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儿童癫痫的临床特点。方法 随机选择年龄、性别相匹配的非癫痫患儿作对照。结果 癫痫儿童脑CT异常率是对照组的两倍 (P <0 0 0 1) ;两组CT异常的类型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以 2岁内癫痫儿童的CT异常为多。结论 ①儿童癫痫CT异常率高于其他患儿的平均异常率 ;②儿童癫痫的CT异常可能与癫痫发作有某些联系 ;③ 2岁以内癫痫儿童的CT异常以外部性脑积水多见 ;④围生期脑损害是儿童癫痫的病因之一 ;⑤儿童癫痫的CT异常与脑电图关系较为密切。  相似文献   

2.
儿童病毒性脑炎继发癫(癎)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儿童病毒性脑炎继发癫痫危险因素。并评估预后。方法:对病毒性脑炎伴有惊厥发作的342例患儿进行随访分析.对继发癫痫患儿给予抗癫痫治疗观察疗效。结果:342例病毒性脑炎恢复期继发癫痫30例,占8.9%,继发癫痫组惊厥次数、惊厥持续时间、意识障碍持续时间、EEG重度异常率、EEG出现癫痫波百分数、EEG恢复时间及MRI异常率均高于非继发癫痫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惊厥持续时间及EEG恢复时间为病毒性脑炎继发癫痫的危险因素(P〈0.05)。年龄、发热时间、肢体瘫痪出现率、头CT异常率、脑脊液异常率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0例继发癫痫的患儿应用抗癫痫药物治疗,总有效率80%。结论:病毒性脑炎恢复期继发癫痫的危险因素为惊厥持续时间长及EEG恢复时间慢。积极防治惊厥可以减少病毒性脑炎继发癫痫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袁彬 《中国医药》2009,(8):606-608
目的探讨视频脑电图(VEEG)和CT在癫痫诊断、分型、病因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分析VEEG监测和CT对80例癫痫患者的检查结果。结果常规脑电图(EEG)出现痫样放电33例(41.2%),监测到临床发作2例;VEEG痫样放电62例(77.5%),监测到临床发作15例,VEEG痫样放电率明显高于常规EEG。CT异常24例(30.0%)。VEEG与CT两种方法的异常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VEEG的临床应用,大大提高了癫痫EEG的痼样放电率,特别对不典型临床发作表现和无先兆指征的可疑性癫痫患者进行诊断和分类尤为有用。CT的应用,成为癫痫病因研究的重要手段。VEEG与CT二者相互结合,对癫痫的病因、诊断、分型、治疗帮助很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热性惊厥患儿复发危险因素及愈后情况。方法结合98例热性惊厥患儿的临床及脑电图资料,研究其复发.、转为癫痫和出现智力障碍及行为异常的情况。结果复发46例(52.9%),复发危险因素与惊厥家族史、初次发作体温〈38.5℃、初次发作年龄〈1岁及复杂型热性惊厥有关(P〈0.01);热性惊厥转为癫痫共18例(20.7%),转为癫痫的危险因素与复杂型热性惊厥、初次发作年龄〈1岁、热性惊厥反复发作有关(P〈0.01);发生智力障碍及行为异常2例(2.29%),说明热性惊厥患儿绝大部分愈后较好,智力低下及行为障碍发生率低。结论对有复发危险因素及转为癫痫危险因素的患儿,应密切随防,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24h动态脑电图与常规脑电图在儿童癫痫检查中的临床差异。方法选择本院126例癫痫患者,均为本院2010年9月。2013年9月期间收治的儿童病例,本组所选患儿均行常规脑电图检查和24h动态脑电图监测。分析两种检测结果差异结果本组患儿中,常规脑电图检查中显示总的异常改变共67例,总异常率为53.1%。24h动态脑电图显示总的异常改变共114例,总异常率为90.5%。24h动态脑电图检查所显示的总异常率显著高于常规脑电图检查显示的总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h动态脑电图检测显示的98例儿童癫痫性放电,其中在睡眠阶段出现的共有32例,既在睡眠出现又在清醒时出现的有61例。结论24h动态脑电图与常规脑电图相比,前者能够更好的检出儿童癫痫,提高儿童癫痫的诊断正确率,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6.
