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人工重力联合运动锻炼对模拟失重引起的心血管功能失调的对抗效果。方法 12名男性志愿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锻炼组。对照组仅进行4天头低位卧床,锻炼组在卧床期间每天进行60min的2 G人工重力联合80%~95%无氧阈强度的有氧锻炼。卧床前后测量立位耐力、运动能力、心脏收缩功能、血浆容量、腘静脉顺应性等。结果与卧床前相比,对照组卧床后立位耐力、运动耐力及心脏泵血与收缩功能明显下降(P0.05),腘静脉横截面积及顺应性显著增加(P0.05),而锻炼组志愿者卧床后上述参数无明显变化。结论 4 d头低位卧床可导致心脏收缩功能降低,血浆容量减少以及下肢静脉顺应性升高,立位耐力及运动耐力下降。每天60 min的2 G人工重力联合80%~95%无氧阈运动强度的锻炼可有效维持卧床期间心脏收缩功能、血浆容量以及下肢静脉顺应性,从而对抗模拟失重引起的立位耐力和运动耐力的下降。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头低位卧床模拟失重模型,观察人工重力联合运动锻炼对抗短期模拟失重致心血管功能失调的作用效果。方法 12名男性受试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对抗组。对照组仅进行4 d头低位卧床,对抗组利用SAC-Ⅱ型短臂离心机在卧床期间每天进行1 h梯度(1~2 G)人工重力联合40 W运动锻炼。所有受试者卧床前后进行立位耐力、心脏泵血与收缩功能、最大工作负荷(PWC170)、腘静脉顺应性测试。结果与卧床前相比,对照组卧床后立位耐力、心脏泵血与收缩功能、PWC170显著降低(P0.05),腘静脉横截面积及顺应性显著升高(P0.05)。对抗组上述参数在卧床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 4 d头低位卧床可导致心脏泵血和收缩功能降低,运动耐力下降以及下肢静脉顺应性明显升高。每天1h梯度(1~2 G)人工重力联合40 W运动锻炼能够有效维持头低位卧床期间心脏泵血和收缩功能、运动耐力以及静脉顺应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利用头低位卧床模拟失重模型,观察人工重力联合运动锻炼对抗短期模拟失重致心血管功能失调的作用效果.方法 12名男性受试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对抗组.对照组仅进行4 d头低位卧床,对抗组利用SAC-Ⅱ型短臂离心机在卧床期间每天进行1 h梯度(1~2 G)人工重力联合40W运动锻炼.所有受试者卧床前后进行立位耐力、心脏泵血与收缩功能、最大工作负荷(PWC170)、胭静脉顺应性测试.结果 与卧床前相比,对照组卧床后立位耐力、心脏泵血与收缩功能、PWC170显著降低(P<0.05),胭静脉横截面积及顺应性显著升高(P<0.05).对抗组上述参数在卧床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 4 d头低位卧床可导致心脏泵血和收缩功能降低,运动耐力下降以及下肢静脉顺应性明显升高.每天1 h梯度(1~2 G)人工重力联合40 W运动锻炼能够有效维持头低位卧床期间心脏泵血和收缩功能、运动耐力以及静脉顺应性.  相似文献   

4.
头低位卧床7d对立位心肺循环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观察短期模拟失重对立位心肺循环功能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失重时心血管功能下降机理积累资料。方法6名健康男性被试者,头低位6°卧床7d。分别观察卧床前、后立位心肺循环功能的变化。心肺循环功能检测选用XXH-2000型小循环心功能检测仪。结果头低位卧床7d致被试者立位耐力降低,卧床后右心室射血期(j-z)缩短,右心室排血效率降低(Q-j/j-z升高),提示右心功能减退。心血管调节适应性反应减弱,右心功能储备降低。结论c波高度(hc)、c波高度与Z波高度的比值(hc/hz)可作为评价立位耐力或预测立位晕厥的指标;小循环心功能检测法评价立位心肺循环功能的变化有一定的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电针刺激内关穴对抗模拟失重所致心血管功能失调的防护作用。方法 14名健康男性志愿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电针组。对照组仅进行4 d头低位卧床,电针组则在卧床期间给予双侧"内关穴"电针刺激,30 min/d,连续4 d。卧床前后进行立位耐力、心脏功能、心率变异性以及血液血管紧张素II及醛固酮浓度测定。结果与卧床前相比,对照组卧床后立位耐力、心脏收缩功能及低频与高频功率的比值(LF/HF)均显著降低(P0.05)。电针组卧床后LF/HF以及血液血管紧张素和醛固酮浓度显著增高(P0.05),立位耐力呈下降趋势,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卧床前后心脏功能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4 d头低位卧床可导致心脏功能降低,立位耐力下降。