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观察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01-2014-02应用经皮低温等离子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颈性眩晕病人51例,通过数字评分法(NRS)评价眩晕及伴随交感症状的改善情况,应用改良Macnab评价标准进行优良率和有效率评估。结果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时,其中47例治疗后患者眩晕症状及伴随交感症状明显缓解,平均NRS评分较术前明显下降(P<0.01)。结论低温等离子消融髓核成形术对治疗颈性眩晕不仅创伤小、安全性高,而且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双极射频椎间盘髓核成形术联合臭氧减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1~12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5例,随机分为双极组(n=47)和联合组(n=48),分别在CT引导下行双极射频椎间盘髓核成形术、双极射频椎间盘髓核成形术联合臭氧减压术。观察两组患者术后7、30、90、180d的疗效以及是否出现椎间盘感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果按改良的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联合组在治疗后各时点的优良率及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射频组(P0.05)。结论双极射频椎间盘髓核成形术联合臭氧减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双极射频髓核成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双极射频椎间盘髓核成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67例,192个椎间盘在CT引导下行射频椎间盘髓核成形术,其中单极射频治疗71例,双极射频治疗96例.在术后7、30、90、180 d随访患者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按改良的Macnab疗效评定标准,双极组治疗后180 d的优良率及有效率明显高于单极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双极射频椎间盘髓核成形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椎间盘突出的微创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双极射频热凝术与小切口椎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3月~2008年6月,收治腰椎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2例,随机分为小切口开窗组和双极射频热凝组.随访患者术后1个月、6个月及12个月的疗效评价.结果 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采用改良Macnab评价法评价疗效,双极射频热...  相似文献   

5.
射频消融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12月至2007年10月应用经皮穿刺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颈椎闻盘突出症35例,男22例,女13例;年龄35~55岁,平均42.5岁。病程6个月~7年,平均28个月。按Macnab疗效评定标准和对比患者手术前后及随访时VAS评分法进行疗效评定。结果随访3~30个月,平均12个月。按Macnab疗效评分标准,优14例,良15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85.71%。术前VAS评分平均(6.68±0.45)分,术后第2天平均(2.24±0.72)分,随访时平均(1.95±0.65)分,术后及随访时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未出现有脊髓、神经、血管及伤口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微创、并发症少、起效快及近、中期疗效满意等特点,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射频靶点热凝术联合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和疗效。方法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9月采用射频靶点热凝术联合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189例,男106例,女83例;C3-4突出96例,C4-5突出51例,C5-6突出186例,C6-7,突出112例。结果随访183例,随访期限半年,根据改良的Macnab评定标准,优146例,良31例,可9例,差3例,优良率93.7%。结论射频靶点热凝术联合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安全、创伤小、不破坏脊柱稳定性、疗效好、患者恢复快等优点,是最安全的微创介入治疗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次经皮靶点穿刺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01—2014-12采用经皮多点多次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0例。所有患者均注射3次,每5 d注射1次,臭氧浓度为60μg/ml。结果臭氧消融过程中未见神经根损伤、心脑血管意外及感染,仅2例在L5S1间隙穿刺时出现脑脊液漏,行补液等对症治疗后症状消失。术后VAS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各时间点评分持续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7.13,P0.001)。20例术后均获得随访3~15个月,平均6个月。术后3个月采用改良Macnab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16例,良2例,可2例,优良率90%。结论多次经皮靶点穿刺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MRI辅助下制定后外侧穿刺入路靶点射频联合臭氧治疗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年5月至2011年9月在MRI辅助下定位后外侧穿刺入路经皮靶点射频联合臭氧治疗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例16例,分析治疗前后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的变化及Macnab功能评分.结果 随访8~30个月,平均16.6个月.术后按VAS评分标准,腰、腿疼痛症状均较术前明显好转(P<0.05),按照MacNab评分标准,终末随访时9例优,4例良,2例可,1例差,优良率为81.3%.无穿刺损伤神经根现象,复发髓核脱出1例,开放手术恢复良好.结论 MRI辅助后外侧定位靶点射频联合臭氧治疗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射频靶点热凝技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580例颈椎间盘突出症采用射频靶点热凝手术,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其疗效.结果 本组术中无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本组获随访6个月,术前和术后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良率86.6%.结论 经皮穿刺射频靶点热凝技术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但不能替代传统手术.  相似文献   