结核性脑膜炎与未接种卡介苗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结核性脑膜炎(结脑)发病情况与未接种卡介苗之间的关系,探讨初种及复种卡介苗的重要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52例结脑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卡介苗接种与未接种患儿间的结脑发病率、合并肺结核及死亡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结脑发病以4岁以下幼儿最多(占54.6%),年龄愈大其发病率愈低,152例结脑患儿中已接种卡介苗的占19.1%(29/152),未接种卡介苗的占80.9%(123/15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合并肺结核患儿82例,占53.9%,其中已接种卡介苗6例(7.3%),未接种卡介苗76例(9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合并粟粒性肺结核18例,其中接种过卡介苗4例(22.2%),未接种卡介苗14例(77.8%),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死亡24例(16.5%),其中接种过卡介苗5例(20.8%),未接种卡介苗19例(7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卡介苗接种在防止或减少结脑的发病及死亡率方面,起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电生物反馈训练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的疗效。方法:对36例ADHD患儿进行脑电生物反馈训练,于治疗前、治疗20、40次后,利用持续操作性测试(CPT)和临床症状评估对脑电生物反馈训练的疗效进行评定。结果:治疗20次后ADHD儿童的多动因子、多动指数改善(P〈0.05),而行为、学习、躯体和焦虑因子无明显改善;持续操作性测试(CPT)的漏按率明显改善(P〈0.05),反应时和误按率无明显变化。治疗40次后ADHD儿童的多动因子、多动指数进一步改善(P〈0.05),ADHD患儿的行为因子和学习因子改善明显(P〈0.05),躯体因子和焦虑因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PT测试的漏按率无进一步改善(P〉0.05),反应时明显改善(P〈0.05),而误按率无明显变化。结论:40次比20次脑电生物反馈训练能有效改善ADHD患儿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赵宁  刘妍妍 《中国医药科学》2014,(10):128-130,137
目的探讨系统化健康指导对癫痫患儿家长疾病认知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7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60例癫痫患儿,按人院先后登记秩序随机分为2组,单号为实验组,双号为对照组,每组各30例。实验组采用全程性、分阶段、个性化的系统健康指导形式,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指导方式,观察两组家长癫痫知识知晓率、治疗依从性、服药依从性及出院6个月内癫痫再发作率的差异。结果两组家长癫痫知识知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服药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患儿出院6个月内癫痫再发作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化健康指导能有效提高癫痫患儿家长的治疗依从性,降低癫痫再发作率,促进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脑性瘫痪合并癫痫患儿的临床特点和影像学、脑电图特征.方法 总结在该院小儿科住院的脑性瘫痪合并癫痫患儿的癫痫发生率、临床类型、头颅计算机体层成像(CT)、脑电图等方面的特点以及抗癫痫治疗效果.结果 139例脑性瘫痪患儿中有32例合并癫痫,占23.0%;常见的癫痫类型为强直-阵挛发作12例(37.5%)和部分性发作6例(18.8%);癫痫多发生于痉挛性脑性瘫痪(68.8%);25例(78.1%)癫痫首发于1岁前;合并癫痫患儿的头颅影像异常及脑电图异常分别为30例(93.8%)和27例(84.4%),而未合并癫痫患者分别为75例(81.5%)和20例(35.7%),脑电图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2例合并癫痫患儿常见的头颅异常为脑发育不良11例(36.7%)、脑积水6例(20.0%),余为脑萎缩、缺氧缺血性脑病样改变等13例(43.3%);脑电图异常中局灶性和弥漫性异常所占比例为48.2%和51.9%;81.2%的癫痫患儿需要2种及2种以上的抗癫痫药物治疗.结论 脑性瘫痪患儿中癫痫的发生率较高,其头颅影像学和脑电图分别以脑发育不良和弥漫性异常为主;脑性瘫痪儿童的癫痫大多为难治性,需要联合用药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与小儿特发性癫痫的相关性。方法将81例小儿特发性癫痫患儿(研究组)的血清Hey水平与48例健康儿童(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81例癫痫患儿的Hcy水平为7.6—22.0μmol/L,平均(15.91±2.38)μmol/L,而对照组48例健康儿童的Hcy水平为3—9μmol/L,平均(6.87±1.75)μmol/L。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小儿仅有6例Hcy水平高于15μmol/L,而研究组中有73例Hcy水平高于15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和简单或复杂性部分性发作两种癫痫之间的Hey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特发性癫痫与高Hey血症存在显著关系,在对小儿特发性癫痫患临床治疗时,应密切监控患儿的血清Hcy水平,及时促进Hcy体内代谢。  相似文献   

11.
