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探讨LAVA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MRI)对肝外胆管癌诊断的准确性和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临床怀疑肝外胆管癌患者的LAVA动态增强MRI资料。所有病例均行1.5 T磁共振T1加权成像(T1WI)、T2加权成像(T2WI)、扩散加权成像(DWI)及阵列空间敏感编码技术(ASSET)、LAVA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LAVA-DCE MRI)。结果:28例患者均经病理证实,肝门区胆管13例,胆总管上段3例,中段5例,胆总管下段4例,壶腹部3例。平扫:病灶T1WI呈低信号、稍低信号或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稍高信号和等信号,DWI呈稍高信号或高信号。LAVA动态增强:动脉期肿块轻度强化5例,门脉期肿块轻-中度强化16例,延迟期肿块延迟强化7例。本组病例中分别有3例肝门区胆管癌误诊为肝细胞型肝癌,2例胆总管下段癌误诊为胆管炎,诊断准确率为82.1%。结论:LAVA动态增强MRI对肝外胆管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MRI特点,以此提高CNS PNET的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病理证实的CNS PNET的MRI资料。结果本组12例患者均行MRI平扫加增强,其中男6例,女6例,年龄分布为1-48岁。病灶多位于大脑半球深部,以颞叶多见,1例颅内播散。实性肿块7例,囊实性5例,肿块边缘较清楚,瘤周轻微水肿;MRI平扫信号欠均匀,实质部分T1WI呈低及等低信号,T2WI呈高及稍高信号,DWI呈高信号,囊性部分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5例呈环形强化,7例呈不均匀强化。结论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点,但确诊仍需依赖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原发性输卵管癌(PFTC)的MRI诊断价值,以提高术前影像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PFTC患者的术前MRI资料,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PFTC的3T MRI表现,尤其是T1WI、T2WI与DWI的信号特征,动态增强扫描(DCE-MRI)肿瘤的强化特点,并绘制肿瘤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结果 6例患者均表现为盆腔附件区肿块,5例为单侧,1例为双侧。表现为不规则囊实性肿块2例,输卵管迂曲扩张伴伞端实性结节2例,腊肠样或不规则实性肿块2例,实性肿块及壁结节T1WI多呈等或较低信号,T2WI多呈等或较高信号,DWI上多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实性肿块、壁结节及囊实性肿块的实性成分主要呈不均匀轻-中度强化,常伴囊变、坏死。TIC 3例为持续强化型,2例为平台型,1例为流出型。伴有盆腔内种植转移3例,盆腔外转移2例,腹水4例。结论 PFTC通常表现为附件区腊肠样或不规则囊实性或实性肿块,增强扫描轻-中度强化,输卵管积水伴壁结节是诊断PFTC的重要征象,不典型PFTC与卵巢癌影像表现相似,需结合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综合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超声(US)联合核磁共振成像(MRI)在原发性小卵巢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70例原发性小卵巢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均分别行US、MRI检查,以术后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纳入研究对象的临床病历资料及影像学资料,并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 70例患者各病理类型诊断合计MRI×US准确率94.29%显著高于US、MRI准确率70.00%、81.43%(P0.05)。US表现肿瘤多呈囊实性,囊壁与隔厚薄不均,大网膜不均匀增厚,并有结节样改变。而彩色血流信号以Ⅲ级为主,彩色血流肿块内有高速低阻的动脉血流动,其多分布于肿块实质,血管分布呈条状,树枝状,团状等多种形态。