电针刺激"内关穴"可提高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血液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的释放,进而有效维持头低位卧床期间心脏功能以及立位耐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研究模拟失重情况下下肢顺应性的变化及双下肢静脉加压套带的影响,探讨模拟失重后立位耐力下降的机理和静脉加压套带防护作用的机理.方法6名健康男性志愿者进行了两次7d-6°头低位卧床试验.第一次试验时3名受试者卧床中使用双下肢加压充气套带,压力40mmHg,每天800~2000使用12h;另3名受试者不使用任何对抗措施.第二次试验时两组受试者互换.在卧床前和卧床第7d进行的立位试验中测量了受试者右侧小腿截面积的变化;在卧床前、第6d和起床后第2d应用静脉阻断法测量了在阻断压力分别为20、30、50、70和80mmHg时受试者右侧小腿截面积的变化.结果立位试验和静脉阻断法中较高阻断压力时,卧床后对照组下肢顺应性明显增加(立位10min时,P<0.05),而套带组有下降趋势.结论下肢顺应性的增加可能是模拟失重后立位耐力下降的原因之一;双下肢加压套带阻止头低位卧床后立位耐力的下降,部分是通过阻止下肢顺应性的增加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15 d-6°头低位卧床(HDBR)对女性立位耐力的影响.方法 15名女性青年志愿者经历15 d-6°HDBR,于卧床前1天及卧床后第l天分别接受70°被动立位测试,记录测试全程的心血管血液动力学指标,同时观察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TⅡ)和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变化.结果 经过15 d头低...  相似文献   

8.
21d头低位卧床过程中套带对抗心血管脱适应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在21 d 头低位卧床的1 ~10 d 使用套带,能明显阻止立位耐力下降,在后续卧床中观察套带组不使用套带时的心血管脱适应变化,以进一步验证套带的防护效果。方法 套带组继卧床第1 ~10 天使用套带后、卧床第11 ~17 天不使用套带,最后4 d 再使用套带。在卧床第17 、21 天时进行正立位75°耐力检查。结果套带组5 人( 卧床第10 天时都通过20 min 立位) 停用套带1 wk ,5 人中有2 人未通过20 min 立位,一名17 min 出现晕厥前症状,另一名4 min 出现晕厥。再用套带4d ,套带组5 人又全部通过20 min 立位。结论(1) 停止使用持续加压套带引起了心血管脱适应,(2)卧床后期四肢使用持续加压套带4 d 能有效阻止立位耐力下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 4d头低位卧床模拟失重期间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的变化。方法 8名健康男性志愿者进行 4d - 6°头低位卧床试验。卧床前和卧床 4d结束时在倾斜床上进行 2次立位耐力检查 ,卧床前(卧位 )、卧床第 1、3、4天及起床后第 2天用经颅多普勒超声仪测量右侧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结果 4d卧床结束时 ( 87.5 % )被试者立位耐力不良发生率较卧床前 ( 37.5 % )显著增加 (P <0 .0 5 )。大脑中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舒张期血流速度和平均血流速度在卧床第 1、3天较卧床前均有降低趋势 ,但未达到显著水平 ,卧床第 4天均显著降低 (P <0 .0 5 ) ,起床后第 2天基本恢复。在卧床期间 ,平均动脉压及舒张压均显著升高 (P <0 .0 5 ) ,体重显著降低 (P <0 .0 5 )。结论 4d头低位卧床可引起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显著降低 ,立位耐力不良发生率增加。脑血流速度降低可能是失重 /模拟失重致立位耐力不良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下体负压对抗21d头低位卧床后立位耐力不良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9,他引:5  
目的观察LBNP对21dHDT-6°卧床模拟失重所致立位耐力不良的对抗效果。方法12名健康男性青年志愿者,进行21dHDT-6°卧床实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下体负压组,每组6人。与对照组不同,下体负压组在最后一周,每天进行1h、-4.0kPa的下体负压锻炼。结果卧床前,12名受试者顺利通过75°、20min立位耐力检查。卧床第10d立位耐力检查时,对照组有5人、LBNP组有4人出现晕厥前或晕厥症状,两组平均耐受时间均低于卧床前(P<0.05);第21d时,对照组有5人未通过,平均耐受时间较卧床前显著降低(P<0.05);而LBNP组有1人未通过,平均耐受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21d头低位卧床后立位耐力显著降低。下体负压能够有效对抗头低位卧床导致的立位耐力降低。  相似文献   

11.
