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基于气道IL-17/IL-23炎症介质轴,探讨人参皂苷Rg1对PM2.5哮喘大鼠肺损伤保护机制。方法:采集并分离交通相关大气细颗粒物PM2.5,利用卵白蛋白致敏和激发建立幼龄哮喘大鼠模型,再给予PM2.5气管滴注建立PM2.5哮喘肺损伤模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血清和肺泡灌洗液IL-17a、IL-6、IL-23、TGF-β1含量,RT-PCR检测RORγt mRNA表达,并行肺组织病理和电镜分析。结果:成功建立PM2.5气管滴注哮喘大鼠模型;哮喘大鼠模型血清和肺泡灌洗液IL-17a、IL-6、IL-23、TGF-β1表达量增大(P<0.01),肺组织RORγt mRNA表达量增加(P<0.01);经PM2.5气管滴注后,模型组大鼠血清和肺泡灌洗液IL-17a、IL-6、IL-23、TGF-β1含量进一步增加,RORγt mRNA表达量进一步上升(P<0.01);经皂苷Rg1干预后,呈现剂量依赖性下调血清和肺泡灌洗液IL-17a、IL-6、IL-23、TGF-β1水平,下调RORγt mRNA表达量。结论:人参皂苷Rg1呈剂量依赖性改善PM2.5致哮喘大鼠肺气道炎症反应、改善肺损伤。  相似文献   

2.
西黄丸对荷瘤大鼠的抗肿瘤及其对炎性因子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西黄丸对Walker256乳腺癌细胞荷瘤大鼠的抗肿瘤及对相关炎性因子的调节作用,探讨其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 60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抽取10只设为对照组,剩余50只建立荷瘤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西黄丸高、中、低剂量组和香菇多糖组,每组10只,按10 mL/kg ig给药,每天2次,连续14 d。14 d后腹主动脉取血,取瘤组织称定质量,计算抑瘤率;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外周血IL-2、IFN-γ、IL-6、IL-10和TGF-β水平。结果 西黄丸高、中、低剂量组抑瘤率分别为33.1%、30.7%、28.5%;与对照组比较,西黄丸高、中、低剂量均可明显提高荷瘤大鼠外周血IL-2、IFN-γ的水平,降低IL-6、IL-1、GF-β水平(P<0.05)。结论 西黄丸具有明显的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可通过提高荷瘤大鼠IL-2、IFN-γ水平增强免疫清除功能;降低IL-6、IL-10、TGF-β水平,减少形成免疫抑制微环境的相关炎性因子,呈现出逆转肿瘤免疫逃逸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补脾强力复方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EAMG)大鼠血清Th1/Th2/Th17细胞因子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健康SPF级雌性Lewis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醋酸泼尼松组及补脾强力复方高、中、低剂量组,采用免疫诱导注射鼠源性AchR-α亚基97-116肽段方法制备大鼠EAMG模型。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细胞因子IFN-γ、TGF-β、TNF-α、IL-2、IL-4、IL-17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IFN-γ、TNF-α、IL-2、IL-4、IL-17水平均明显升高,TGF-β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补脾强力复方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血清IFN-γ、TNF-α、IL-2、IL-4、IL-17水平明显降低,而TGF-β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醋酸泼尼松组大鼠血清TNF-α、IL-2、IL-4、IL-17水平较模型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补脾强力复方能有效降低EAMG大鼠IFN-γ、TNF-α、IL-2、IL-4、IL-17水平,升高TGF-β水平,从而纠正EAMG大鼠Th1/Th2/Th17细胞因子失衡,这可能是其治疗EAMG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健脾益肠散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血清IFN-γ、IL-10、TGF-β1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健脾益肠散高、中、低剂量组和柳氮磺吡啶组,每组10只;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法复制UC大鼠模型;给药21天后,ELISA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IFN-γ、IL-10、TGF-β1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IFN-γ、TGF-β1含量增加,IL-10含量减少,与正常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与模型组比较,健脾益肠散高、中剂量组IFN-γ、IL-10含量和高剂量组TGF-β1含量均明显改善(P0.05或P0.01);健脾益肠散高剂量组血清IFN-γ、IL-10、TGF-β1的变化与柳氮磺吡啶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明显优于健脾益肠散低剂量组(P0.05)。