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技术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68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予以康复技术治疗,观察组加用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治疗后使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软尺、FMA量表、上肢功能评定表(DASH)分别评定疼痛程度、手肿胀程度、关节运动功能和症状严重程度。结果:观察组VAS评分、肿胀评分、DASH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FN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技术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治疗可有效改善肩痛、肿胀、关节活动障碍等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加味补阳还五汤配合神经功能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效果。方法:70例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5例,两组均用加味补阳还五汤,研究组配合神经功能康复训练。结果:治疗后肩关节功能改善、疼痛减轻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关节活动度改善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腕关节评分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能够减轻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度。  相似文献   

3.
刘嵘  郭小燕 《河南中医》2016,(2):245-246
目的:观察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脑卒中后急性期肩手综合征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给予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给予康复训练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上肢Fugl-Meyer评分、ND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有效率75.0%,对照组有效率38.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针灸辅治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效果。方法: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5例。两组均给予西药常规治疗和康复训练,观察组加用补阳还五汤联合针灸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Fugl-Meyer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针灸辅治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降钙素治疗脑卒中后急性期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84例按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各42例。两组均用双氯芬酸钠及降钙素治疗,观察组加用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均较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变化更大(P<0.05)。结论:中西药合用治疗脑卒中后急性期肩手综合征可有效减轻疼痛程度,改善上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早期采用中医特色护理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9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7例在发病1个月内立即实施常规的康复护理,治疗组42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中医特色康复疗法,对比两组康复护理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Fugl-Meyer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ADL)。[结果]治疗组4周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低于对照组,Fugl-Meyer评分高于对照组,ADL评分也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在早期常规康复护理的基础上,配合使用中医特色康复护理,能够较明显地改善肩手综合征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靳三针治疗脑卒中后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7年5月—2019年12月马鞍山市中医院治疗的80例脑卒中后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康复疗法治疗,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靳三针治疗,2组均治疗2周后统计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水肿、疼痛、无痛关节活动度、手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36/40),对照组为70.0%(28/4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手肿胀程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外展和外旋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肌力分级、手功能使用能力均显著改善(P均0.05),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中的手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评分均明显增加(P均0.05),且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靳三针治疗脑卒中后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疗效确定,可明显缓解水肿和疼痛,提高关节活动度与肌力,改善手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加味补阳还五汤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急性期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7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8例。两组均行康复训练治疗,研究组加用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肩手部肿胀积分、疼痛评分、上肢运动功能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补阳还五汤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急性期肩手综合征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金于  王宇展 《新中医》2021,53(5):44-48
目的:观察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泼尼松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8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8例和治疗组50例,2组均口服醋酸泼尼松片治疗,同时服用硫糖铝咀嚼片保护胃黏膜,治疗组加予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2组均以治疗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评价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前、治疗4周后2组患者的运动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上肢功能[上肢功能评定量表(DASH)评分]、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手功能及肿胀程度等。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70.83%)(P<0.05)。2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DASH、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DASH、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废用手所占比例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辅助手、实用手所占比例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治疗组废用手所占比例少于对照组(P<0.05),实用手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2组辅助手所占比例无统计学差异(P>0.05)。2组患侧手肿胀程度均较治疗前减轻,治疗组轻度肿胀者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肿胀者所占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中度肿胀者所占比例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泼尼松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手功能,减轻患侧肢体疼痛及肿胀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加味补阳还五汤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129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4例采用康复训练,观察组65例采用加味补阳还五汤及康复训练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6.92%、对照组85.9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补阳还五汤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能够改善症状及预后,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符合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在康复训练基础上口服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疗程8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肢体疼痛VAS评分和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总有效率70.0%,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Fugl-Meyer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且治疗组Fugl-Meye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联合康复训练可缓解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疼痛等症状,改善肢体活动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黄芪桂枝活络汤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5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在康复训练治疗基础上口服黄芪桂枝活络汤,疗程8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肢体疼痛VAS评分和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为74.0%;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Fugl-Meyer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且治疗组Fugl-Meye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桂枝活络汤联合康复训练可缓解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疼痛等症状,改善肢体活动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腕踝针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康复锻炼及补阳还五汤治疗,观察组加用腕踝针疗法。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0.0%、对照组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ugl-Meyer评分和VAS疼痛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腕踝针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悬吊运动疗法(SET)联合蜡疗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悬吊运动疗法联合蜡疗,对照组采用Bobath疗法联合蜡疗,治疗1个月后进行肩关节疼痛(VAS)评分,关节活动度(ROM)测量,Fugl-Meyer评分评定上肢运动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肩关节的疼痛程度、被动关节活动度、水肿和运动功能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悬吊运动疗法联合蜡疗可有效缓解疼痛,防止肌肉萎缩,改善关节活动范围,消除手背水肿,促进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康复。  相似文献   

15.
