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松林 《河南中医》2010,30(12):1145-1147
《伤寒杂病论》中方剂药物性味配伍的运用非常全面。在四气配伍方面有寒热(温)并用法和寒温(热)互投法;在五味配伍方面有辛甘化阳、辛开苦降、辛散酸收、酸甘化阴、酸苦涌泄、甘淡利湿、甘补苦泻等方法;另外还有四气配伍五味的辛温成寒反佐法。临床应充分掌握药物的性味,根据疾病证候特点,按性味特点配伍组方,才能充分发挥中药性味配伍的特点和优势。  相似文献   

2.
正中药药性理论是我国医家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根据药物的性质和作用总结出的规律,是一种研究药物性质、功能特征及规律的理论,也是中医药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广义的中药药性主要包含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等;狭义的药性即是寒热温凉平的属性,统称为"四气"。四气反映了药物影响机体阴阳寒热变化的作用,寒为凉之甚,热为温之极,寒与凉,温与热无本质差异,只是一个逐级划分的概念;平性具有寒热"双向适用"的特点,介于寒热两性之间。为了研究中药四气理论,  相似文献   

3.
<正>中药理论的核心是药性理论,其主要内容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等,是中医临床组方用药的依据,也是中药学最重要的学术特征。四气(又称四性)指的是药物具有寒热温凉四种特性,是中药药性理论的核心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正>四气五味为中药药性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最早载于《神农本草经》:"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书中以四气配合五味,共同标明每味药的药性特征,开创了先标明药性,后论述药物功效及主治病证的本草编写体例,奠定了以四气五味理论指导临床用药的基础。五味之中,甘为补益象征,甘能补能和能缓,有滋补和中、调和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 :从四气五味角度探究炙甘草作为佐使药的一般配伍规律。方法 :按规则筛选《伤寒杂病论》中的方剂建立数据库,并录入相关信息,采用频数分析与关联计算方法进行数据挖掘。结果:共筛选224首方,按功效分为15类。方剂药味数与炙甘草配伍关联分析可见置信度与规则前项药味数成正相关。四气配伍中有效规则为{寒热并用}→{炙甘草},支持度56.70%,置信度51.18%。五味配伍数与炙甘草配伍关联分析可见置信度与规则前项五味配伍数成正相关,有效关联规则属于解表、和解、理血、理气、温里、祛湿六个类别。结论:总结出4条炙甘草与四气五味相关联的配伍规律,即四气五味配伍越复杂,配伍炙甘草可能性越大;辛甘化阳、酸甘化阴为重要配伍原则;入中斡旋为调畅气机时的配伍重要原则;无药势影响下可配伍以护胃安中。  相似文献   

6.
药性理论的产生与演变——四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的性能是中药治病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其主要内容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等,其中四气在药性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明确四气的产生与发展、中药四气的确定依据,对正确而客观地判断药物的寒热属性,揭示四气的本质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中药基本理论包括四气、五味、归经、七情、毒性、作用趋势、十八反、十九畏等内容,这些基本理论的形成,是以古代的哲学思想阴阳五行学说为指导的。按阴阳的属性把药物分为寒热温凉四气,温热者属阳,寒凉者属阴;按着木火土金水自然之常性,把药物分类为酸苦甘辛成五大类;又按五行之规律把五味、五包与五脏对应起来,总结出五味五色入五脏的归经理论;根据阴阳的属  相似文献   

8.
崔建敏 《光明中医》2003,18(5):44-45
药性即药物的性能 ,是指药物与疗效有关的性质和功能。包括药物治疗效能的物质基础治疗过程中所体现的作用。中药的基础理论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与无毒等。现概述如下 :四气是寒热温凉四种性质。四气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序列》 ,“药…又有寒热温凉四气”。首次将“气”称为“性”的 ,是宋代寇 ,他在《本草衍义》中提出“寒热温凉 ,是药之性”。故“四气”又可称“四性”。温性药物多含有挥发油 ,如细辛、荆芥、防风、白芷等。热性药有的含多量的挥发油 ,如肉桂、胡椒、干姜等 ;有的含强烈刺激性的脂肪油 ,如巴豆、…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神农本草经》中治疗火热证的药物进行研究,初步阐明火热证用药的规律性,为火热证的临床治疗提供文献学依据。方法以《神农本草经》中治疗火热证的所有药物建立数据库,运用SPASS20.0进行频数统计,研究火热证治疗用药与药物三品分类、毒性、四气、五味等因素的相关性。结果用于火热证治疗的183味药物以下品和中品为主,尤其是以无毒药物为主;四气以寒、平为主;五味以为苦、辛、甘为主;药物主治以除寒热、除热为主;被《中药学》收录的105味药物以清热药、补虚药为主。结论该研究可为火热证的临床用药或新药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论中药四气五味的科学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四气五味是中药的基本性能之一。《神农本草经》序称 :“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 ,又有寒、热、温、凉四气与有毒无毒。”自古以来 ,各种中药书籍在论述一药物时必先标明其性味 ,这对于认识各种药物的共性和个性 ,以及临床用药 ,都有实际意义。本文试就中药四气五味的内容及现代研究成果进行的分析综合 ,以论中药四气五味的科学性。1 四 气四气指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其中寒凉和温热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 ;而寒与凉 ,温与热性质基本相同 ,只是程度上的差异 ,温次于热 ,凉次于寒。药物的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人体所发生反应概括…  相似文献   