结论:健脾益肠散对UC肠黏膜免疫的保护作用可能与调节外周血IFN-γ、IL-10、TGF-β1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雷公藤甲素微乳凝胶(TP-MBGs)外用对CIA大鼠T细胞相关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以探究其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6只CIA模型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基质组、TP灌胃组、TP微乳高剂量组、TPMBGs高、中、低剂量组,给药28 d后处理,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皮肤(CD1α、Ig A)、血清(IFN-γ、IL-6、TNF-α、ColⅡ、IL-10)及滑膜细胞上清液(IL-1、PGE_2、TNF-α)中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皮肤中CD1α、血清中IFN-γ、IL-6、TNF-α和滑膜细胞上清液中IL-1、PGE2、TNF-α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TP-MBGs中剂量组血清中的TNF-α及IL-6、滑膜细胞上清液中的IL-1及TNF-α表达水平显著降低; TP-MBGs高剂量组皮肤中CD1α、血清中的TNF-α及IFN-γ、滑膜细胞上清液中的IL-1及TNF-α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结论:雷公藤甲素微乳凝胶外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可能通过调节皮肤免疫功能及抑制相关细胞因子的分泌,从而起到局部及全身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灵麻固本平喘汤对慢性反复发作的哮喘患儿外周血细胞因子和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治疗组哮喘患儿33例,予灵麻固本平喘汤口服,30d为1个疗程;另设正常对照组28例,均为健康小儿。检测健康小儿和治疗组患儿治疗前后外周血的白细胞介素4(IL-4)、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干扰素γ(IFN-γ)和IgE水平。结果:治疗组治疗后IL-4、TNF-α、IgE下降,IFN-γ上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差异,但仍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结论:灵麻固本平喘汤对哮喘患儿IL-4、TNF-α、IFN-γ和IgE有较好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辛夷挥发油(VOM bp)对实验性变应性鼻炎(AR)大鼠血清IL-12、IFN-γ及外周血组胺水平的影响,探讨IL-12、IFN-γ在AR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用卵清白蛋白(OVA)、氢氧化铝联合致敏建立变应性鼻炎大鼠模型,VOM bp连续灌胃给药5天,荧光法测外周血组胺水平,辅以行为学评分考察模型制备及药物治疗情况,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外周血清IL-12、IFN-γ的变化。结果:VOM bp(20~180mg/kg)能显著减轻AR大鼠鼻部过敏症状。VOM bp中(60 mg/kg)、低(20 mg/kg)剂量组与AR模型组比,能显著升高血清IL-12、IFN-γ,降低外周血组胺水平;VOM bp高剂量(180 mg/kg)组则能维持血清IL-12、IFN-γ及外周血组胺的正常水平,与正常组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IL-12和IFN-γ在AR中是主要炎性介质组胺释放的重要影响因素;VOM bp可通过影响IL-12、IFN-γ水平调节外周血组胺含量,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消积抑癌方对Lewis肺癌荷瘤小鼠MMP-2的影响。方法:建立Lewis肺癌荷瘤小鼠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荷瘤组、消积抑癌方内服组、消积抑癌方外敷组、消积抑癌方内服联合外敷组。观察各组Lewis肺癌荷瘤小鼠肿瘤体积、癌重、抑癌率,对比各组免疫器官重量及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干扰素(IFN)-γ、IL-10、TNF-α、IL-2水平。结果:第7天、第14天、第21天及第30天,联合组Lewis肺癌荷瘤小鼠肿瘤体积、癌重、抑癌率均明显低于荷瘤组、内服组、外敷组; 内服组、外敷组Lewis肺癌荷瘤小鼠肿瘤体积、癌重、抑癌率均明显低于荷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空白组、联合组脾脏指数、胸腺指数与荷瘤组、内服组、外敷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空白组、联合组MMP-2、VEGF、HIF-1α、IFN-γ、IL-10、TNF-α、IL-2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内服组、外敷组MMP-2、VEGF、HIF-1α、IFN-γ、IL-10、TNF-α、IL-2水平与荷瘤组、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荷瘤组MMP-2、VEGF、HIF-1α、IFN-γ、IL-10、TNF-α、IL-2水平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积抑癌方内服联合外敷能够有效抑制Lewis肺癌荷瘤小鼠体内肿瘤,降低MMP-2水平,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9.
