胸腺肽α1(日达仙)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重型病毒性肝炎由于病情严重,进展迅猛,病死率高,始终是临床治疗的难题。因此人们不断探讨新的疗法。但迄今为止,尚无公认的能有效地阻断重型肝炎病情进展的疗法。我们自1998年2月至今应用化学合成胸腺肽α1(日达仙)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初步认为有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 治疗组24例(乙型肝炎22例,乙 丙型2例),其中男20例,女4例;年龄18~62岁,平均40.5±8.2岁;5例为亚急性重型肝炎,19例为慢性重型肝炎;肝性脑病者16例(66.7%),自发性腹膜炎(SBP)11例(45.8%),上消化道出血6例(25%),合并细菌感染(胆道感染、肺…  相似文献   

7.
观察血浆置换、内科治疗对中晚期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生存率的影响,探索中晚期重型肝炎的治疗方法。方法观察在内科治疗基础上给予血浆置换患者的肝功能、并发症及疾病的转归,与同期仅予内科综合治疗的患者相比较,对相应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从而了解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血浆置换组36例,18例好转、18例死亡,内科治疗组32例,13例好转、19例死亡,两组之间患者生存情况无统计学差异;肝功能指标(ALT、AST、SB、ALB、TC、ChE和凝血酶原时间(PT)也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与内科治疗相比较,在其基础上给予血浆置换并不能提高中晚期重型病毒性肝炎生存率;中晚期重型肝炎患者的预后决定于其肝功能衰竭的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血浆置换、内科综合治疗对中晚期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生存率的影响,探索中晚期重型肝炎的治疗方法.方法 观察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血浆置换患者的肝功能、并发症及疾病的转归,与同期仅予内科综合治疗的患者相比较,对相应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从而了解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 血浆置换组36例,18例好转、18例死亡,内科治疗组32例,13例好转、19例死亡,二组之间患者生存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肝功能指标(ALT、AST、SB、ALB、TC、ChE)和凝血酶原时间(P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内科综合治疗相比较,在其基础上给予血浆置换并不能提高中晚期重型病毒性肝炎生存率;中晚期重型肝炎患者的预后决定于其肝功能衰竭的程度.  相似文献   

9.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利用Baxter-550人工肾和Biologic-DT system进行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治疗肝炎患者83例,其中重型肝炎患者66例。结果 治疗后平均胆红素、ALT、AST、BUN、Cr及内毒素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66例重型肝炎患者中治愈好转31例(47.0%),死亡或自动出院35例(53.0%),对照组181例重型肝炎患者中治愈好转50例(27.6%),死亡或自动出院131例(72.4%)。结论 应用ALSS治疗重型肝炎患者具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0.
重型病毒性肝炎(重型肝炎)病情严重,死亡率高,目前国内外尚缺乏特效治疗。我院近7年来共收治各型重型肝炎116例,其中好转53例,死亡63例,其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116例重型肝炎诊断符合1995年(北京)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大样本对照分析研究,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artificial liver support system,ALSS)治疗对重型病毒性肝病患者生存期的影响。方法选择重型病毒性肝病患者902例,将患者分为人工肝治疗组507例和常规内科治疗对照组395例,记录其诊断、分期等原始资料并进行随访,采用Kaplan-Meier方法和Logrank以及Breslow检验进行生存情况分析。结果人工肝治疗对急性和亚急性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生存时间有明显影响,能够延长其生存时间;人工肝治疗可以延长乙型肝炎患者的生存时间,对戊型肝炎患者的短期生存率有影响;人工肝治疗次数对患者生存时间也有明显影响。结论人工肝治疗能够延长急性和亚急性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生存时间,多次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单次治疗和内科治疗。  相似文献   

12.
杜华斌 《医学信息》2006,19(12):2149-2150
目的 探讨肝炎后肝硬化并糖代谢紊乱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肝硬化病人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监测。结果 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出现糖代谢紊乱(61.2%);空腹血糖升高,餐后两小时血糖升高及空腹低血糖均不同比率出现。结论 对肝炎后肝硬化病人血糖监测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原位杂交法检测非甲~庚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TT病毒DNA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证实在非甲-庚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肝组织中TT病毒(transfusion-transmitted virus,TTV)的存在。方法 采用地高辛素标记TTV DNA探针以原位杂交技术对51例血清学病毒标记非甲-戊型、免疫组化检测肝组织中HBsAg、HCV NS3Ag及HGV N55Aag阴性的病毒性肝炎患者石蜡包埋肝组织进行了检测。结果 各型病毒性肝炎肝组织中TTV基因的总检出率为27.5%,其中急性轻型肝炎的检出率为30.8%(4 /13),急性重型肝炎为1/8,亚急性重型肝炎为3/7,慢性肝炎为2/6,活动性肝硬化为2/9,慢性重肝肝炎为1/4,原发性肝癌为1/4。TTV DNA表达于肝细胞核或胞质内,以核型多见。在急性肝炎,TTV阳性细胞弥漫分布于肝小叶内,慢性肝炎于汇管区附近较为密集,而在肝硬化病例,阳性细胞在假小叶内多呈片族状不规则分布。结论 在不明原因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及肝组织中TTV DNA的检出表明TTV为一种新型的肝炎病毒,TTV为一种嗜肝性病毒。  相似文献   

