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仲景养生文化是中医养生学的组成部分,文章分析了张仲景养生文化非物质文化的申遗,探讨了对仲景养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并提出促进仲景养生文化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王宇 《科学养生》2013,(1):42-44
在中国,养生保健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中医养生是中华民族认识生命、维护健康、战胜疾病的智慧结晶和文化瑰宝。"地域养生"即根据不同的地域环境特点制订适宜的养生保健和治疗原则,是利用地理环境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对人体健康状况进行干预,是中医学整体观念与辨证施治的基本特点在中医治疗学上因地制宜的应用。"养生"一词,最早出于战国时期《庄子·养生主》,"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随着养生概念进一步发展,在《黄帝内经·素问》中就提出了地域养生观点,并进行了  相似文献   

3.
中医传统养生学源远流长,先秦楚地养生思想是后世养生思想的渊源,其思想与方法对后世有很大影响,涌现了许多养生大家,东汉末年张仲景在养生学方面也有很深造诣,研究其养生思想与先秦养生思想的相关性,对于现代研究仲景养生思想具有高屋建瓴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从文化角度、历史角度对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进行分析论证,认为伤寒之“寒”字释“正”为合法,义改邪归正,即正伤而致诸病,否则会使“伤寒”狭隘化,违背仲景“伤寒”之本义。  相似文献   

5.
正湖北明代名医万全结合湖北特定的气候与地理环境,汇萃诸家之长,参以己见所著成的《万氏家传养生四要》一书从寡欲、慎动、法时、却疾四个方面提出了地域性特色鲜明的养生观点,对于现今湖北地域性养生文化研究和构建湖北特色养生与长寿文化体系有重要的启示意义。1湖北地域性养生文化研究的内容1.1养生与养生文化养生指保养、调养、颐养生命,即以重人贵生、趋利避害、颐年尽数、天人和谐、脏腑协调、形神兼养、先后天  相似文献   

6.
清代的陈修园是伤寒学派的中坚力量之一,有16本中医学著作,为推广张仲景的学术思想与中医学教育做出了无可替代的贡献,其宗亲弟子们也在陈修园的启发之下继续深挖张仲景的学术思想与伤寒学派的用药特点,指出并阐释了经方的精妙之处,在陈修园的著作中留下按语,记录下自己对于方药的理解,为后世医家继续研究伤寒学派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提升医学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方法。方法:结合医学院校教育教学实际,查阅文献,分析仲景文化的基本特征,以仲景文化氛围为依托,以仲景文化思想道德精髓和文化技能培养为重点,将人文素质教育融入医学院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结果:仲景文化在培养德才兼备的医学人才中具有重要作用。结论:医学院校必须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弘扬仲景文化,充分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8.
发挥中医文化优势开展对外临床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臻  董飞侠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10):2025-2026
随着中西医学文化交流的不断增多,中医学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显著的临床疗效正越来越受到世界的瞩目,如何用英语来阐述古奥的中医学道理,提高外籍学员学习中医兴趣,提高教学质量。这对我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优化中医对外教学也是本院开展中医对外教学过程中所必须要面临的一大课题。  相似文献   

9.
《亚太传统医药》2010,6(4):F0002-F0002
<正>4月11日,首届中国传统医药文化传承与养生文化产业高峰论坛(以下简称"论坛")在北京隆重召开。论坛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保健协会、中国中药协会联合举办,来自国内外中医药行业的专家、学者和中医药产业传承人、从业者300余人齐聚北京,共  相似文献   

10.
作为医圣的故里,南阳仲景文化积淀厚重,优势十分明显。南阳借助仲景文化优势,借力张仲景医药科技文化节这一载体,打造仲景文化品牌,实施张仲景医药创新工程,不仅弘扬仲景文化,加速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南阳工、农业结构调整,进而达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文化丰富、振兴南阳经济的良好效果。打造城市特色品牌每年一届的张仲景医药科技文化节,以实施张仲景医药创新工程为抓手,大力弘扬仲景文化,广泛开展学术交流,不仅仅在传承仲景学说、光大医圣精神方面发  相似文献   

11.
<正>品牌化战略是推动仲景文化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增强区域间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仲景文化是中医药文化的杰出代表,同时也是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仲景文化的品牌化,对于促进中医药文化的繁荣发展,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合理布局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1仲景文化品牌化战略的相关概念品牌化战略通常有两层含义,一是企业的品牌化战略,如用户第一战略、产品开发战略、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12.
《伤寒论》112方中,运用甘草者70余方,可谓是《论》中应用次数最多的一味药物。甘草生用气平泻火,炙用气温补中。纵观《伤寒论》,甘草发挥功效的最大优势,在于巧妙恰当的配伍。一、强化药效强化药效是说某些药物与甘草配伍,其原来固有的功效增强了。在《伤寒论》中,主要表现在与桂枝和芍药的配伍上。桂枝,《别录》称其主治心腹寒热冷痛,治头痛、腰痛、汗出。在《伤寒论》中,桂枝配甘草是桂枝的重要配伍结构之一。后世注家,在解释其配  相似文献   

