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 探讨尿液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与IgA肾病肾小管间质病变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2年3月至2015年8月临沂市沂水中心医院小儿内三科进行肾穿刺活检确诊的98例原发性IgA肾病患儿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活检病理肾小管间质的损害程度分为:无病变组11例、轻度组41例、中度组32例、重度组14例,检测各组患儿尿液中MCP-1及相关指标并进行分析.结果 中度组、重度组IgA肾病患儿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显著高于无病变组、轻度组患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重度组与无病变组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比较,t值分别为4.119、5.820;中度组与轻度组比较,t值分别为4.613、5.714;重度组与无病变组比较,t值分别为2.668、2.914;重度组与轻度组比较,t值分别为2.257、2.573,均P<0.05);无病变组、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患儿的血肌酐、β2微球蛋白(β2-MG)、尿NAG、24h尿蛋白定量、尿MCP-1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40.862、37.851、62.396、77.084、21.362,均P<0.05);肌酐清除率在无病变组、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患儿中呈逐渐降低的趋势,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43.396,P<0.05).肾小管间质的损害IgA肾病患儿的血肌酐、β2-MG、尿NAG、24h尿蛋白定量与尿MCP-1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值分别为0.671,0.598,0.664,0.692,均P<0.05),肌酐清除率与尿MCP-1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0.720,P<0.05).结论 MCP-1能反应IgA肾病患儿肾小管间质病变的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IgA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与牛津病理分型的相关性.方法 分析192例IgA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年龄、性别、病程、血压、血尿、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血清白蛋白、甘油三酯、胆固醇、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与病理资料(系膜细胞增生、内皮细胞增生、节段硬化或粘连、肾小管萎缩或间质纤维化、小动脉积分、细胞或细胞纤维新月体)的相关性.结果 (1)192例IgA肾病患者临床表现以蛋白尿合并血尿最多见,为72例(37.5%),依次为肾病综合征42例(21.9%),肾功能不全29例(15.1%),合并高血压72例(37.5%);(2)牛津病理分型中M1占60.0%,E1占55.2%,S1占46.9%,T0、T1、T2分别占59.9%、22.9%、17.2%,46.9%的患者存在小动脉内膜增厚,48.5%存在细胞或细胞纤维新月体,部分病理类型与年龄有关(P<0.01);(3)尿蛋白定量与系膜细胞增生、肾小管萎缩或间质纤维化、细胞或细胞纤维新月体有关(P <0.01或P<0.05).血压、肾功与节段硬化或粘连、肾小管萎缩或间质纤维化、小动脉内膜增厚、细胞或细胞纤维月体有关(P<0.01或P<0.05).结论 牛津病理分型对IgA肾病的治疗和预后评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检测不同程度肾闻质纤维化患者肾组织中PDGF-BB、TGF-β、α-SMA等指标,探讨PDGF-BB促肾间质纤维化的机制和意义;寻找防治肾问质纤维化的新途径. [方法]通过肾活检收集20例原发性IgA肾病患者的肾组织病理标本及其相对应的血、尿标本.根据Banff分级.将不同程度肾闻质纤维化的肾组织标本分为4组(每组5例):对照组、实验组(轻、中、重).肾组织采用SABC法检测PDGF_BB、PDGFR-β、TGF-β及α-SMA的表达,用Image-Pro Plus 6.0病理图像分析软件测定计算各观测指标的平均光密度.并同时检测血肌酐、尿RBP及NAG酶水平.实验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计算分析得出结论.[结果]PDGF-BB及PDGFR-β可见在肾小管上皮细胞胞浆呈阳性表达,肾间质区仅少量表达,PDGF-BB及PDGFR-β的表达强度随着肾间质纤维化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增高;α-SMA可见在肾小管上皮细胞胞浆、肾间质细胞胞浆及血管壁有阳性表达.且其表达强度与肾间质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TGF-β可见在近曲小管上皮细胞胞浆及胞膜阳性表达.