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分析早期程序性康复护理干预对AMI患者急诊PCI后血流动力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行PCI治疗的AMI患者158例,将入组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分为2组,每组7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早期程序性康复护理,比较2组患者术后血流动力学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心排血量明显上升(P<0.05),且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干预后平均脉压均明显降低(P均<0.05),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等无明显变化;2组患者在干预前生活质量评分及疼痛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上升,疼痛评分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变化更明显(P均<0.05)。结论给予行急诊PCI后的AMI患者行早期程序性康复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心排血量及平均脉压,并提高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瓣膜修复合并搭桥患者应用基于护理人员指导的早期心脏康复对其生活质量及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于2017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瓣膜修复合并搭桥手术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40例采用基于护理人员指导的早期心脏康复,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两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干预前改善,且研究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干预后6 min步行距离较对照组远(P<0.05)。结论基于护理人员指导的早期心脏康复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对患者运动能力提升具有显著意义,可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中医情志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负性情绪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3月成功进行PCI手术的72例AMI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6例)与对照组(3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院内护理及出院健康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情志护理干预。比较2组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负性情绪、服药依从性及满意度情况的差异。结果干预后,2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P 0. 01); 2组生活质量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更高(P 0. 05);此外,随访调查结果显示,研究组护理满意度及服药依从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中医情志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AMI患者PCI术后的心理应激反应,缓解其负性情绪,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维持服药依从性稳定,且护理满意度较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实施早期心脏康复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4月—2018年6月收治的AMI患者20例,均行PCI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早期心脏康复护理,2个月后对比左室射血分数(LVEF)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术后2个月对比LVEF与SF-36生活量表评分,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MI患者行PCI术后给予早期心脏康复护理有助于增强患者心功能,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医康复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冠脉支架术后的作用。方法:选取80例急性心肌梗死冠脉支架术后患者,根据患者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均予常规西医三阶段康复护理,观察组结合中医康复护理。比较两组心肺功能、运动耐力、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6 min步行试验距离、代谢当量、左室射血分数在PCI术后第4周、第12周均大于同期对照组(P0.01);对照组6 min步行试验距离、代谢当量、左室射血分数在PCI术后第4周、第12周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CI术后第12周6 min步行试验距离、代谢当量、左室射血分数均高于同组第4周(P0.01)。PCI术后第4周,观察组生存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同期对照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后第12周,观察组PF、RP、BP、VT、MH、GH评分高于同组PCI术后第4周(P0.05),并且观察组PF、RP、BP、VT、MH、GH评分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冠脉支架术后患者结合中医康复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心肺功能,提高运动耐力,对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老年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给予联动模式型护理干预的效果及对患者心脏功能、生活质量及情绪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研究对象为2018年3月—2019年6月沧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4例行PCI的老年患者,根据不同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2例。对照组选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基于常规护理选用联动模式型护理干预。比较2组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后心脏功能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生活质量及情绪评分与干预后满意度。结果2组干预前心脏功能指标、生活质量评分及情绪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干预后较干预前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与焦虑、抑郁评分更低(P均<0.05),左心室射血分数、生活质量评分更高(P均<0.05);研究组较对照组干预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与焦虑、抑郁评分更低(P均<0.05),左心室射血分数、生活质量评分及满意度更高(P均<0.05)。结论老年PCI患者护理中联动模式型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及不良情绪,提升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中药方对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支架术后心脏康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老年ACS支架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中药方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脑利钠肽(BNP)水平、左室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距离等心脏康复情况;通过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和生活质量简表SF-36(SF-36)评价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BNP、LVEF、6 min步行距离均有不同程度改善(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研究组各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SAQ和SF-36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中药方能明显降低老年ACS支架术后患者BNP水平,提高心肌功能和活动能力,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治疗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康复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接受PCI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中医综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运动耐力、生活质量、症状积分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6 min步行距离(6MWD)、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量表(SAQ)评分、症状积分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综合治疗有助于促进PCI术后患者心功能的恢复,增强患者运动耐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应加强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联合中医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96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中医康复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穴位贴敷。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肢体功能、神经功能、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四肢感觉功能测评(Fugl-Meyer评分)、认知功能、躯体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角色功能评分明显较干预前升高(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明显较干预前降低(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贴敷联合中医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运动康复训练联合揿针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心功能及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10月—2022年5月在医院接受PCI术的冠心病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运动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揿针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功能指标、运动能力[6 min步行试验距离、最大摄氧量(VO2max)、最大运动负荷(MWL)和无氧阈(AT)]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左室舒张内径及BNP低于对照组;6 min步行试验距离、VO2max、MWL及AT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评分量表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动康复训练联合揿针能够提高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心功能、运动能力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针刺配合推拿治疗乳癖4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癖是指妇女乳房部常见的慢性良性肿块,以乳房肿块和胀痛为主症,常见于青壮年妇女,相当于现代医学"乳腺小叶增生".在临床上笔者采用针刺配合推拿疗法治疗本病4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笔者自 1 998年以来采用西瓜霜喷剂治疗褥疮( ~ 期 ) 32例 ,效果显著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32例中男性 1 9例 ,女性 1 3例 ;年龄 38~ 81岁 ,平均 5 6.9岁 ;原发病为脑血管病者 2 1例 ,脊髓损伤致截瘫者 6例 ,中毒性脑病后遗症者 3例 ,晚期癌症者 2例。32例患者有褥疮 60处 ( 6例有 3处 ,1 5例有2处 ,1 2例 1处 ) ,其中属 期者 45处 , 期者 1 5处 ;发于骶尾部者 32处 ,肩胛部者 7处 ,足跟部者9处 ,髂骨突部者 1 2例 ;面积 1 .7cm× 9.6cm~ 9.5 cm× 9.6cm,平均 5 .7× 5 .8cm。治疗方法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清除创面坏死组织 ,使创面显…  相似文献   

