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全面观察分析尘肺的病变,尤其是X 线和病理形态的对照,采用肺大切片是必须的。我们通过肺大切片的制做,总结了一些经验,介绍如下。肺大切片的制做,主要是明胶浸泡、包埋、切片、染色、及用滤纸(或绘图纸、聚酯薄膜、玻璃)进行贴片。1.冲洗:肺脏经气管内灌注10%福尔  相似文献   

2.
标本制作方法:在制作全肺病理大切片的同时,先将明胶包埋冰冻或石腊包埋的肺切块(1~1.5厘米厚)略行修理,使切面大体平整,然后切取厚500微米左右(视上肺病变程度而定)的大切片1~2块即可,余下肺块作常规大切片用。将所切取的大切片置于30~40℃左右的温热水中溶去明胶或石腊,清水漂洗干净,取佳者或平整面向上,展贴在略大于标本的X线废胶片(去除药膜的无底色者)或薄有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利用同步辐射光栅X线相衬成像技术,在无对比剂的情况下,对离体裸鼠胃癌肺转移灶及其内部血管结构进行清晰成像。方法:通过裸鼠尾静脉注射中分化胃癌细胞株SGC-7901,建立血行转移模型,处死小鼠后,开胸取出两肺,均匀切割标本,经4%甲醛溶液(10%福尔马林溶液)固定备用。实验于上海同步辐射光源(Shanghai Synchrotron Radiation Facility,SSRF)X线成像线站BL13W1进行。常规切片作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 eosin staining,HE)染色,并与光栅X线相衬成像图像进行对比。结果:在无对比剂的情况下,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栅X线相衬技术能对胃癌肺转移灶及血管结构进行清晰成像,显示血管直径达到15~30μm,近似低倍光学显微镜下的图像。结论:光栅X线相衬成像对显示裸鼠胃癌肺转移灶中的新生血管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由于原位腺癌(AIS)及微浸润性腺癌(MIA)预后良好,当体积较小(≤2 cm)时外科可采用亚肺叶切除。我们对2015—2017年间最大径≤2 cm的肺腺癌冷冻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冷冻切片诊断与石蜡切片诊断,分析二者的符合率。方法此次研究共收集11189例小体积肺肿瘤冷冻诊断病例,以浸润程度和对手术影响进行分组,并行统计分析各组冷冻切片诊断与石蜡切片诊断的符合率。结果 AIS符合率为82.81%,MIA符合率为76.42%,浸润性腺癌符合率为88.39%,黏液型腺癌符合率为99.36%,转移性腺癌符合率为99.83%,亚肺叶切除的诊断符合率为88.69%。13.04%的病例冷冻诊断无法对手术方式做出建议。结论浸润性肺腺癌冷冻切片诊断符合率高,小体积早期肺腺癌术中冷冻切片与石蜡切片诊断存在一定不符合率,部分病例无法在冷冻中确诊,需要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加强与胸外科医师的沟通和理解。  相似文献   

5.
医学影像学中X射线检查如X射线摄片、透视(目前已处于淘汰之中)、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ngraphy,DSA)检查或治疗、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r tomography,CT)在目前的医学实践中的应用已非常普遍,使用范围已越来越广.X射线穿透人体后除对医学影像学有意义的感光效应与光学密度差等外,还有一个重要的X射线所致生物效应.人体接受过量的X射线可以引起人体组织细胞发生一些不可逆的辐射损害如染色体变异或畸形变,受辐射的个体或后代均有染色体受到变异的可能.降低X射线辐射剂量不仅是关系到患者的健康,更关系到X射线检查这一影像学的发展,同时也是研发、制造、使用和防护人员应当关心的大事.另外,也不能因为降低X射线辐射剂量而不做本应需要(医疗过程中非常重要的CT或X射线摄片检查)的各种影像学检查.正确认识降低X射线辐射剂量的意义明显.只要重视降低X射线辐射剂量这项工作,就能大大降低对受检者的X射线辐射危害并造福人类.  相似文献   

