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正> 虽然射频电流导管消融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常见方式是在慢径路,而不是在快径路部位进行,但必须理解慢径路的选择性消融。由于选择性消融慢径路比消融快径路在理论上有诸多优点,在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时,消融慢径路的实践已成为标准治疗方案。选择性消融慢径路在理论上的优点包括:(1)选择性消融慢径路的心房部位通常在远离希氏束电图记录部位的冠状窦  相似文献   

2.
房室结双径路参与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性,38岁。有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速)史10余年,近2年发作频繁,室上速发作时各种抗心律失常药物均不能直接终止,每次均需食管调搏超速或亚速刺激方可终止。此次因心悸5h就诊。查体:神志清晰,血压12080mmHg(1mmHg=0133kPa),心率190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杂音。心动过速发作时心电图如图1所示。QRS波形为室上性,在V1导联呈QS型,时限008s,频率190次min。RR间期长短交替,分别为320ms和270ms。食管导联可见P′波在QRS波群之后,RP′间期固定,为012s,P′波形态一致。P′R间期则长短交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慢径路消融中房室传导阻滞的预防措施。方法 72例AVNRT患者从小功率(5W)开始放电,逐步增加放电功率,根据放电时的反应,及时改换安全的放电部位;放电过程中不苛求房室交接区心律从有到无的规律;慢径路改良,不苟求慢径路消失,以不诱发心动过速为宗旨。结果 72例慢径路消融均成功,无一例发生房室传导阻滞的并发症,无一例远期复发。结论 从小功率开始放电,慢径路改良等措施,可有效预防房室传导阻滞,且对远期复发无影响。  相似文献   

4.
采用改良下位法选择性阻断慢径路治疗20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改良下位法的特点是:不放冠状窦电极,在后前位透视下,以His束电极为定位标志,射频电极从His束电极下方开始消融慢径路.结果20例患者,19例慢径路阻断,术后房室结双径路跳跃现象及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消失,成功率95%(19/20),平均手术时间3.1±1.04小时,x线曝光时间29±11.2分,随访1~13月,1例复发,本文对改良下位法的方法学和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房室结双径路和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研究进展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罗瑞萍综述于世龙审校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最常见的类型之一。房室结双径路(AVNDP)被认为是发生AVNRT的基础。近年,随着心内电生理检查及导管消...  相似文献   

6.
刘崇素  山路  刘蓉 《心电学杂志》2002,21(4):243-243
患者男性,45岁。因阵发性心悸5年,加重2月就诊。心悸突发突止,每次持续数s至数h不等。体检:一般情况可,BP120/80mmHg,心率80次/min,心律齐,未闻杂音,两肺无殊。常规心电图检查未见异常(图略)。食管电生理检查示用药前程控扫描,房室传导曲线两次跳跃中断,分别相差160、110ms,为房室结三径路传导现象,未诱出心动过速。静注阿托品1mg后,房室传导曲线跳跃中断现象消失。以S1190次/min刺激诱发室上性心动过速,频率约187次/min,未见P波,R—R间期分别为0.33、0.36、0.32、0.40s交替出现,大致可分为0.32—0.33s、0.36—0.40s两组长短R—R间期,且交替出现。部分QRS波群较宽大畸形,为心室内差异性传导(图1)。食管心房标测仍呈心动过速,但频率与R—R间期交替现象与前图略异,逆行P波重叠于QRS波群终末部,心房逆行激动呈中心型。以S1250次/min高频刺激能终止发作。临床诊断:房室结三径路致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相似文献   

7.
1例女性,65岁的患者,发作性心悸5年。发作时体表心电图提示窄QRS心动过速,约190次/分,P波与QRS波呈1∶2关系,RR间期长短交替现象。经心内电生理检查证实为房室结非折返性心动过速,术中也可诱发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经改良房室结慢径后获得成功治疗。  相似文献   

8.
中位法射频消蚀慢径路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导管射频消蚀术(RFCA)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43例,采用"中位法"选择性阻断慢径路,该技术的关键是:①在X线右前斜位30度下,将消蚀电极置于冠状窦口和希氏束连线的中点附近;②消蚀电极双极记录到小A大V波;③放电时有交界性心律(包括快交界律、慢交界律、交界性早搏);④以间断放电和时间递增的方法控制消蚀过程;⑤消蚀终点为放电总累积时间达60~90秒,重复电生理检查证实慢径阻断或心动过速不能诱发。经1~3个部位的消蚀彻底阻断慢道36例,遗留慢径传导7例(有心房回波2例)。除1例术后第二天发生一过性Ⅲ°AVB,二周恢复正常外,余无并发症发生,随访3~24个月(平均14±6),停用任何抗心律失常药,无心动过速发作。消蚀成功率100%。认为“中位法”是消蚀房室结慢径路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安全、简便和有效的方法,部分病例保留慢传导并不增加复发率。  相似文献   