湿邪对不同梯度的寒邪犯肺大鼠细胞因子变化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湿邪对不同梯度的寒邪犯肺所导致的大鼠肺组织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 IL-6)、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 4, IL- 4)、γ干扰素(interferon-γ, IFN-γ)等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的影响。 方法 将104只SPF级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13组,每组8只:常温对照组、寒邪6组和寒湿(寒邪夹湿邪)6组,寒邪分为恒定低温与温差两种。其中恒定低温再分为10 ℃、0 ℃、-10 ℃ 3个不同梯度组,温差组分为20~10 ℃、20~0 ℃、20~-10 ℃ 3个不同梯度组。第1天将大鼠置于相应环境的调温箱中饲养2 h后取出,置于常温饲养,观察大鼠一般状况,4天后取材。检测肺组织匀浆中TNF-α、IL-6、IFN-γ、IL-4的含量。 结果 与相同温度的寒邪组比较,各寒湿组大鼠肺组织匀浆中TNF-α和IL-6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显著上升(P<0.01),IFN-γ水平显著下降(P<0.01),IL-4水平显著上升(P<0.05或P<0.01),IFN-γ/IL-4比值显著下降(P<0.01)。 结论 湿邪能够明显加重寒邪对肺脏的损害,从而引起炎症相关细胞因子不同程度的变化,且湿邪能明显加重寒邪犯肺所导致的机体 Th1/Th2免疫应答不同程度的失衡。  相似文献   

10.
范文强  吕书龙  马玲  吴洁  付冬冬  王培山  李利  梁舒 《中草药》2019,50(16):3866-3871
目的探讨雷公藤甲素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并分析安全性。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甲氨蝶呤(0.4mg/kg)组和雷公藤甲素低、中、高剂量(0.1、0.2、0.4mg/kg)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以II型胶原诱导类风湿关节炎模型。待造模成功后,从第3周开始,各组分别ig给药,每天1次,连续4周。比较各组大鼠足爪肿胀情况,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25+和CD4+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百分比,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0(IL-10)、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镜下观察踝关节组织病理形态,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IL-10、IL-17、TNF-α、VEGF、IFN-γ、TGF-β表达水平。结果病理切片显示模型组大鼠踝关节内滑膜细胞显著增生,有单核细胞、淋巴细胞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新生毛细血管,骨小梁变细,软骨表面侵蚀严重。其余各组组织内病变程度较模型组明显减轻。给药后,甲氨蝶呤组、雷公藤甲素各剂量组大鼠关节肿胀度和关节炎指数较给药前明显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甲氨蝶呤组、雷公藤甲素各剂量组CD4+Foxp3+Treg和CD4+CD25+Treg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甲氨蝶呤组、雷公藤甲素各剂量组大鼠血清IL-10、TGF-β水平升高,IL-17、TNF-α、VEGF、IFN-γ水平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甲氨蝶呤组、雷公藤甲素各剂量组大鼠踝关节组织IL-10、TGF-β表达明显增多,IL-17、TNF-α、VEGF、IFN-γ表达明显减少(P0.05)。与对照组或模型组比较,甲氨蝶呤组、雷公藤甲素各剂量组血清ALT、AST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氨蝶呤组与雷公藤甲素高剂量组比较前述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公藤甲素能够明显改善II型胶原诱导类风湿关节炎大鼠的关节肿胀情况,作用机制与促进IL-10、TGF-β表达,增加Treg细胞比例,抑制IL-17、TNF-α、VEGF、IFN-γ表达有关,并且无明显肝毒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雷公藤甲素对人源性肝细胞(L-0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为临床应用雷公藤甲素治疗肝脏疾病,防治雷公藤甲素肝毒性的不良反应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体外培养L-02细胞,用10,30,50 nmol.L-1的雷公藤甲素处理细胞48 