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于培  李斌 《现代药物与临床》2020,35(8):1638-1641
目的研究银杏叶片联合阿替洛尔片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在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分院治疗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口服阿替洛尔片,6.25~12.5 m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银杏叶片,2片/次,3次/d。两组患者持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两组的心功能指标和血清生化指标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1.67%、9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显著降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高峰充盈率(LVPFR)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心功能指标改善较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肌酸激酶(CK)和内皮素-1(ET-1)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并且治疗组血清生化指标水平降低较明显(P0.05)。结论银杏叶片联合阿替洛尔片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改善心肌功能,降低血清生化指标水平。  相似文献   

2.
《中国药房》2017,(23):3274-3276
目的:探讨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12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 L中,ivgtt,qd。两组患者均治疗7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并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hs-CRP、NT-pro 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hs-CRP、NT-pro BNP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显著,能明显降低患者血清hs-CRP和NT-pro BNP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7月抚顺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2例为对象研究,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片,首次剂量300 mg/次,之后75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通心络胶囊4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心功能指标、炎性因子、心肌酶学指标、QRS积分和心肌梗死面积。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8.3%、91.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左室收缩期末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和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均明显降低,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脑钠肽(BNP)、心肌肌钙蛋白T(c Tn T)、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QRS积分、心肌梗死面积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心功能,降低炎性反应,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王琦 《现代药物与临床》2020,35(7):1398-1402
目的研究参松养心胶囊联合盐酸伊伐布雷定片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12月在光山县人民医院治疗的8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盐酸伊伐布雷定片,1片/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参松养心胶囊,3粒/次,3次/d。两组患者持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明尼苏达心功能不全生活量表(MHLFQ)评分、6 min步行试验(6MWT)、心功能指标、血清学指标水平、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33%(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显著降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左心功能指标改善较多(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HLFQ评分显著降低,6MWT和GQOLI-74评分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改善较多(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 BNP)和肌钙蛋白T(c TnT)水平显著降低(P0.05);并且治疗组血清NT-pro BNP和cTnT水平降低较多(P0.05)。治疗后,两组患血清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显著降低(P0.05);并且治疗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降低较多(P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联合盐酸伊伐布雷定片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具有较好的疗效,能够改善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降低血清学指标和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季洁  王莹  赵红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9,34(7):1988-1992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9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4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71例)和治疗组(71例)。对照组静脉滴注注射用磷酸肌酸钠,1.0 g加入5%葡萄糖液250 mL,持续30~45 min,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通心络胶囊,3粒/次,3次/d。两组患者连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超声心动图指标、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量表(MLHFQ)评分及心肌肌钙蛋白I(cTnI)、B型利钠肽(BNP)和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83.1%,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4.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显著升高(P0.05),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容量(LVEDV)和左室收缩末期容量(LVESV)及左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值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这些超声心动图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身体领域、情绪领域、其他领域评分和总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MLHFQ各评分项目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TnI水平及血浆BNP、GMP-140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cTnI、BNP、GMP-140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可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抑制左心室重构,正性调节心肌微循环,减轻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对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血清B型尿钠钛(BNP)水平和心电图的影响,探讨替罗非班治疗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符合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入选标准患者65例,分为试验组(n=34)和对照组(n=31)。试验组在对照组给予肠溶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低分子肝素等常规治疗药物的基础上加用持续微量泵入替罗非班,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NP水平和心电图改变。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BNP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试验组下降更显著(P〈0.0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心电图缺血性改变有明显好转(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替罗非班能够显著降低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血清BNP水平,改善心电图,无严重不良反应,从而说明替罗非班治疗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栓通注射液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BNP水平影响。方法共收集60例溶栓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例资料.治疗组30例给予尿激酶静脉溶栓联合滴注血栓通注射液治疗,对照组30例单纯溶栓治疗。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BNP的动态水平变化。结果血栓通注射液能够降低早期STEMI患者血清BNP水平。结论血栓通注射液可改善早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诺肝素钠注射液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于溶栓后12 h肌内注射依诺肝素钠注射液,7 500 IU/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丹红注射液,30 m L加入到5%葡萄糖注射液250 m L中,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7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血清学指标和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2.9%、91.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c Tn T)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血清学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院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8.4%、4.2%,院外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0.4%、4.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诺肝素钠注射液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降低血清hs-CRP、CK、CK-MB、c Tn T水平,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程志祥  冯飞  覃辉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8,33(10):2548-2551
