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肺结核病患者心理社会因素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研究肺结核患者心理因素及社会支持情况。方法 采用统一的指导语 ,运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 90 )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SSRS)对 13 2例肺结核患者 (研究组 )和 71名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 )进行调查 ,采用t检验及方差分析对各项指标均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肺结核患者躯体化、强迫症状、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及SCL 90阳性项数的均数分别为 1 77± 0 51、1 63± 0 50、1 53± 0 51、1 3 3± 0 41、1 40± 0 45、1 41± 0 40和 3 6 0 7± 2 0 84,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1 3 0± 0 49、1 43± 0 49、1 3 8± 0 65、1 2 4± 0 48、1 49± 0 69、1 3 0± 0 44和 2 4 92± 18 2 2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SCL 90症状自评结果在文化程度上显示出一定差异。SSRS评定结核患者的客观、主观支持及支持总分分别为 6 90± 2 81、19 2 5± 5 62和 3 2 96± 7 86,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的7 92± 2 57、2 1 54± 5 82和 3 6 51± 9 0 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痰涂片阳性患者的主观支持总分为 18 15± 5 72 ,较阴性患者的 2 0 75± 5 78低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未婚患者的主观、客观支持及支持总分分别为 17 19± 4 2 0、6 17± 2 18及 3 0 3 5± 5 96,均低于  相似文献   

3.
杜淑珍  常晓悦 《国际呼吸杂志》2011,31(19):1457-1459
目的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心身疾病,而伴发的抑郁在哮喘的发生、发展和预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本研究诣在探讨哮喘控制程度与抑郁之间存在的相关性.方法 对50例哮喘患者应用制定哮喘控制测试(ACQ)评分表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作一致性测试.并进行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  相似文献   

4.
支气管哮喘控制程度与抑郁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心身疾病,而伴发的抑郁在哮喘的发生、发展和预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诣在探讨哮喘控制程度与抑郁之间存在的相关性。方法对50例哮喘患者应用制定哮喘控制测试(AcQ)评分表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作一致性测试。并进行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①70%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抑郁,而且哮喘越重抑郁的程度越重。②哮喘规范治疗3个月后,抑郁程度与哮喘的控制程度仍呈线性正相关。结论哮喘不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可以引起心理障碍,多表现为抑郁、焦虑和恐惧[2]。规范治疗和管理哮喘能够降低抑郁的发病率而改善抑郁。同时在哮喘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生物、社会、心理三种因素互相依存、互相渗透、互相影响,构成一个复杂的网络系统,只有在更广阔的背景多方位、多层次地探讨哮喘的发生、发展,才有可能有效的控制哮喘。  相似文献   

5.
6.
支气管哮喘伴焦虑患者同步心理干预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吕群 《临床肺科杂志》2005,10(5):561-562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伴焦虑的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中的重要性。方法选择中度持续的支气管哮喘伴焦虑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焦虑指数>50%作为焦虑判断标准。随机分两组治疗,一组24例给予普米可都保600μg/日,并给予每月集体心理疗法,另一组26例单纯普米可都保600μg/日。采用放射免疫方法对每位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测定肺功能FEV1预计值%。结果联合组哮喘发作率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X2=6.21,P<0.05;同时12周后肺功能FEV1预计值%改善联合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心理干预在伴焦虑的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中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推测心理因素应激与支气管哮喘存着一种精神病理学关系。  相似文献   

7.
哮喘患者的心理情绪与社会支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哮喘是一种心身疾病 ,其病因学基础除遗传和环境外 ,还有行为和心理因素。同时 ,哮喘也可导致并加重心理障碍。社会支持可对患者的心理情绪及病情的康复产生影响。本研究调查了 83例哮喘患者心理情绪诱发哮喘的情况、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社会的支持水平 ,并与 87例健康人比较 ,重点评价哮喘患者的心理状态、心理情绪与哮喘发作的关系以及社会支持对患者心理情绪的影响。一、对象和方法1.对象 :哮喘组 :哮喘患者 83例 ,男 49例 ,女 34例 ,年龄18~ 6 0岁。均为门诊非急性发作期哮喘病人 ,不伴有重要脏器的慢性疾病 ,诊断符合 1997年 4月第二届…  相似文献   

