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对肝肿瘤切除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40例肝肿瘤择期行肝叶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单纯全麻组(GA组)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GA+EA组),观察麻醉前、诱导后、手术中、手术完毕时以及术后12h共5个时点的舒张压(SBP)、收缩压(DBP)、心率(HR)值,放射免疫法测定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值。结果GA组术中、术毕时以及术后12h血流动力学指标较麻醉前、诱导后显著升高(P〈0.05,P〈0.01),NE、E值较麻醉前、诱导后显著升高(P〈0.05,P〈0.01);而GA+EA组术中、术毕时以及术后12h较麻醉前、诱导后无明显变化。GA+EA组术中、术毕及术后血流动力学指标、NE、E明显低于GA组(P〈0.05)。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可以有效的抑制肝肿瘤肝叶切除期间的应激反应,有利于手术进行和术后恢复,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全身麻醉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与单纯全麻对高强聚焦超声(HIFU)治疗肝癌患者围术期β-EP的影响。方珐:将28例行HIFU治疗的肝癌患者随机分成A、B组,各14例。A组给予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麻醉,B组只给予全麻,麻醉诱导及维持用药两组基本相同。两组均于麻醉前(rm)、诱导后(T1)、HIFU治疗时(12)、治疗后2h(1r3)和治疗后24h(T4)采集静脉血检测血清内啡肽(β-EP)、皮质醇(Cor)和血糖(Glu),同时持续监测无创血压(SBP、DBP)、心率(HR)、直肠温度(RT)、苏醒质量和术后24h的VAS评分。结果:TO 、T1,两组检测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T2,A组Cor和Glu水平较B组低(P〈0.05或〈0.01);13,B组β-EP较T2和A组高(P〈0.05),B组T4时点B-EP明显升高(P〈0.01)。TO—T4,SBP、DBP和HR,A组较B组明显平稳。B组发生心律失常3例,苏醒期烦躁6例(P〈0.01),A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B组RT最高值明显高于A组(P〈0.01)。A组VAS评分较B组低(P〈0.05)。结论:如同普通手术一样,HIFU治疗存在较强的以疼痛为主的应激反应,全身麻醉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可以抑制肝癌患者HIFU治疗围术期β-EP和其他激素的分泌;术后早期PECA止痛适合HIFU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胸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及单纯全麻对食管癌患者围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60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胸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组(C组)及单纯全麻组(G组),每组30例。分别于麻醉前、术毕、及术后1、3、5、及7d取静脉血用流式细胞仪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B淋巴细胞及NK细胞的变化。结果 C组术毕、及术后1、3dT淋巴细胞亚群较麻醉前明显下降(P〈0.05),而NK细胞于术后1、3d才开始下降(P〈0.05)。术后5天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基本恢复(P〉0.05),并显著高于G组各指标(P〈0.05)。G组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于术毕即开始明显下降并持续至术后5天(P〈0.05)。术后7天才基本恢复(P〉0.05)。结论 胸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能有效减轻食管癌患者围术期细胞免疫功能的抑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老年上腹部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血糖、皮质醇和IL-6的影响。方法30例老年上腹部手术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B组单纯全麻,分别于麻醉开始前、气管插管5rain后、手术开始1h后、术后24h抽取中心静脉血,测定血糖(Glu)、皮质醇(Cor)和IL-6,同时记录BP、HR。结果术中B组血压、心率均高于A组(P〈0.05),术中A组血糖、皮质醇、IL-6无明显变化,而B组升高(P〈0.05),且B组血糖、皮质醇、IL-6均高于A组(P〈0.05)。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可明显抑制应激反应,更适用于老年上腹部手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观察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神经阻滞对普胸手术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40例普胸患者病人随机分成A组(全麻+硬膜外组)和B组(单纯全麻组)分别于麻醉前(T0)、诱导气管插管后10 min时(T1),手术切皮后10 min(T2)、手术结束时(T3)以及拔管后1 d(T4),抽颈内静脉血测皮质醇的含量。结果麻醉前两组患者的MAP、HR、CO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诱导气管插管后A组各时点的MAP明显低于B组(P〈0.01),心率明显慢于B组,两组患者皮质醇水平诱导气管插管后开始升高,手术结束时达高峰(P〈0.05),拔管后1 d基本正常;B组自诱导气管插管后皮质醇的含量升高幅度均大于A组(P〈0.05)。结论单纯全麻时患者皮质醇的含量明显升高,而复合硬膜外神经阻滞时,可在一定程度上减低患者皮质醇的含量升高幅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3种麻醉方式对老年人上腹部手术应激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48例择期上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3组:硬膜外阻滞组(A组)、单纯全麻组(B组)、硬膜外阻滞加全麻组(C组).