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eroral endoscopic myotomy,POEM)是一种通过切开食管下括约肌,改善贲门失弛缓症临床症状的微创内镜技术。作为近年来的新兴内镜技术,POEM症状缓解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且具有恢复快、费用低等优势。随着研究者们对POEM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有关POEM的手术方式有了新的研究进展,本文就POEM标准术式的改进、改良术式及衍生术式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估在首次POEM失败后再次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再次POEM )作为补救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33例首次POEM后仍出现持续/复发症状的患者(Eckardt 症状评分≥4) 被回顾性地从一个 维护数据库中选择出来,这个数据库中共有2516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主要指标是随访期间症状缓解, Eckardt评分≤3。次要观察指标是手术相关不良事件, 食管下括约肌 (LES) 压力的变化, 以及再次POEM治疗前后的反流症状。结果 所有患者在首次行POEM后平均18.6个月(3~55个月)成功进行了再次POEM。平均手术时间为45.1 min(28~64 min)。通过保守治疗成功地处理了一例黏膜下隧道感染。在平均随访期间36.6个月 (12~58个月), 所有患者达到了症状缓解 。在再次POEM 前平均症状评分为 5.5分(4~8分),处理后平均1.3分(范围:0~3分;P<0.001)。再次POEM后, 平均食管下括约肌压力也从26.0 mmHg下降到9.6 mmHg (P<0.001)。再次POEM的临床反流并发症发生率为33.3%(11/33) 。结论 在首次POEM失败后,再次POEM看起来安全有效,作为一种补救方案,可以使所有患者短期症状缓解并且无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探究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治疗食管中段憩室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从前瞻性数据库中回顾性纳入2014年4月—2019年9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接受食管憩室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diverticular peroral endoscopic myotomy, D?POEM)治疗食管中段憩室的患者,使用适用于食管中段憩室的改良Eckardt评分系统评估憩室症状的严重程度,从临床成功情况、技术成功情况、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等方面评价其有效性及安全性。 共纳入7例食管中段憩室患者,D?POEM治疗临床成功7例,技术成功7例,手术用时为16~70 min;2例发生轻微并发症,无严重并发症,无复发;随访时间为2~16个月,改良Eckardt评分患者中位得分由术前3分降至术后0分。初步认为D?POEM确保了正常食管腔与食管憩室之间间隔肌的完全切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食管中段憩室的技术;改良Eckardt评分系统适用于食管中段憩室治疗前后的症状评价。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对贲门失弛缓症(AC)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3年11月本院诊断为AC并接受POEM治疗的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术中、术后以及随访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及治疗情况。结果所有3例患者均成功接受POEM术,仅1例在术中出现皮下气肿,术后2小时后气肿消退。术后随访1~3个月,3例患者吞咽困难得到明显缓解。结论 POEM治疗AC近期疗效肯定,可以迅速缓解AC患者吞咽困难,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5.
胃轻瘫的发病率日益增加,其治疗方式主要有药物保守治疗、胃电刺激、幽门成形术、肉毒杆菌毒素注射和幽门支架置入术。经口内镜下幽门肌切开术(G-POEM)是治疗难治性胃轻瘫的一种较新的术式,具有微创、安全、有效等优势,本文就G-POEM治疗难治性胃轻瘫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初步探讨透明帽在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2013年7月由同一操作者采用透明帽辅助的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治疗54例贲门失驰缓症患者,统计手术时间、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患者住院时间等。结果共54例贲门失驰缓症患者行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成功54例,手术成功率100%,16例出现术中或术后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9.6%,手术时间45~396 min,平均(125±61)min,患者住院时间为5~28 d,平均(13.0±4.5)d。结论透明帽应用于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安全、方便、有效,能够缩短手术操作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术后一过性菌血症的发生率,为POEM的进一步发展及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前瞻性地连续选择2013年6月5日至2013年7月11日间行POEM患者12例。术后5min、30min、6h、16h分别抽血行血培养及血常规、C-反应蛋白检测,记录体温,同时密切监测患者术后感染相关并发症。结果除1例患者因术中出血,止血后终止手术,余11例患者成功完成手术,其中1例在术后5min血培养中培养出革兰阳性杆菌,而在随后的30min、6h、16h血培养中转为阴性;其余患者血培养均为阴性。同时,患者术后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及C-反应蛋白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且以中性粒细胞的升高最为明显(P〈0.001),而体温变化方面的差异并不显著(P〉0.05)。结论POEM术后存在一过性菌血症,但其具体发生率及最终结论尚需大样本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经口内镜下幽门肌切开术(G-POEM)治疗难治性胃轻瘫的短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行G-POEM治疗的6例难治性胃轻瘫患者资料,其中3例糖尿病胃轻瘫,1例近端胃切除术后胃轻瘫,2例特发性胃轻瘫。评估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手术前后胃轻瘫主要症状指数(GCSI)和胃排空显像(GES)变化。结果6例患者G-POEM过程顺利,平均手术时间39.5 min,平均环形肌切开长度2.3 cm。平均GCSI评分由术前的3.50分降至术后3 d的0.73分,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21,P=0.000)。随访3个月,5例患者症状明显好转,复查胃镜示创面愈合可,幽门阻力较前明显降低,GCSI评分均<2分,GES 4 h均<10%;1例糖尿病患者术后3个月再次出现恶心、呕吐和腹痛等症状,GCSI评分3.25,GES 4 h为55%。结论G-POEM治疗不同类型的难治性胃轻瘫短期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症状及胃排空功能,尤其针对外科术后及特发性胃轻瘫患者疗效更佳,可作为治疗胃轻瘫的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改良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Liu-POEM)与传统POEM在治疗贲门失弛缓症中的差异。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30例完成Liu-POEM的患者和应用Liu-POEM之前近期完成传统POEM的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两种术式的总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及症状评分(Eckardt评分)来评价Liu-POEM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 Liu-POEM平均总手术时间为(27.13±11.42)min,平均肌切开时间为(13.20±5.09)min;术后无患者出现纵隔及皮下气肿,无发热。传统POEM平均总手术时间为 (51.22±25.63)min,平均肌切开时间为 (11.18±7.61)min;术后有3例(10%)患者出现皮下气肿,未经特殊治疗,术后2 d自行吸收;1例患者术后发热1 d,最高体温37.6 ℃,物理降温后体温恢复正常。所有患者术后Eckardt评分<3分。术后随访3~12个月,均无远期并发症发生。结论 Liu-POEM具有操作技术简单,手术时间短,手术创伤小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经口内镜下肌切除术(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2010年11月至2011年11月7例确诊为贲门失弛缓症的患者行POEM手术.记录术前吞咽困难评分、术后并发症及近期远期疗效.结果 7例患者POEM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46~113 min,平均(73±20) min.术后除2例出现皮下气肿、纵隔气肿,经内科治疗后痊愈,余均未出现相关并发症.术后随访1~12个月,7例患者吞咽困难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POEM手术可以迅速解除贲门失弛缓症患者吞咽困难,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