李双娥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8):1426-1427
目的分析结节性硬化症(TS)的临床特征,以利早期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TS患者的临床、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资料。结果本组,TS患者起病年龄多为14岁以下儿童,散发病例多见;27例(71.05%)以癫痫发作为首发症状,有皮肤损伤者4例(10.53%),同时具备面部血管纤维瘤、癫痫发作和智力障碍典型三主征者10例(26.32%),全部患者均有脑CT或MRI等影像学改变。结论TS的临床表现差异大,皮肤损害有特征意义,尤其是伴有癫痫的患者;头颅CT检查对本病的诊断有帮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儿童高热惊厥(FC)复发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初发220例FC患儿的临床资料,以复发的FC患儿60例为观察组,以未复发的FC患儿160例为对照组,随访1—2年,比较两组患儿FC的相关因素差异。结果FC复发率为27.3%;观察组在患儿性别、首次发作年龄、发作时体温、发作惊厥持续时间、发作次数、惊厥的类型、阳性家族史、围生期异常、存在合并症、发作后脑电图异常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FC复发率较高,少数可转为癫痫,积极防治FC复发相关因素,必要时预防用药以减少复发,对患儿预后有益。  相似文献   

13.
小儿病毒性脑炎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回顾性分析小儿病毒性脑炎临床资料,探讨与预后相关的因素。方法对2003~2008年我院收治的76例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寻找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预后差的患儿意识障碍时间、发热时间、惊厥发作时间均明显长于预后好的患儿(P〈0.01),预后差的患儿入院时多伴有惊厥、意识障碍、肢体运动障碍、脑神经麻痹及其他脏器功能损害,预后差的患儿脑脊液白细胞低于预后好的患儿(P〈0.01),脑电图高度异常的比例高(P〈0.01),多伴有脑CT异常(P〈0.01)及低钠血症(P〈0.01)。结论小儿病毒性脑炎预后差的相关因素为:意识障碍、发热、惊厥时间长,脑脊液白细胞低及低钠血症。  相似文献   

14.
脑电图在急性脑梗死诊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电图(EEG)及脑电地形图(BEAM)诊断急性脑梗死的敏感性以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EEG资料,并与头颅CT作对比研究。结果急性脑梗死的CT异常率63.5%,EEG异常率85.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EG异常以局限性及广泛伴局限性改变为主(84.4%);BEAM的α和δ频带功率值局限性改变有助于定侧定位。结论EEG、BEAM检查急性脑梗死优于CT,具有指导临床诊断及治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患儿合并癫痫的相关因素,为临床防治CP患儿继发癫痫、改善患儿预后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06年9月—2014年2月收治的477例CP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并对CP患儿继发癫痫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477例CP患儿中,86例出现癫痫发作,发生率为18.0%。86例患儿中癫痫发作类型以强直阵挛性发作为主(44.2%),其次为肌阵挛发作(29.1%);CP类型以四肢瘫最多见(61.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出生低体重(OR=3.583,P〈0.01)、颅内出血(OR=2.793,P〈0.01)、脑软化(OR=5.845,P〈0.01)、脑结构畸形(OR=3.184,P〈0.01)是CP患儿合并癫痫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临床对有出生时低体重、颅内出血史,影像学表现为脑软化、脑结构畸形的CP患儿应密切关注,以防继发癫痫。  相似文献   

16.