中药复方对模拟失重兔血流变特性及循环系统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对模拟失重兔血流变及循环系统的调节作用,为防护失重对心血管功能的不良影响提供依据。方法用兔头低位(-20°)倾斜9d模拟失重,观察中药复方对兔血液流变学、血脂指标及立位耐力的影响。结果兔模拟失重后红细胞压积减少,红细胞变形能力明显下降,纤维蛋白原含量有增加趋势;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明显增加,甘油三脂有轻度增高趋势。中药复方对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不明显,但有降低甘油三脂的趋势,对胆固醇的增加也有抑制的趋势。在负压-立位实验过程中,对照组兔模拟失重后立位耐受时间减少,中止实验前出现了ST段下移、T波倒置及心律紊乱等明显的心肌缺血性改变;而中药组兔心率平稳,心电图缺血性改变不明显,立位耐受时间增加。结论中药复方对模拟失重兔的立位耐力降低具有显著的防护作用,同时还能改善血脂代谢,从整体上对机体各系统进行调节,提高了机体适应外界不良环境、抵御不良刺激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21天头低位卧床期间脑血流的变化及其与立位耐力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建立3周头低位倾斜(HDT)-6°人体实验模型,观察卧床模拟失重期间脑血流变化及其与立位耐力的关系。方法6名健康男性志愿者进行了21天HDT-6°卧床试验。受试者年龄23.8±6.1岁。HDT前、HDT第10天及卧床结束时进行了3次立位耐力检查。HDT前、HDT第3天、第10天、第21天用KYENG-Ⅰ导纳式双侧脑血流自动检测仪测量脑血流量。结果卧床第10天和卧床结束时,受试者立位耐力平均立位时间比卧床前显著降低(P<0.05)。卧床期间,左右侧大脑血流主峰高度和Ⅰ相面积较卧床前显著降低(P<0.05或P<0.01);卧床第3天和第21天的左侧大脑阻力指数较卧床前显著增高(P<0.05),卧床第10天、第21天的左侧大脑血液流入时间较卧床前显著延长(P<0.05),卧床期间左侧大脑血液流入速度比卧床前显著降低(P<0.05或P<0.01);卧床期间受试者左侧大脑Ⅰ相面积、左侧主峰高度、左侧大脑血液流入速度均和立位耐力时间呈显著正相关(P<0.01或P<0.05)。结论21天头低位卧床使立位耐力显著降低;HDT卧床期间,脑血管阻力增加,脑血流量减少,可能是导致立位耐力降低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复杂度在立位期间心率变异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 介绍非线性指标复杂度,并将之应用于心率变异分析。分析立位测试过程中心血管系统复杂性的变化。方法 对8名被试者进行立位耐力测试。记录心电信号并用复杂度进行心率变异分析。结果 与立位前平卧位相比,立位0-5min,5-10min,10-15min和15-20min心脏R-R间期,R-R间期标准差和相临R-R间期差值的标准差(RMSSD)显著降低。立位0-5min,15-20min复杂度和近似熵显著低于平卧位。结论 立位期间心率变异降低。心血管系统复杂性降低。复杂度应用于心率变异的分析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验反复体位改变训练在提高人体对血液重新分布适应性方面的有效性,寻找可行的训练方法.方法12名被试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6人,分别接受11 d共9次的A模式和B模式(头低位、头高位快速交替)的反复体位改变训练.训练前、后进行头低位(HDT -30°/30 min)耐力检查和立位耐力检查,以评价训练效果.结果1)2种模式的反复体位改变训练均提高了被试者的HDT耐力;与训练前相比,训练后在HDT耐力检查中,B组的症状得分明显小于A组(P<0.05),B组心率降幅明显增加(P<0.01),说明B模式的训练在提高HDT耐力方面的效果较好;2)两种模式的反复体位改变训练均使被试者的立位耐力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与训练前相比,训练后在立位耐力检查中,B组平均动脉压增幅明显增加(P<0.05),心率的增幅呈现小于A组的趋势(P<0.10),说明B模式的训练在提高立位耐力方面的效果略好.结论反复体位改变训练可提高人体对血液重新分布的适应性;B模式是相对较好的训练方法,有望在航天员血液重新分布适应训练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基于增强CT影像组学预测模型在术前预测胰腺导管腺癌(PDAC)病理分化程度可行性及价值。方法 选取术后病理证实为PDAC患者138例,分为高-中分化组和低分化组。分别在术前增强CT的动脉期和静脉期图像对肿块进行手动全层勾画,并提取纹理特征。采用最小冗余最大相关算法(mRMR)、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逐步回归算法进行特征的降维、筛选,分别构建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Logistic回归和K最邻近四种机器学习预测模型,以5折交叉验证的方法对四种预测模型进行验证,并对模型进行外部验证。绘制ROC曲线评价四种预测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 临床及常规CT特征对PDAC分化程度无预测意义。基于筛选最优影像组学特征,分别构建预测PDAC分化程度的Logistic回归模型、K最邻近模型、支持向量机模型与随机森林模型,绘制ROC曲线评价四种预测模型预测效能,训练组其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9、0.67、0.87、0.95,外部验证组AUC分别为0.70、0.54、0.65、0.63。结论 基于增强CT影像组学预测模型可用于术前预测PDAC病理分化程度,其中Logistic回归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基于MR T1WI的最优影像组学机器学习模型及其预测软组织肉瘤分级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8年11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113例软组织肉瘤患者的术前MR T1WI资料,采用随机分层抽样的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训练组(n=80)和验证组(n=33)。