MRI表现肿瘤多为囊性肿块或囊实性肿块,囊壁光滑,肿瘤直径44.9-365.7mm;MRI平扫T1WI呈低信号或低、等信号,T2WI呈高、略高信号,信号不均匀,呈混杂信号,DWI呈不均匀高、低混杂信号;动态增强扫描可见厚薄不均的囊壁且囊内片状阴影、囊壁、间隔及结节较明显强化,实性部分强化明显。结论 US联合MRI诊断原发性小卵巢癌准确率高,且二者影像学特征明显,互为补充,联合诊断对原发性小卵巢癌的防治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幕上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幕上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影像表现及鉴别诊断。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病理证实的幕上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CT及MRI表现。结果 15例患者中,12例行MRI平扫加增强,5例行CT平扫加增强,2例均行CT和MRI检查;12例为单发病灶,3例多发病灶。12例单发病灶中,6例为实性肿块型,6例为囊实性肿块型,实性成分CT平扫为等或稍高密度,T1WI等或稍低信号、T2WI等或稍高信号、T2FLAIR等或稍高信号,囊性部分T1WI及T2FLAIR低信号、T2WI高信号,边界清晰,与脑实质分界清楚,瘤周水肿轻或无,瘤内可伴有不同程度囊变坏死、出血或钙化;增强扫描呈轻中度或明显均匀或不均匀两种强化,瘤内或瘤周可见强化血管影;3例多发病灶均表现为实性肿块型,密度及信号类似于单发病灶实性肿块型,增强扫描多发病灶强化不一致,颅内病灶明显均匀强化,颅外椎体或椎管内病灶轻中度均匀强化。结论幕上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影像学表现多样,但有一定特异性,确诊有赖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证实。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析脑淋巴瘤与胶质母细胞瘤的MRI动态增强特征及其对其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入选该院2012年5月—2014年4月经病理检查确诊为脑淋巴瘤26例及胶质母细胞瘤35例,进行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查,比较二者之间的MRI影像学特征。结果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MCER、EP、Tmax与脑淋巴瘤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例脑淋巴瘤的MRI平扫结果未DWI弥散呈不均匀略高信号,而T2WI混杂长信号,T1WI混杂囊实性长信号;16例脑淋巴瘤占位效应及水肿相对较轻,而EWI呈均匀高信号,T2WI略长信号,T1WI略长或实性等长信号;而胶质母细胞瘤MRI扫查特征为DWI呈混杂性高信号,T1WI占位效应及水肿显著,T2WI混杂长信号,T1WI囊实性混杂长信号;二者MRI动态增强特征为:①强化形态:10例脑淋巴瘤呈环形不规则强化,18例脑淋巴瘤呈团块状显著强化,而胶质母细胞瘤病灶呈不均匀显著强化,为囊实性、结节状、花环样强化;②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类型:脑淋巴瘤26例平台型17例,缓升型9例;胶质母细胞瘤35例中速升型6例,平台型16例,缓升型3例。结论脑淋巴瘤及胶质母细胞瘤进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对二者之间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析卵巢卵泡膜细胞瘤的MRI表现特征。方法收集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卵泡膜细胞瘤,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分析病灶部位、边界、形态、信号、增强表现及时间-信号曲线。结果 12例均为单发,边界清楚,类圆形或分叶状实性肿块,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等或稍高信号,DWI呈稍高信号,其中5例伴内部囊变,1例伴周边囊变,12例增强扫描病灶实性成分呈渐进性缓慢轻度强化,时间-信号曲线呈缓慢上升型,信号强度及上升幅度较子宫肌层低,12例患者均合并腹盆腔积液。结论卵巢卵泡膜细胞瘤MRI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实性肿块,部分伴囊变,增强后呈缓慢渐进性强化,且增强信号强度低于子宫肌层信号,时间-信号曲线为缓升型。  相似文献   

8.
