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在治疗杂病中常以脏腑辨证为纲,重视肝、肾、胃、三焦等脏腑阴阳协调,重视肝肾、脾肾、心肾、脾胃、肝胃等脏腑关系,认为阴阳必须协调才能发挥整体功能和协同作用,一旦失常功能失调发为杂病。《临证指南医案》中对肝、肾两脏及胃腑、三焦阐发最多,提出胃阴学说、内风等新见解,为中医学理论创新作出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从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所载木乘土篇医案入手,总结叶氏对土木同病相关疾病的认识和辨证论治规律:首辨有无阴虚阳亢,次辨病位之在肝胆与脾胃;治疗上总以土木同调为总则,具体有泄肝安胃健脾法、滋养肝胃法、平治法、情志调节法等。  相似文献   

3.
《临证指南医案》脱肛篇展现了叶天士诊治脱肛的特色经验。叶氏勤求古训,创立新说,认为脱肛病位在大肠,与脾、胃、肾等脏腑相关。从辨虚实、辨脏腑、辨脉象等辨证,以"升举、固摄、益气"三法为治疗大法,具体体现在重视温补后天脾胃,甘药培中,甘温益气,治在中焦;以血肉之品填补下元,温肾助阳,兼理奇脉;中药炒炭增强收涩之力,固摄肾气,收敛阴液等。叶氏治疗脱肛圆机活法,提高了临证疗效,对后世医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临证指南医案》对反酸一症的辨治特色。方法:通过整理《临证指南医案》中与反酸相关的医案,从病因病机、治法、方药等角度分析叶天士对反酸的辨治特色。结果:32则医案纳入研究,涉及21个篇章,应用频次最多的药物为茯苓、半夏、人参,叶天士将反酸的病机概括为脾胃虚弱及肝胃不和,治疗以健脾化痰的六君子汤为主方,辅以柔肝解郁之白芍、乌梅;苦寒降火之黄连、栀子等。结论:叶天士治疗反酸采用健运脾胃、调和肝胃法,辨其病因之主次先后,随证治之。  相似文献   

5.
气味理论是中药药性理论的核心内容,包括四气和五味。气味配伍理论在方剂配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媲美君臣佐使理论,简单易学且其疗效显著,受到历代医家的青睐。叶天士对药物气味配伍理论研究颇深,不仅继承前世医家对气味配伍的临床应用,而且将其发挥到了极致,在治疗脾胃病时尤其注重气味配伍的应用。本文通过梳理《临证指南医案》有关辨治脾胃病医案,论述了叶天士运用酸、苦、甘、辛、芳香、淡味之间的气味配伍理论在治疗脾胃病中“随证变法”的应用,分为甘温益气、辛甘化阳、酸甘养阴以补脾胃之虚;辛开苦降、酸苦泄热以调脾胃之气机;芳香、淡味祛脾胃之湿;辛润、辛香、辛温以温胃通络等。叶天士将气味配伍与脏腑、病证相结合,灵活变通经方所寓之法并应用于脾胃病的临床证治中,如活用桂枝汤中辛甘理阳与辛甘理营之法、半夏泻心汤辛开苦降之法、麻杏薏苡汤中分消三焦湿热之法、旋覆花汤中辛润通络之法,为后世辨治脾胃病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叶天士的《临证指南医案》中关于胃阳虚证辨治理念和方法独到,叶氏指出胃阳虚之病因,不外乎饮食、劳倦、久病、误治等;胃失受纳通降即为胃阳虚证的典型和主要表现;脉形小濡为胃阳虚证之典型脉象;临证强调脾胃分治;治胃不忘治肝,是叶氏治胃的又一特点。此外,叶氏十分重视胃阳虚证之生活调摄。  相似文献   

7.
介绍岳妍副主任医师治疗脾胃系疾病经验。其在临床诊治疾病的过程中注意本脏疾病的论治,认同叶天士提出的脾胃分论的观点。注重升提脾阳、顾护胃阴,运用整体思维及脏腑理论,肝胃同治、肺胃同治、脾肾同治调节机体整体功能;并通过健脾除湿、滋阴、逐瘀、祛痰、清热等方法进行辨证论治、标本兼顾,调节气机升降,恢复脏腑功能;同时注重将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以把握疾病的实质。  相似文献   