分别于不同时间点抽取外周静脉血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皮质醇、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测定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麻醉诱导后B、C组皮质醇降低,与诱导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A、B组手术60 min 至术后3 d,皮质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C组无明显变化;3组E、NE均于手术结束前、术后1 d均显著高于诱导前(P<0.01),但C组低于A、B两组(P<0.05或P<0.01);3组患者的血浆TNF-α水平无显著变化,IL-6、IL-8在手术60 min、手术结束前均较诱导前显著升高(P<0.05),而A、B组持续时间长至术后3 d,C组于术后1 d恢复至诱导前水平.结论 3种麻醉方法均不能完全阻断手术创伤性刺激导致的应激反应,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用于老年患者行上腹部手术,应激反应小,全麻药用量小,利于保持各系统功能的稳定和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和全麻两种麻醉时血流动力学,血糖,胰高血糖素,皮质醇的变化。方法;30例择期上腹部手术病人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A组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B组单纯全麻,分别于麻醉开始前,气管插管5min后,手术开始1h后,术后24h抽取中心静脉血,用酶法测定血糖,用放免法测定皮质醇,胰高血糖素,结果:术中B组血压,心率均高于A组(P<0.05),术中A组血糖,皮质醇,胰高血糖素均降低(P<0.05),而B组明显升高(P<0.01),且B组血糖,质醇,胰高血糖均明显高于A组(P<0.01),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是一种应激反应较轻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麻醉方式对患者围手术期应激的影响。方法按配对设计原则选择腹部手术治疗的患者62例,分为单纯全身麻醉组(A组)和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组(B组),每组31例,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1)、手术开始后30min(T2)、关腹后(T3)和术后24h(T4),记录患者心率、平均动脉血压(MABP),测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血清皮质醇(Cor)和血清C反应蛋白(CRP)浓度。术后记录患者手术时间及出血量。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和T3时间点,B组患者MABP均低于A组患者(P〈0.05),T4时两组患者MA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4各时间点两组患者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时间点,B组NE水平明显高于A组(P〈0.01)。但两组间Cor、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T4时间点,B组NE、Cor和CRP水平均显著低于A组(P〈0.01或P〈0.05)。结论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较单纯全身麻醉更能降低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与单纯气管内全麻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手术病人气腹应激的影响。方法对44例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应用单纯气管内全麻(A组),并与同期44例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患者(B组)进行比较。观察其对子宫切除术患者循环和皮质醇与醛固酮水平的影响。结果两组年龄、体重、ASA分级、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收缩压(SBP)、平均动脉压(DBP)、心率(HR)在气腹后明显高于人室麻醉后-术前稳定时水平(P〈0.05),尤其DBP、HR均高于B组同一时段的水平(P〈0.05)。而B组术中SBP、DBP 、HR均稳定于人室麻醉后-术前稳定时水平。A组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气腹后皮质醇、醛固酮水平较人室麻醉后.术前稳定时显著升高(P〈0.01),且显著高于B组(P〈0.05)。B组两者改变不显著(P〉0.05)。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可通过有效阻断交感神经的传导通路,降低气腹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气腹应激的影响,保持皮质醇与醛固酮水平和循环功能稳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与全麻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40例ASAⅠ和Ⅱ级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全庥复合硬膜外阻滞;B组为全麻。记录两组全麻维持药量,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完全清醒的时间,拔管时间及清醒质量。结果:A组全麻维持药量小于B组(P〈0.01);A组MAP、HR慢于B组(P〈0.05);A组术毕完全清醒时间,拔管时间短于B组(P〈0.01);A组清醒质量明显优于B组(P〈0.01)。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有利于抑制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应激反应,使全麻药量减少,苏醒和拔管的时间缩短,有利于手术操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不同麻醉方法对结肠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0例结肠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采用全凭静脉麻醉,B组采用静脉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分别于麻醉前(T0)、切皮后(T1)、术毕(T2)、术后1 d(T3)、以及术后3 d(T4)从颈内静脉抽取血液,测定CD3+、CD4+、CD8+和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结果 与T0时点相比较,T1、T2时点两组患者CD3+、CD4+、CD8+和NK细胞均降低;B组在T3时点CD3+、CD4+、CD+和NK细胞有所恢复,A组在T4时点CD3+、CD4+、CD8+和NK细胞有所恢复.