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异丙酸复合苏太尼维持麻醉对脑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异丙酚复合芬太尼维持麻醉对脑代谢的影响。方法:择期手术病人8例,芬太尼、硫贲妥钠、维库铵诱导插管,静脉联接Graseby微泵异丙酚8mg/(kg.h),芬太尼1μg/(kg.h)维持麻醉。连续监测MAP、心电图、脉搏氧饱和度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同步采集动脉血和内静脉血作血气分析,计算动-静脉氧含量差(Da-vO2)和脑氧摄取率(ERO2)。结果:异丙酚麻醉维持平稳,Da-vO2和脑氧摄  相似文献   

2.
异丙酚静脉麻醉对颅脑手术患者脑血流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观察颅脑手术患者应用异丙酚静脉麻醉对脑血流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全麻醉 开颅肿瘤切除术27例,行颈内静脉逆行插管,切开硬脑膜发成两组,Ⅰ组吸8mL/L ̄13mL/L异氟醚麻醉,Ⅱ组静丙酚100μg·kg^-1·min^-1 ̄150μg·kg^-1·min^-1,监测脉搏氧饱和度(SpO2)、潮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颅内压(ICP)和桡动脉、颈内静脉血气,计算脑动静脉氧一差(Ddisp  相似文献   

3.
为观察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经过及苏醒情况,重点观察麻醉诱导插管及CO2 人工气腹过程呼吸循环功能的变化,以探讨其优点和实用性。对30 例ASA Ⅰ~Ⅱ级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以芬太尼2 ~4μg·kg -1 及异丙酚2 ~2 .5 mg·kg - 1、卡肌宁0 .5 mg/kg - 1静注快速诱导气管插管,用微量泵持续静脉泵注异丙酚10 ~12 m g·kg -1·h -1 、20 ~30 min 间断静注卡肌宁0 .25 ~0 .5 mg/kg - 1 维持麻醉及肌松,连续监测Fio2、SpO2 、PETCO2 、TV、Ppeak 、m Paw 、HR、SBP、DBP、MAP、ECG 的变化。结果本组平均麻醉时间为79 .5 ±5 .2 min ,异丙酚平均总用量为605 ±135 mg ,诱导后插管前SBP、MAP、HR 分别下降3 .63kPa 、1 .98kPa 、17 次/ min( P < 0 .01) ,DBP 也下降1 .25kPa( P < 0 .05) ,完成插管后迅速回升;PETCO2 、Ppeak 、m Paw 在CO2 气腹后10 ~15 min 上升到最高值( P < 0 .01) ,并在气腹期维持在较高水平。全部病例均于拔管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异丙酚芬太尼全静脉麻醉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14例择期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腹部手术的患者,接受芬太尼总量8μg/kg静脉注射、异丙酚“目标控制性输注法”使脑电双频谱指数降至55~70。实验中分别观察麻醉诱导前(基础值)、气管插管前即刻、气管插管后2min、切皮前、手术操作期5个时相的麻醉效果,并观察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氧饱和度的改变。采用近红外线光谱仪监测脑氧合血红蛋白(HbO2)、还原血红蛋白(Hb)、全血红蛋白(THb)变化。结果:异丙酚芬太尼全静脉麻醉期间MAP维持稍偏低但平稳状态,HR改变不大,HbO2、Hb及THb均有所下降。手术开始后,MAP和HR均呈一定程度升高。结论:异丙酚芬太尼全静脉麻醉时,手术应激反应仍存在,对脑氧合功能影响不大,脑血流有所降低,对血流动力学及脑氧合脑血流动力学均无明显不利效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异丙酚-芬太尼全静脉麻醉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14例择期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腹部手术的患,接受芬太尼总量8μg/kg静脉注射,异丙酚“目标控制性输注法”使脑电双频谱指数降至55-70。实验中分别观察麻醉诱导前,气管插管前即刻,气管插管后2min,切皮前,手术操作期5个时相的麻醉效果,并观察平均动脉压,心率,氧饱和度的改变。  相似文献   

6.
异丙酚应用于小儿颅脑手术麻醉20例,颅内血肿10例,颅内肿瘤3例,硬膜下积液7例。开放静脉后依次推注1%利多卡因1mg·kg-1,芬太尼2μg·kg-1(慢推),异丙酚3mg·kg-1(1min内推完),司可林1~2mg·kg-1。维持麻醉采用微量泵持续推注异丙酚,剂量为5~10mg·kg-1·h-1,手术结束前5~10min停止泵注异丙酚。麻醉效果满意,所有病例均在停药后5~10min后恢复呼吸,且维持SPO2在98%~100%。故异丙酚值得广泛应用于小儿颅脑手术麻醉。  相似文献   