目的 3.0T磁共振成像(3.0 tesla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3.0T MRI)可应用于对听神经瘤的诊断。文中用3.0T MRI对听神经瘤进行诊断,探讨听神经瘤的MRI表现,结合病理学检查结果,提高手术前对听神经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行MR检查和手术病理证实的听神经瘤患者。使用西门子Magnetom Trio 3.0T磁共振仪,采用扫描方法为MR平扫梯度回波序列(FL2D)的T1加权成像、自旋回波序列(TSE)的T2加权成像、扩散加权成像及增强后的T1加权成像。对神经瘤肿块的大小、形态、位置、坏死、囊变、信号强度及其增强程度等MRI各种表现分别观察和记录,重点观察实性肿块和囊性肿块的病理学特点,将MR表现和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22例听神经瘤中,MRI示实性肿块15例,占68.2%,瘤体在T1WI及T2WI呈等信号,病理表现主要以梭形的Antoni A型细胞为主。囊实性肿块6例,占27.3%,呈T1WI等低、T2WI等高的混杂信号,病理表现为伴黏液变性的Antoni B型细胞为主,并混有Antoni A型细胞。出血性肿块1例,占4.5%,呈T1WI等高、T2WI等低的混杂信号。增强扫描示肿块实性部分均明显强化,囊变部分不强化。22例患侧的听神经均增粗、强化。结论 MRI能客观显示听神经瘤的病理学特点,为制定手术方案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卵巢硬化性间质瘤(sclerosing stromal tumor of ovary,SST)的3.0T MRI平扫、扩散加权成像及动态增强信号表现,提高对本病的影像学征象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例SST的MRI平扫、DWI和动态增强的影像学表现。采用GE HDxt 3.0T超导MR机,在常规平扫序列的基础上,重点观察LAVA-Flex多期、多平面动态增强和高b值DWI(b=1000 s/mm2)及ADC图的影像学表现。结果 2例卵巢硬化性间质瘤均发生于左侧卵巢;T1WI、T2WI和T2WI FS均表现为卵巢椭圆形囊实性混杂信号肿块,自外向内依次显示低信号包膜、中等信号的实性成分和水样信号的囊变区;在低信号包膜及实性成分周围有多根细小的流空的肿瘤血管;高b值的DWI上肿块实性成分呈高信号,2例SST的平均ADC值分别约为1.79×10-3mm2/s及1.74×10-3mm2/s;MR动态增强:动脉期肿块边缘的实性成分呈乳头状或梳齿状明显强化,静脉期强化自边缘向中心扩散,延迟期病变持续强化,强化范围扩大,呈"快进慢出"的强化。结论 3.0 T MRI可以更好反映卵巢硬化性间质瘤的病理形态学和水分子扩散等多种影像学征象,仔细识别其特征性MRI征象,可提高本病的正确诊断率。  相似文献   

10.
李华  郭春锋 《中原医刊》2011,(6):125-126
目的 探讨幕上血管母细胞瘤的CT及MRI表现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幕上血管母细胞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分析其CT与MRI表现.9例均行CT平扫,其中8例行MRI平扫,增强扫描及扩散加权成像(DWI)序列.结果 病变均为单发.大囊小结节型6例,单纯囊型2例,实质型1例.8例CT平扫囊腔呈低密度,1例呈高密度,肿瘤壁结节均呈等密度 7例MRI平扫囊腔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DWI呈明显低信号 肿瘤壁结节T1WI呈等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液体衰减反转恢复(T2-flair)序列呈高信号 8例MR增强扫描壁结节及实质性肿块均呈明显均匀强化,囊壁未见强化 3例肿瘤周围或肿瘤内可见流空血管,MRA显示瘤周或瘤内增多、增粗、迂曲的动脉血管.结论 幕上血管母细胞瘤的CT及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其定位及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回顾性分析卵巢透明细胞癌(ovarian clear cell adenocarcinoma,OCCA)患者的多层螺旋CT及MRI的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病理检查确诊的OCCA患者临床资料,均行CT及MRI检查,归纳其影像特点。结果 14例患者均为囊实性混合型肿块,多层螺旋CT平扫可见瘤体密度不均匀,边界清晰,肿块内可见不规则团块样实性成分或乳头状结节,增强扫描囊性成分未见明显强化,实性成分动脉期见中等强化、静脉期持续强化。MRI检查见囊腔T1WI为低信号10例,等高信号4例;囊腔T2WI均呈等高信号;实性成分T1WI呈等低信号,T2WI则为稍高信号,DWI为高信号。结论 OCCA患者的多层螺旋CT和MRI影像表现均具有一定特征性,但缺乏明显的特异性,建议联合相关实验室检查以提高术前诊断准确性,降低误诊及漏诊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卵巢透明细胞癌的MRI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透明细胞癌的MRI表现。结果 9例均为单侧病变,肿块较大,直径6.5-21.3cm,其中1例为实性肿块,8例为囊实性,囊实性肿块均以囊性成分为主伴多发结节,边缘清晰,肿块实性成分信号均匀,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DWI呈高信号,ADC值减低,均值为(0.76±0.12)×10^-3mm^2/s。结论卵巢透明细胞癌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有助于临床上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3.
