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探讨白驳丸的制备和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多种提取方法,制定制备工艺;以黄芪薄层色谱法鉴别为质量控制方法。结果制备工艺简便,质量控制方法可靠。结论该制剂的制备工艺可行,质量控制方法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甘露饮合剂的制备、质量控制。方法:建立该制剂的制备工艺,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麦冬、黄芩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黄芩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该制剂的制备工艺可行,质量可控。结论:该制剂处方合理,制备工艺简单、质量标准严谨可行。  相似文献   

3.
刘素玲 《河南中医》2012,32(1):106-107
目的:建立葛根祛湿合剂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的方法,对葛根祛湿合剂中葛根、黄芩、牡丹皮、甘草等主药进行定性鉴别.结果:各味药材薄层色谱的斑点清晰,分离度较好,展开迅速,操作简便,阴性无干扰,可以较好控制该制剂质量.结论: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葛根祛湿合剂中葛根、黄芩、牡丹皮、甘草等主药进行定性鉴别,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介绍归芪养血糖浆的制备工艺,研究其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TCL法对本品中的当归、黄芪、川芎、甘草进行定性鉴别。结果:在TCL色谱中检出当归,黄芪、川芎、甘草。结论:该制剂制备方法可行,质量控制能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双黄利尿合剂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的金银花、黄芩、黄芪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的黄芩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薄层色谱能检出金银花、黄芩、黄芪;高效液相色谱中,黄芩苷在0.264~2.64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8.19%(n=5),RSD:1.09%.结论:本课题所建立的质量标准方法简便、快捷,重现性好,可有效地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丁既鹏  邱文 《中医研究》2005,18(8):14-15
目的:研究速愈酊的制备方法及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乙醇浸渍的工艺制备,用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主要成分黄芩苷进行定性和定量鉴定.结果与结论:本制剂设计合理、工艺可行、性质稳定、质量可控.  相似文献   

7.
目的:制备四时感冒冲剂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连翘、牛蒡子.结果:薄层色谱能明显检查连翘、牛蒡子.结论:本制剂组方合理、制备工艺简便可行,质量稳定可控.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益气口服液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离心滤过法制备口服液。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黄芪进行定性鉴别;以无水葡萄糖为含量测定指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制剂中总多糖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无水葡萄糖质量浓度在17~85μ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2),平均回收率为99.07%,RSD=1.53%(n=6)。结论该制剂制备工艺合理,拟定的鉴别及含量测定方法操作简便可行、准确可靠,可用于益气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健心颗粒中丹参 黄芪 甘草 玄参的薄层色谱鉴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薄层色谱对健心颗粒中丹参、黄芪、甘草、玄参加以鉴别,方法简便,阴性液无干扰,为该制剂质量分析建立了可行的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制定扶正固本袋泡剂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部分提取部分打粉工艺制备半生药型袋泡剂 ;以薄层扫描法测定君药黄芪所含黄芪甲苷的含量。结果 制备工艺合理可行 ,质量控制方法简便可靠。结论 制备工艺简单 ,质量稳定、可控 ,特别适合医院开发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制鼻咽解毒颗粒,并观察其治疗EB病毒感染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鼻咽解毒颗粒采用原方药材煎煮、收集、浓缩、制粒等一系列方法制成,用薄层色谱法控制质量,并设治疗组、对照组观察其在应用EB病毒感染者中的临床疗效。结果:制备方法简便可行,质量控制合理;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对照组为43%,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该制剂工艺简便,质量稳定,治疗EB病毒感染者疗效确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和修订清瘟解毒片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清瘟解毒片中的葛根、赤芍、白芷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黄芩苷的含量。结果:葛根、赤芍、白芷的TLC鉴别法专属性强,简单可行。HPLC含量测定,黄芩苷在21~1.68 mg.L-1与峰面积成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n=5);黄芩苷的回收率为97.49%,RSD 0.32%。结论:该法能更为有效的控制清瘟解毒片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清血解毒合剂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清血解毒合剂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清血解毒合剂中的金银花、连翘、当归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合剂中黄芩苷的含量。结果:定性鉴别方法准确、专属性强。黄芩苷在0.223-2.23μg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8%,RSD为1.1%。结论:该方法简便可行、准确、专属性强,可有效控制清血解毒合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益气养血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用薄层色谱法对该药的黄芪、陈皮、淫羊藿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陈皮。结果:薄层色谱鉴别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橙皮苷在20.08~602.4n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04%,RSD=1.76%(n=6)。结论:该法操作简便,方法稳定,专属性强,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5.
风湿宁颗粒的薄层色谱鉴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风湿宁颗粒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为制定其质量控制标准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采用薄层色谱鉴别法鉴别处方中的主要药味。结果:处方中的鸡血藤、秦艽、地黄三味药的薄层色谱具有鉴别特征。结论: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简便可靠,专属性、重现性好,可作为风湿宁颗粒的质量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小儿活血止痛冲剂的质控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鉴别法对小儿活血止痛冲剂中的丹参、泽泻、甘草定性鉴别。结果:在薄层色谱中能检出丹参、泽泻、甘草。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可行,为小儿活血止痛冲剂质量控制提供了方法。  相似文献   

17.
胃舒宁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制定胃舒宁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该制剂中的甘草、白芍及延胡索进行鉴别;并测定该制剂的紫外及红外光谱。结果:薄层色谱中斑点清晰,光谱特征明显,易于识别。结论: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专属性强,可作为胃舒宁颗粒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和完善茵黄利胆颗粒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为茵黄利胆颗粒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茵黄利胆颗粒中的大黄、茵陈。结果:各斑点之间的分离良好,阴性对照基本无干扰。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重现性好,可作为控制该制剂的质量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益肾灵颗粒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方中的主要药味。结果:方中补骨脂、淫羊藿、五味子等3味药的薄层色谱具有鉴别特征。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专属性和重现性好,可有效地控制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产舒康颗粒质量控制方法探讨。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产舒康颗粒中4种中药对照鉴别。结果在产舒康颗粒中检出当归、川芎、胎盘、甘草。结论薄层色谱法可用于产舒康颗粒中4种中药的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