7.
异丙酚和苏芬太尼联合用药对插管应激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异丙酚和苏芬太尼联合应用对全麻诱导期插管应激反应的影响。29名患者随机分为3组。第1组(9例)用异丙酚1.5mg/kg,第2组(10例)用异丙酚2.0mg/kg;第3组(10例)异丙酚1.5mg/kg加苏芬太尼0.8μg/kg。注入异丙酚后4min行气管插管,连续监测插管前后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及氧饱和度(SpO2)变化。结果显示,第1组患者插  相似文献   

8.
为探寻理想的全凭静脉麻醉(Totalintravenousanesthesia,TIVA)方法,本文采用异丙酚与普鲁卡因、芬太尼配伍施行静脉复合麻醉,经临床试用,取得满意效果。1 资料与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非心脏手术病人8例(男5例、女3例),年龄25~52岁,体重45~69kg。全麻诱导为静注异丙酚2~2.5mg/kg(90s注完)、芬太尼4μg/kg、琥珀胆碱2mg/kg,气管内插管,控制呼吸。以2%普鲁卡因复合液100ml(含异丙酚200mg、芬太尼0.2mg)静脉滴入维持麻醉,滴…  相似文献   

9.
探讨异丙酚和苏芬太尼联合应用对全麻诱导期插管应激反应的影响。29名患者随机分为3组。第1组(9例)用异丙酚1.5mg/kg.第2组(10例)用异丙酚2.0mg/kg,第3组(10例)异丙酚1.5mg/kg加苏芬太尼0.8μg/kg。注入异丙酚后4min行气管插管,连续监测插管前后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WAP)及氧饱和度(SpO2)变化。结果显示,第1组患者插管后各项指标显著升高,第2组患者插管后1min30s血压急剧下降,与用药前比较差别均有显著意义(P<0.01)。第3组患者插管前后各参数无明显波动。结果提示单独应用小剂量异丙酚不足以对抗插管时的高血流动力学反应,加大剂量可导致循环功能过度抑制,与苏芬太尼小剂量联合应用,可有效而又安全地维持诱导期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性,3岁,术前诊断腭部肿物,拟在全身麻醉下行肿瘤切除术,体质量13kg,肝肾功能、ECG正常。术前肌肉注射东莨菪硷0.1mg,鲁米那0.03。入室后P 100min-1,R 24min-1,SpO2 95%~99%,双肺呼吸音清。静脉注射r-羟基丁酸钠,67mg/kg,1%氯胺酮25mg,在表麻下行气管内插管,插管顺利,接上麻醉机行手控呼吸,术中用微量泵恒注氯胺酮复合液(氯胺酮58mg,异丙酚58mg,东莨菪硷0.19mg/15ml,简称KDS),15~13ml/h,逐渐减量,维持麻醉,恒…  相似文献   

11.
开颅手术行异丙酚复合地氟醚控制性降压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地氟醚复合异丙酚控制性降压应用于颅脑手术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择期开颅手术 35例病人 ,术中分离切除瘤体时通过增加地氟醚和异丙酚浓度使平均动脉压 (MAP)较术前下降 30 %~ 40 % ,维持 30~ 45min ,并维持MAP >5 0mmHg。监测降压前即刻 ,降压 1、3、5、10、2 0、30min和升压前即刻 ,升压 1、3、5、10、2 0、30、40、5 0min等时相地氟醚浓度和异丙酚输注速度、血流动力学和脑脊液压 (CSFP)以及降压前、中、后脑氧代谢等指标的变化 ,并观察麻醉苏醒恢复情况。结果 维持控制性降压所需地氟醚吸入浓度为 6 4%± 4 1% ,异丙酚输注速度为 5 1μg·kg-1·min-1± 2 7μg·kg-1·min-1。达到控制性降压所需时间为 6~ 35min。升压所需时间为 12~ 41min。术后自主呼吸恢复而且潮气量 >30 0ml/次所需时间为 17min± 10min ,麻醉苏醒时间为 2 5min± 19min。降压初期 3~14min心率一过性可逆性增加。CSFP脑膜剪开后及降压期间呈进行性下降 (P <0 0 5 )。与降压前比较 ,降压期间SjvO2 升高 ,脑氧摄取率 (ERO2 )和D(a jv)O2 下降 (P <0 0 5 ) ,而CaO2 和CjvO2 无明显变化 (P >0 0 5 )。结论 地氟醚复合异丙酚控制性降压所需的地氟醚和异丙酚浓度较低 ,降压迅速 ,术后呼吸恢复快 ,麻醉苏醒时间短  相似文献   

