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报告采用一种不需特殊设备,从废弃的日本血吸虫水不溶性沉渣中提取尿素溶解性抗原的简易方法,获得尿素溶解性虫卵抗原(JEU)和尿素溶解性成虫抗原(JWU),并应用于血吸虫皮内试验(ICT),以及 JEU 在间接血疑试验(IHA)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现场应用结果。日本血吸虫卵和成虫按常规方法提取水溶性抗原(SEA 或 AWA)后的沉渣分别用8MpH8.0尿素缓冲溶液,通过研磨、超声、反复冻融浸提,然后以  相似文献   

2.
<正> 陶义训等用高浓度尿素从血吸虫卵水溶性抗原(SEA)的废弃物中提取出尿素可溶性抗原(JEU),并证实其抗原活性和特异性均优于水溶性抗原。我们参照陶义训等黎世涛等方法加以改进。用高 度尿素提取出肺吸虫可溶性抗原(PSAWU),用于皮内试验和ELISA检测肺吸虫病人抗体,同时作平行对照试验。现报道于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广州管圆线虫成虫尿素溶解性抗原,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广州管圆线虫成虫匀浆后沉渣经尿素溶解,与成虫水溶解性抗原同时进行SDS-PAGE和Western-blot,分析蛋白谱与抗原谱;用ELISA检测不同样本中相应抗体。结果SDS-PAGE结果显示尿素抗原蛋白条带少于水溶解性抗原;尿素抗原与感染大鼠血清、免疫兔血清和广州管圆线虫病患者血清在32000Mr处均出现强反应带,尿素抗原的反应带条数较水溶性抗原少。两种抗原包被ELISA检测广州管圆线虫病疑似病人血清和感染大鼠血清的阳性率相同;尿素抗原用于检测血吸虫感染小鼠血清的交叉阳性率明显低于水溶性抗原,检测正常大鼠血清、献血员血清及其他非广州管圆线虫感染血清时,假阳性数较水溶性抗原少。结论广州管圆线虫成虫尿素抗原含有32000Mr抗原;广州管圆线虫尿素抗原用于诊断时,与水溶性抗原有同样的敏感性,而特异性高于水溶解性抗原。  相似文献   

4.
<正> 1982年我们用差速离心法从日本血吸虫成虫中分离得到的微粒体粗抗原(JAMAC)用于ELISA表明其抗原活力远比成虫可溶性抗原(JSAA)为高。根据中美医药卫生科技合作协议,同年10月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曾凯(V.Tsang)来我所共同对JAMAC做进一步提取和分离,得到了尿素溶解部分(JMC)和提纯的微粒体抗原(JAMA)。用ELISA对血吸虫抗体进行检测时,JAMAC、JMC和JAMA三种抗原均呈现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由于JAMAC的制备方法较简便,无需柱层分离步骤,我们采用这一抗原对  相似文献   

5.
日本血吸虫可溶性虫卵抗原的电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日本血吸虫 SEA电泳分析的初步资料,PAGE的区带模式以及鉴定血清学抗原的方法。日本血吸虫 SEA的 PAGE谱十分复杂,有 12条氨基黑染色带,5条 PAS染色带,二者都能染色的有二条。日本血吸虫SEA有三种主要血清学抗原,其中二种是糖蛋白,一种是不含糖的蛋白质。以上结果表明,日本血吸虫 SEA的电泳分析结果与曼氏血吸虫 SEA的十分相似。  相似文献   

6.
一种新的血吸虫病诊断用皮试抗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对血吸虫成虫提取水溶性抗原(AWA)后的虫渣,用 BM 尿素为蛋白质裂解剂,进一步分离具有抗原性的结合蛋白成分(JWU),抗原得量可增加1.25倍。应用 JWU 制备皮内反应诊断用抗原,试验用浓度为1μg/ml,对1,395例血吸虫病人和健康人进行检测,同时用 AWA 作平行对照。对240例血吸虫病人检出率为97.5%,对680例健康人群的特异性为98.5%,经统计处理与 AWA 无显著差异。但 JWU 皮丘直径均值1.43cm 较 AWA 皮丘均值1.33cm 大。对58例肝吸虫病人未发现交叉反应,对36例肺吸虫病人的交叉反应为5.56%,低于 AWA 的8.33%。提取 JWU 并将其用于皮内反应试验,国内外尚未见报道。目前这种皮试抗原已批量生产,供应流行区现场用于普查血吸虫病过筛试验。  相似文献   

