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郭铭隆  陈家旭 《中医杂志》2008,49(11):965-967
规范化、标准化是科学研究的基础,也是一门学科成熟的标志.证候是中医立法处方的依据,证候标准化、规范化已成为中医学术发展的重要问题.对中医证候的规范化研究包括症状名称及内涵界定的规范、症状量化的规范、证候名称的规范以及证候诊断标准的规范等全方位进行反思,促进中医标准化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证候是疾病某一发展阶段病因、病理、病位、病势的综合表现 ,辨证是中医学独特的认识与诊断治疗疾病的途径和方法。对证候进行深入研究 ,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有关证候的研究 ,一直是中医研究领域中的热点之一 ,取得了不少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在此着重对内科疾病中医证候学临床研究的范围及内容作一总结。证候分布规律研究每个疾病都有其特定的病因和病理 ,有一定的发展演变规律 ,是由不同的阶段、不同的证候组成的 ,掌握证候分布的规律 ,有助于把握疾病外在的综合性的特征。证候分布规律研究目前常用以下三种方法。1 总结…  相似文献   

3.
4.
从病证相参和循证医学的新视角,采取问卷式调查与现代技术指标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揭示高血压病中医证候规律,使之规范化、客观化,以规范医疗行为,提高临床效率,方便辨证施治及临床疗效评价、总结.  相似文献   

5.
帕金森病中医证候规范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证候规范化研究是中医药发展的自身要求和必然,迄今帕金森病证候分型尚不规范。帕金森病证候规范化,应从"病证结合"入手,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研究。宏观方面应在梳理与分析古代和现代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进行规范;微观方面则应从实验室等微观检测指标方面研究。  相似文献   

6.
多元统计方法主要探讨高维数据的内在规律,是数理统计学近20多年来迅速发展的一个分支。由于电子计算机的使用目益广泛,多元分析的方法也很快地应用到各个领域,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的许多方面,都已证实了多元分析方法是一种很有效的数据处理方法。建立统一、客观的中医证候诊断标准是目前中医研究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高血压是病因复杂的慢性全身性疾病,是心脑血管病的第一危险因素。目前高血压中医证候研究成果较多,但也存在中医证候分型多样,临床证候表现复杂,标准缺乏统一性和权威性。中医药对高血压的干预和管理应着重体现"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优势和特点。这也是开展证候规范化和客观化研究的重要意义所在。针对证候规范化和客观化的研究,既要遵循中医理论的基本原则,又要充分利用循证医学理念、临床流行病学和系统生物学方法。证候的规范化研究,着眼于从宏观层面评价;证候的客观化研究,着眼于从微观层面探索,两者必须有机结合、互为补充。深入研究高血压的证候要素组成和组合规律,从而制定更为科学、实用的辨证分型标准,提高辨证的规范性和准确性,也是在传统中医和现代医学相结合的基础上,更好的评价中药治疗高血压的综合和系统效应,以表达和体现中药干预的"差异化定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概述中医证候规范化的研究概况。方法:查阅近年来相关文献,从证的定义、研究成果、存在问题等方面进综述。结果:证在整个中医药理论体系的框架内始终处于核心地位,它是连接临床和基础理论的桥梁,也是中医理论现代化能够取得突破的关键点。结论:中医证候的规范化有助于认清疾病本质,准确把握证候研究方向,从而提高辨证论治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张红凯  李福凤 《中医药学刊》2014,(10):2351-2354
近年来,我国大肠癌发病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传统医学在肿瘤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大肠癌的综合治疗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中医证候作为中医学特有的概念,在中医药学理论体系和医疗实践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旨在总结大肠癌中医证候规范化的研究成果,发现问题,为后续研究把握方向。  相似文献   

10.
中医证候规范化理论基础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中医证候长期不能规范的根本原因是规范的基础不一致 ,邪正斗争贯穿于一切疾病过程中 ,正虚邪实是疾病和证候的本质。用脏腑定病位 ,审察邪正斗争态势 ,确定病性、病势 ;以病统证 ,以症定证 ,这是规范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1.
试论中医证候规范化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 8 0年代以来 ,随着中医学术建设的发展及临床科研工作的不断深入 ,中医规范化已成为中医界研究的重大课题。证候是中医立法处方的依据 ,证候诊断客观化、标准化是辨证论治规范化的基础 ,因此 ,近些年来不少学者在中医证候规范化研究方面做了很多的尝试 ,在思路和方法上进行了新的探索 ,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对中医证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深化 ,为临床诊治提供了许多客观依据。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 ,有进行总结分析的必要。1 中医证候规范化的提出的必然性古代传统的中医基础理论与不断发展的现代中医临床实践产生了深刻的矛盾 ,矛盾的深化必…  相似文献   