8.
<正> 叶天士所撰《临汪指南医案》(简称《指南》)载崩漏儿二十一案,对其病机的论述内容丰富,用笔机巧,条理井然,深中肯綮,诚堪启迪后人、指导临床。笔者不揣谫陋,拟对叶氏所论崩漏病机作一浅析。脏腑功能紊乱崩漏为血证,血为脏腑所化生并赖脏腑气化以运行,故崩漏之发生与脏腑功能有关,与肝、肾、脾胃等关系更为密切。肝、胃热盛可导致崩漏。叶氏在第10  相似文献   

9.
吴门医派名医叶天士在治疗脾胃病方面经验丰富,见解独特。他从脾胃与肺生理上密切相关,病理上相互影响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从肺论治脾胃病的宣肺、降肺、润肺等治法;同时,又基于五行生克制化关系和卫气营血之传变规律,注重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治肺以防邪传中焦脾胃。具体用药上常以桔梗、杏仁、枇杷叶、紫菀、瓜蒌等开降肺气之品,以助脾升胃降;又以桑叶、麦冬等清润之品润肺生津,以助脾阴、胃阴充盈。现梳理并总结叶天士现存古籍医案中从肺论治脾胃病的思路和实践经验,以期更好地指导当前脾胃病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0.
分析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中暮夜(晚、夕、卧时)用药案例,总结其夜治脾胃用药规律。以法统方,将叶天士夜治脾胃法归纳为升阳健脾(温阳涩脱、建中运湿、温阳利水),健脾养营,宣补胃阳,濡养胃阴,补虚通络各法;认为夜治脾胃杂病具有重视脾胃与其他四脏及奇脉的关系、重视补虚通络、重视气味配伍等特点。探讨叶天士夜治脾胃法的用药特点,对临床治疗疑难杂症、久病痼疾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篇>:"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清代叶天士演绎推广"通"法之义,提出"凡病宜通"的治疗思想.叶天士又提出"久病入络",有易滞易瘀的病机特点.慢性胃炎常见病因虽有肝气犯胃、肝胃郁热、脾胃湿热、胃阴不足、脾胃虚弱等等不同,但因其病程长,反复发作,最终多致脾胃之络"不通"引发各种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2.
《临证指南医案》中直接应用《伤寒论》《金匮要略》之方近70首,明确提出循仲景法者上百处。叶天士在汲取仲景学术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汲取了李东垣的学术思想,指出"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也",分治更加细化;叶天士认为,"胃为阳土,宜凉宜润",且"阳明阳土,非阴柔不肯协和",故叶天士反对妄用味苦性寒之品,而多施以甘平或甘凉濡润之品;通补阳明是叶天士重要的学术思想之一,是指通过顺达胃气,补中寓通的治胃之法,使胃气下行,达到通降胃气的目的,叶天士通补阳明的思想主要受张仲景大半夏汤影响;叶天士将仲景的理论进一步发挥,提出了"久痛入络""久积入络",治疗方面,在仲景活血化瘀通络的基础上,提出了"非辛香无以入络""病在脉络,为之辛香以开通"的观点,确立了以"辛香通络"为主的治疗大法;叶天士承仲景之说,知肝病易横传犯脾,指出"肝为起病之源,胃为传病之所""肝木横逆,胃土必伤",常肝脾同治。叶天士继承仲景的脾胃学说,并汲取后世医家的思想,在脾胃分治、固护胃阴、通补阳明、辛通胃络及调理肝木等方面均有所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 人有五脏,睥胃居中,为后天之根本,升降之枢纽。“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卷三)若脾胃升降功能失常,则百病由生。然“治脾胃之法,莫精于升降。”前贤谓:脾胃病寒热虚实固当详辨,“其于升降二字,尤为紧要,”故调治脾胃升降功能实为治疗脾胃病的重要方法之一,临证多有所获。现不揣谫  相似文献   