7.
从血吸虫成虫体外培养与重感染家兔血清中(感染后30天)提取循环抗原;将成虫经冻干、脱脂、反复冻融处理,20,000 rpm离心提取的成虫抗原;分别经人工免疫家兔获得相应抗体,纯化后致敏醛化血球,检测血吸虫病的感染与考核疗效。初步证明日本血吸虫循环抗原为耐热、耐酸、耐硷、分子量大于45,000,沉降系数S=2.27的多糖体。抗体为IgG成分。  相似文献   

8.
检测感染宿主体内的循环抗原和循环免疫复合物可以确诊寄生虫感染和考核疗效。国内已有多篇检测血吸虫循环抗原方法的报道,但应用单克隆抗体检测血吸虫循环抗原的研究尚未见诸国内文献。作者应用抗日本血吸虫排泄分泌抗原(S·ESA)单克隆抗体进行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Dot-ELISA)检测感染宿主血清循环抗原,结果表明:本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材 料 和 方 法  相似文献   

9.
<正> 血吸虫流行区常伴有肺吸虫流行,由于二者具有共同抗原,因此用免疫法诊断血吸虫病时,常由于患肺吸虫病而出现假阳性。已报道的交叉反应率为3~8.8形不等。近几年出现的EITB法具有敏感、特异性强的优点,国外有学者用此法分析曼氏血吸虫抗原,认为曼氏血吸虫抗原中31Kd的  相似文献   

10.
<正> 用血吸虫成虫冰冻切片为抗原,以血吸虫病人血清为抗体作间接免疫荧光实验(IFAT),诊断血吸虫病和循环抗原定位,显示出敏感性特异性均高。为适应血吸虫病流行疫区普遍推广使用,作者用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血吸虫成虫和血吸虫病兔肝脏切片为抗原,以血吸虫患者血清为抗体作IFAT,获得较满意结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 在我国血吸虫流行地区常伴有肺吸虫共同流行。由于这两种吸虫的生物学特性非常相似,因此,在采用可溶性抗原进行免疫方法诊断血吸虫病时,往往由于肺吸虫感染者血清中抗体的干扰而出现假阳性反应。曾报道二者出现交叉反应的范围在3~8.8%不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一种检测抗血吸虫抗体的免疫荧光技术。用氯化钙溶液处理日本血吸虫成虫,使其皮层脱落。暴露出的血吸虫皮层下体表抗原即可与抗血吸虫抗体发生反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显示。用本法测定血吸虫病人、病兔的血清可见到脱皮血吸虫体表出现特异的荧光,正常人和正常兔血清的试验均为阴性。本文还报道了血吸虫脱皮前后的电子显微镜扫描图象。  相似文献   

13.
作者采用微量淋巴细胞增生测定方法,在体外逐周观察感染日本血吸虫小鼠的淋巴细胞对血吸虫虫卵抗原(SEA)和促有丝分裂原(LPS,ConA)应答的变化。结果表明,小鼠感染后,脾淋巴细胞对SEA的应答于感染后第4周达峰值,随后应答逐渐下降至正常鼠的应答水平。感染后的头 10周,ConA和 LPS诱导的非特异性增生应答水平变化不明显。上述结果提示宿主感染血吸虫后免疫应答的动态变化过程。表现在感染早期,淋巴细胞对血吸虫抗原的应答明显增强;血吸虫成熟排卵后,免疫应答达峰值;而随感染时间加长,免疫应答处于抑制状态。这很可能是宿主对日本血吸虫感染的一种自发性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体外测定T细胞辅助活力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细胞免疫观察方法。Ramalho-Pinto等(1979)在曼氏血吸虫感染小鼠上首先研究了这种感染早期的应答——对童虫的辅助T细胞应答。本文对Ramalho-Pinto等法改进后,在正常小鼠建立了T细胞辅助活力测定方法,并用此观察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和以日本血吸虫抗原免疫后,对半抗原-载体免疫应答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后早期存在对童虫的辅助T细胞应答;3周后应答水平渐降,反映小鼠感染后,辅助T细胞功能部分地受到抑制;②小鼠用日本血吸虫卵可溶性抗原(SEA)免疫后,T细胞辅助应答的规律和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者相似,但其应答水平比感染小鼠者低。用新鲜虫卵、冰冻干燥虫卵、成虫抗原免疫小鼠,亦能诱导出对童虫的辅助T细胞应答,初步表明来自日本血吸虫生活史不同发育阶段的抗原物质(如虫卵、成虫)和血吸虫童虫表面可能含有共同的抗原决定簇成份。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了急性感染日本血吸虫家兔肾病的免疫病理研究。用酶标抗体间接法在10只感染兔中5只的肾脏切片上显示出血吸虫抗原定位,并用 IHA、ELISA 测到肾匀浆中的特异性抗原和抗体,与肾脏大体标本及光镜下所见病理改变相一致,提示日本血吸虫肾病可能由免疫复合物致病。进一步用肾脏中特异性抗原组分作酶标定位分析,表明有虫卵抗原、成虫表膜相关抗原、肠相关抗原,以及特异性 IgG 参与肾脏内免疫复合物形成。  相似文献   