8.
兰桂君 《山东医药》2007,47(28):33-33
支气管哮喘是儿童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长期困扰患儿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近年来,我们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支气管哮喘患儿采取心理干预措施,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照分析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支气管哮喘患儿137例作为观察组与同期门诊113例健康体检患儿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寻找发作的危险因素。结果对比两组患儿发现哮喘家族史、被动吸烟史、呼吸道感染史、有害气体接触史、母乳喂养、过敏性疾病史方面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哮喘家族史(OR=2.353,P=0.001)、呼吸道感染史(OR=1.262,P=0.004)、过敏性疾病史(OR=5.527,P=0.003)是小儿支气管哮喘发作的危险因素,而母乳喂养(OR=0.429,P=0.017)是保护性因素。结论小儿哮喘发作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应当根据相关因素采取有针对性措施,尽可能母乳喂养,对小儿哮喘的预防和控制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难治性支气管哮喘的危险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约5%左右的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经规范化治疗后症状难以控制,这些患者属于难治性哮喘。难治性哮喘患者急性发作频率高,急诊就诊频率为轻、中度哮喘患者的15倍,住院频率则为20倍。充分认识难治性哮喘的危险因素,对该病的长期良好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周为  王蕾  柯会星  李洋 《国际呼吸杂志》2014,(15):1128-1131
目的探讨室内环境影响因素对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的影响。方法采用现场问卷调查的方法,选择在我院哮喘门诊规律就诊的患者,调查室内环境因素对哮喘控制水平的影响。结果实际完成调查问卷440份,其中男性197例,女性243例,平均年龄(35.861±10.063)岁。达到哮喘控制人数112例(25.45%),部分控制人数252例(57.27%),未控制人数76例(17.27%)。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去除相互影响后的结果显示:使用地毯、饲养带毛宠物、主动吸烟、被动吸烟、近1年内家庭装修这5个因素将会对哮喘的控制产生不利影响。同时采用每周热水清洗床上用品加上防螨枕套或空气净化器的任何两种方法的组合将会改善哮喘的控制情况,预测发生控制水平为3级的风险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OR0.322(95%CI0.116~0.892)及OR0.378(95%CI0.148~0.969)。结论多种环境因素均会对哮喘的控制产生不利影响,但一些控制环境因素手段的组合将有利于我们更好的控制哮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并评估哮喘控制测试(asthma control test,ACT)在基层医院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在烟台市烟台山医院哮喘门诊定期就诊的哮喘患者181例应用ACT测试,每月1次,观察哮喘患者的控制情况及治疗的依从性。在哮喘患者应用ACT前、应用ACT6个月后测定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和用力肺活量(FVC)、FVC占预计值百分比(FVC%pred),并同时进行ACT评分。结果每月1次坚持应用ACT 181例,使用率100%:坚持规范化治疗170例,治疗依从性93.9%:症状完全控制率48.6%,部分控制率28.2%。应用ACT前FEV1%pred为51.57±17.46,ACT评分16.33±3.51。应用ACT6个月后,FEV1%pred为73.41±15.02,ACT评分22.40±3.13。治疗前与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5.651、35.536,P〈0.01);ACT与FEV1具有良好相关性(r=0.80,P〈0.01)。结论ACT是一种简单且可信度高评估工具,能提高患者哮喘控制率及治疗的依从性,值得在基层医院中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支气管哮喘蛋白质组学研究的现状和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蛋白质组学是后基因组时代一项重要的生命科学的研究手段,近年在支气管哮喘的发生、发展方面的研究方兴未艾。它主要依托质谱和二维电泳技术比较正常和病理状态下组织或细胞的差异蛋白质的表达,结合生物信息学的方法,从而研究疾病的发病机制及为临床提供诊断和治疗靶点。在哮喘的研究中目前主要是比较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发现新的靶标为临床服务同时探讨其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吸烟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选择2003年10月至2005年12月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医院呼吸内科门诊或住院的第3,4级支气管哮喘患者65例(哮喘组)和健康体检者50名(对照组),按吸烟史各分成吸烟组与无吸烟组,检测各组血清IL-2、IL-6、IL-8、IL-10和TNF-α,比较各组间差异及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哮喘组IL-2、IL-6、IL-8和TNF-α显著增高,IL-10显著降低(P均<0.01)。哮喘吸烟组IL-8和TNF-α明显高于哮喘非吸烟组(P<0.05,P<0.01)。对照吸烟组与对照非吸烟组IL-2、IL-6、IL-8、IL-10和TNF-α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均>0.05)。哮喘吸烟组IL-2、IL-8和TNF-α明显高于对照吸烟组(P均<0.01),而IL-10明显低于对照吸烟组(P<0.01),2组IL-6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吸烟对哮喘患者体内细胞因子影响明显,吸烟的哮喘患者IL-8、TNF-α较非吸烟者增高。本研究测定的5种血清细胞因子变化与哮喘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HIV/AIDs病人)及其亲属的心理状态,通过质性研究探索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为进一步心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选取2005年6月-2011年9月在市人民医院就诊检测的、并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证的HIV阳性者,实施深入访谈,对访谈资料进行编码,将获得的资料分析整理,提炼出主题。结果①23名病人及其亲属均出现负情绪问题,震惊、怀疑、恐惧、绝望、不知所措和获得信息的强烈愿望,经短期的痛苦后接受事实。②受访者承受的心理压力,包括经济压力、疾病本身的不确定性、被周围人群歧视、社会适应能力的改变等。③受访者应对方式,主要以倾诉和自我宣泄为主。结论HIV/AIDS病人及其亲属心理问题不容忽视,需采取合理有效的干预措施,帮助其度过心理危机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基础状态与轻度、中 重度持续支气管哮喘 (简称哮喘 )患者唾液中褪黑素和皮质醇水平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哮喘患者 2 0例 ,其中轻度持续哮喘患者 10例 (A组 )、中 重度持续哮喘患者 10例 (B组 )和正常对照组 15名 (C组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受试者唾液中游离褪黑素和皮质醇含量。昼夜 2 4h按 8个时间点采集唾液标本 ,取样时白天为室内自然光 ,夜间光照强度控制在 50勒克司 (Lux)之内。结果 轻度和中 重度持续哮喘患者唾液中游离褪黑素水平分别为 (15 5± 5 3 ) μg/L和 (7 1± 2 5) μg/L ,与正常对照组 [(2 8 9± 8 7) μg/L]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F =4 47,P <0 0 5;F =7 61,P <0 0 1) ;轻度和中 重度持续哮喘患者唾液中游离皮质醇水平分别为 (3 1± 0 5) μg/L和 (4 2± 0 5) μg/L ,与正常对照组 [(5 9± 0 7) μg/L]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F =10 45,P <0 0 1;F =5 2 1,P <0 0 5) ,皮质醇振幅明显减小伴皮质醇分泌峰值相位显著后移 (P <0 0 5、<0 0 1) ;对照组和轻度持续哮喘患者唾液中褪黑素和皮质醇水平之间无相关性 (r=0 174,P =0 0 57;r =-0 13 8,P =0 2 2 1) ,中 重度持续哮喘患者的褪黑素和皮质醇水平之间呈显著负相关 (r =-0 2  相似文献   