且其表达强度与肾问质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PDGF-BB的表达与PDGFR-β、α-SMA、TGF-β的表达正相关;PDGFR-β的表达与α-SMA、TGF-β的表达正相关.肾组织PDGF-BB及PDGFR-β的表达与尿RBP、血肌酐水平呈正相关.PDGF-BB、PDGFR-β的表达与尿NAG酶水平两者无相关性. [结论]在肾纤维化肾组织中,PDGF-BB、PDGFR-β、TGF-β和α-SMA在肾小管表达显著增加,并随着纤维化程度加重而表达增加,提示PDGF-BB、TGF-β和α-SMA是肾小管问质纤维化的重要致病因子.尿RBP、NAG酶水平不能反映肾闻质纤维化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显著蛋白尿IgA肾病患者的临床与病理特征及肾小管间质损害的影响因素。方法以尿蛋白2.0g/24h为界,将IgA肾病患者分为:显著蛋白尿组(A)及非显著蛋白尿组(B),比较其临床及病理的差异,并分析肾小管间质损害的影响因素。结果A组血清白蛋白低于B组(P〈0.01);其脂蛋白(a)、肾小球及小管间质病理积分均高于B组(P〈0.01或P〈0.05)。逐步回归法显示,仅尿蛋白定量对肾小管间质损害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β=0.31,t=3.20,P〈0.01)。结论显著蛋白尿IgA肾病患者的肾小球及小管间质损害更为严重;蛋白尿可能是肾小管间质损害的独立致病因子。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肾小管功能损害在难治性肾病(RNS)中的意义及缬沙坦干预治疗对其影响。方法RNS患者阳例及正常对照68例,79例RNS患者随机分为缬沙坦组和潘生丁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缬沙坦组加缬沙坦(80mg/d),潘生丁组加潘生丁(150mg/d)治疗12周。治疗前后采用ELISA法、生化方法及肾间质病理计量分析法分别检测全部患者肾小管功能(尿RBP、α1-MG、β2-MG、mAlb、NAG)和肾间质病理改变。结果所有RNS患者尿RBP、α1-MG、β2-MG、mAlb、NAG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与肾小管间质损害均呈正相关(r=0.436、0.626、0.499、0.668、0.657,P〈0.01)。干预结果显示缬沙坦组口服缬沙坦后尿系列蛋白均明显降低,而潘生丁组则无明显变化。结论RNS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肾间质损害及肾小管功能的损害,而肾小管功能损害与肾间质损害及肾小球损害程度呈正相关。及早对RNS进行ARB干预治疗可改善肾小管功能及延缓RNS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肾动态显像在指导治疗临床-病理分离的IgA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经病理学证实为IgA肾病而临床表现轻微患者62例,对其肾小球、肾小管间质和血管损害程度进行LEE氏分级。全部患者均接受99mTc-DTPA肾动态显像,计算出灌注指数(PI)、肾小球滤过率(GFR)、20m in清除率(C20)分析不同病理分级之间显像指标与病理积分间的关系。结果 PI与血管损害积分正相关(P<0.01)GFR与肾小球损害(P<0.01)及肾小管间质损害积分(P<0.05)呈负相关,C20与肾小管间质损害积分(P<0.01)呈负相关。结论肾动态显像结果与肾脏组织病理学改变明显相关、能较好地反映病理损伤的进程,对指导治疗临床-病理分离的IgA肾病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住院新生儿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筛查临床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通过新生儿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cetyl—beta-D-Glucosaminidase,NAG)的筛查对新生儿病区患儿的肾小管功能进行总体的早期评价。【方法】对2003年1月~2004年7月共1067例住院新生儿按不同疾病分多组行尿NAG、尿常规检测及147例血尿素氮检查。【结果】住院新生儿尿NAG异常率极显著高于尿常规及血尿素氮异常率。其中新生儿轻度窒息、早产儿、新生儿肺炎和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尿NAG活性异常升高发生率显著高于尿常规;轻度窒息和早产儿血尿索氮异常率显著低于尿NAG异常率。而重度窒息、极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破伤风、肺透明膜病、吸入综合征患儿尿NAG活性异常率同尿常规和血尿素氮异常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住院新生儿不同程度存在肾小管功能损害,新生儿尿NAG较尿常规和血尿素氮反应肾小管功能变化更灵敏,是评价新生儿早期肾小管功能异常的灵敏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尿β2微球蛋白和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在诊断支原体感染后肾损害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快速免疫比浊法或酶法测定支原体感染组41例、非支原体感染肾病组26例、正常对照组40例儿童的Uβ2-MG、NAG、Scr、BUN、UMA和补体C3并进行两两组间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P感染组血清Cr、BUN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而Uβ2-MG、NAG、UMA含量则明显升高(p<0.05);与非支原体感染肾病组相比,MP感染组Uβ2-MG、NAG、SCr、BUN、UM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Uβ2-MG、NAG明显升高,SCr、BUN、UMA则明显降低;而非支原体感染肾病组与对照组相比,Uβ2-MG、NAG、SCr、BUN、UMA均明显升高(p<0.05);在支原体感染组,血清Cr、BUN的异常检出率为0,而UMA的异常检出率为4.88%,高于血清Cr、BUN;Uβ2-MG、NAG的异常检出率分别为58.54%、17.08%。