12.
孙颖  冯艺  杨拔贤 《中国医刊》2004,39(6):25-27
目的通过观察在全麻开胸单肺通气(OLV)2小时后,给予胸段硬膜外0.5%罗哌卡因阻滞时肺内分流率、动脉氧合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了解硬膜外麻醉对单肺通气过程中肺内分流和氧合的影响.方法 20例ASAI~II择期需单肺通气开胸行食管癌根治手术的病人,均以静脉异丙酚维持麻醉,单肺通气120分钟后随机分为:静脉丙泊酚(异丙酚)组和静脉异丙酚加硬膜外组.连续监测平均动脉压、平均肺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心输出量、心电图、脉搏氧饱和度等.调整异丙酚输注速度使脑电双频指数维持在44~55.两组分别于清醒状态(Base)、OLV60、120分钟,OLV135、150、180分钟(即硬膜外给药后15、30、60分钟)及恢复双肺通气30分钟(Da30分钟)时测定动脉及混合静脉血血气,计算肺内分流率(Qs/Qt).结果 GPE组硬膜外给药后与给药前相比肺内分流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GPE组动脉氧分压(PaO2)在硬膜外给药后30分钟(239±60mmHg)及60分钟(275±45mmHg)高于给药前OLV120分钟(170±75mmHg)(P<0.05).两组间各时间点分流率、PaO2及循环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单肺通气过程中给予硬膜外阻滞不会增加肺内分流率和降低PaO2.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丙泊酚靶控输注(TCI)麻醉与七氟醚吸入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60例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丙泊酚TCI组(P组,n=30)和七氟醚吸入组(S组,n=30).术中麻醉,P组输注血浆靶浓度为3μg/ml丙泊酚,S组持续吸入2%七氟醚(氧流量2 L/min),两组按需追加芬太尼和维库溴铵.分别记录两组病人麻醉前(T1)、气管插管后即刻(T2)、手术开始即刻(T3)、气腹后10 min(T4)及手术结束即刻(T5)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记录停药后完全清醒时间、术后24h恶心呕吐(PONV)发生率.结果 与S组比较,P组T4时点的MAP较低,HR较慢(P<0.05),其他时点的MA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后完全清醒时间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24 h PONV发生率P组明显低于S组(P<0.05).结论 丙泊酚TCI麻醉和七氟醚吸入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均可产生良好的麻醉效应,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苏醒迅速完全,但丙泊酚TCI麻醉比七氟醚吸入麻醉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4.
异丙酚与咪唑安定对体外循环期脑氧供需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30例瓣膜置换术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异丙酚组和咪唑安定组,观察体外循环期颈静脉血氧饱和度,动脉,颈内静脉血氧含量差,脑氧摄取率的变化。结果表明;复温时Ⅱ,Ⅲ组SjO2显著高于Ⅰ组,Da-vO2及CEO2显著低于组,且复温时SjO2与CPB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提示异丙酚与咪唑安均能防止CPB时脑氧供需失衡。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全凭静脉麻醉与静脉复合硬膜外麻醉2种方法在肝叶切除术的麻醉效能。方法:择期肝叶切除术患者58例,随机分为2组:全凭静脉麻醉组29例直接行全麻诱导;静脉复合硬膜外麻醉组29例先行硬膜外穿刺,给予2%利多卡因4ml,确定效果后,行麻醉诱导,2组诱导均选用咪达唑仑、芬太尼、维库溴胺,术中维持采用丙泊酚,间断给予维库溴胺。比较2组丙泊酚、维库溴胺、芬太尼、罗哌卡因的用药总量及手术时间,停止给予丙泊酚到患者清醒拔管的时间及有无术中知晓,术后清醒时切口是否疼痛。结果:2组患者均无术中知晓,清醒时切口均无疼痛。与全凭静脉麻醉组相比,静脉复合硬膜外麻醉组清醒拔管时间明显缩短(P〈0.05),芬太尼、维库溴胺、丙泊酚的用药总量及药品价格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静脉复合硬膜外麻醉用于肝叶切除术,可以明显减少静脉麻醉剂芬太尼、丙泊酚及肌松剂维库溴胺的用量,并且术中血压、心率稳定,易于管理,术后苏醒拔管迅速,节约费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异丙酚和硫喷妥钠对猕猴内源信号视觉光学成像强度的影响。方法 6只猕猴分为硫喷妥钠组和异丙酚组,每组3只。15 mg/kg氯胺酮肌肉注射麻醉诱导,硫喷妥钠组以1.5 mg/(kg·h)硫喷妥钠、0.15 mg/(kg·h)维库溴铵、1%~2%异氟醚、0.5~2 L/min氧化亚氮和1~2 L/min氧气维持麻醉,异丙酚组以5 mg/(kg·h)异丙酚、0.15 mg/(kg·h)维库溴铵、1%~2%异氟醚、0.5~2 L/min氧化亚氮和1~2 L/min氧气维持麻醉,监测各猕猴的生命体征;给予猕猴正弦光栅视觉信号刺激,刺激方向为0°和90°,收集猕猴视觉皮层图像信号,分析图像反应区平均强度。结果 两组猕猴心率、血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体温及图像反应区平均强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硫喷妥钠与异丙酚内源信号光学成像强度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王强  陈敏  巩固 《陕西医学杂志》2006,35(8):926-928,931