h后,采用台盼蓝染色后细胞计数的方法和BrdU掺入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的方法检测细胞的生长和增殖能力;PI单染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中细胞分布的百分率;AV/PI双染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p21和p53的蛋白表达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0,30,50 nmol.L-1的雷公藤甲素处理组,细胞数目从(2.72±1.14)×105个/mL分别减少到(1.95±0.38)×105,(1.44±0.44)×105,(6.97±0.47)×104个/mL;BrdU阳性细胞数从(7.67±0.51)%分别减少到(5.67±0.29)%,(4.05±0.14)%,(2.51±0.15)%;阻滞在G1期的细胞百分率从65.39%分别上调至68.47%,71.19%,83.98%;细胞凋亡率从(20.54±1.44)%分别上调至(28.02±0.93)%,(36.79±0.49)%,(43.35±1.12)%;p21和p53的蛋白表达水平上调,呈量效性关系。结论:雷公藤甲素可以通过上调p21的表达,将细胞阻滞在G1期,抑制L-02细胞的生长和增殖;同时通过上调p53的表达诱导L-02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雷公藤甲素对胶原诱导型关节炎(CIA)模型小鼠骨与关节破坏的影响.方法 Ⅱ型胶原尾根皮下2次免疫诱导DBA/1小鼠建立CIA模型,第1次免疫后14~42 d,各给药组分别灌服雷公藤甲素(8.18、16.36、32.72μg/kg)和甲氨蝶呤(0.1 mg/kg),定期观察临床症状和发病情况,42 d取材,观察组织病理学和放射学变化,并用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对破骨细胞特异性染色后进行TRAP阳性细胞计数.结果 雷公藤甲素能显著降低CIA小鼠的临床积分和发病率,减轻关节滑膜、软骨和骨的组织病理学变化及X光片的骨破坏程度,改善关节间隙,增加膝关节和腰椎骨密度,降低膝关节的骨髓腔和炎性肉芽组织中TRAP阳性细胞的数量.结论 雷公藤甲素对CIA小鼠的关节炎症和骨破坏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雷公藤内酯醇(triptolide,Tri)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黑质多巴胺能(dopamine,DA)神经元变性的保护作用。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即:假手术对照组,LPS模型组,LPS加Tri组,LPS加生理盐水组。14天后观察LPS和雷公藤内酯醇对阿朴吗啡诱发的旋转行为、大鼠毁损侧纹状体DA及其代谢产物的含量和DA合成限速酶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阳性细胞数及小胶质细胞激活情况的影响。结果黑质注射LPS后可以模拟脑部免疫炎症反应异常现象,导致DA能神经元变性;黑质注射LPS后引起大鼠向注射侧出现旋转,雷公藤内酯醇能抑制这一作用;并能明显保护纹状体DA及其代谢产物的含量的降低及TH阳性细胞数的减少,抑制小胶质细胞的激活(P〈0.01)。结论雷公藤内酯醇可以通过抑制小胶质细胞激活,保护炎性介导的DA能神经元变性。  相似文献   

14.
雷公藤甲素对小鼠淋巴细胞体外活化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俞瑜  曾耀英  刘良  季煜华  肇静娴 《中药材》2005,28(6):499-502
目的:研究雷公藤甲素(TRD)对小鼠T淋巴细胞活化标志CD69、CD25及细胞因子IL-2及IFN-γmRNA表达的影响,为阐明其免疫抑制作用提供分子药理学依据.方法:无菌分离小鼠淋巴结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雷公藤甲素预先孵育1 h,用多克隆刺激剂刀豆蛋白(ConA)刺激T细胞活化,利用荧光标记的单克隆体双染技术,流式细胞仪检测TRD对小鼠T细胞CD69、CD25表达的影响;采用半定量RT-PCR技术从mRNA水平检测TRD对细胞因子IL-2、IFN-γ mRNA的表达的影响.结果:TRD能抑制T细胞早期活化标志CD69和CD25,同时TRD也能抑制IL-2及IFN-γmRNA的表达.结论:TRD对T细胞早期活化分子及细胞因子表达的抑制作用可能是其发挥免疫抑制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雷公藤甲素对肝癌细胞Bel-7402焦亡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肝癌细胞Bel-7402,CCK-8检测不同浓度的雷公藤甲素(2.5、5.0、10.0μg/mL)对肝癌细胞活力影响;PI/DAPI染色观察细胞焦亡形态变化;ELISA试剂盒检测IL-1β和IL-18释放量;Western blotting检测Caspase-3、GSDME、IL-1β和IL-18表达;转染GSDME siRNA 24 h后PI/DAPI染色检测细胞焦亡形态变化。结果:CCK-8检测发现,随着雷公藤甲素浓度增加,Bel-7402细胞活力明显降低(P<0.01);给予雷公藤甲素(10.0μg/mL)能够明显促进细胞焦亡,升高细胞上清液中IL-1β和IL-18含量,促进Caspase-3、GSDME-N、IL-1β和IL-18表达(P<0.05或P<0.01);siGSDME能够明显抑制细胞焦亡形态变化,降低细胞焦亡数目。结论:雷公藤甲素能够促进GSDME依赖性细胞焦亡,抑制肝癌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6.