根据法国国家癌症研究中心(FNCLCC)系统将软组织肉瘤病理分级分为Ⅰ~Ⅲ三个级别。Ⅰ级为低级别,Ⅱ、Ⅲ级为高级别。训练组中18例为低级别、62例为高级别病变,验证组中7例低级别、26例高级别病变。图像进行标准化后,采用A.K软件对肿瘤感兴趣区进行特征提取,并基于不同特征选择方法(加入和不加入递归式特征消除)、机器学习算法(随机森林和支持向量机算法)和采样技术(不进行过采样、使用少数样本合成过采样技术、使用随机过采样技术),组合成12种机器学习算法组合,应用弃一法交叉验证进行验证,建立分类模型。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模型预测软组织肉瘤病理级别的效能。结果 在12种机器学习算法建立的软组织肉瘤分级预测模型中,联合使用递归式特征消除和少数样本合成过采样技术的随机森林分类算法效能最佳,其在验证组中预测软组织肉瘤分级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09 (95%可信区间为0.808~1.000),准确率、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4.85%、86.21%和75.00%。结论 基于影像组学的机器学习方法在预测软组织肉瘤病理分级方面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建立联合原发病灶超声特征及临床病理指标预测T1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风险的列线图并验证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2年5月于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手术及腋窝淋巴结清扫的536例T1期乳腺癌患者的超声资料及临床病理资料。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独立危险因素并制作列线图模型。运用ROC曲线、一致性指数、校准曲线验证列线图模型的区分度和一致性,决策曲线分析评估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效能并使用Bootstrap重采样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结果: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T1期乳腺癌肿块纵横比、Adler血流分级、T分期及HER-2表达状态是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基于以上4个指标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其一致性指数为0.750(95%CI:0.704~0.796)。校准曲线、临床决策曲线分别提示模型一致性和临床应用效能良好。结论:联合原发病灶超声特征及临床病理指标所构建的列线图可有效预测T1期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风险,有助于为临床诊断、后期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基于MRI直方图分析术前预测胰腺癌淋巴结转移状态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癌患者152例,根据淋巴结转移状态将患者分为淋巴结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并将患者按7∶3的比例分为训练组和验证组。提取MRI图像三维感兴趣区的体积和直方图特征,通过对训练组进行特征选择和建模构建预测模型,并在验证组中进行验证。结果:体积和7个直方图特征被纳入预测模型,模型预测胰腺癌淋巴结转移状态的ROC曲线在训练组中的曲线下面积为0.907,灵敏度为100.0%,特异度为70.9%,在验证组中曲线下面积为0.895,灵敏度为95.5%,特异度为78.3%。结论:基于MRI的直方图模型能有效预测胰腺癌淋巴结转移状态,有助于临床术前评估、术后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建立基于对比增强能谱X线摄影(CESM)的预测模型用于预测乳腺肿块的恶性概率,并评价其预测效能。方法 回顾性纳入328例乳腺肿块患者临床及影像资料,随机分为训练组(235例)和测试组(93例)。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预测因子,构建预测模型并绘制列线图。采用ROC的曲线下面积(AUC)、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评估预测模型的效能。结果 328例乳腺肿块患者中恶性179例,良性149例。年龄、分叶征、毛刺征、早期(CC)强化程度、晚期(MLO)强化均匀性、强化曲线共6个独立预测因子用于建立预测模型。在训练组和验证组中,预测模型均具有较好的效能,AUC值分别为0.975、0.963。校准曲线及决策曲线提示预测结果接近实际结果,该预测模型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结论 基于CESM的预测模型通能够协助医师预测乳腺肿块的恶性概率,为临床决策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构建基于增强CT影像组学模型用于术前预测膀胱尿路上皮癌(BUC)的组织学分级。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2020年9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127例经病理证实的高级别尿路上皮癌和低级别尿路上皮癌,随机分为训练集89例和验证集38例。在平扫、动脉期、静脉期CT图像上提取病灶影像组学特征。使用Logistic回归构建影像组学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评价模型预测BUC组织学分级的效能,采用决策曲线评价模型鉴别高级别尿路上皮癌和低级别尿路上皮癌的净获益。结果 基于每例患者的三期CT图像共提取出5 202个影像组学特征,经过特征筛选后最终得到20个特征用于构建预测模型。模型在训练集及验证集中诊断BUC组织学分级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95%CI0.83~0.96)和0.93(95%CI 0.85~1.00)。结论 基于增强CT影像组学构建的模型术前预测BUC组织学分级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