14.
肝炎患者的空腹血糖、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的变化龚守军,李光明,黄祝青,刘爱云为了观察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空腹血糖(GLU)、胰岛素(INS)、胰高血糖素(GL)的变化,我们检测了患者这几种指标的含量,并结合血清胆红质进行分析。材料与方法一、对象病毒性肝炎...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m-AST与AST比值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抑制法测定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m-AST的活力,计算出m-AST与AST的比值,观察其在发病期与恢复期的变化.结果发病期m-AST/AST比值从高到低依次为重型肝炎(0.375±0.073)、慢性肝炎(0.307±0.039)、急性肝炎(0.302±0.046)、肝炎肝硬化(0.276±0.049);两周后和四周后,急性肝炎组m-AST/AST均明显下降,而其他组无明显变化.结论血清m-AST/AST比值的监测有助于肝细胞破坏的评估,有助于急性肝炎、重型肝炎的预后判定及急、慢性肝炎的鉴别.  相似文献   

16.
<正> 自1975年《医学文选》首次报告莨菪类药物抢救暴发型肝炎成功以后,各地学者对应用莨菪类药物治疗各型病毒性肝炎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临床研究,结果均取得令人鼓舞的疗效,现将各型病毒性肝炎存在微循环障碍的诊断、应用莨菪类治疗观察的结果、治疗方法及讨论等综述如下: 一、诊断刀文彬等对224例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肝穿活组织学检查时发现:有微循环障碍表现者134例,占60%,其中有血管壁异常者43例,占32%;有瘀血者74例,占56%;有肝实质出血者50例,占37%;有微血栓者71例,占54%。224例中,急重肝、亚重肝、急黄肝、重型慢活肝、慢活肝、慢迁肝有微循环障碍者分  相似文献   

17.
病毒性肝炎亚急性重型是一种临床作者单位:10001北京地坛医院经过凶险、病死率极高的疾病,可以由多种嗜肝病毒致病。为了探讨不同型别的嗜肝病毒与所致的亚急性重型肝炎的预后之关系,我们采集39例经肝穿病理确诊的亚急性重型肝炎进行分析。39例亚急性重型肝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评价病毒性肝炎血浆置换(PE)疗效的相关指标。方法对武汉市传染病医院86例病毒性肝炎患者PE治疗的次数、治疗前的生化指标进行疗效回顾性分析。结果PE治疗1~3次与4~9次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黄疸型肝炎、亚急性重型肝炎、慢性肝炎重度,治疗效果的有效率为100%,慢性重型肝炎、重叠感染肝炎、失代偿肝硬化有效率依次为56.56%、46.15%、0%。55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治疗前TBiL、CHOL、Ph值有效组与无效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BiL与治疗效果的有效率呈梯度下降,CHOL、ALB、Plt呈梯度上升。结论TBiL是病毒性肝炎选用PE有重要价值的疗效判断指标,CHOL、ALB、Ph可作为PE治疗效果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9.
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m—AST/AST比值的动态监测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m-AST与AST比值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抑制法测定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m-AST的活力,计算出m-AST与AST的比值,观察其在发病期与恢复期的变化.结果发病期m-AST/AST比值从高到低依次为重型肝炎(0.375±0.073)、慢性肝炎(0.307±0.039)、急性肝炎(0.302±0.046)、肝炎肝硬化(0.276±0.049);两周后和四周后,急性肝炎组m-AST/AST均明显下降,而其他组无明显变化.结论血清m-AST/AST比值的监测有助于肝细胞破坏的评估,有助于急性肝炎、重型肝炎的预后判定及急、慢性肝炎的鉴别.  相似文献   

20.
重型病毒性肝炎血小板分析四项参数初步观察重庆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传染科采用SysmexF-800型血细胞计数仪对45例重型病毒性肝炎(重肝)患者进行了血小板4项指标的测定,设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和正常人为对照组。结果显示重肝患者血小板计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