儿童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简称CP或脑瘫)是指出生前至出生后1月内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害综合征。临床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可伴有智力低下、癫痫、视力障碍及行为异常,国内报道CP的发病率为1.8%.4.0%。脑部损害部位多位于大脑皮质及皮质下白质、基底节区及小脑,CT检查可客观反映脑部大多数病理改变,为临床诊疗和预后提供可靠依据。本文回顾性分析36例CP患儿的脑部CT表现,重点探讨CP的CT形态学类型及其与临床分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布拉酵母菌预防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布拉酵母菌对小儿支气管炎和肺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预防作用。方法195例患有支气管炎和肺炎住院儿童完全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95例,自开始使用抗生素起口服布拉酵母菌散剂250mg/次,2次/d;对照组100例,仅使用抗生素,出现腹泻后2组患儿均加用蒙脱石散剂和补液治疗。比较2组患儿的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率。结果治疗组8例(8.4%)患儿发生AAD,对照组25例(25.0%)患儿发生AAD,2组患儿AAD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9.52,P〈0.05)。治疗组AAD患儿腹泻持续时间(3.0±1.8)d,较对照组(5.0±2.0)d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P〈0.05)。治疗组中,≤3岁儿童AAD发生率比〉3岁儿童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3岁儿童AAD发生率比〉3岁儿童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拉酵母菌能有效预防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常见非典型病原体(MP、CP、CT)在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分布特点,为临床提供病原诊断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住院确诊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650例患儿,年龄1月-14岁;人院时取深部呼吸道新鲜痰液,采用聚合酶联荧光定量(FQ—PCR)技术检测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沙眼衣原体的基因片段。结果常见非典型病原体病原阳性率为28%(182/6501,单纯MP感染检出率为10%(65/650),单纯cP感染率为8.9%(58/560),单纯cT感染检出率为2.9%(19/5601,混合感染检出率为6.2%(40/560);男性患儿病原体检出率为28.6%(99/345),女性患儿检出率为27.2%(83/305);MP、CP3岁以上儿童的感染率分别为61.5%(40/65)和70.7%(41/58);CT检出率1-6月年龄组最高,为52.6%(10/19);混合感染6月~3岁年龄组检出率为62.5%(25/40);春夏秋冬四季总检出率分别为24.2%(44/182)、23.6%(43/182)、24.7%(45/182)、27.4%(50/182);异常胸x线表现间质浸润、肺叶浸润、胸膜反应等出现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l肺门淋巴结肿大出现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CAP患儿非典型病原体以MP、CP为多,MP、CP感染多见于、3岁以上儿童,并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CT感染1.6月年龄组最高,混合感染6月~3岁年龄组最高;性别、季节和胸x线间质浸润、肺叶浸润、胸膜反应等异常表现对MP、CP、CT诊断无鉴别意义,但肺门淋巴结肿大,MP感染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19.
王金花 《中国基层医药》2014,(23):3626-3627
目的:探讨儿童舌系带过短矫形术对牙齿畸形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接受儿童舌系带过短矫形术的儿童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时期的30例未接受手术治疗的儿童舌系带过短患儿作为对照组。一年后对两组患儿进行随访,观察两组牙齿畸形情况,比较发音清晰率和牙齿畸形率。结果观察组牙齿畸形率(10.00%)显著低于对照组(40.00%)(χ^2=7.200,P<0.05)。观察组一年后发音不准确率(10.00%)显著低于一年前(66.67%)(χ^2=20.376,P<0.05);对照组一年后发音不准确率(90.00%)显著高于一年前(60.00%)(χ^2=7.200,P<0.05)。结论舌系带过短矫形术可减少牙齿畸形概率,改善患儿发音,患者满意度高,可行性强,值得临床的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比较婴儿与1岁以上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thrombocytopenia,ITP)的临床特点及疗效。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首次诊断,治疗选用激素和免疫球蛋白的ITP患儿224例。按年龄分为婴儿组(≤12个月)和1岁以上儿童组(〉12个月),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儿的性别构成、出血表现、病原血清学检查结果及疗效等临床资料。应用SPSSl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①两组中均以男性患儿为主,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767,P〉0.05);②婴儿组鼻衄发生率低于1岁以上儿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648,P〈0.05),婴儿组粪潜血发生率高于1岁以上儿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799,P〈0.05);③大部分(76.8%)患儿有前驱感染史,疫苗相关ITP均发生在婴儿组;婴儿组巨细胞病毒抗体(CMV—IgM)阳性率明显高于1岁以上儿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653,P〈0.05);④不论采用激素冲击疗法或激素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婴儿组短期疗效均好于1岁以上儿童组;婴儿组慢性ITP发生率明显低于1岁以上儿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40,P〈0.05)。结论与1岁以上儿童相比,疫苗接种是婴儿ITP的重要诱因,CMV感染可能与婴儿ITP密切相关,婴儿ITP易出现消化道粘膜出血、对治疗反应好、慢性ITP发生率低。对于儿童ITP,需重视对出血严重程度的认识,需行骨髓穿刺,需从患儿病情出发,综合考虑药物副作用、生存质量、经济因素等,选择合理方案,避免过度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