12.
从证候概念、证候命名、证候分类以及证候诊断标准等多方面概述了近年来中医证候规范化的研究工作,总结了阶段性成果和宝贵的经验。同时提出了面临的许多问题,认为未来需要继续积极探索,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进行深入研究,从而推动中医药的现代化、科学化和国际化。  相似文献   

13.
中医证候规范化及标准化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证候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辨证论治的主要依据,是带动中医药基础理论取得突破和促进中医药现代化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就证候规范化和标准化的论点出发,反思有关于中医证候诊断的不足和证候规范化研究的困惑问题,以促进中医证候标准化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现代医学理论的交贯渗透、相互沟通,中医病证现范化研究已成为当前中医界研究的重大课题之一。西医辨病、中医辨证,病证结合论治,是目前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临床及科研的主要模式。常  相似文献   

15.
袁静 《辽宁中医杂志》2007,34(3):296-297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精髓,证的规范化、标准化受到历代医家长期关注并不断完善。证候规范研究于1980年逐渐开展起来,包括证候概念、证候分类、证候命名、证候诊断标准的规范化研究。许多专家对此投入很大的精力,做了大量研究工作,但是到目前为止,现行的证候规范尚未得到统一,因此证候规范研究工作还存在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证候规范研究的投入,期望在今后的几年内取得一定的进展。  相似文献   

16.
黄彬森 《河南中医》2012,32(9):1244-1245
目的:建立慢性脑缺血的中医诊断和辨证论治的统一标准。方法:通过临床调查获取239例慢性脑缺血患者四诊资料,对四诊信息频率的筛选根据临床专业知识结合检索1995-2009年中医治疗眩晕的文献,涉及的证型计35种进行对照,通过样本聚类找出临床共有的表征,辨证分析得出"气虚证""血瘀证""痰证""肝阳证""肾虚证"等5个基本证候。对本病五种证候及其他症候要素组合进行分析,初步探索、研究慢性脑缺血证候要素的分布规律。结果:慢性脑缺血存在"气虚证""血瘀证""痰证""肝阳证""肾虚证"等证候所含证候要素的84.5%。对证候组合规律进行了研究,发现气虚证和痰浊证在所有慢性脑缺血中所占比例最高。证型之间组合发现慢性脑缺血证型,既可表现为单一证候,也可为2个、3个、4个或以上证候同时出现。2个证型组合规律,气虚痰证复合证最多。3个证候要素组合规律,气虚、痰浊、血瘀之间组合出现的频率最高。结论:此五种证型能较全面地概括慢性脑缺血证型特征,可以作为制定慢性脑缺血证类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进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临床研究显示肝纤维化是可逆的,阻断或逆转其发生发展对肝硬化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抗肝纤维化防治措施和药物逐渐得到广泛重视与肯定,尤其中医药的潜在优势得到普遍关注。辨证论治是中医药发挥疗效的基础,肝纤维化中医证候研究对提升临床效果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中医证候分型繁杂、缺乏统一性等问题。本文从肝纤维化的中医证候分型指南与标准、证候规范化研究及证候客观化研究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问题与展望,以期为建立统一、规范、客观的肝纤维化中医证候诊断标准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隐匿性、进展性传染病,其病情复杂,预后不佳,是肝硬化和肝细胞癌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中医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着悠久的历史,以辨证论治为核心,开展了很多研究,包括缓解症状、改善肝功能、调节机体免疫系统、抑制病毒等多个方面。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候的研究对提升临床效果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中医证候分型多样、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标准缺乏权威性和统一性等问题。中医对慢性乙型肝炎的干预应着重体现辨证论治的优势,这也是开展证候规范化和客观化研究的重要意义所在。针对证候规范化和客观化的研究,既要遵循中医理论的基本原则,又要充分利用循证医学理念、临床流行病学和系统生物学方法。证候的规范化研究,着眼于从宏观层面评价;证候的客观化研究,着眼于从微观层面探索。两者必须有机结合,互为补充。深入研究慢性乙型肝炎的证候要素组成和组合规律,从而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辨证分型标准,提高辨证的规范性和准确性,也是在传统中医和现代医学相结合的基础上,更好地评价中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系统效应,以表达和体现中药干预的"差异化定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医证候规范化研究的回顾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基本特征,反映了中医学个体化诊疗特色.辨证是论治的前提和基础,只有依据准确辨证确立的治法与方药才能发挥更具针对性的治疗作用.正是基于辨证在中医诊疗体系中所处的重要地位,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的证候规范化研究始终是中医学现代化和标准化研究的热点.相继开展的研究从证候概念及其内涵探讨、证候分类和命名以及证候量化诊断标准研究等方面进行了规范,系统回顾研究过程并分析其发展趋势,对准确把握证候规范研究方向,进一步推动相关研究开展具有重要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中医证候规范化研究的思路与设想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中医证候规范化研究是中医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中医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回顾中医证候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七项中医证候研究的指导原则,并就中医证候规范化研究的内容作了探讨,提出了研究的思路与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