6.
5种肺活检方法在肺部块影诊断中的价值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悦鹏  于维霞  杜鹃 《新医学》2002,33(6):340-341
目的:比较5种不同方法的肺活组织检查(肺活检)在肺部块影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门诊及住院患者经肺部X线照片和(或)CT检查结果诊断为肺部块影1180例,分别应用经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肺活检(829例),X线引导下肺活检(77例)、B超引导下肺活检(96例)、CT引导下肺活检(156例)及开胸肺活检(22例)进行检查,并对有关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①中央型肺部块影,肺活检诊断阳性率最高是开胸肺活检为3/3,其余依次为CT引导下肺活检(94.6%)、B超引导下肺活检(78%)、经纤支镜肺活检(74.7%)及X线引导下肺活检(33%);②周围型肺部块影,肺活检诊断阳性率最高是开胸肺活检(100%),其余依次为CT引导下肺活检(97.5%)、B超引导下肺活检(80%)、X线引导下肺活检(73%)、经纤支镜下肺活检(24.9%);③肺部块影总检出率最高是开胸肺活检(100%),其余依次为CT引导下肺活检(96.8%)、B超引导下肺活检(79%)、经纤支镜肺活检(62.1%)及X线引导下肺活检(62%);④并发症发生率依次为X线引导下肺活检(10%)、开胸肺活检(5%)、CT引导下肺活检(3.2%)、B超引导下肺活检(3%)、经纤支镜下肺活检(1%)。结论:综合考虑诊断阳性率高、费用低、并发症少等因素,对中央型肺部块影,经纤支镜肺活检宜作为首选检查方法;对于周围型肺部块影,CT引导下穿刺肺活检  相似文献   

7.
《新医学》1999,(8)
为了保证文章阅读时的流畅性和规范医学名词的英文缩写,在我刊发表的文章,其所引用的医学名词为4个汉字以下(含4个汉字)者,一般不用英文缩写。5个汉字以上的医学名词(含5个汉字)使用英文缩写者,需在文内该词第1次出现的中文全称后加注英文缩写。现列出我刊常用的英文缩写,下述缩写可不必在文内一一注明。ACTH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G 清蛋白/球蛋白比值ALT 丙氨酸转氨酶AST 天冬氨酸转氨酶Ccr 肌酐清除率COPD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T 计算机X线体层扫描DIC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NA 脱氧核糖核酸HBcAb 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BeAb …  相似文献   

8.
老年人3厘米以下孤立性肺结节的临床X线分析(附2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孤立性肺结节,是最常见的胸部X线表现之一,尤其3cm以下的孤立性肺结节(下称SPN)可见于不同年龄组的多种疾病,是目前各种影像技术诊断的难点之一。我们回顾性分析了1970~1991年经证实的3cm以下的SPN,其中60岁以上者254例,现将其临床及X线表现分析讨论如下: 资料与方法我们复习了山东省立医院及山东省医学影像学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淋巴管型肺转移癌的X线表现,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例确诊的淋巴管型肺转移癌X线表现。结果:本组病例X线征象主要表现为:(1)两肺弥漫性、间质性或呈混合性病变(20例);(2)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11例);(3)胸腔积液(13例)。结论:淋巴管型肺转移癌有较特征的X线表现,结合临床对提高正确的诊断率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呼吸机使用过程中影响动态肺顺应性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呼吸机使用过程中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PEEP在影响动态肺顺应性方面的相互关系.方法选取因呼吸衰竭而使用呼吸机的病人60例,根据使用呼吸机不同时间(48、240、480 h),分成3组,观察动态肺顺应性、pH、PaO2、PaCO2、SO2、PEEP等相关指标,分析3组各项观察指标的变化.结果①进行动态肺顺应性与呼吸机使用时间、肺炎发生与否、呼气末正压的逐步回归分析,回归方程是:Y(动态肺顺应性)=60.079-7.239 X1(机械通气时间)-3.842 X2(呼吸机相关性肺炎),P<0.01,回归方程成立.结论①在使用呼吸机的过程中,动态肺顺应性与机械通气时间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呈负相关,其中机械通气时间的意义更大.PEEP在-5~ 5 cmH2O时与动态肺顺应性无相关性.②动态肺顺应性的降低,在临床上是以非特异性低氧血症为主要病理变化的肺损伤.  相似文献   

