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缨  谷惠敏  陈宗建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9):2595-2596
目的分析高龄患者植人永久心脏起搏器的临床特点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对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的41例高龄(≥80岁)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临床症状、缓慢心律失常的类型、起搏模式、术中起搏参数、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等。结果41例患者手术均成功完成。起搏模式:心室单腔起搏器VVI29例、VⅥR2例、房室双腔起搏器DDD9例,房室双腔频率适应性起搏器DDDRI例;心室电极位于右室心尖部,心房电极位于右心耳。术中无心脏穿孔、恶性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发生电极脱位I例、囊袋血肿1例,经治疗后治愈,无感染、起搏器综合征发生。随访中死亡6例,死于术后2月至6年。结论高龄患者植入心脏起搏器,手术风险并不增加,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主动固定螺旋电极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中的应用.方法 将68例需要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患者随即分成2组,应用主动螺旋电极行右室流出道间隔起搏简称主动电极组.应用被动电极植入心尖部起搏简称被动电极组.记录两组数中及术后的各项参数并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严重并发症.主动电极组植入即刻起搏阈值比被动电极组要偏高,无显著差异.主动电极起搏QRS波时限明显短于被动电极组,有显著差异.两组感知阈值无明显差异.随访1个月,两组起搏阈值,阻抗,感知无明显差异.结论 主动固定螺旋电极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是稳定,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3.
周本军 《贵州医药》2012,36(10):894-895
目前临床上治疗缓慢性严重心律失常有效措施是植入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单腔或双腔起搏器对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及病死率没有明显差别[1].本文探讨实际临床工作中永久人工起搏器的类型选择及手术方式的选择,观察其差别.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67例男77例,女90例,年龄12~91岁,平均68.3岁,其中60岁以上老人143例.单腔起搏器112例,双腔起搏器55例.右心室电极放置右室心尖部121例,间隔部46例.基础心脏病:冠心病38例,高血压心脏病23例,心肌病2例,先天性心脏病2例,见表1.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右室流出道(RVOT)起搏与右室心尖部(RVA)起搏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26例住院患者,9例植入双腔频率应答型起搏器(DDDR),17例植入心室按需起搏器或频率应答型心室按需起搏器(VVI或VVIR).用Swan-Ganz漂浮导管分别测定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26例患者全部在RVOT成功植入螺旋电极.与RVA起搏比较,RVOT起搏的每分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每搏量(SV)、每搏指数(SVI)均明显增加(P<0.05).感知、起搏阈值、心室阻抗等起搏参数两者无明显差别;术后随访6~30个月,未见电极脱位.结论 采用螺旋电极行RVOT起搏,血流动力学指标优于传统的RVA起搏.  相似文献   

5.
生理性心脏起搏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生理性心脏起搏的临床应用。方法 21例患者,男性14例,女性7例,年龄42-81岁。病态窦房结综合征10例,高度房室传导阻滞9例,三束支传导阻滞2例。植入DDDR8例,DDD10例,AAI1例,VVIR2例。结果 植入各种类型生理性起搏器占同期植入起搏器总数的50%,其中双腔起搏器占42.9%,频率适应性起搏器占23.8%,均经穿刺锁骨下静脉送入心房和/或心室电极,分别成功固定于右心耳或右室心尖部,测试起搏阈值、电极阻抗及P波或R波或R波振幅均较满意。结论 生理性心脏起搏符合生理需要,是较理想的起搏方式。  相似文献   

6.