结论 结肠癌患者术中和术后存在免疫功能抑制,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的患者术后免疫功能恢复较早.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观察择期下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采用舒芬太尼联合芬太尼不同的镇痛方法对细胞免疫的影响,以探讨麻醉术后镇痛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60例ASA分类Ⅰ-Ⅱ级择期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采用术后舒芬太尼联合芬太尼硬膜外镇痛,B组采用术后舒芬太尼联合芬太尼静脉镇痛,观查不同时间的VSA评分。分别于麻醉前(T1)、术毕(T2)、术后第1d(T3)及第3d(T4)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结果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无差别。与B组比较A组患者术后2h、术后1d、术后2d和术后3d VAS评分明显降低(P〈0.01)。两组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测定,与T1相比,两组患者在T2和T3 CD3+、CD4+、CD4+/CD8+均明显下降(P〈0.05),但与A组比较,B组T2、T3和T4CD3+CD4+、CD4+/CD8+下降更为显著(P〈0.05),A组息者CD3+CD4+、CD4+/CD8+,在T4已恢复至T1水平,而两组患者CD8+则变化不明显。结论下腹部手术思者术后采用舒芬太尼联合芬太尼不同的镇痛方法,发现术后硬膜外镇痛具有较好的镇痛作用,对术后的免疫功能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连续硬膜外麻醉(EA)、全麻(GA)及腰-硬联合麻醉(CSEA)三种麻醉方式对腹部手术中血流动力学影响的差异。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10月~2011年10月腹部手术患者550例,分为三组:连续硬膜外麻醉组(A组),全麻组(B组),腰-硬联合麻醉组(C组)。比较入室(T0)、切皮(T1)、探查(T2)、牵拉(T3)、术毕(T4)的血压、心率、中心静脉压等情况。结果 A组血流动力学波动大,A组与B、C组在T2、T3的心率、中心静脉压、血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组内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组内各时间点比较,T2、T3与T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内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基本等效,均优于连续硬膜外麻醉,用于腹部手术更具有优势,但全麻费用高,术后苏醒慢,腰-硬联合麻醉具有起效快、麻醉平面可控性好、便于术后镇痛等特点,临床选择时应优先考虑。  相似文献   

14.
季蒙  陶军  王庆利  黎笔熙 《西部医学》2013,25(6):906-909
目的比较局部浸润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的62例行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患者随机分成硬膜外麻醉组和局部浸润麻醉组各31例,分别测定麻醉前(T0)及麻醉后30min(T1)、60min(T2)及90min(T3)的血清T细胞亚群自然杀伤细胞、免疫蛋白浓度以及细胞因子浓度,并对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硬膜外麻醉组在T1时的lgG、lgA及lgM水平均较T0明显降低(P<0.05),且在T1时硬膜外麻醉组的lgG、lgA及lgM水平也均较局部浸润麻醉组明显降低(P<0.05);硬膜外麻醉组的lgA在T2和T3时点均较T0时点明显降低(P<0.05)。在T1和T2时点,硬膜外麻醉组的CD4+(%)和NK细胞(%)与同组T0时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3时点,局部浸润麻醉组的IL-12、IFN-γ及TNF-α水平均较同组T0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2时点,局部浸润麻醉组的TNF-α水平与同组T0时点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浸润麻醉对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的免疫功能影响较小,是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较好的一种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在上腹部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40例择期上腹部手术患者,ASAⅠ~Ⅱ,随机分为观察组(全麻复合硬膜外组)和对照组(全麻组)。两组全麻诱导和维持的方法相同,全麻诱导用芬太尼4μg/kg,丙泊酚1~2mg/kg,维库溴铵0.1mg/kg。观察组于诱导前取T8~9椎间隙行硬膜外穿刺置管,首次注入1.0%利多卡因加0.375%罗哌卡因的混合液3~5ml。测定平面后给追加量,麻醉平面控制在T4以下,全麻维持选用丙泊酚3~5mg/(kg.h)静脉持续泵入,间断静脉注射芬太尼,维库溴铵,需要时吸入0.5%~1.5%的异氟醚。记录在围麻期两组患者的SBP、DBP、MAP、HR、全麻用药量、苏醒时间及术后躁动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在切皮后和拔管后SBP、DBP、MAP及心率上升幅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全麻用药量和术后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苏醒时间较对照组短(P〈0.01)。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上腹部手术,血流动力学稳定,应激反应小,全麻用药量和术后躁动减少,苏醒迅速,是一种安全可行的麻醉方法 。  相似文献   

16.