目的:观察丙泊酚或依托咪酯全麻诱导对心脏瓣膜置换病人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心功能Ⅲ级,择期行心脏瓣膜置换病人50例,随机分为丙泊酚组(P组)及依托咪酯组(E组),每组25例,分别静脉注射丙泊酚2.5m g/kg和依托咪酯乳剂0.3m g/kg,再给予维库溴铵0.15m g/kg和芬太尼4μg/kg,3m in后行气管内插管。记录诱导前、诱导后1m in、3m in以及插管后1m in、3m in和5m in时的心率(HR)、动脉收缩压(SBP)、动脉舒张压(SDP)、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结果:用药后两组病人血压和心率均呈不同程度下降,诱导后3m in,丙泊酚组SBP、DBP比诱导前显著降低(P<0.01)、HR显著减慢(P<0.05),而依托咪酯组SBP、DBP、HR与诱导前比较无显著差异。气管插管后两组SBP、DBP和HR均上升,但与诱导前比较均无显著差异。组间比较,两组病人诱导后3m in,丙泊酚组SBP、DBP明显降于依托咪酯组(P<0.05)。结论:对心功能差的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依托咪酯比丙泊酚诱导可获得平稳的血流动力学,有效地抑制插管时的心血管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舒芬太尼、芬太尼全麻苏醒期躁动的临床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丽英  邱翠银 《当代医学》2010,16(21):69-70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芬太尼全麻苏醒期躁动的临床发生情况,比较舒芬太尼、芬太尼对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择ASAI~II级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S组,舒芬太尼组,以咪达唑仑0.1mg/kg、舒芬太尼0.4μg/kg、丙泊酚2mg/kg、维库溴胺0.12mg/kg诱导插管;F组,以咪达唑仑0.1mg/kg、芬太尼4μg/kg、丙泊酚2mg/kg、维库溴胺0.12mg/kg诱导插管。吸入1%异氟醚维持麻醉,切皮前静注舒芬太尼10μg(S组)、芬太尼0.1mg(F组)。记录两组患者拔管前(T1)、拔管时(T2)、拔管后10min(T3)、20min(T4)的躁动评分、意识状态评分及拔管时间。结果 T1~T3时,S组RS低于F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OAAS:T1、T2时S组评分低于F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拔管时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舒芬太尼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比芬太尼低,更能有效地预防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发生,同时不影响苏醒拔管的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异丙酚静脉平衡麻醉复合硬膜外神经阻滞在上腹部手术的临床效果,选择最佳的静脉配伍用药方案。方法:随机选择上腹部择期手术患者6 0例,随机分为3组:各组患者硬膜外麻醉平面确定后,给予异丙酚负荷剂量2 mg/ kg~3mg/ kg,待病人入睡后:D组单纯使用异丙酚,DF组使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DFK组使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与氯胺酮持续泵入维持静脉麻醉。观察并记录患者术中基本生命体征、体动次数、单位时间用药量、术毕苏醒时间以及术后有无恶心呕吐、谵妄等不良反应及术后感受疼痛时间。结果:DFK组患者术中生命体征波动、患者体动次数、单位时间用药量明显小于D组(P<0 .0 5 ) ;各组患者苏醒时间、恶心呕吐、谵妄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术后感知疼痛时间方面,D组明显早于DF组和DFK组。结论: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氯胺酮较单纯异丙酚或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更适合于上腹部手术的静脉平衡麻醉,具有术中生命体征平稳、用药少、消费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甲状腺手术麻醉应用地佐辛诱导对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并探讨其对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拟行甲状腺择期手术患者40例,年龄30~64周岁,性别不限,体重45~75kg,随机分为地佐辛组(D组)和芬太尼组(F组)(n=20)。D组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6mg/kg、地佐辛0.1mg/kg、丙泊酚1.5~2.0mg/kg和维库溴铵0.1mg/kg诱导,F组注射咪达唑仑0.06mg/kg、芬太尼3μg/kg、丙泊酚1.5~2.0mg/kg和维库溴铵0.1mg/kg诱导。两组均采用全凭静脉维持麻醉。于麻醉诱导前、插管即刻、手术开始即刻、手术结束即刻和拔管后10min时记录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以及术后10min、30min、1h、2h、4h、6h的疼痛VAS评分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各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指标均在正常范围。与F组比较,D组术后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结论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全麻诱导应用地佐辛可显著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地佐辛麻醉诱导对甲状腺手术患者安全有效,术后镇痛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