17.
王磊  杜永成  许建英 《国际呼吸杂志》2011,31(15):1165-1168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生命质量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增强用药依从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横断面研究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哮喘控制测试(ACT)表,哮喘患者生命质量量表,用药依从性评分表调查问卷.资料数据输入统计软件SPSS 15.0处理分析.结果 患者用药依从性、认知水平、ACT得分与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生命质量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增强用药依从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横断面研究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哮喘控制测试(ACT)表,哮喘患者生命质量量表,用药依从性评分表调查问卷。资料数据输入统计软件SPSS 15.0处理分析。结果患者用药依从性、认知水平、ACT得分与生命质量各领域的相关系数呈正相关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生命质量总体水平和各领域影响因素中,用药依从性、病程长短及受教育程度的作用较大,其中受教育程度和病程长短客观存在,无法人为影响,用药依从性可给予干预行为,从而提高哮喘患者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本调查旨在了解目前非正归来源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药物的来源、传播及使用情况,分析其产生、存在的根源等相关因素,提出遏制非正规来源药物的建议.方法 全部调查对象来源于2008年5月至2010年4月潍坊哮喘病医院的住院患者.通过调查问卷对患者的基本信息以及非正规渠道药物来源、是否接受过规范化治疗及终止原凶等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哮喘的某些特点,为临床诊断提供线索。方法将临床诊断为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慢喘支)的51例,按入院时PaCO2为6.0kPa作为界限值进行分组,分别收集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PaCO2低于6.0kPa组具有起病年龄晚(>50岁)、以喘息为主而咳嗽、咯痰不明显、病情重、喘息具昼夜波动的特点,两肺哮鸣音多散在,常不对称,少有湿罗音、对糖皮质激素疗效显著等特点似有别于慢喘支。结论根据老年哮喘的可能特点,提出临床诊断的参考条件认为24h最大呼气流量(PEF)监测是简便、快速诊断的有用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