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本科教学中以《伤寒论》方证为支点,将基础理论与诊断、方药知识通过思维导图鲜明的发散连图有机整合起来,帮助学生提高对《伤寒论》知识框架的整体把握;同时,在重点或难点问题上,配合微信网络平台及学校教务管理学习系统,以课后微课小视频形式进行生动形象的讲解,对学生理解不清晰的内容,及时进行慕课视频补充,将课堂和课下网络有机结合,既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又促进学习时间的有效利用,能增加学习的趣味性,从课后问卷调查反映出思维导图结合慕课教学可有效提高《伤寒论》课堂教学效果,促进课程间知识的有机融合,加强学生的中医临证思维模式构建。  相似文献   

2.
伤寒论课程是中医学四大经典基础课程之一,借助于演示教学法和认知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指导,剖析应用Flash动画技术对《伤寒论》中的重点方证条文进行动画短片演示教学的优势,阐明了以形象生动的动画视频方式展现《伤寒论》方证的发病途径及方式、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预后发展及方药组成思路等,可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在认知过程中实现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互补、理性与非理性的结合;借助此种动画演示的形式,可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伤寒论》的兴趣,使之较快地接受与理解《伤寒论》条文内涵,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充分发挥伤寒论课程作为中医学基础课程的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3.
文章提出在伤寒论课程中,采用BOPPS模型结合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进行有效课堂教学设计.BOPPS模型提供一个环节清晰、可操作性强的教学流程,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有意义的参与式学习环节,同时引入翻转课堂的核心思想,进行教学内容课前-课中-课后的合理分配,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保证教学内容的同时,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和学习深度,培养临证思维,提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张弢 《中医教育》2009,28(4):39-40
合作性学习是一种崭新的教育理论策略和普遍使用的教学方法,有利于促进教学互动、增强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把合作性学习模式引入伤寒论课堂教学,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需要,也是当代教学模式改革的需要。根据教学体会,探讨合作性学习的内涵和特点、合作性学习在伤寒论课程中的必要性及在伤寒论教学中开展合作性学习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5.
针对《伤寒论》理论深奥、实践性强、年代久远的特点,探索并实施了课堂教学-网络自学-课后导学-实践促学-考核科学的多维立体化教学模式.以《伤寒论》内容与辨证思维为中心,以中医基本理论知识、临床技能与西医学相关知识技能为两翼,共同组成学习内容.  相似文献   

6.
耿建国 《北京中医药》2005,24(5):305-307
在<伤寒论>本科课堂教学中,如何启迪、引导学生学习、研究<伤寒论>临床诊治疾病的辨证思维方式,授人以渔,提高学生临床辨证论治的能力,是<伤寒论>本科课堂教学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它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伤寒论>的兴趣、方法和效果.有鉴于此,本人结合多年学习、研究、实践及教授<伤寒论>的体会,认为<伤寒论>本科教学思路为:稳定专业思想,培养学习<伤寒论>兴趣;精讲原文,突出<伤寒论>辨治思路;归类比较、学用结合,掌握学习<伤寒论>方法.  相似文献   

7.
耿建国 《北京中医》2005,24(5):305-307
在《伤寒论》本科课堂教学中,如何启迪、引导学生学习、研究《伤寒论》临床诊治疾病的辨证思维方式,授人以渔,提高学生临床辨证论治的能力,是《伤寒论》本科课堂教学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它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伤寒论》的兴趣、方法和效果.有鉴于此,本人结合多年学习、研究、实践及教授《伤寒论》的体会,认为《伤寒论》本科教学思路为:稳定专业思想,培养学习《伤寒论》兴趣;精讲原文,突出《伤寒论》辨治思路;归类比较、学用结合,掌握学习《伤寒论》方法.  相似文献   

8.
以目前高职高专医学基础课《生物化学》课程为例,借助移动终端,利用超星学习通软件,从课前、课中、课后3个教学环节进行《生物化学》教学尝试。从调查问卷的结果、考试成绩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教学过程中恰当的应用学习通,符合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能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拓宽知识面,增加师生交流机会,收到了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伤寒论》教学中的潜在问题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孝波 《中医教育》2011,30(3):22-24
笔者于2005年始,一直担任本校伤寒论课程的教学任务。经过5年的教学实践与思考,发现在伤寒论的教学中,在认识、学习伤寒论上普遍存在着一些潜在问题。对于这些潜在问题的清晰认识与解决将有助于伤寒论教学过程的顺利实施与教学效果的显著增强。现总结如下,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0.
伤寒论思维与辨析是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的限选课程,该课程作为中医经典《伤寒论》必修课之后的一门重要拓展课程,于2005年首次开课,2006年起使用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教材《伤寒论思维与辨析》,曾为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传承班必修课程。该课程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培养中医思维与临床能力为目标,以伤寒论必修课程以外的中医思维与临床实践为主要教学内容,以问题式、讨论式教学方法为主。在本轮改革与创新中,此课程教学团队倡导贯彻“在学,不在教”的教学理念,采用了“线上+线下”的混合教学模式,优化了思维与临床相关的教学内容,缩减了教学学时,丰富了教学方法,借助学习通平台统计功能,依据课程报告、课程统计、问卷调查等方式,目前已取得可信任、可评价、可反思的教学成效。  相似文献   