14.
历代以来 ,对脾胃功能在生理上的重要意义已多有阐发 ,其中尤以李东垣之《脾胃论》为精详。至清代叶天士始有脾胃分治之说 ,可见同为后天之本 ,脾胃在脏腑阴阳属性、体用等方面均有所不同。我们认为 ,阳明经腑 (胃 )在病机传变上的意义较脾更为重要 ,试阐述之。1 胃腑的生理功能是其病机传变的基础《灵枢·五味》指出 :“胃者 ,五脏六腑之海也 ,水谷皆入于胃 ,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指出了胃的受纳和消化吸收功能 ;《灵枢·营卫生会》篇曰 :“人受气于谷 ,谷入于胃 ,……其清者为营 ,浊者为卫”。提示胃参与了营卫气血的化生 ,故有“阳明…  相似文献   

15.
《临证指南医案》记载了叶天士治疗脾胃病的学术渊源和学术经验。叶天士在前人基础上,主张脾胃分论,创胃阴学说和络病理论,临床善用养胃阴法、宣胃阳法、两和肝胃法和辛香、虫蚁通络法,对当今脾胃病的研究和临床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李东垣论治"九窍不和"诸证,主要强调脾胃之气的重要性,用药上则重胃气及脾阳之升运,多脾胃同治,至于降胃之法,则未有详论。而叶天士则袭东垣之说,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脾胃分治、以通为用等治疗方法,弥补了东垣所论之不足。结合叶天士部分临床医案,略探其治疗"九窍不和"诸证对东垣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陈学达 《浙江中医杂志》1999,34(12):514-514
叶天士创温热病卫气营血辨证治疗体系,对内科杂病证治造诣颇深,尤精于脾胃病证的论治。笔者现就《临证指南医案》中有关脾胃病医案共791则,879诊次的内容,来探讨叶氏对脾胃病证治的独到经验。1 脾胃的生理特点叶氏把脾胃生理特点,概括为“纳食主胃,运化主脾,脾宜升则健,胃宜降  相似文献   

18.
脾胃为后天之本,生化之源。胃主纳谷,脾主运化,脾胃和则运行健,脏腑得养而安;脾胃衰则谷难运化,诸脏失济而危。人之脏腑百骸的功能活动,全赖气以维持推动。气是由先、后二天之精升华而成,其根在肾,其主在肺,而脏腑各以气为用。脾胃位居中焦,其气的升降出入之机规律有序,常则运转和协,异则滞逆衰乱。故在诊治中,不只脾胃本脏腑病变,应调脾胃、理气机,即他脏  相似文献   

19.
《医案偶存》是清代江西南丰医家李铎从医多年的医案精选,全书十二卷,共整理病案240余例,其中脾胃方面疾病有56例。而在其他疾病诊治中李氏特别重视脾胃功能,在病案中均予记录脾胃方面症状,在用药上亦注重脾胃功能方面的调理。本文从议病用药、首重脾胃,肾之为病、重视后天,肺之为病、谨记脾胃,见肝之病、知肝传脾,神志疾病、不忘脾胃等方面论述李氏脾胃学术进行探析。并对书中记录的李氏从医经验及纠正失治误治的临床心得给予分析,以供借鉴和传承。  相似文献   

20.
胃病从肝论治,历代医家多有论述,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案共计49案,其中有16案是从肝论治或肝胃同治的病例.叶天士说:"肝为起病之源,胃为传变之所""肝脏厥气乘胃入膈""厥阴顺乘阳明,胃土久伤,肝木愈横","厥阴之气上干,阳明之气失降".现代医家刘渡舟也指出:"肝胃之气,本又相通,一脏不和,则两脏皆病",说明肝胃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病理联系.现代医家黄一峰治疗胃脘痛,以通调气机为纲,他认为胃气失于通降是本病的主要病机,气滞又可以导致食积、痰湿、郁火、瘀血、伤阴等病理变化,使之久痛难愈.而胃气之所以失于通降,首先与肝气郁结,横逆犯胃息息相关,所以治疗胃痛,十分重视疏泄肝气以协助脾胃之气的升降.胃之通降失司,则脾之清气难以升发,故临诊用药常升降并进,常用黄连(或龙胆草)配吴茱萸辛升苦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