11.
杨玉红 《中医研究》2010,23(8):23-24
五味是药物产生作用的物质基础,五味可视为五类基本性质。药物主要是通过五味——五类基本性质而发生作用的。四气不是药物本身固有的性质,而是用药之后的4种效应,即药物作用的4种属性.因此,四气是在药物的五味作用于机体之后才产生的。五味是性质,四气是效应,五味与四气的关系是药物与效应的关系,是一种因果关系,因此,五味与四气之间就应有其内在联系和一定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2.
中药的性味,即四气五味,是中药学理论的标志之一,自古以来,医家对此均很重视。在《内经》、《神农本草经》等古典医籍中就对药物性味及其作用作了记载,历代医家在本草著作中大都首先标明其性味。中药性味理论,沿用自今,在临床中仍有实际意义。中药的性又称为气,即寒热温凉平的药性,表明药物的性质。虽有四  相似文献   

13.
中药性味新     
中医药学有自己的理论。中药学的理论主要有性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以及七情等等。中药的性味理论指“四气五味”(有时也称“四性五味)。”“四气”是根据阴阳理论将药物分成寒、热两类,再根据程度差异进一步分为寒、凉、温、热四类。“五味”是根据五行理论将药物分成辛、  相似文献   

14.
中药润燥性能浅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庆林 《国医论坛》2006,21(6):18-18
在传统中药药性理论中,关于中药的性能,一般指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 ,而不涉及药物的润燥.而在方剂的组成中,药物间的润燥相济与寒热得宜一样,是方剂配伍不可或缺的配伍要领.所谓中药的润燥性能,是指药物祛除燥邪或湿邪,以及治疗燥证与湿证的作用性质的概括,并用以反映药物对人体阴液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运用现代药物研究结合传统中医药学理论,从中药物质基础、作用于人体的生物学效应等方面,结合中药配伍与复方整体性研究,分析中药四气五味的物质基础与中药功效的相关性,评价四气五味理论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四气五味理论以临床证候为基础,通过探讨与药物成分、机体反应、生物代谢等因素的相关性,实现中医理论与现代临床医学的联合运用。中药药物成分对药性归属产生的影响尚不明确,且现代医学物质相关研究与传统五味界定存在差异,其主要成分与功效不完全相关,需进一步探索及完善。  相似文献   

16.
中药四气五味和化学成分的关系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中药的四气五味是反映药物能量的 ,而化学反应中的电子得失和能量有关 ,因此可以用广义酸碱原则和前线分子轨道理论中的电子得失来解释中药四气五味 ,探寻中药四气五味的规律、电子得失是中药现代化的桥梁  相似文献   

17.
<正>辛开苦降法又称"苦辛通降"、"寒温并用"法,是基于药物的四气五味,将辛温与苦寒药性截然相反的药物相合配伍,用以宣通降泄、调畅气机、平调寒热、燮理阴阳,常用于升降失常、寒热错杂、虚实夹杂、痰淤湿热交阻之证。周天寒主任中医师是全国第四批、第五批、第六批中医药师承指导老师,擅长应用辛开苦降法治疗脾胃疾病,现将其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基于四气五味药性理论的糖尿病治法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有四气五味之性,病有寒热温凉之分,疾病所属脏腑有味的喜恶;药性的四气五味涵盖着其升降沉浮之性,升降出入又是脏腑气化功能的表现形式。因此,气味和升降沉浮将药与病有机联系起来。肥胖2型糖尿病的发生与过食肥甘致脾胃辎重太过、郁滞化热密切相关,可责之脾胃气机升降失调。基于四气五味药性理论,治疗时当选苦寒之品,寒可除热,苦可泻脾壅,苦寒药泻辎重除郁热,兼以辛味酸味调畅气机。  相似文献   

19.
中药性味新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药学有自己的理论。中药学的理论主要有性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以及七情等等。中药的性味理论指“四气五味”(有时也称“四性五味)。”“四气”是根据阴阳理论将药物分成寒、热两类,再根据程度差异进一步分为寒、凉、温、热四类。“五味”是根据五行理论将药物分成辛、苦、酸、咸、甘五种。那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从中药气味归经理论分析刘玉洁教授治疗消渴胸痹的用药特色。方法:收集163例门诊消渴胸痹患者的中西医相关临床资料。应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中"统计报表系统"的"方剂统计"功能,对所录入病例中药物相关信息进行处理。分析刘玉洁教授的用药规律。结果:治疗消渴胸痹处方中:就四气而言,温性频次最多为918次,其次是寒性662次、平性511次、凉性382次、热性99次;就五味而言,辛味频次最多为1 053次,其次是苦味980次、甘味905次、酸味820次、咸味299次、涩味150次;就归经而言,归肝经频次最多1 117次,其次是心经1 069次、脾经1 022次、肺经823次、胃经710次、肾经599次。结论:刘教授在治疗消渴胸痹时,药物五味方面,多采用辛、苦相配,辛开苦降,一升一降,调畅脏腑气机;辛甘、酸甘相配,辛甘化阳,酸甘化阴,调补阴阳。药物四气方面,用药平和,其中多温、平、寒性药物,很少用热性药物。药物归经方面,多入肝经、心经、脾经、肺经、胃经、肾经等,使药物直达病所,疗效倍增。重视中药"性-效-用"整体观,调治消渴胸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