在非支原体感染肾病组,血清Cr、BUN、UMA的异常检出率分别为11.54%、7.70%、33.3%,而Uβ2-MG、NAG的异常检出率分别为36.67%、6.67%。结论 MP感染时肾小球及肾小管功能均可能受损,以肾小管功能受损为主;UMA、Uβ2-MG、NAG均应作为常规检测项目以及早发现支原体感染患儿的肾损害。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检测不同程度肾间质纤维化的IgA肾病患者肾血液及尿液中的PDGF-BB,并结合肾脏病理改变及肾组织PDGF-BB的表达作相关性分析;探讨血、尿PDGF-BB测定与肾间质纤维化的关系,寻找方便临床检测的监测肾间质纤维化的有效指标。[方法]通过肾活检收集40例IgA肾病患者的肾组织病理标本及其相对应的血、尿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观察组相对应患者的血清和尿液的PDGF-BB等指标,采用SABC法检测肾组织PDGF-BB、PDGFR-β的表达,并计算各观测指标的平均光密度。实验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计算分析得出结论。两组间比较使用H检验。各观测指标间作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①肾组织中PDGF-BB及PDGFR-β的表达强度随着肾间质纤维化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增高,在肾间质纤维化肾组织中PDGF-BB及PDGFR-β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②对照组血PDGF-BB的浓度是(182.25±24.90)pg/ml,实验组血PDGF-BB的水平分别是(271.51±27.38)pg/ml、(330.34±35.27)pg/ml、(499.52±73.00)pg/ml,实验组各组的患者血清PDGF-B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中随着肾间质纤维化程度加重而表现患者血清PDGF-BB水平增高,两者关系呈正相关。③对照组患者尿PDGF-BB的浓度是(1924.2±577.30)pg/ml。实验组尿PDGF-BB的水平分别是是(3643.2±865.99)pg/ml,(5301.0±462.03)pg/ml,(7157.0±1433.99)pg/ml。实验组各组的患者尿液PDGF-B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中随着肾间质纤维化程度加重而表现患者尿液PDGF-BB水平增高,两者关系呈正相关。④所观察病例的肾组织PDGF-BB表达与血PDGF-BB水平呈正相关,与尿PDGF-BB水平呈正相关。肾组织PDGFR-β表达与血PDGF-BB水平呈正相关,与尿PDGF-BB水平呈正相关。[结论]在肾纤维化肾组织中,PDGF-BB、PDGFR-β在肾小管表达显著增加,并随着纤维化程度加重而表达增加,提示PDGF-BB是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重要致病因子。肾组织PDGF-BB和PDGFR-β的表达与血、尿PDGF-BB水平正相关,提示血、尿PDGF-BB变化可反映肾间质纤维化的严重程度,血、尿PDGF-BB测定可作为临床监测肾间质纤维化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单纯轻度尿检异常患者临床与病理的特点,为单纯轻度尿检异常患者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本科室2009-2012年因单纯尿检异常而接受肾活检的患者77例,回顾性分析单纯轻度尿检异常患者肾脏病理类型的组成,根据肾脏病理将患者分为IgAN组、非IgAN组及基本正常组,对比不同病理类型组间各临床指标与病理的相关性。结果:77例患者中,肾脏病理基本正常11例,占14.3%;IgA肾病(IgAN)53例,占68.8%;非IgAN肾脏疾病13例,占16.9%。基本正常组的发病年龄、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pQ)均小于IgAN组和非IgAN组(P〈0.05)。结论:必须重视单纯尿检异常患者,特别是24 h upQ〉450 mg患者应当行肾活检,以期早期诊断和给予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11.
孙岩  刘伏友  孙林 《中国医师杂志》2008,10(10):1431-1433
慢性间质性肾炎(CIN)是一组由不同病因引起的、以间质单核细胞浸润、小管萎缩和间质纤维化为特点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又称慢性肾小管间质性疾病(Chronic Tubulointerstitial Disease)。近期的研究表明10%以上的ESRD是由CIN所致。  相似文献   

12.