郭涛  赵淮 《云南医药》1999,20(5):323-324
目的 探讨超声显像应用于心脏起搏器导管植入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14例在超声引导下安置起搏导管,分别取剑下上腔静脉长轴切面,剑下四腔切面,左侧位心尖四腔、胸骨旁四腔切面和剑下右室流出道长轴切面反复确认导管尖端经上腔静脉、右房、三尖瓣口抵达右室心尖部。结果 14例手术顺利完成,电极定位指标作1例电极脱位外,无其他并发症。结论 超声引导下实施心脏起搏,可作为X线透视下永久起搏术的替代和补充,采用多切面,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并评价右心室心尖部起搏与右心室流出道起搏对左心功能以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植入双腔心脏起搏器(DDD)患者58例,分为心功能Ⅲ级组25例,其中13例右心室电极位于右室心尖部,12例右心室电极位于右心室流出道;心功能Ⅰ~Ⅱ级组33例,19例右心室电极位于右心室心尖部,14例右心室电极位于右心室流出道。分别比较两组以及各亚组术后3个月心功能各指标以及心电图、血流动力学差异。结果术后组间比较,右心室流出道起搏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CO),每搏量(SV),QRS时限,B型钠尿肽(BNP),二尖瓣口反流面积较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心室流出道起搏优于右心室心尖部起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8例患者应用经验,分析无导线永久心脏起搏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收集2021年10月-2023年4月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8例植入Micra无导线起搏器患者的疾病特征、治疗经过、治疗效果、生活质量评分和并发症等信息,出院后1月随访患者。结果 8例患者中男性7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81.25±10.3岁。均因缓慢性心律失常符合无导线永久心脏起搏治疗的适应证。8例患者均成功植入某公司Micra系列无导线起搏器,平均手术耗时50.00±14.19min,平均曝光时间5.00±1.42min,术中测试的起搏阈值平均0.66±0.29V@0.24 ms,感知到的平均右室波振幅14.78±12.31mV,平均起搏阻抗893.75±324.69Ω;除1例腹股沟区伤口愈合延迟外,无严重并发症(0%)。术后1月随访,8例患者的起搏阈值、感知功能、起搏阻抗均良好且稳定,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术前提高。结论 无导线永久心脏起搏器为部分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提供了更加高效、安全、简便、快捷、微创的起搏治疗新选择。  相似文献   

9.
老年患者的起搏治疗和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对比高龄与低龄老年患者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时的参数及并发症,观察患者生存年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89年至2004年永久起搏器植入患者的临床资料,以90例高龄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患者为研究组,以同期、同病因、同起搏器类型的低龄老年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患者为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心室起搏阈值为(0.54±0.38)V,感知为(12.99±5.31)mV,阻抗为(718.45±218.86)Ω,心房起搏阈值为(0.68±0.28)V,感知为(2.77±1、10)mV,阻抗为(643.84±234.25)Ω,产生手术并发症有7例;对照组心室起搏阈值为(0.49±0.29)V,感知为(12.26±5、45)mV,阻抗为(778.95±321.57)Ω,心房起搏阈值为(0.59±0.24)V,感知为(2.91±1.38)mV,阻抗(667.6±183.41)Ω,产生手术并发症有5例。2组起搏器植入时的参数及并发症无统计学意义。高龄与低龄老年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分别为56.77%和78.17%。结论高龄与低龄老年患者起搏治疗均安全有效,起搏植入参数及术后并发症无统计学意义,高龄老年患者术后需要加强监测和护理,高龄老年患者起搏治疗长期预后理想。  相似文献   

10.
