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中药擦浴对外感发热风热证的退热效果。方法:60例外感发热风热型幼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在常规中西医结合治疗基础上,对照组辅以温水擦浴降温,观察组辅以银翘洗剂擦浴降温。并分别记录分别记录两组患儿就诊时的体温,以及温水擦浴后、银翘洗剂擦浴后15min、30min、1h、2h、4h后的体温;并记录两组擦浴次数。结果:两组患者在入院时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擦浴后15min、30min时退热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擦浴后1h、2h、4h后,观察组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擦浴次数及整个病程中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擦浴对外感发热风热证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药小儿解表退热洗剂擦浴对外感风热型高热婴幼患儿的降温效果。方法:将20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统一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组在以上治疗的同时加用中药小儿解表退热洗剂擦浴,对照组给予32~34℃温水擦浴。记录患儿擦浴前及擦浴后30、60、90 min体温,并对两组间各时间点体温进行比较。结果:在擦浴后30min时治疗组的疗效和对照组退热效果相当(P0.05);在擦浴后60、90min时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小儿解表退热洗剂擦浴对外感风热型高热婴幼患儿的降温效果明显优于温水擦浴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小儿外感发热应用退热药浴散联合穴位按压治疗的疗效进行研究.方法:选取太仓市中医医院儿科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外感发热患儿223例.观察组为退热药浴散加穴位按压组;对照组Ⅰ组为单纯温水擦浴组,对照组Ⅱ组为退热药浴散组.结果:观察组浴后体温下降较对照组Ⅰ组、对照组Ⅱ组均偏小,差异具有统...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外感发热小儿患者中运用中药沐足的退热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外感发热患儿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使用温水擦浴联合布洛芬口服溶液治疗,观察组使用中药沐足联合布洛芬口服溶液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针对小儿外感风热症状运用中药沐足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治愈率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药退热方药浴疗法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门诊及住院符合小儿外感发热诊断标准的患儿分为两组各100例,均采用抗感染、抗病毒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药浴治疗,对照组加温水擦浴,观察两组退热效果及退热时间。结果:治疗组退热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退热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中药熏洗辅助降温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佐治婴幼儿外感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外感发热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及温水擦浴,治疗组采用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熏洗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48 h、72 h后的临床症状及体温变化,记录两组治疗72 h内服用退热药物次数。结果:治疗48 h后两组总有效率及痊愈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组体温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 446,P 0. 05);治疗72 h后治疗组痊愈率高于对照组(χ~2=4. 29,P 0. 05),体温低于对照组(t=4. 452,P 0. 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72 h内服用退热药物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t=12. 127,P 0. 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熏洗佐治婴幼儿外感发热临床疗效明显优于纯西医常规对症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热患儿使用传统温水擦浴及中医推拿清天河水在退热治疗中的效果比较。方法:选择本科室2016年3~12月外感发热T﹥39.0℃患儿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患儿均采用常规中药抗病毒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清天河水小儿推拿手法,对照组则使用传统的温水血管丰富处擦浴方法物理降温。对两组外感发热患儿的90min内降温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90min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30min和60min体温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清天河水手法退热在短时间内能够显著有效快速地降低患儿体温,且用物简单,操作简便安全,值得临床科室在实际工作中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药足浴治疗小儿外感发热证属风热袭表型的退热疗效。方法:选取儿科门诊及病房外感发热的患儿119例,将其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中药足浴配合口服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对照组单纯口服布洛芬混悬液。结果:体温均值两组比较,0.5 h时段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1 h时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5 h时段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热袭表型外感发热中药足浴配合口服布洛芬混悬液治疗组与单纯应用布洛芬混悬液组对照相比,0.5 h、1 h内退热治疗组优于对照组,1.5 h后两组退热效果一致,6 h后体温反复情况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9.
李慧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34):31-33
目的:观察中药退热煎剂足浴法与普他宁塞肛对小儿外感风热的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中药退热煎剂足浴,对照组普他宁塞肛。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后0.5h、1h、2h、3h、4h、6h、24 h、48 h、72 h,监测体温变化和判断综合疗效。结果:观察组综合疗效远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退热煎剂足浴法辅助治疗小儿外感风热的综合疗效优于普他宁塞肛,且患儿体温下降后不易反弹,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药药浴治疗风热型小儿外感发热的疗效。方法收集符合入组标准的风热型小儿外感发热患者12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药浴组,对照组进行基础治疗(静脉滴注炎琥宁注射液和口服柴黄颗粒),药浴组进行基础治疗加中药药浴治疗,疗程3天,比较两组的有效率及解热时间。结果 1)药浴组退热疗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药浴组的解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1)中药药浴对风热型小儿外感发热具有确定的退热疗效。2)中药药浴联合常规治疗可明显提高退热疗效,缩短解热时间。  相似文献   

11.