孙婷辉  段思源 《医学综述》2013,(23):4396-4398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中硬-全联合麻醉对血流动力学及内脏牵拉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09年1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行腹部手术的270例患者按麻醉方式分为三组:连续硬膜外麻醉组(A组)、全麻组(B组)、硬-全联合麻醉组(C组),各90例.比较三组入室切皮(T1)、探查(T2)、牵拉(T3)、术毕(T4)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及牵拉反应等发生情况.结果 A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出现较大波动,A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T3与T1时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在T3时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均显著低于A组(P<0.05);A组的牵拉反应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5).结论 硬-全联合麻醉导致牵拉反应小,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可控性好,用于腹部手术麻醉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7.
李清平  吴红利 《浙江医学》2014,(12):1091-1092,1124
目的:探讨气管内插管静脉复合全麻与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两种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人全髋置换术后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影响。方法选择年龄≥65岁的全髋置换术患者56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气管内插管静脉复合全麻组(对照组)34例,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组(阻滞组)22例。分别于术前(T1)、术中(T2)、术毕即刻(T3)和术后1d(T4)、7d(T5)用流式细胞术测定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水平,并统计术后7d的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结果两组T1时点的CD3+、CD4+、CD8+细胞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阻滞组T2、T3时点的CD3+[(60.7±3.7)%、(58.9±3.1)%]、CD4+[(37.5±5.0)%、(36.3±3.8)%]细胞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T4、T5时点的CD3+[(59.7±3.4)%、(61.4±4.3)%]、CD4+[(36.6±4.2)%、(37.6±4.9)%]细胞水平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7d内,对照组有2例(5.88%)发生下呼吸道感染,阻滞组未发生。结论采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可以改善老年患者围术期的免疫抑制状态,有利于降低其术后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老年患者硬膜外联合全身麻醉和单纯全身麻醉对开腹结肠癌根治术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s)表达和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10月择期行开腹结肠癌根治术的10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硬膜外联合全身麻醉组和全身麻醉组。麻醉诱导前、术后1 d检测CD4、CD25和CD27,并计算其在CD4+T淋巴细胞中的比例。术前及术后6 h、1 d、3 d、5 d采用简易智能评分评估认知功能。结果 两组术后1 d CD4+CD25+CD127-Tregs占CD4+T淋巴细胞的比例均较术前增加(P<0.05),与全身麻醉组相比,硬膜外联合全身麻醉组术后1 d的Tregs比例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点POCD发生率组间比较,硬膜外联合全身麻醉组低于单纯全身麻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根据是否发生POCD分层,术后第1 d未发生POCD患者中Tregs比例均低于发生POCD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全麻、硬膜外复合麻醉在老年上腹部手术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探讨其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将82例老年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组(GEA组)和单一全麻组(GA组),GEA组给予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GA组给予单一全麻,观察两组麻醉效果及临床各项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GEA组在手术后拔管时间、完全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两点法腰硬联合麻醉(two-point CSEA)用于上腹部手术的可行性. 方法 上腹部手术126例按住院单双号分为two-point CSEA组(n=69)和硬膜外组(EA组,n=57).EA组于T8-9间隙行硬膜外腔穿刺置管,经导管给2%利多卡因,使阻滞平面达T4.two-point CSEA组于T7-8间隙行硬膜外腔穿刺置管,经管给2%利多卡因,于L2-3间隙行腰麻,注入复合布比卡因溶液3ml.使阻滞平面达T4,以计分法评价肌松、牵拉反应以及麻醉效果. 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two-point CSEA组阻滞范围显著大于EA组(P<0.01),镇痛效果、肌松程度以及牵拉反应抑制也显著好于EA组(P<0.01),而局麻药用量显著性少于EA组(P<0.01). 结论 two-point CSEA可有效安全地用于上腹部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