13.
中医药文化是优秀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科学和哲学思想,是人民在千百年的中医药事业奋斗发展中孕育出来的宝贵财富。我们有必要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了解中医药文化。这不仅有益于我们自身,还可以使我们身边的人受益。本文将从中医药的发展、养生学的发展、饮食养生、药膳养生、情志养生和药酒养生来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4.
刘瑜  刘欣欣  李莲  林春秀 《光明中医》2023,(8):1579-1582
当前,治未病服务“宽泛化”、理论与实践结合脱节问题日益凸显,如何增强治未病服务的生活化属性、品牌的文化基础与群众基础,文章以赣州市中医院“虔派健康”治未病服务体系为例,阐释赣南客家人维系健康、对抗疾患及探索生命的过程中,赣南客家文化与中医药文化不断交融,形成了赣南特色治未病观。地域文化中蕴含的生命价值观,为增强客户和患者的认同感、归属感和依从性提供参考依据。对具有地域特色的、因地制宜的中医治未病服务体系构建,助力“健康中国”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以通为补”属于中医治则治法范畴,指某些疾病治疗中应用发汗、攻下、消导、行气等祛邪手段,即“通”法,最终起到使人体脏腑达到阴平阳秘状态的“补”的作用。“以通为补”学术思想自古而有之,随着医学发展,后世医家在其本义基础上进行扩展,至今对于指导临床治疗仍有重大意义。张仲景作为古代著名医家,虽其著作中未明确提出“以通为补”,但《伤寒论》《金匮要略》中诸多理法方药无不透露出这种学术思想。此文对“以通为补”的理论源流及仲景理论下“以通为补”的临床应用进行探讨,以期有助于临床。  相似文献   

16.
以中医养生康复理念中的哲学思想影响与传承为线索,探讨了中医养生康复理念对生理病理的认识方式受到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渊源及其与当代哲学思想的相通之处,以期为其形成找寻思想脉络根源。中医养生康复理论中最重要的基本观点包括"精气神"理论与"天人相应"的人与自然互参理念,这两种观点的形成,受到先秦时期儒家"中和"、"修德"思想,道家"精气神"学说、"道法自然"思想和其他思想流派的影响。同时,中医养生康复理论对病因所坚持的唯物主义的观点,与当代唯物主义思想与辩证法亦有相通之处。中医学养生康复理论观念通过对中国古代哲学及当代哲学思想的受承、吸收、融合与体现,形成了自身独具特色的理论框架、养生原则、康复理念,从而奠定了中医学极具中国文化特色的养生康复思想体系和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7.
细辛为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汉城细辛、或华细辛的干燥全草,以其根极细而味极辛而命名。仲景用细辛者计16方,其中《伤寒论》5方,《金匮要略》11方。仲景加减法中,加细辛者有“咳”、“下有阵寒”、“心烦吐痛,不能食饮”三项。其功效可归纳为以下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仲景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所载方剂中,运用半夏者共计47首。其中《伤寒论》中17首,《金匮要略》中30首。方剂以半夏为君或命名者,约21首(包括两书重叠运用者),其中《伤寒论》中5首,《金匮要略》中16首。兹就其有代表性的方剂,分六个方面试述如下,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9.
甘草属豆科植物,以味甘而得名,因其作用较多,应用广泛,以调和诸药有功,为众药之首,故有国老之称。我国古代的医学家张仲景尤为重视此药,应用极其广泛。在他的巨著《伤寒杂病论》中有250方应用甘草,《伤寒论》所有药物只91味,但仅甘草一味竟用达71方。本文拟就仲景应用甘草的律规作一初步探讨。一、关于甘草作用及应用病证甘草以其甘平可以在表里寒热虚实方剂中配伍,应用于各种复杂的证候,如腹痛、心悸、咳嗽、喘息、少气、心烦、肢厥、汗出、奔豚、  相似文献   

20.
附子大热纯阳,逐沉寒痼冷,补下焦阳虚,救三阴厥逆,有立挽危亡之效。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用附子的方剂共33首,本文试对其应用附子的经验进行探讨,漏误之处,祈同道斧正。1 扶阳固表附子配伍桂枝汤,主治太阳表证,汗不如法,玄府洞开,阳气随津外亡而恶风,小便不利,四肢拘急者。如《伤寒论》第20条曰:“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以桂枝汤调和营卫,加附子一味扶阳固表,以阳复津回,诸症自愈。正如陆渊雷氏云:“良工治病,不患津之伤,而患阳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