吴志涛 《中外医疗》2016,(27):190-192
目的:研究高场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影像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2014年1月一2016年1月在该院进行高场磁共振成像技术检查的后期临床病理确诊为胰腺神经分泌肿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总结高场MRI对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临床诊断价值。结果 T1WI:2例表现为低信号,3例稍低信号;T2WI:所有均均表现为不均匀信号,其中1例表现为混杂信号,4例表现为稍高信号;动态增强:2例表现为逐渐强化,2例为动脉中低强化,1例表现为明显强化;DWI:3例患者表现为混杂高信号,2例患者表现为环形高信号;4例患者出现胰腺被膜转移,1例脾门转移和1例肝转移。结论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临床上较为罕见,高场MRI诊断以T1W1低或稍低信号、T2WI不均匀高信号,动态增强后出现逐步强化,DWI表现为高信号为主要影像学特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样癌(OEC)的CT、MRI表现及病理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OEC的CT、MRI表现,并与手术和组织病理学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8例OEC位于左侧5例,右侧3例。肿瘤最大径4.5~17.5cm,平均9.2cm。全部肿瘤均呈囊实性,6例形态不规则呈分叶状,2例呈圆形或卵圆形。肿瘤边界部分模糊7例,清楚1例。CT平扫:肿瘤实性成分cT值37~46Hu,平均4lHu,囊性成分cT值14~40Hu,平均25Hu;增强后肿瘤实性成分呈中等程度强化,动脉期cT值6l~77HIJ,平均66Hu,实质期cT值65~78HU,平均71HU。MR平扫:T2wI实性成分呈等信号,囊性成分呈低信号,T2wI实性成分呈稍高信号,囊性成分呈高信号,增强后肿瘤实性成分中等程度强化。8例OEC中合并子宫体内膜癌2例,其中l例经MRI检查,表现为子宫体部内膜不规则增厚,T2wI呈等信号,TnwI呈稍高信号,增强后呈中等程度强化,1例合并同侧卵巢巧克力囊肿。结论:CT、MRI能较好地反映OEC的病理特征,清晰显示肿瘤的形态、内部结构及邻近结构侵犯等情况,具有重要的定性价值,并为临床选择合理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高场MRI检查T2WI、弥散加权成像(DWI)和动态增强扫描成像(DCE-MRI)扫描序列对胃癌术前T分期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我院胃癌患者137例为样本,术前2周内均完成T2WI、DWI和DCE-MRI扫描并处理图像,根据结果对胃癌进行T分期,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各序列单独及联合应用时分期准确率。结果137例患者MRI检查结果显示T2WI表现为7例等信号影,38例稍高信号影以及92例明显高信号影;DWI均为高信号病灶,ADC值较周围正常组织明显降低;DCE-MRI扫描显示强化类型包括不规则强化89例,其中TIC类型为Ⅰ型19例、Ⅱ型47例和Ⅲ型23例;分层强化48例,其中TIC类型为Ⅰ型21例,Ⅱ型18例以及Ⅲ型9例。T2WI对胃癌T分期准确率为T1期83.33%(10/12)、T2期72.41%(21/29)、T3期70.49%(43/61)和T4期68.57%(24/35),合计72.99%(100/137),一致性Kappa值为0.589。DWI对胃癌T分期准确率为T1期91.67%(11/12)、T2期82.76%(24/29)、T3期78.69%(48/61)和T4期82.86%(29/35),合计81.02%(111/137),一致性Kappa值为0.736。DCE-MRI对胃癌T分期准确率为T1期91.67%(11/12)、T2期86.21%(25/29)、T3期88.52%(54/61)和T4期85.71%(30/35),合计87.59%(120/137),一致性Kappa值为0.818,M R I各序列联合诊断对胃癌T分期准确率为T 1期100.00%(12/12)、T2期92.10%(25/29)、T3期91.80%(56/61)和T4期91.43%(32/35),合计92.70%(127/137),一致性Kappa值为0.893。