13.
刺络拔罐法治疗痤疮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结构的慢性炎症样疾患.其原因是青春发育期,机体内雄性激素水平增高,造成皮脂腺增生肥大、皮脂分泌过多、毛囊壁的角质肥厚,导致皮脂向表面皮肤排泄障碍.现用刺络拔罐治疗痤疮3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解热宁治疗感冒发热12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长期中医急症治疗感冒发热病症的实践中,笔者总结出解热宁经验方,治疗观察感冒发热12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针药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症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用针刺乳周及相关穴位配合中药乳癖消治疗乳腺增生症60例,和单纯口服乳癖消治疗60例进行比较.结果:前者治愈率41.7%,总有效率为95%,后者分别为18.3%和73.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症效果优于单纯中药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推拿治疗颈性眩晕(CSA)的临床疗效,优化颈性眩晕治疗方案.方法:将188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3组,针刺组60例,推拿组60例,联合组68例,分别施加针刺、推拿、针刺 推拿干预措施,疗程4周.结果:3组近期临床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和无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联合组疗效优于推拿组和针刺组.结论:针刺联合推拿手法是治疗颈性眩晕的理想方案,疗效优于单一干预因素.  相似文献   

17.
周围性面瘫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属中医学"卒口僻"范畴.笔者采用针刺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周围性面瘫90例,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8.
巨刺法结合电针治疗原发性坐骨神经痛4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巨刺法结合电针治疗原发性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患侧取主穴环跳和所选配穴,施以电针30min,每日1次,10次1疗程.健侧取主穴环跳和相应配穴,施以巨刺法,行捻转提插各30s,2日1次,5次1疗程.结果:40例患者一般1~2个疗程治愈.治愈29人,占72.5%;好转10人,占25%;无效1人,占2.5%;总有效率97.5%.结论:巨刺法结合电针治疗原发性坐骨神经痛见效快,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孙苏 《江苏中医药》2001,22(12):22-22
笔者通过多年探索 ,自拟复肝汤治疗肝硬化失代偿 ,疗效满意。现将 84例临床资料整理介绍如下 :1 一般资料84例中 ,男 6 8例 ,女 1 6例 ;年龄 1 8~ 6 2岁 ,平均 45 .2岁 ;病程 6个月~ 1 5年 ,平均 4.3年。全部病例均符合 1 995年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1]2 治疗方法所有病例均予自拟复肝汤治疗。药用党参、黄芩、炒白术、柴胡、青皮、陈皮、桃仁、红花、地鳖虫各 1 0 g,黄芪 3 0 g,丹参、茯苓各 2 0 g。辨证加味 :湿重者选加制半夏、知母 ;脾脏肿大加鳖甲 ;伴黄疸者加赤芍、生甘草 ;腹胀、腹水明显者加大腹皮、大腹…  相似文献   

20.
王春钢  梅静  张燕  张红 《河南中医》2014,(12):2357-2359
目的:观察癫醒乐汤联合氨磺必利治疗初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精神分裂症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氨磺必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癫醒乐汤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PAN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治疗8周、12周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治疗后Cc、Rp、Rpe及R1st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治疗后再认功能、联想功能、理解功能、背数能力、MQ、TMT-A以及TMT-B等指标均优于治疗前(P均〈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癫醒乐汤联合氨磺必利治疗初发精神分裂症疗效显著,在改善患者的阳性、阴性以及精神病理等症状方面具有更好的疗效,患者的耐受性更佳,临床应用更加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