16.
<正> 经电泳分析证实,血吸虫可溶性虫卵抗原(SEA)系由蛋白质、糖蛋白以及多糖等组成的不均一混合物。Harrison等曾用二步亲和层析法,从曼氏血吸虫SEA(SEAm)中分离具有抗原活性的分部,并证明此抗原分部对刺激致敏动物淋巴细胞的转化较粗制的SEAm更有效,同时与SEAm一样能对致敏小鼠激发强的迟发型超敏反应。Carter等也曾采用Harrison等的方法从日本血吸虫SEA(SEAj)中分离具有抗原活性的分部,并应用此抗原分部证实感染日本血吸虫小鼠血清内的主要沉淀抗体是与糖蛋白或蛋  相似文献   

17.
抗日本血吸虫31/32KD单特异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宪芳  汪世平 《现代免疫学》1992,12(5):303-304,300
本文首次采用含于聚丙烯酰胺凝胶内的组分抗原免疫家兔,成功制备了抗日本血吸虫成虫31/32KD抗原的单特异抗血清。采用成虫全虫粗抗原作EITB证明此抗血清只识别31/32KD一条区带,而用成虫切片免疫酶染色法定位证明此抗原与血吸虫成虫肠道相关。此与Rupple等人报道的利用单克隆抗体定位的结果一致。本工作采用常规免疫方法获得单特异抗体,为今后开发分子诊断抗原制剂,鉴定保护性抗原、分析抗原特性等研究,提供了较为简便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应用间接荧光抗体试验法对整体血吸虫检测的结果表明,感染日本血吸虫的小鼠一次口服吡喹酮300毫克/公斤后10~30分钟,其体内两性血吸虫的体表抗原即开始显露,16小时后虫的体表抗原大部分已显露。治后3~7天,残留血吸虫体表抗原的检测转为阴性。本文就经吡喹酮作用后血吸虫体表抗原显露的意义进行了一些讨论。  相似文献   

19.
将抗日本血吸虫SEA纳米抗体固定于镀金的石墨烯薄膜上,制备一种新型的阻抗型免疫传感器检测日本血吸虫循环抗原。使用扫描电镜、原子力显微镜和拉曼光谱对石墨烯薄膜及石墨烯/金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并对制备的免疫传感器的特异性和灵敏度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所制备的免疫传感器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灵敏度,与曼氏裂头蚴、刚地弓形虫、颚口线虫、简单异尖线虫、华支睾吸虫和卫氏并殖吸虫抗原没有交叉反应,检测日本血吸虫可溶性虫卵抗原达到0.01 ng/m L水平;血吸虫病患者血清的阳性检出率为66.7%,优于现有试剂盒ELISA法56.7%的检出率,与ELISA的符合率为90%。该免疫传感器检测日本血吸虫循环抗原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制作方法简便、快速等优点,具有较好的应用潜能。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了一种在体外具有介导白细胞杀伤日本血吸虫童虫的单克隆抗体(AD_(12)F_6),经成虫冰冻切片免疫荧光试验(IFA)法证明,其靶抗原在成虫表皮。与日本血吸虫尾蚴、虫卵冰冻切片及丝虫冰冻切片、食蟹猴疟原虫血片及利什曼鞭与体玻片的IFA 试验均呈阴性反应。与培养3小时的血吸虫童虫共同温育,并进行IFA 试验,童虫表膜出现亮绿的特异荧光,其内容物则呈红色阴性反应,酶联免疫印渍试验表明,此单克隆抗体能识别ASE抗原中分子量为23K的部份,体外细胞杀伤试验证明,在有补体参与下,AD_(12)F_6对3小时童虫的杀伤率为 64%,对照血清为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