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颈椎病作为一种常见病及多发病,随着现代生活的特点,发病率不断升高,逐渐趋向年轻化,有顽症之称,传统治疗颈椎病方法较多,但基本局限于对颈椎本身的认识及治疗,复发率较高,治疗效果不显著,且成为导致许多疾病的罪魁祸首。李军教授通过对颈椎的解剖及颈部的生理病理认识,借鉴西医理论成果,提出颈肌椎病一说,通过中药迅速改善症状,以托腮抬头锻炼法恢复颈椎解剖位置及肌力学动态平衡,降低复发率,提高疗效,且操作方便简单,值得学习,为预防颈椎病的发生提供了有力依据,值得学习与借鉴。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王行宽教授从肝入手,运用利气豁痰、清肝宁肺、和解宣肺、柔肝养肺4法,辨证治疗慢性咳嗽的经验,及遣方用药中须要把握疏肝、养肝与实脾的3个原则.  相似文献   

3.
罗蒙  王晓燕 《天津中医药》2020,37(5):575-577
文章总结王晓燕教授分时间论治失眠、头痛、发热的临床经验,从理论总结到典型病案举例,充分阐明王晓燕教授对分时间论治内伤杂病的认识,说明分时间论治疾病的有效性,扩展临床辨证思维,以进一步学习与研究。  相似文献   

4.
王行宽教授根据《内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学说立论,提出从"心肝肺-神魂魄"之神三维体系来论治不寐病,治疗时尤其重视心、肝、肺三脏调燮,以安定神魂魄,使之入舍。并以百合安神汤为基础方,在临床实践中颇获良效。本文总结了王行宽教授从神三维体系论治不寐的思想和临床治验。  相似文献   

5.
湖南中医学院第一附院王行宽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全国第二、三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传授老师.其杂病治疗倡导多脏调燮,尤重治肝,运用于临床,每起沉疴.笔者有幸随王老师侍诊,受益匪浅.现结合个人体会,将王老师治疗杂病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苏培基教授论治骨质疏松症经验总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华 《中医正骨》2008,20(2):63-64
苏培基教授是骨伤科博士生导师,主任中医师,从事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成绩斐然。苏老在30多年丰富临床经验基础上,精心研究和探讨骨质疏松症的辨证论治,见解独到,造诣较深。余随师学习,受益匪浅,现择其精髓,简介如下,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7.
方学杰  邓奕辉 《中国中医急症》2012,21(11):1756-1757
<正>王行宽教授现任湖南中医药大学内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湖南中医药大学内科学术带头人,湖南省名中医,全国第2、3、4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是湖南省颇负盛名的中医大家。王老学术渊博、精勤不倦、德精仁术、名噪潇湘。笔者有幸侍诊于王行宽教授左右,跟师学习,聆听教诲,目睹  相似文献   

8.
王行宽教授从肝论治过敏性鼻炎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振华  陈协云 《光明中医》2010,25(9):1575-1577
王行宽教授是中医内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第二、第三批传授老师,湖南省名中医,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王教授精通中医学,对内科疑难杂症及危重症最为擅长,对杂症治疗另辟蹊径,常获奇效。尤以从肝论治杂病诸症方面有独特的见解和心得。  相似文献   

9.
郭诚杰教授认为痹证皆由正气不足,腠理空虚,不能御邪,以致风寒湿热之邪侵袭机体致病,病机多虚实夹杂,虚、郁、瘀互为交错,病位多在肝肾。郭诚杰教授谨守病机,提出痹证以经脉痹阻为核心,正气不足为基础,提出“以肝为枢”的理论指导痹证治疗,治疗原则以“疏通调补”为主,主要治法囊括疏肝、调肝、通经、通气、补气血、补肝肾、滋阴等,临床重视精准辨病辨证,倡导分期论治,针刺以循经取穴为主,用药擅长以生麦芽疏肝、温药除痹,同时配合调畅情志,运动锻炼,顾护正气以防止病情反复,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10.
缺血性脑卒中具有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三高的特点,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王行宽教授从内虚邪中论治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认为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以肝肾亏虚为根本,由于肝肾亏虚的内虚所致的风、痰、瘀、火四邪潜伏于脑髓,稽留不去,影响着病情轻重及疾病预后.针对该病,王行宽教授主张以补益肝肾为本,佐以消痰化瘀,以健脑通络汤为...  相似文献   