11.
尿毒症肺2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姜立萍  黄雯 《临床荟萃》2004,19(6):319-321
目的探讨尿毒症所致肺损害的胸部X线表现及预后.方法对24例尿毒症肺损害患者(尿毒症肺组)进行分析,并与16例非尿毒症肺损害患者(非尿毒症肺组)相比较.结果尿毒症所致肺损害的临床和胸部X线表现多种多样,血液透析后可得到改善;与非尿毒症肺组相比尿毒症肺组的血红蛋白(Hb)、血浆白蛋白(ALB)、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 降低(均P<0.05),而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升高(均P<0.05),尿毒症肺的发生与透析不充分和透析间期体重增长过多有关.结论尿毒症所致的肺损害在临床上较常见,应予以重视;其发病机制复杂, 胸部X线检查对诊断有一定帮助,血液透析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呼吸机使用过程中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PEEP在影响动态肺顺应性方面的相互关系.方法选取因呼吸衰竭而使用呼吸机的病人60例,根据使用呼吸机不同时间(48、240、480 h),分成3组,观察动态肺顺应性、pH、PaO2、PaCO2、SO2、PEEP等相关指标,分析3组各项观察指标的变化.结果①进行动态肺顺应性与呼吸机使用时间、肺炎发生与否、呼气末正压的逐步回归分析,回归方程是:Y(动态肺顺应性)=60.079-7.239 X1(机械通气时间)-3.842 X2(呼吸机相关性肺炎),P<0.01,回归方程成立.结论①在使用呼吸机的过程中,动态肺顺应性与机械通气时间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呈负相关,其中机械通气时间的意义更大.PEEP在-5~ 5 cmH2O时与动态肺顺应性无相关性.②动态肺顺应性的降低,在临床上是以非特异性低氧血症为主要病理变化的肺损伤.  相似文献   

13.
背景:已发表的有关肺移植术期间用血的资料很少。研究设计与方法:对1994和1995年在作者所在大学医学中心接受肺移植的所有病人的医学记录进行了回顾。结果:在此期间共90例病人接受了肺移植;6例病人除外:2例病人接受活体肺移植,3例接受再移植和1名接受伴随着患法乐四联症修复的移植。可资评估的84例中,59例接受了单肺移植和25例接受双肺移植。双肺移植受者使用了大量的红细胞(6.4单位对1.7单位。P=0.0002)和很可能比单肺受者接受了更多的红细胞、血小板、血浆或其他成分(92%对32%,P<或=0.0001)。双肺受者更可能需要体外循环(40%对12%,P=0.003),体外循环与大量  相似文献   