右室间隔部起搏的护理及术中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临床右室间隔部起搏永久起搏器手术患者的护理及手术中配合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例右室间隔部起搏永久起搏器手术患者实施积极的护理及术中配合。结果9例患者采用主动固定电极行右室流出道室间隔部起搏术中安置顺利,无电极脱位、心脏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术后心电监护未出现电极脱落现象,未再次出现症状,伤口愈合好,无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虽然右室间隔部起搏永久起搏器手术存在着电极固定困难、定位时间长、起搏阈值高、容易脱位等问题,手术难度大,但认真术前准备及术中良好的配合与围手术期护理对于手术过程及成功与否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右室流入道间隔部(RVIS)和右室心尖部(RVA)起搏,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神经内分泌激素和心功能的变化。方法 106例行DDD起搏器治疗的患者:男86例,女20例,年龄45~86岁,平均76岁,随机分为:右室流入道间隔部起搏组(RVIS起搏组)56例,右室心尖部起搏组(RVA起搏组)50例。2组心房电极均植入右心耳梳状肌内,RVIS起搏组心室电极植入右室流入道间隔部、RVA起搏组心室电极植入右室心尖部。分别观察2组在起搏器植入时、起搏3个月和6个月不同时期,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心钠肽(BNP)和去甲肾上腺素(NE)等神经内分泌激素的含量;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心排血量(CO)、每搏输出量(SV)、射血分数(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和左室短轴缩短分数(FS)。结果 RVA起搏组治疗后其神经内分泌激素和心功能,较起搏治疗前恶化,且随着起搏时间的延长趋于明显,而RVIS起搏组,其神经内分泌激素和心功能改变,较起搏治疗前明显改善,且随着起搏时间的延长改善的越明显,与RVA起搏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VIS起搏优于RVA起搏,可明显改善心功能,纠正神经内分泌激素失调,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高连杰  于波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1):36-37,40
目的:探讨心脏永久起搏器治疗对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伴发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伴发高血压患者起搏器植入术前后血压变化及起搏部位对血压的影响。结果:起搏器植入前后血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起搏器植入右室流出道、右室心尖部前后的血压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起搏器治疗能有效降低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伴发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起搏部位对血压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心脏永久起搏器术后并发症分析及防治体会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张世群 《安徽医药》2006,10(8):601-602
目的探讨永久起搏器术后并发症处理及预防。方法回顾分析本院4年来25例植入永久起搏器病例,总结并发症及防治措施。结果起搏器囊袋血肿2例;起搏器综合征2例,均为单腔起搏器VVI工作方式;感知障碍4例。植入后10个月起搏阈值增高1例;起搏器介入性心动过速1例。结论规范术前准备,熟练手术技能,加强对术后患者随访,并认识起搏器术后并发症,及时处理,可减少并发症及其危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双弯曲指引导丝塑型法临床应用在主动固定电极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心脏起搏适应证患者8例。其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4例,房室传导阻滞4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心室主动固定电极在右室流出道室间隔部起搏。结果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电极定位成功率为100%,起搏参数达到起搏标准。结论临床应用双弯曲指引导丝塑型法主动固定电极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对心脏重塑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入组病例48例,其中植入双腔起搏双腔感知P波/R波抑制型(DDD)起搏器25例,心室起搏心室感知R波抑制型(VVI)起搏器23例。采用PHILIPS7500型二维超声心动图诊断系统,分别测定患者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前、安置>半年后心脏各房室大小,并进行数据间的比较分析。结果除植入DDD型起搏器组右心房发生重塑改变(P<0.05)外,DDD型起搏器植入者植入前后二维超声心动图的其余指标对比和VVI型起搏器植入者植入前后二维超声心动图的各项指标对比均未见有统计学意义改变(P>0.05)。