11.
董国菊 《环球中医药》2014,(12):961-963
房定亚教授在临证中主张辨病与辨证论治相结合,对中医辨病论治有独到的观点和临证经验。本文主要介绍了房定亚教授提倡的辨病论治思想体系:包括首辨病名,治病求本,专病专方和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并剖析了房教授力主辨病论治的初衷,以及其为了推进中医临床科研工作的深层考虑。房教授辨病论治思想体系完整、独到,对临证有很大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高脂血症是现今临床常见多发病,中医将其归属于痰湿痰浊血瘀等范畴,病机属本虚标实,五脏虚衰为本,痰浊、瘀血留滞为标,是脏腑尤其是五脏功能失调的结果。根据五脏生理功能,总结五脏与高脂血症发生、发展的关系,从五脏立论,分别论治,制定了祛脂五法,分别是健脾祛脂法、滋肾祛脂法、疏肝祛脂法、益心祛脂法、补肺祛脂法,经临床实践观察,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将其进行归纳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刘宁宁  王小菊  屈波 《光明中医》2022,(7):1170-1172
介绍了王行宽教授治疗白塞病学术经验及思想.白塞病属中医"狐惑病"范畴,王行宽教授认为该病病因病机主要为脏腑功能失调、情志不遂、饮食不节、起居失调等,致使肝胆失疏,气郁化火,久酿成毒,移易于心脾,与心、肝、脾三脏密切相关,治则为标本兼顾,治肝为其关键,以疏肝利胆、清心泻黄,佐以益气养阴为治法,临床疗效甚佳.  相似文献   

14.
痛经是临床常见病,不同医家分型不同,陈莹主任医师认为痛经以脾肾阳虚兼血瘀型较为多见,并围绕经前、经期、经后人体气血阴阳变化规律,采用分期论治痛经的方法,重在温补脾肾,佐以活血化瘀,标本同治,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正张敏建教授是福建省名老中医学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男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男科分会名誉主任委员。张敏建教授从医30余年来对男科疾病的诊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形成系统的辨治策略。笔者有幸跟师临诊,收获颇丰,今将张敏建教授辨湿论治男科病的经验介绍如下。男科病常见湿热、肝郁、血瘀、痰湿,兼夹脾虚、肾虚。病机易转化,如肝郁乘脾,脾失健运,水湿内  相似文献   

16.
17.
痤疮为皮肤科的临床常见病,好发于青春期。痤疮初起时多表现为与毛囊分布部位一致的黑头粉刺,随病程发展可形成炎症性丘疹,顶部伴有脓疱。严重时可形成暗红色结节甚至囊肿。本病发病时影响面部美观,中重度痤疮易遗留色素沉着甚至形成瘢痕,对患者身心带来不利影响。宋业强教授总结其临床经验,认为本病由风热沿肺经蕴蒸头面,加之平素饮食失节,中焦脾胃运化不利,湿热蕴蒸,两热相合而致病。治以清热解毒利湿为主,在五味消毒饮的基础上化裁为消毒饮一方,在现代药理学指导下配合传统中医疗法(如火针、中药药物面膜等)进行联合治疗,临床取得良好的疗效。附验案2则以验证。  相似文献   

18.
介绍李玉玲教授分期论治胎漏的经验。李玉玲教授辨证的将胎漏分为肾虚胎漏、脾虚胎漏、气血虚弱胎漏、血热胎漏和血瘀胎漏五类,针对不同类型的胎漏采用不同的方药或稍加减后进行治疗,获得了良好的胞胎疗效。  相似文献   

19.
湿疮是临床最常见的皮肤疾病之一。在辨治本病时,王玉玺教授从疾病病程、皮损形态以及病变部位入手,将顾护脾胃贯通于医治始终。抓主要临床症状的同时,深切细致地了解患者的兼伴症状,采用清热利湿、健脾除湿等法,做到标本兼顾、表里同治、脏腑经络以及整体部分相结合,将中医理论融会贯通,探索出治疗湿疮的中医之路。  相似文献   

20.
贺中胜 《陕西中医》1989,10(7):329-330
作者从四个方面论述了辨病辨证的关系,认为中医从整体观、动态观来认识疾病过程,长于整体宏观,虽有辨病,但缺乏微观了解;西医从个体实质性、机械分析性来认识疾病过程,长于微观了解,但缺乏整体宏观性。认为应该互补、结合,建立辨病辨证论治的综合诊疗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