14.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胎粪吸入综合征(MAS)、新生儿肺炎(PN)、新生儿肺出血(PHN)等疾病常并发肺不张、肺实变,是新生儿病房的急危重症疾病。新生儿肺不张、肺实变疾病X线胸片表现均为高密度影,病灶较小时难以鉴别。关于新生儿肺不张肺、肺实变疾病,X线胸片是传统的常用检查工具之一,但X线胸片进行NRDS、MAS、PN、PHN疾病检查的综述尚无报道,为了更好地掌握X线胸片对新生儿肺不张、肺实变疾病的检查与应用,本文将综述X线胸片应用于新生儿肺不张、肺实变疾病检查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3):4441-4442
研究分析胸腔积液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技术对肺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指导。选取2016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76例胸腔积液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胸腔积液,分别使用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技术和细胞涂片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诊断肺腺癌的准确性。细胞涂片HE染色和细胞块切片HE染色对胸腔积液的诊断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技术对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率及诊断符合率均明显高于细胞涂片检查结果(P0.05);肺腺癌细胞中TTF1、CD15、CK17、Ber EP4阳性率分别为88%、92%、100%、100%均明显高于良性细胞及间皮性肿瘤细胞;良性细胞中WT-1、Desmin、CK5/6阳性率分别为98%、100%、100%明显高于其他细胞,肺腺癌细胞与间皮性肿瘤细胞中WT-1、Desmin、CK5/6、TTF1、CD15、CK17、Ber EP4阳性率存在明显差异。以上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技术用于恶性胸腔积液诊断准确率高,可为临床诊断肺腺癌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依据,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新医学》2003,34(10)
为了保证文章阅读时的流畅性,英文缩略语尽量少用,1篇文章内一般不宜超过5个。文内的医学名词为4个汉字以下(含4个汉字)者,一般不用英文缩略语。5个汉字以上的医学名词(含5个汉字)使用英文缩略语者,需在文内该词第1次出现的中文全称后加注英文缩略语。现列出我刊常用的英文缩略语,下述缩略语可不必在文内一一注明。ACT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G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Ccr肌酐清除率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T计算机X线体层扫描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NA脱氧核糖核酸ESR红细胞沉降率Hct血细胞比容HBc…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动物受水下冲击波作用后的胸部X线改变。方法 清醒状态的家兔61只,置于水下2 m或6 m处,使用50 g和500 g两种不同当量球形TNT炸药引爆形成冲击波后,观察动物胸部X线改变,并与组织病理对照。结果 水下冲击波作用引起动物胸部损伤的X线表现为肺挫伤(52/61)、肺撕裂伤(38/61)、肺血肿(32/61)、血气胸(31/61)、膈肌破裂(5/61)等;病理表现肺出血(56/61)、血栓形成(33/61)、肺撕裂(35/61)、肺内血肿形成(32/61)、膈破裂(5/61)。相同实验条件下,不同当量的爆炸物与冲击波致机体损伤的程度有很大差别,这些差别与动物在水中承受的爆炸冲量、能流密度大小及所处的水深有关。结论 胸部X线检查可较为客观、准确地评价水下冲击波对动物胸部损伤的性质及程度。  相似文献   

18.
尘肺病(pneumoconiosis)是由于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人生产性粉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1],严重危害广大接触粉尘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高千伏X射线胸部摄影是粉尘作业人员健康检查的必检项目,其影像学改变是尘肺病诊断和分期的主要依据.我国最新尘肺诊断标准(GBZ 70-2009)规定以传统增感屏-胶片摄影(film screen radiography,FSR)应用于尘肺病的诊断和分期.但随着数字化成像技术的迅速发展、成熟和应用,直接数字化X射线成像技术(digital radiography,DR)、计算机X线摄影术(CR)及CT等数字化影像技术对尘肺病胸部影像学的研究也逐渐增多[2-3],尘肺病的影像学诊断将会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而步人数字化时代.现就DR在尘肺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disease,COPD)病人逐渐增加,成为肺康复的主要对象。2007年,美国胸科医生学院(ACCP)和美国心血管肺康复协会(ACCVP)发表了肺康复的循证医学指南,从循证角度进一步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儿童支原体肺炎的X线表现特点及诊断方法。方法收集资料完整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45例,对临床及X线表现进行分析。结果根据X线征象分析,45例中Ⅰ型24例(53.3%);Ⅱ型2例(4.4%);Ⅲ型11例(24.4%);Ⅳ型8例(17.8%)。典型表现为:肺纹理增多、模糊、紊乱,肺门影增大,肺门模糊,呈斑点状、碎片状阴影及磨砂玻璃状阴影。其中,胸膜反应12例(26.7%);肺门淋巴结肿大16例(35.6%)。结论根据胸部X线表现,诊断需认真分析X线征象,密切结合临床及实验室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