程劲 《健康研究》2009,29(1):20-24,F0003
目的探讨尿足细胞阳性原发性IgA肾病(IgAN)患者临床病理特点。方法50例肾活检明确诊断的IgAN患者和10例健康志愿者,利用足细胞的标记蛋白Podocalyxin(PCX)标记尿液和肾组织足细胞,采集IgAN患者肾活检时临床资料、肾活检光镜结果,其中光镜参照Hass分级,各项病理指标参照Fofi半定量积分法进行评分,荧光显微镜观察肾组织足细胞PCX荧光表达程度,电镜观察足细胞足突形态学改变。结果①尿足细胞阳性的IgAN患者尿蛋白水平、血肌酐水平、平均动脉压较尿足细胞阴性患者增高,血浆白蛋白、肾小球滤过率(GFR)较尿足细胞阴性患者降低(P〈0.05);②光镜示尿足细胞阳性的IgAN患者肾小球硬化程度、新月体发生率较尿足细胞阴性患者增高(P〈0.05),而两组比较,系膜增生、基质增多、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间质炎细胞浸润、间质血管硬化程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肾组织足细胞PCX抗体荧光表达显示:肾小球节段硬化和球性硬化处足细胞PCX抗体荧光表达缺失;④电镜观察提示,无论是否伴足细胞尿,其足细胞足突均可出现一系列形态学改变。结论足细胞尿是反映肾脏疾病轻重的一个指标,与肾脏病理类型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3.
冀玲  杨立川  马行一  付平  胡章学  张秀辉  栾森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2):2387-2387,2389
[目的]对比分析IgA肾病中少儿、青中年及老年患者临床及病理改变特点。[方法]将我院318例经肾活检确诊为原发性IgA肾病患者分为少儿组、中青年组和老年组,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及病理组织光镜和免疫荧光的相关资料。[结果]少儿组和中青年组以无症状性尿检异常的比例最高,病理I~Ⅱ级比例较多,免疫荧光以IgA以及I-gA+C3沉积明显;老年组以慢性肾炎比例较高,Ⅲ~Ⅴ级更为多见,IgA+C3和IgA+IgM沉积较为突出。[结论]疑诊为IgA肾病的患者,尤其是老年人,应及时肾活检以利于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不同水平蛋白尿的紫癜性肾炎(HSPN)患儿肾小管的损伤特点。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1月—2021年6月收治的283例HSPN患儿,根据24 h尿蛋白(24 h UP)水平分为轻度蛋白尿组155例、中度蛋白尿组66例、重度蛋白尿组62例,同时选取36例正常儿童,56例单纯过敏性紫癜(HSP)患儿作为对照。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和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水平,所有结果均与尿肌酐相比进行校正,统计分析HSPN每组数据高于正常值的异常率,并对比分析以上5组尿NAG酶和RBP差异水平。结果 HSPN轻度蛋白尿组NAG酶异常率为17%,RBP异常率为82%;中度蛋白尿组NAG酶异常率为35%,RBP异常率为86%;重度蛋白尿组NAG酶异常率为63%,RBP异常率为89%。随着24 h UP的增加,HSPN患儿尿中NAG酶和RBP的水平均逐步升高,轻、中、重蛋白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尿RBP在不同水平蛋白尿组异常率相近,但定量检测尿RBP的水平随着蛋白尿的加重而增加。结论 尿NAG酶和RBP可分别从肾小管上皮细胞受损和...  相似文献   

15.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在IgA肾病发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与IgA肾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肾组织HBV抗原(HBAg),应用原位分子杂交技术和Southern印迹杂交技术检测肾组织HBV DNA。结果 100例IgA肾病患者中,血清HBsAg阳性18例(18%);肾组织HBAg阳性31例(31%),HBAg在肾小球中阳性率为65%(20/31),其中HBsAg为32%(10/31),HBcAg为32%(10/31);除肾小球外,HBcAg在肾小管上皮细胞和肾间质亦有阳性沉积,分别为14例(45%)和2例(6%);Southern印迹杂交证实6例患者中5例肾组织有整合型HBV DNA;原位分子杂交证实肾小管和肾小球中HBV DNA阳性率分别为100%(8/8)和75%(6/8);定位于肾小管上皮细胞、肾小球细胞和肾间质浸润的淋巴细胞中。结论 HBV感染与IgA肾病密切相关,HBV可能参与了IgA肾病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6.
186例成人IgA肾病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桂明  张浩  季迎  刘俊  徐果 《实用预防医学》2004,11(4):702-704
目的研究成人IgA肾病(IgAN)的临床、病理特点及相关性. 方法将我科于1996年8月~2003年12月收治的原发性成人IgAN186例按照年龄分成2组,根据各年龄组的临床及其组织学特点进行临床与病理分型的分析. 结果 186例成人IgAN临床表现以无症状性尿检异常最常见,占122例(65.6%),其次是慢性肾炎和肾病综合征,分别占28例(15.1%)和25例(13.4%).老年组肾病综合征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率高于青壮年组.病理类型以局灶节段硬化性肾小球肾炎最常见,占67例(36%),其次是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轻微病变肾小球肾炎,分别为47例(25.3%)和35例(18.8%). 结论成人IgAN的临床病理表现多样化并且有一定特点.临床表现以无症状性尿检异常最常见,病理类型以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病变最常见.  相似文献   

17.