青柴退热洗剂擦浴对外感高热降温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通过两组不同的物理降温方法比较,探讨青柴退热洗剂擦浴对外感高热的降温效果.方法 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4例,均给予常规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中药洗剂擦浴,对照组给予35%酒精擦浴.在擦浴后分别测量30min、60min、90min后的体温,并与擦浴前所测的体温进行对比.结果 擦浴后30min时治疗组的疗效低于对照组;擦浴后60min时两组的退热效果相当;擦浴后90min时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青柴退热洗剂擦浴对外感高热具有良好的降温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金银花药液擦浴对小儿外感高热的降温疗效。方法:将我院急诊科收治的85例外感高热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观察组42例,治疗组采用金银花药液擦浴,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温水擦浴,比较两组患儿擦浴后30min、60min、90min的体温变化。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97 67%)显著高于对照组(78.57%);两组患儿擦浴后体温下降比较,组间、不同时间点及组间与不同时间点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银花药液擦浴治疗小儿外感高热可快速平稳地降低体温,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药银翘颗粒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小儿外感发热病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7例,西医抗病毒、补液支持及口服布洛芬退热。治疗组53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银翘颗粒口服。结果治疗组应用退热药次数,应用布洛芬1 h后体温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有效率94.34%,对照组有效率76.60%,2组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翘颗粒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应用中医"杂合以治"法治疗小儿外感高热其退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选取小儿外感高热急诊患者84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2例。两组均给予小儿退热颗粒内服,对照组联合温水擦浴进行退热治疗,试验组联合给予刮痧,捏脊等方法"杂合以治"退热,比较两组治疗开始后0.5 h(T0.5)、1 h(T1)、2 h(T2)、4 h(T4)、6 h(T6)、8 h(T8)、12 h(T12)、24 h(T24),各时点的开始退热时间和体温完全恢复正常时间。结果两组综合疗效有差异(P0.05),试验组退热开始时间及完全恢复正常时间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杂合以治"治疗小儿外感高热临床疗效优于单独使用中药小儿退热颗粒。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银翘散泡浴方治疗小儿外感发热风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外感发热风热证患儿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静脉滴注炎琥宁注射液和补液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温水泡浴,治疗组予银翘散泡浴方,治疗3d。比较两组患儿的体温变化、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h后,两组患儿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48、72h后,治疗组体温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儿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银翘散泡浴方治疗小儿外感发热风热证具有较好的治疗疗效及退热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万英  赵相雨 《四川中医》2013,(10):101-102
目的:观察解毒退热颗粒治疗小儿外感发热风热犯表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我院门诊就诊的72例小儿外感发热辨证为风热犯表型(风热型)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解毒退热颗粒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板蓝根颗粒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进行3天的观察治疗并记录临床反应和不良效果。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3天后的退热效果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解毒退热颗粒治疗小儿外感发热风热犯表型临床疗效良好,无明显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笔者临床上采用自拟中药祛风退热药浴为主治疗小儿风热外感发热12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我院儿科门诊风热外感发热患儿2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28例,其中男68例,女60例;平均年龄20.5±12.88个月;平均病程23.76±13.54小时;平均体温37.89±0.41℃。对照组112例,其中男60例,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中药足浴作为外感发热的一种辅助治疗的退热效果作进一步的探析。方法将我院儿科2013年8月—2015年5月收治96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入院后再给予常规抗炎、抗病毒治疗及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观察组给予我院自制的中药水剂足浴,对照组给予温水足浴,记录两组研究对象用药后的体温。结果⑴两组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中药水剂及温水足浴,两者在0.5小时及1小时内的体温记录结果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2小时以后两者体温记录结果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⑵两组研究对象治疗3天内的体温记录结果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⑶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足浴在小儿外感风热治疗中有其独特的优势,在今后的护理过程中,继续发挥中药足浴在小儿外感风热中的优势,使其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范围得到进一步的扩大。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药足部熏洗治疗小儿外感发热退热疗效。方法将50例外感发热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降温治疗,观察组2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中药足部熏洗治疗。将两组的体温变化情况、症状积分、C反应蛋白(CRP)水平、临床疗效、退热时间、住院时间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30min、1h、4h、6h、12h的体温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症状积分、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退热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足部熏洗应用于小儿外感发热治疗中的退热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药物治疗基础上运用朱琏兴奋针法联合耳尖放血治疗小儿风热型外感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风热型外感发热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体温达38.5℃及以上的患儿联合布洛芬混悬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朱琏兴奋针法联合耳尖放血治疗。观察2组患儿治疗后第1h、6h、24h、48h、72h体温变化情况,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0%,优于对照组的85.0%(P0.05);2组治疗后患儿体温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第24h、48h、72h体温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朱琏兴奋针法联合耳尖放血能有效治疗小儿风热型外感发热,在短期内降低患儿体温,降温效果持续而平稳,无反跳现象,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