目的探讨福辛普利钠片联合注射用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于红安县人民医院诊治的慢性心力衰竭14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73例。对照组静脉滴注注射用环磷腺苷葡胺,90 mg加入到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溶解,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福辛普利钠片,1片/次,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5 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的心功能指标、血液生化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2.19%、94.5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均显著升高,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 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血液生化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福辛普利钠片联合注射用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显著改善心功能和血清生化指标,不良反应轻微,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联合替格瑞洛片治疗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收治的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口服替格瑞洛片,首次剂量2片,此后1片/次,2次/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通心络胶囊,4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症状缓解情况、炎性因子、心肌酶谱指标、左心功能参数、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5.5%、92.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硝酸甘油用量、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均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抑制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均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肌酸激酶(CK)、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钙蛋白T(cTnT)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左心房内径(LADD)、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D)明显降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增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MACE发生率分别为13.2%、3.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联合替格瑞洛片治疗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临床症状,调节炎性因子和心肌酶谱指标水平,降低MACE发生率,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联合福辛普利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青岛思达心脏医院就诊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口服福辛普利钠片,10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通心络胶囊,2~4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心电图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静息心率、收缩压、舒张压、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CHO)、低密度脂蛋白(LDL-C)、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和心电图疗效分别为73.17%和68.29%,均分别显著低于治疗组90.24%和87.8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静息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静息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TG、CHO、LDL-C和NT-proBNP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TG、CHO、LDL-C和NT-proBN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LVEDD和LVESD显著降低(P0.05),LVEF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患者心功能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联合福辛普利治疗缺血性心肌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炎性反应和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参松养心胶囊联合瑞替普酶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4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注射用瑞替普酶,18 mg加入10 mL无菌注射用水,缓慢推注(时间2 min),30 min后重复1次上述操作。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参松养心胶囊,4粒/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脏生物标志物、心脏超声指标、心肌梗死面积、血流变学相关参数和血清学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是76.2%、92.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心肌梗死面积均显著下降,而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显著增加,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cTnⅠ、CK-MB、NT-proBNP、心肌梗死面积显著低于对照组,而LVEF值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全血黏度高切、低切(WHV和WLV)及血浆黏度(PV)值;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这些血流变学相关参数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丙二醛(MD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显著增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MDA、hs-CRP低于对照组,而SOD水平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是26.2%、11.9%;治疗组MACE发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9.5%、14.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参松养心胶囊联合瑞替普酶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减轻患者心肌梗死程度,保护心功能,改善血流变学功能,拮抗机体氧化应激,减少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芪苈强心胶囊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衡水市第五人民医院内科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120 mg,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芪苈强心胶囊,4粒/次,3次/d。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6分钟步行距离(6MWD)、左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心衰生化指标肌钙蛋白T(cTnT)、氨基末端B型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血清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同型半胱氨酸(Hcy)。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5.12%)明显高于对照组(80.4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的6MWD、LVEF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的cTnT、NT-proBNP、hs-CRP、Hcy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IGF-1显著高于治疗前,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治疗组的cTnT、NT-proBNP、hs-CRP、Hcy显著低于对照组,IGF-1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芪苈强心胶囊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慢性心衰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能够改善慢性心衰的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参龙宁心胶囊联合盐酸索他洛尔片治疗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8月—2021年4月在郑州市中心医院就诊的108例室性早搏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全部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口服盐酸索他洛尔片,80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参龙宁心胶囊,2.0 g/次,3次/d。两组患者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心电图指标、心功能指标和血清指标。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2.59%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7.78%(P<0.05)。治疗后,两组的QT离散度、Tp-e间期、室早总数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的QT离散度、Tp-e间期、室早总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升高,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心房内径(LAD)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LVEF高于对照组,LVESD、LAD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N前端脑钠肽(NT-proBNP)、抗心磷脂抗体(ACA)水平显著降低,载脂蛋白A1(ApoA1)水平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NT-proBNP、AC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ApoA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参龙宁心胶囊联合盐酸索他洛尔片治疗室性早搏的疗效确切,能减轻室性早搏症状,改善心功能,减轻室性早搏患者的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15.
郭忠娟  刘颖  刘妍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9,34(10):3059-3062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胶囊联合克林霉素磷酸酯片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9月在天津市宁河区医院就诊的8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口服克林霉素磷酸酯片,0.3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血府逐瘀胶囊,4粒/次,3次/d。两组患者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时间、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0.00%、9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下腹疼痛、腰骶胀痛、盆腔包块、盆腔积液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的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胶囊联合克林霉素磷酸酯片治疗慢性盆腔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缩短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改善血液流变学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通心络胶囊联合曲美他嗪对老年心肌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8年9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江北院区82例心肌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口服盐酸曲美他嗪缓释片,20 mg/次,3次/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通心络胶囊,1.04 g/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ST段缺血情况和心肌酶谱各指标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6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17%,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T段缺血次数和持续时间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心肌酶谱各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药物所致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心络胶囊联合曲美他嗪可有效改善心肌缺血患者ST段缺血情况及心肌酶谱指标,疗效安全显著,对促进心肌缺血患者病情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刘冰  杨娜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6,31(8):1160-1163
目的研究通心络胶囊联合吲达帕胺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商洛市中心医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口吲达帕胺缓释片,1片/次,1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通心络胶囊,3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电图和血脂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2.0%、94.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T段压低、ST段抬高、房性期前收缩和室性期前收缩的患者例数均显著减少,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HDL-C)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这些指标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联合吲达帕胺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显著降低血脂水平,改善心电图情况,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