高效薄层扫描法测定雷公藤搽剂中雷公藤内酯醇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高效薄层扫描法测定雷公藤搽剂中雷公藤内酯醇的含量,具有简便、快速、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汉防己甲素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回顾了近年以来国内外对汉防己甲素在抗肿瘤作用中的研究进展,对汉防己甲素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进行总结.统计表明:汉防己甲素在抗肺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肝癌、神经母细胞瘤、乳腺癌等有一定作用,其机制与逆转多药耐药、诱导细胞凋亡、放疗增敏、抑制肿瘤血管形成有关.说明了汉防己甲素在抗肿瘤方面有很大的潜在价值,但其抗肿瘤的药理机制及临床应用还需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不同长度微电子机械系统( MEMS)微针条件下,雷公藤甲素(TP)不同剂型对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RA)模型皮肤损伤的影响。方法 制备TP丙二醇水溶液、脂质体、脂质体水凝胶贴剂3种剂型,采用Ⅱ型胶原诱导的大鼠RA模型,对大鼠左右侧皮肤分别作100和200 μm MEMS微针处理,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皮肤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结果 给予MEMS微针处理后,大鼠皮肤LDH活性没有显著变化(P>0.05);TP不同剂型均使皮肤LDH活性明显升高(P<0.05),其中溶液组升高最大(P<0.001),脂质体组次之(P<0.01),脂质体水凝胶贴剂组升高最小(P<0.05),但是左右两侧皮肤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100和200 μm MEMS微针均可安全地用于RA大鼠的经皮给药促透;TP制备为脂质体水凝胶贴剂后可显著地减小对RA大鼠皮肤的损伤,是其透皮给药的理想剂型。
  相似文献   

19.
传统中药雷公藤是临床上的常用药物,具有祛风湿、杀虫解毒、消肿止痛、活血通络的功效。现代药理学表明,雷公藤具有抗炎、抗肿瘤和免疫抑制等药理作用。现广泛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肾脏性疾病和肿瘤等疾病的治疗。雷公藤具有多种化学成分,其中雷公藤甲素(TP)对人体消化、循环、生殖等系统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损害,以肝损伤最常见,这极大的限制了TP在新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中的拓展空间。因此,笔者聚焦于TP致肝损伤这一研究热点,针对TP致肝损伤的临床表现、损伤机制及减毒策略进行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检索和整理,这有助于为TP的临床用药安全性和科学用药监管提供科学依据。TP致肝损伤的临床表现多为氨基转移酶异常、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纳差、皮肤和巩膜黄染、小便黄等。以上临床表现的机制涉及细胞凋亡、氧化应激、影响细胞色素P450超家族、巨噬细胞极化和生物钟基因Clock调控等几个方面。其中细胞凋亡与神经源性位点缺口同系物蛋白1(Notch1)、动力蛋白相关蛋白1(Drp1)-细胞色素C(Cyt C)、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肿瘤抑制蛋白53(p53)、FAS细胞表面死亡受体(Fas)/Caspase-8等信号通路有关;氧化应激与抑制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NRF2)信号通路、促进细胞色素P450 2E1(CYP2E1)表达引发活性氧(ROS)过度积累等有关;对细胞色素P450超家族的影响表现为:降低细胞色素P450 3A(CYP3A)、细胞色素P450 2C9(CYP2C9)、细胞色素P450 2C19(CYP2C19)、细胞色素P450 1A2(CYP1A2)等的底物亲和力、活性和表达;促进巨噬细胞向M1型转化与引发炎症因子分泌和内毒素积累有关;机体内在的生物钟基因Clock的节律性调控与影响细胞色素P450 3A11(CYP3A11)代谢酶的表达有关。临床应用中的减毒策略包括炮制减毒和配伍减毒法,有助于减毒的中药及单体成分包括甘草、白芍、金钱草、绿豆、生地黄、藏红花素和芍药苷等。通过对上述内容进行综述和探讨,为TP的相关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更多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