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护理工作是充满高压力的工作,直接影响护士的心理健康、护理工作质量和病人的康复。研究表明,临床第一线的护士心理压力高于普通人群。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水平低于一般人群,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人际关系、躯体化、抑郁和焦虑。ICU护士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症状。精神科护士心理问题阳性率明显高于常模,以躯体化、抑郁、强迫症状、焦虑、人际关系敏感尤为突出。妇产科青年护士的强迫、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6项因子方面,都高于一般人群。众多的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研究报道足以说明护理同行们对护士心理健康的重视,然而在关注保护广大临床护士心理健康的时候,人们往往会给予工作强度较大的ICU、急诊护士更多的关心,而有关特需医疗部门中这个特殊的护士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3.
特需病房护士核心能力培养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社会进步、社会医疗保障体系的不断健全,特需病房这一新的医疗模式应运而生。特需病房在医疗和服务上将满足特定群体患者更高一层的需求,故对医务人员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护士作为患者、家属、医生以及其他医务人员之间的沟通者、服务者,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如何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高质量的完成工作,成为特需护士不可或缺的重要能力。 相似文献
4.
5.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医疗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各大医院都开设了特需病房,收治有特殊需求或较高层次的患者,如外宾、海外同胞、侨胞、高级干部及有较高经济能力的患者。特需病房的产生满足了一部分患者的特殊需求,也是适应医疗市场新的发展,因而给我们护理管理提出了一个更新更高的要求。如何做好特需病房的护理管理,根据我医院成立特需病房8年多的护理经验,首先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护理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6.
7.
人性化护理在特需病房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伴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近年来特需医疗服务在我国应运而生。特需病房作为特需医疗服务的一种运作方式,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强大的发展潜力。我院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强化医院经济体制改革,满足目前社会不同层次病人的需求,尤其是较高层次病人对住院环境、医疗服务质量的高要求,从2002年11月开始建立特需病房,现已由建立初期的3张床位发展为12张床位.到2005年12月为止共收治病人426人。特需医疗服务的特点不是医疗原则和医疗质量的特殊,而是通过改善医疗服务时间、空间、生活设施、就诊环境和强化优质服务来突出其特点。在工作中为了体现特需病房的自身优势,满足病人对高质量护理的需求,使病人的身心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到理想的状态,我们本着“以人为本,以爱为先”的思想,牢固树立人性化的服务理念,为广大的病人提供温馨服务,从而不仅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提高了医院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以人为本加强特需病房建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1990年成立特需病房.经过12年的实践对如何进行特需病房的建立和发展有所体会.新的管理意识的树立是形成新的护理管理模式的保证.在特需病房的建设中引进了日式化管理和以人为本实现优质服务的理念,在开展整体护理的同时注意融入了跨文化护理理念,逐步形成人本原则下特需病房的管理体制.实践证明这种管理符合国情,并已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10.
护理工作质量是一切医疗单位工作质量的基本保证,特需医疗服务病房(特需病房)护理工作的内容和服务范围与普通病区有所不同,对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职业道德水准、心理调节能力、服务意识、护理技能等都有较高的要求[1]。本文针对特需病房的服务定位和人群需求,提出护理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养。1过硬的专业技术专业技术能力是评定医务人员的基础,从事特需医疗服务的护理人员首先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护理操作技能,从接诊时的量血压、测体温,到治疗、抢救中实施的各项护理操作,都应规范和熟练。特需病房是全病种收容,不分专科,所以也要求… 相似文献
11.
12.
护士分层管理对提高护理质量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实施护士分层管理对提高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选择具有代表性的8个病区实施护士分层管理,根据护士不同能级设立5个层级:专科护士(N4)、责任组长(N3)、高级责任护士(N2)、初级责任护士(N1)、助理护士(N0),界定各级护士工作职责,并在每个病房配置2名护理员.比较实施护士分层管理前后的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护士分层管理后,基础护理质量合格率、健康教育落实率、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率及患者满意度较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科学合理使用护士人力,实施护士分层管理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增强护士的工作责任心和主动性,对优质护理服务活动持续开展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主责护士在基础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主责护士在提高基础护理工作质量中的作用.方法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实施主责护士工作制;随机抽样对实施前后基础护理合格率进行比较,并比较患者、家属满意度.结果 实施主责护士工作制后基础护理质量合格率和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较实施前提高(P<0.05).结论 主责护士工作制可解决基础护理落实不到位的问题.提高基础护理工作质量,增强护士的管理能力和自我价值感,在整体护理中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15.
护理文件书写质量现状分析及品质改进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调查和分析影响护理件书写质量的相关因素,探讨护理件书写品质改进策略。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6所医院2002年9月至2003年9月的内科、外科、儿科共1200份出院护理病史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采用问卷调查法和现场调查法,对各层次护理人员调查目前护理病史书写质量问题的症结及对策。结果 1200份护理病史书写普遍存在:主观描述较多、形式格式繁冗、患的动态变化不能完全体现等问题。这与护理管理机制、人员结构层次、法律意识等因素有关。结论 (1)简化护理件书写格式,发展专科表格式护理记录,医疗护理记录合并书写,发展数字化护理病历;(2)加强质量监控;(3)加强护理人员法律意识;(4)改革护理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中护理绩效管理的现状,并探讨科学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方法 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明确与护理绩效管理相关的概念及要素,采用自行编制的问卷对32所医院的181名护理人员(包括护理部主任、护士长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32所医院的护理绩效管理体系模式以护理部与科主任分别负责制为主,缺乏完善的专科护士职位分析;所有被调查者均认为绩效考核难以达到真正公平,主要与评价标准及衡量方法不一致、评价者的误差等因素有关,仅2所医院建立了护士不公平申诉系统;各医院使用的评价标准与衡量方法不统一.结论 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建立公平、公正的科学绩效管理体系:(1)改善护理绩效管理机制;(2)完善专科护士职位分析;(3)统一评价标准及衡量方法;(4)培训评价者;(5)建立不公平申诉系统. 相似文献
17.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实践与体会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方法成立"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领导小组,围绕建章立制、教育培训、试点先行、规范服务、创新管理等环节具体展开。结果患者对医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较2009年同期提高了5%;2个抗震救灾病区实现了零陪护,其他试点病区陪护率平均下降了30%。结论严密的组织领导是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前提;更新护理管理理念、准确把握活动实质是优质护理服务的关键;人性化、专业化、科学化的护理服务是优质护理服务的重要内涵。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北京市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实施情况进行质量评价。方法:采用现场调查法,从病区护理管理质量、对患者的护理服务质量、责任护士对患者了解程度3个维度,对北京市53家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医院进行动态的质量评价,两次评价时间分别为2011年5月和10月。结果:两次"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质量评价总均分分别为(87.22±10.41)分和(89.25±7.53)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月份评价时责任护士对患者了解程度得分高于5月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10月份评价结果中,对患者的护理服务质量、责任护士对患者了解程度与病区护理管理质量呈正相关。结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实施可以促进护理管理水平和护理服务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