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观察调脂颗粒联合瑞舒伐他汀钙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瑞舒伐他汀钙,观察组在瑞舒伐他汀钙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调脂颗粒。两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纤维蛋白原(FIB)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4.00%高于对照组80.00%(P0.05);治疗后两组TC、TG、LDL-C、FIB、hs-CRP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HDL-C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FIB、hs-CRP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调脂颗粒联合瑞舒伐他汀钙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能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血脂水平,使hs-CRP、FIB得到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中药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6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采用阿托伐他汀钙片加中药降脂方治疗,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两组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分别检测患者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及肝肾功。结果:阿托伐他汀钙片能显著降低TC和LDL-C,但对TG作用不明显。阿托伐他汀钙片+中药降脂方治疗,能显著降低LDL-C和TC、TG,且对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中药治疗高脂血症疗效明确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陈皮黑茶联合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两组在饮食指导、健康运动指导等基础上口服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组加用陈皮黑茶频服。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TC、TG、LDL-C、HDL-C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陈皮黑茶联合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脂血症能够改善血脂,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研究国产瑞舒伐他汀与国产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3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A组44例,给予国产瑞舒伐他汀钙片5mg/d;B组40例,给予国产阿托伐他汀钙片10mg/d,C组39例,给予国产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d。3组共治疗12周,观察其调脂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载脂蛋白B(apoB)、非高密度脂蛋白(HDL-C)、LDL-C/HDL-C、apoB/apoAI均呈下降趋势(P〈0.05);HDL-C、载脂蛋白AI(apoAI)、脂蛋白(a)[LP(a)]未见明显变化(P〉0.05)。组间比较,A组的TC、LDL-C、apoB、apoB/apoAI水平降低较B组明显(P〈0.0167),TG、非HDL-C、LDL-C/H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67);B组与C组比较,C组的TC、LDL-C、apoB、非HDL-C、apoB/apoAI水平降低较B组明显(P〈0.0167),TG、LDL-C/H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67);A组与C组比较,TC、TG、LDL-C、apoB、非HDL-C、LDL-C/HDL-C、apoB/apoA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167)。观察期间三组均无不良反应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结论国产瑞舒伐他汀5mg较国产阿托伐他汀10mg有更强的调脂作用,与国产阿托伐他汀20mg调脂效果相当,疗效确切,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调脂颗粒联合瑞舒伐他汀钙治疗痰瘀互结型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痰瘀互结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予调脂颗粒联合瑞舒伐他汀钙治疗,对照组予瑞舒伐他汀钙治疗,2组均以治疗12周为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观察2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HDL-C)的变化,比较2组临床疗效与中医证候评分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组治疗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P0.05)。2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12周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调脂颗粒联合瑞舒伐他汀钙治疗高脂血症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清脂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130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次,1次/d,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清脂胶囊,4粒/次,3次/d,口服.两组均治疗8周.测定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ApoA)及载脂蛋白B(ApoB);检测一氧化氮(NO)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TC、TG,LDL-C及ApoB100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P <0.01);HDL-C及ApoAl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3.85%,优于对照组的81.54% (P<0.05);治疗后观察组vWF水平低于对照组,NO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清脂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能改善患者血脂水平,提高临床疗效,并对血管内皮功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廖敏敏 《新中医》2022,54(18):54-57
目的:观察降压调脂方联合硝苯地平、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老年高血压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2 例老年高血压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以简单随机化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 例。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降压调脂方治疗,2 组均治疗8 周。比较2 组临床疗效,血压、血脂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13%,高于对照组71.74% (P<0.05)。治疗后,2 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 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SBP、DBP 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组LDL-C、TG、TC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HDL-C 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52%,低于对照组23.91%(P<0.05)。结论:降压脂方联合硝苯地平、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老年高血压病合并高脂血症疗效显著,可有效控制血压和血脂,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脂康联合瑞舒伐他汀钙治疗糖尿病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23例作观察组,给予血脂康联合瑞舒伐他汀钙治疗,另选择同期仅接受瑞舒伐他汀钙治疗的20例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前后两组血糖无差异(P>0.05),观察组在TC、TG、HDL-C和LDL-C改善程度上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6%和70.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脂康联合瑞舒伐他汀钙治疗糖尿病高血脂症疗效确切、安全,能够迅速纠正患者血脂异常,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血脂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UA患者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5mg/d组(A组)与瑞舒伐他汀10mg/d组(B组)。分析比较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脂(TG)的变化,同时观察UA患者临床效果。结果:瑞舒伐他汀5mg/d与瑞舒伐他汀10mg/d均能显著降低TC(P<0.01)、LDL-C(P<0.01),瑞舒伐他汀10mg/d作用强于瑞舒伐他汀5mg/d(P<0.05),瑞舒伐他汀5mg/d与瑞舒伐他汀10mg/d均能升高HDL-C,并降低TG,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瑞舒伐他汀5mg/d与瑞舒伐他汀10mg/d均能显著降低TC、LDL-C,但瑞舒伐他汀10mg/d作用优于瑞舒伐他汀5mg/d。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不同他汀类药物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选取97例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49例,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空腹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92%,高于对照组的93.75%(P0.05);观察组TC、TG、LDL-C、hs-CRP水平显著降低,且较对照组更接近正常值(P0.05),观察组HDL-C水平明显升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6.5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3.75%(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较阿托伐他汀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效果显著,调脂作用更明显,相对较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