镇痛剂肾病的危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敏  李晓萍  欧孝琪 《中国医师杂志》2002,4(1):105-106,112
镇痛剂肾病 (analgesicnephropathy)主要指非类固醇类消炎镇痛剂 (NSAIDs)所引起的各类肾脏病变[1,2 ] 。本病的发病机制未完全阐明[1] 。病变特点是肾间质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 ,肾间质纤维化 ,肾小管呈退行性变、萎缩或坏死 ,还可引起肾小球外周轻度纤维化或肾小球萎缩[3 ] 。肾小球在开始时可以基本正常 ,偶有轻微透明变性及局灶节段性硬化。晚期肾小球可为硬化性改变[1] 。由于该类药物的有效性及相对安全性 ,其中一些已被西方国家列为非处方药[4 ] 。在被广泛用于临床的同时 ,由此引起的损害也随之增多。人…  相似文献   

18.
和雪梅 《现代保健》2012,(19):28-29
目的:观察药物相关性急性间质性肾炎(DAIN)患者的实验室指标和病理检查特点。方法:选择2008年10月-2011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按照肌酐恢复情况分为两组:急性组(3个月内即恢复正常)48例和慢性化组(3个月肌酐未恢复正常)3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实验室指标(血液检查、尿液检查、尿生物学标志物)及病理将电。结果:血液检查:慢性化组血红蛋白低于急性组,而IgE升高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高CRP比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液检查:慢性化组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明显高于急性组。尿生物学标志物:急性组的尿NAG和d1-MG水平均明显高于慢性化组(P〈0.05);而尿IL-6水平低于慢性化组。病理:慢性化组肾小管间质细胞缦润、水肿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急性组(P〈0.01)。结论:尿α1-MG和NAG增高提示间质性肾炎的急性损伤;浸润细胞多,肾小管间质病变重者易进展为慢性,应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免疫球蛋白A(IgA)肾病患者24h尿蛋白定量(24h-UP)、尿微量清蛋白(mAlb)、尿红细胞(BLD)、免疫球蛋白A1(IgA1)及肾脏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7年5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211例IgA肾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其Hp感染情况分为Hp感染组(86例)及非Hp感染组(125例)。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尿生化指标(24h-UP、mAlb、BLD)、血清IgA1、人半乳糖缺乏IgA1(Gd-IgA1)、白细胞介素-17(IL-17)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Th17/CD_4~+、Treg/CD_4~+、Th17/Treg)水平,并对患者进行2年随访,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两组2年肾脏生存曲线,使用Log-rank法比较两组2年肾脏生存率差异。结果 Hp感染组急性肠胃炎患病率高于非Hp感染组(P0.05)。Hp感染组尿生化指标(24h-UP、mAlb、BLD)、血清IgA1、Gd-IgA1、IL-17及Th17/CD_4~+、Th17/Treg均高于非Hp感染组(P0.05),Treg/CD_4~+低于非Hp感染组(P0.05)。Hp感染组2年肾脏生存率为90.70%,低于非Hp感染组98.40%(P0.05)。结论 Hp感染可通过影响Th17/Treg平衡、IgA1异常糖基化等途径,参与IgA肾病病情进展,改变预后状况,临床应积极防控Hp感染情况,以改善IgA肾病诊疗现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H(apolipoprotein H,apoH)在新生儿肾小管损害早期诊断意义。【方法】观察60例可能伴早期肾小管功能损害新生儿在入院48 h内分别同时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apoH基因表达、血肌酐和尿素氮与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cetyl-beta-D-Glucosaminidase,NAG)活性及尿常规两次,两次间隔12~24 h。【结果】60例新生儿中第一次尿NAG异常83.3%,apoH阳性率为73.3%,第二次尿NAG异常占68.3%,apoH阳性占70.0%,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apoH异常发生率与血尿素氮比较第一次增高非常显著(P<0.01),第二次增高明显(P<0.05);然而,apoH表达两次异常率同血肌酐异常率比较增高均非常显著(P<0.01)。【结论】新生儿肾小管功能损害早期apoH基因表达敏感性与尿NAG酶的诊断价值相同。apoH基因表达比血肌酐和尿素氮在肾功能损害早期更敏感,可作为肾小管损害早期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