结论植入DDD型永久心脏起搏器早期就可对右心房的重塑有影响,植入各型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对心脏重塑的远期影响还有待于进一步的长期临床观察和扩大样本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患者行右室中位间隔起搏(RVSP)的有效性与可行性。方法将103例因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行永久性心脏起搏器(DDD型)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RVAP组51例和RVSP组52例。RVAP组行右室心尖部起搏,RVSP组行右室中位室间隔起搏,分别记录QRS波群宽度、左右室射血前时间差值(LRV-PEI)、左室射血分数(LVEF)、电极导线植入参数,并于术后3个月进行随访。结果 RVSP组QRS波群宽度明显小于RVAP组,且2组术后3个月LRVPE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起搏阈值、LVEF等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VSP电极导线相对容易到位,长期随访导线参数稳定,无脱位及起搏感知不良等事件发生,是较为良好的起搏位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明确三尖瓣下起搏技术在永久起搏器植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VVI型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患者167例,常规位置起搏128例(常规组),常规位置起搏高阈值患者39例,其中21例行三尖瓣下起搏(实验组),观察各组手术时间、起搏阈值、电极阻抗、术后感染、电极脱落、短期起搏阈值升高的差别。结果实验组的患者常规位置和三尖瓣下起搏数据进行成对t检验,结果显示:起搏电压阈值、电极阻抗均有明显下降(P<0.01),实验组三尖瓣下起搏与常规组比较电极阻抗略高(844.38±155.12,728.73±144.49),但绝大多数在允许范围。电极脱落、起搏器囊袋或切口感染、起搏后1个月电压阈值等指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尖瓣下起搏技术是行VVI起搏器常规位置高阈值时可供选择的一个简便、易行、安全、可靠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为探讨动态心电图安装起搏器术后功能监测的价值.方法 采用美国通用公司生产的三通道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对26例(36例次)安装心脏起搏器患者进行随访.结果与讨论 发现4名患者共5例次出现起搏障碍,其中2名患者同时出现起搏和感知障碍,距安装起搏时间8~9年,另两名患者距起搏器安装时间分别为7天、36天,起搏功能障碍,感知功能良好,1例心房电极起搏心室,心室电极起搏无效,经X照片证实心房电极移位至右室流出道,另一名患者频繁出现起搏障碍,X照片证实心室电极移位至右室流出道,行电极重置术后仍出现4次无效起搏,结合临床情况分析为起搏阈值升高所致,动态心电图能及时发现起搏障碍,检出导线移位,提出警示,在起搏器术后随访中起很重要的作用,应该作为起搏器术后病人的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19.
目的基层医院采用Seldinger技术经右锁骨下静脉穿刺安装临时起搏器。方法应用Medtronic5318临时心脏起搏器,采用Seldinger技术法,在X线间断曝光实时监视下,经右锁骨内侧中下1/3处进入上腔静脉,然后置入J形导丝,将起搏导管通过右房室瓣送入右心室心尖部并接触心内膜安装临时心脏起搏器。结果 15例患者均顺利置入临时起搏导管,接临时起搏器起搏,术后心电监护。其中1例起搏效果差,其余14例起搏效果满意。本组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X线间断曝光实时监视下右锁骨下静脉穿刺及导管植入安装临时心脏起搏,患者及操作者接受X线剂量少,此法直观、准确、安全,微创,成功率高,适合基层医院临时心脏起搏器的安装,值得基层医院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窦性心动过缓及房室传导阻滞患者行右室间隔起搏和右室心尖部起搏方式对心脏功能的长期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因窦性心动过缓及房室传导阻滞而植入DDD起搏器的96例患者,男52例,女44例,年龄(64.2±9.5)(41~83)岁。其中右室心尖部起搏组50例,右室间隔部起搏46例。两组植入起搏器前基本状况无显著差异,两组均成功植入,无并发症发生。分别观察基础情况下、植入起搏器后1、3、6、12个月及以后每年随访一次患者的超声心动图改变及心电图。结果术后随访12~36个月。①右室间隔起搏和心尖部起搏心脏超声的EF值分别为:室间隔起搏术前(58.2±5.4)%,术后(60.2±4.0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尖起搏术前(59.57±3.27)%,术后(55.15±3.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室间隔起搏和心尖部起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分别为:室间隔起搏术前(61.36±4.12)mm,术后(60.21±3.84)mm;心尖起搏术前(62.35±4.17)mm,术后(63.02±4.82)mm,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术前与术后心电图胸前导联QRS波宽度:右室间隔部起搏组无明显变化(0.11±0.02s vs 0.12±0.01s);右室心尖部起搏组明显增宽(0.11±0.03s vs 0.20±0.04s)。右室间隔部起搏组明显窄于右室间隔部起搏组。结论对于窦性心动过缓及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右室间隔部起搏的双室同步性好于右室心尖部起搏,右室间隔部起搏较右室心尖部起搏平均EF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