吴珏灿  孟祥博  石焱 《新中医》2015,47(9):193-195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方联合电针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患者分为2组,均以脑卒中后常规疗法治疗,观察组41例采用活血化瘀方联合电针疗法治疗,对照组39例给予康复疗法。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肩关节活动度(ROM)、Fugl-Meyer肩关节活动评分评定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及关节功能变化。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VAS评分、Fugl-Meyer评分与ROM均显著变化,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Fugl-Meyer评分、ROM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2.68%,对照组为64.1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活血化瘀方联合电针疗法不仅能减轻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肩部疼痛程度,改善患侧上肢运动功能,而且在扩大肩关节外展和上举活动范围方面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结合药熨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护理效果.方法:5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常规康复治疗及护理,观察组采取穴位按摩结合药熨及中医护理,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上肢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及临床效果.结果:治疗4周及8周后,观察组上肢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P<0.05).结论:穴位按摩结合药熨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并早期实施中医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关节疼痛,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中药局部加压熏蒸治疗肩手综合征4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阙建兰  边雪梅  裘涛  陈眉 《中医杂志》2012,53(12):1035-1037
目的 观察中药局部加压熏蒸对脑卒中患者肩手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80例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局部加压熏蒸,观察两组患者的肩关节疼痛、肩关节活动以及Fugl-Meyer评分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肩关节疼痛、活动度以及Fugl-Meyer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治疗组肩关节疼痛、活动度以及Fugl-Meyer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中药局部加压熏蒸能有效减轻脑卒中肩手综合征的疼痛症状,改善肩关节活动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7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时照组各35例,在脑卒中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予以常规针灸治疗,观察组予以针灸联合肩关节关节松动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月疗效。结果 2组患者经治疗后上肢运动功能(FMA)、肩关节前屈、外展和外旋的被动关节活动度(PROM)均明显增加,而肩关节疼痛评分(VAS)则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2组组间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FMA)、肩关节前屈、外展和外旋的被动关节活动度(PROM)均大于对照组,而肩关节疼痛评分(VAS)则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针灸联合关节松动术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关节活动功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加味蠲痹汤联合综合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后风痰瘀阻证肩手综合征临床疗效及对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缓激肽(BK)及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0例中风后风痰瘀阻证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5例给予综合康复疗法治疗,观察组5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加味蠲痹汤内服和泡洗治疗,2组治疗时间均为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主要证候评分、肩手综合征评估量表评分(SHSS)、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评分(FIM)、Fugl-Meyer功能量表评分(FMA)及CGRP、BK、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变化情况,统计2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半身不遂、肩部疼痛、手指肿胀、感觉减退、舌暗淡苔薄白及舌暗淡苔薄白评分,感觉、自主神经及运动评分,NIHSS评分、VAS评分及BK、ET-1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FIM评分、FMA评分及CGRP、NO水平均显著提高(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降低或升高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蠲痹汤联合综合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后风痰瘀阻证肩手综合征可有效减轻临床症状体征,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肢体运动能力及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一指禅推拿手法结合补阳还五汤对中风后遗症患者肩关节半脱位及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93例中风后肩关节半脱位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8例给予一指禅推拿结合补阳还五汤治疗,对照组45例采用常规Bobarh康复方法治疗,治疗后1个月评定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VAS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AHI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AH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一指禅推拿结合补阳还五汤可有效缓解中风后肩关节半脱位症状,提高上肢运动功能,恢复患肢肌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