11.
《国医论坛》2021,36(4):69-72
文章从教学手段、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法举例等方面,论述了基于慕课的疑探教学法在《伤寒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论证了《伤寒论》课程知识特点和高等中医院校教学条件以及学生自身素养与疑探教学法的高度适配性,提出了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等教学环节的具体实施步骤和方法,并以《伤寒论》大青龙汤证为例予以说明。通过《伤寒论》课程疑探式教学实践与探索,认为《伤寒论》课程引入基于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的疑探教学法,能够彰显"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将课堂空间充分向学生思维开放,使学生处于不断思考、不断质疑、不断探究的学习状态,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克服学习倦怠,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伤寒论》案例实训选修课的教学设计、教学评价等进行了全面介绍,认为开设"《伤寒论》案例实训"课,强化并延伸《伤寒论》课程学习,同时把探究式学习法运用于经典教学中,在学生的分析讨论思考—老师的点评解答—学生的再思考过程中,有助于培养中医临床辨证思维、拓展经典方药灵活运用,促进中医学术传承与创新发展具有深远而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疫情特殊情况下,我们将BOPPPS教学模式中"目标、前测、参与、后测、总结"等元素融入到病理学线上教学中,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开展"课前网络自学+课堂参与式在线直播+课后在线作业讨论"的线上学习模式:借助网络资源和电子教材锻炼并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参与式直播为学生答疑解惑,帮助学生掌握和理解病理学重点与难点;通过在...  相似文献   

14.
作为理论到临床的桥梁课,伤寒论是中医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此文就伤寒论课程线上教学设计及实践进行探讨,提出以建立学习闭环为主要手段,从问题导向切入案例解决策略输出为结果,解决线上开放课程知识输出过于“单向性”的弊端,并对经典的线上及线下教学方法提出思考,探讨教育信息化时代学校教师角色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伤寒论》是中医四大经典之一,从古至今均在海内外产生巨大的影响,随着中医国际化进程加快,怎么样让境外学子学习到《伤寒论》精髓是必须解决的问题,研究认为《伤寒论》课程要进行国际化推广,必须首先过语言关,其次还可以借鉴国外网络公开课模式进行推广,最后还可以借助经方班等知名平台,多管齐下进行《伤寒论》及经方的推广。  相似文献   

16.
赵鸣芳 《中医教育》2000,19(6):35-36
在倡导中医现代化的今天,《伤寒论》的教学面临两大问题:一是学生容易将经典著作的学习与实现中医现代化、“探求新知“对立起来,对《伤寒论》的学习有抵触情绪;二是在校生缺乏临床体验,如果教学方法呆板枯燥,学生更难于掌握《伤寒论》辨证论治的精神实质。培养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感受教学内容和提高临床思维能力是目前《伤寒论》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医德教育是中医教育的重要内容,其形式需要创新。医圣张仲景的"医德"思想通过规范化的"辨证论治"临床行为实践而来,《伤寒论》蕴含丰富的医德人文思想。基于《伤寒论》课程将"医德"纳入规范化的教学设计思想,我们在《伤寒论》教学中探索通过强化对《伤寒论》教学融入式地开展医德教育,将医德学习有机融入到中医临床经典的知识体系学习中,并进而提升了医学生医德认知;根据教学实践总结,提出"医德融入"的中医临床经典教学理念,探讨促进医学生专业知识和医德意识同时提升教学新模式。  相似文献   

18.
伤寒论课程建设10年回眸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回顾总结了近10年来伤寒论课程建设所进行的有益探索。包括:更新教育理念采用了建构主义学习方法、PBL教学法在伤寒论教学中进行尝试,创新教学方法有临床实践教学、体验试教学、实验教学、师生易位教学法,革新考试内容,构建多样模式,创新教材建设,凝练教师队伍,提升教学水平等。  相似文献   

19.
焦锟  徐玲  赵玉兰  杨斌  梁跃  余静寅 《光明中医》2022,(24):4575-4578
此课题组挖掘出“为国为民、为孝尊亲、为传国粹、为保身全”而学《伤寒论》的四大思政元素,将其全程融入《伤寒论》课程教学,并结合体验式教学、阶段性学习成果测试、撰写诊查医案等形式,激发学生更强的学习动力,培养其建立临床意识,对本课程的学习更有主动性,更好的理论联系实际而提升中医临床实践技能,对于教研相长以及提高《伤寒论》教学质量均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前,在倡导中医现代化的形势下,经典著作《伤寒论》的教学陷入困境,学生对其失去学习兴趣,感到年代久远、枯燥乏味、生涩难懂。然而,干百年来医疗实践证明,《伤寒论》仍是学习中医学的必读之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