9.
需要安装永久起博器的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率为2.0%。我们对在心脏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结慢径路改良期间结性心动过速的频率和特点进行观察,探讨结性心动过速的周长与房室传导阻滞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与房室结双径路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AVNRT)与房室结双径路 (DAVNP)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成功射频导管消融的单一类型 AVNRT的心内电生理和食管心房调搏 (GEAP)资料。结果 10 7例单一类型的 AVNRT,存在 DAVNP者 10 1例 ,其中慢 -快型 AVNRT99例 ,慢 -慢型 AVNRT2例 ;DAVNP阴性者 6例 ,其中慢 -快型 AVNRT1例 ,慢 -慢型 AVNRT3例 ,快 -慢型 AVNRT2例 ;慢 -快型 AVNRT DAVNP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慢 -慢型和快 -慢型 AVNRT(P<0 .0 1)。 10 0例慢 -快型AVNRT中 ,5 8例女性较 42例男性年轻 (4 2 .0± 12 .9比 49.6± 11.8,P<0 .0 1) ,分别有 11例和 10例心内电生理检查时 DAVNP阴性 ,而 TEAP存在 DAVNP。结论  DAVNP是慢 -快型 AVNRT的发生基础 ,而慢 -慢型和快 -慢型 AVNRT与 DAVNP的相关性较差。  相似文献   

11.
房室结双径路与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房室结双径路是引起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基础 ,目前房室结双径路的解剖仍是争论的焦点 ,本文通过对房室结双径路的解剖与电生理特征一般研究概况和最新进展的探讨 ,进一步理解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有关类型 ,明确射频消融治疗存在的问题。为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2.
室上性心动过速60%以上是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发生机理主要是房室结内存在两条或两条以上传导速度不一的通道或单向传导阻滞构成的折返途径。由于折返途径循序不同,心动过速发作时可呈现两种不同形式,即所谓慢—快型和快—慢型。前者慢通道为前向支,快通道为逆向支,后者恰以相反的形式折返传导。它们反映在体表心电图和电生理检查也具有不同特点,有助于鉴别诊断。慢快型AVNRT:是成人最常见的PSVT,约90%的频率为140~200次/分。通常由一个房性或  相似文献   

13.
14.
<正> 病因和临床表现病因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系房室结纵向分离构成往返于心房和心室之间的激动现象。其多数发病原因不明,可因情绪激动、恐惧、激怒、恶梦、体力过劳、吸烟过多、进食过饱、喝酒或饮茶等而诱发。部分女性患者与妊娠或月经周期有关。患者无器质性心脏病,少数见于下列疾患,如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梗塞后、甲状腺机能亢进、低血钾症、洋地黄中毒、心导管检查或心脏手术等。本症发生于各种年龄,而以20~40岁者最为常见,且具反复发作的特征,唯每例复发的频率及发作持续的时间不尽相  相似文献   

15.
郑医师(住院医师) 本次心电图教学查房患者为男性,52岁。因反复胸闷伴阵发性心悸3年余,再发1天就诊。每次发作数min至数h不等。体检:BP130/80mmHg。心界不大,心率100次/min,心律规则。未闻及病理性杂音,两肺正常。就诊前未服用任何药物。心电图检查(图1)示各导联未见P波,QRS时间0.10s,规则出现,R-R间期0.62s,频率97次/min。各导联QRS波群终末略粗钝,V1导联rSr^1型,呈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型。请问上级医师,为何心电图未见P波?本例心电图诊断是什么?应与哪些心电图作出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6.
17.
室上性心动过速(SVT)是临床常见的严重心律失常之一。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为其常见类型(占60%),多见于青、中年及无器质性心脏病者。 一、房室交接区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房室交接区是指房室传导系统中心房和心室的连接部分,包括靠近房室结的房内传导组织、房室结(AVN)和希氏束。AVN位于房间隔下部心内膜下层,在三尖瓣隔侧瓣上方。组织学证实AVN由4种不同细  相似文献   

18.
房室结双径路引起的非折返性与折返性心动过速李忠杰,王长华,陶华璇,赵金玉(浙江省人民医院杭州310014)1临床资料及食管电生理分析患者男性,59岁。有阵发性心动过速病史10余年,每次发作数分种至数小时不等,此次因再次发作就诊。为明确诊断行食管电生理...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对照研究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患者与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患者的冠状静脉窦 形态学特征,方法:采用心脏静脉(cardiac vein)逆行造影法,对45例拟进行导管射频消融的患者(其中22例AVNRT患者及23例AVRT患者)进行心脏静脉造影,观察冠状静脉窦的形态并测量其内径。结果:AVNRT患者冠状静脉窦插管较AVRT者容易,AVNRT冠状静脉窦形态呈喇叭口状者居多(77%),AVRT呈管状者占91%,AVNRT患者冠状静脉窦口大于AVRT组患者。结论:AVNRT患者冠状静脉窦口大于AVRT组患者,冠状静脉窦口扩大可能与方室结双径路产生机制有关,冠状静脉窦口越大慢径消融越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