10.
经皮盘内注射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皮盘内注射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价值。[方法]2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经皮盘内注射浓度为35—50μg/ml的臭氧20-40ml,术后通过改良的Macnab方法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病例随访6~12个月,平均8.7个月,根据改良的Macnab方法评价,其中优15例(65.2%),良6例(26.1%),可2例(8.7%),差0例。总有效率达到100%,优良率为91.3%。[结论]臭氧是一种新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段,它有着安全、创伤小、有效率高、费用低、患者恢复快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射频热疗纤维环成形术治疗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的短期疗效。方法2008年1月~2008年7月手术治疗腰椎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7例,于术后1周及1年随访,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analog scale,VAS)评分及改良的Macnab评分评估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1周及术后1年VAS评分较术前分别有明显好转,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改良的Macnab疗效评价标准,术后1周优良率达93.0%,术后1年优良率达94.7%。结论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射频热疗纤维环成形术治疗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术后并发症少,术后1年内疗效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联合臭氧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惟病的疗效。方法对35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患者,在C型臂X线机引导下经皮穿刺椎间盘靶点,先行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然后在椎间盘内注射臭氧,术后1周、1个月、1年进行疗效评价。结果随访时间9~24个月,平均13.2个月。视觉模拟评分术后评分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患者主观满意度优良率94.3%。术后未发生不良反应和其他并发症。结论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联合臭氧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一种有效、微创和安全的治疗方法。对于保守治疗无效而又不适于于术治疗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只要严格掌握适应证,是一个值得推荐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T引导下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可行性。方法 126例经临床和影像学确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先行射频热凝治疗,后行椎间盘内、外注射臭氧。结果 126例患者治疗后3~6个月随访,按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分级,优81例,良33例,可7例,差5例,总有效率96.3%,优良率90.4%,无1例并发症。结论 CT引导提高了穿刺的准确性,只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双极射频热凝联合盘内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明确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2例,在CT引导下行椎间盘双极射频热凝术联合盘内臭氧注射术治疗。采用改良Macnab方法评估术后7、14、30、180天的疗效,并记录术后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7、14、30、180天的疗效优良率分别为62.9%、85.4%、90.3%、93.5%。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远期疗效满意;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双极射频热凝联合盘内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微创、安全、疗效好的优点,是可供选择的微创介入方法。  相似文献   

15.
赵波  邵高海  余雨  周永发  钟斌  何超 《中国骨伤》2008,21(5):391-392
目的:评价联合应用经皮穿刺激光加臭氧对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治疗效果。方法: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患者48例,男32例,女16例;年龄21~66岁,平均43.5岁;病程6个月以上。所有病例均在X线电视导向下联合应用经皮穿刺激光髓核消融加臭氧治疗。结果:术后随访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根据Macnab腰腿痛手术评价标准,术后1周时优8例,良28例,可8例,差4例,优良率75%;3个月时优17例,良23例,可6例,差2例,优良率83.3%;6个月时优20例,良22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87.5%;12个月时优21例,良22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89.6%。结论:联合应用经皮穿刺激光加臭氧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臭氧与射频热凝组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和使用方法。方法对18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经皮穿刺臭氧组合射频热凝治疗。结果本组获随访2~18个月,术后疗效评定:优147例,良31例,差4例,优良率97.8%。结论经皮穿刺髓核内先注射臭氧再进行射频热凝髓核消融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疗效可靠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侧入路水平穿刺单极射频热凝纤维环修补术治疗盘源性腰痛临床疗效。方法16例患者DSA引导下将射频套管针侧入路水平穿刺,到达椎间盘后缘行热凝纤维环修补。患者于术前,术后1周、1个月、6个月及12个月时行腰痛VAS评分,术后末次VAS评分时按照改良Mac-Nab评定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16例患者腰痛VAS评分,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末次VAS评分时,根据Macnab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价,优12例(75%),良4例(25%),优良率100%。结论侧入路水平穿刺单极射频热凝纤维环修补术适用于L3-4、L4-5盘源性腰痛患者,手术安全性高,创伤小,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臭氧融核术配合腰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了臭氧消融术及腰椎牵引治疗,按照Macnab评价标准评定.结果:160例患者,术后症状显著缓解116例(73%),术后1个月优良112例(70%),术后1年优良107例(67%),术后3年优良104例(65%).术后1年、3年优良率略低于术后及术后一个月,无显著差异.结论:臭氧消融术配合腰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确切、满意.  相似文献   

19.
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技巧、疗效和适应证。方法:对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经皮穿刺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nucleoplasty)治疗,并对其疗效进行观察分析。结果:86例患者经3~18个月随访,根据“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脊柱学组腰背痛手术评定标准”,术后疗效优10例,良65例,可6例,差3例,优良率87.2%,有效率为96.5%。无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操作简单、安全,是治疗腰椎问盘突出症的有效微创手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射频热凝靶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方法:32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CT引导下经颈前气管鞘和血管鞘之间将射频电极穿刺到椎间隙靶点,接神经射频仪将靶点温度升高到90℃,治疗3个周期,每个治疗周期60秒,观察术前术后VAS评分变化。结果:该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评分的改善较为显著,临床疗效优良率95.24%。结论:射频热凝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近期疗效满意,远期疗效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