结论采用T2WI、DWI和DCE-MRI等高场MRI序列进行检查对胃癌术前T分期均具有良好参考价值,可为合理选择治疗方案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松果体区及鞍区生殖细胞瘤的MRI影像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鞍区、松果体区生殖细胞瘤10例;男9例,女1例;年龄5~63岁(平均18.8岁)。全部病例均行MR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位于松果体区4例,其中1例累及第四脑室;鞍区6例。生殖细胞瘤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MR上T1加权为等或略低信号;T2加权为均匀或不均匀等或高信号肿块,增强扫描呈均匀或不均匀强化。结论:生殖细胞瘤临床和影像表现缺乏特异性,MR I是最有效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磁共振成像(MRI)在诊断急性非外伤性颅内出血中的价值。方法:对40名患者行磁共振T2-FLAIR、GRE-T2*WI、DWI序列的扫描和计算机断层扫描(CT)平扫,比较检查效果。结果:脑内出血在GRE-T2*WI上表现为片状低信号,DWI上呈低或高低混杂信号。T2-FLAIR上表现为片状或环形稍高信号;蛛网膜下腔出血在GRE-T2*WI上表现为沿脑沟分布的低信号,在T2-FLAIR上表现为沿脑沟分布的高信号带。多序列组合MRI诊断敏感性高于CT。结论:多序列组合MRI可以准确诊断急性期非外伤性颅内出血,使急性期脑卒中患者的MRI一站式诊断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MRI平扫联合应用DWI、MRS、DCE-MRI对前列腺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7-85岁中老年男性153例行常规磁共振检查,其中正常前列腺病人联合弥散加权像、波谱分析,疑诊前列腺癌和增生病人联合DWI、MRS及DCE-MRI检查,后行DWI和MRS分析,绘制DCE-MRI感兴趣区时间-信号曲线。统计分析正常前列腺生物学行为、代谢产物特征,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两种病变生物学行为、代谢产物胆碱(Cho)、枸橼酸盐(Cit)、肌酸(Cre)的峰值特征及(Cho+Cre)/Cit均值的比较,以及动态增强分析增生和癌变血液动力学特征,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最后MRI诊断为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的病例进行穿刺或电切活检比较两者的符合率。结果 30例正常前列腺中央区T1WI呈等或稍高信号、外周带T1WI呈均匀中等或略偏低信号,T2WI中央区呈中等信号,外周带呈新月形高信号,DWI正常前列腺中央区、外周带信号无显著差异。正常前列腺中央腺区、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之间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前列腺外周带与前列腺增生之间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前列腺外周带与增生病变代谢产物峰值比无显著差异(P0.05),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代谢产物峰值比值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MRI平扫T2WI对前列腺病变显示敏感性高、特异性低,DCE-MRI、DWI和MRS三种检查方法在前列腺癌诊断中具各具有特征性表现,平扫联合功能成像DWI、MRS、DCE-MRI可较大程度提高病变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甚至定量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