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治未病"是中医传统思想文化理念之一,其汇集中医保健、预防、医疗、养生和康复思想为一体,提出疾病应当以预防为中心,要求医疗机构将"治未病"理念与健康服务相结合,构建覆盖患者全周期、结构科学、内容丰富的"治未病"健康服务体系,以保障患者就诊服务质量。文章主要通过中医"治未病"理论简述、中医"治未病"理论下健康服务体系构建存在的问题和中医"治未病"理论下健康服务体系构建发展建议三个方面,对当前中医"治未病"理论健康服务体系的构建现状进行探讨,并为其发展提出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治未病"是中医学的健康观,是中医学奉献给人类的健康医学模式。"治未病"理念蕴含着丰富的预防医学思想,开展中医药"治未病"健康管理服务符合我国经济发展大局的需要,适应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提高群众对"治未病"的认知、完善"治未病"工程的运行机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及资金保障对促进"治未病"健康管理服务的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治未病"以"防"为核心,重视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倡导未病先防,重视养生,核心理念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健康管理通过控制人们生活方式中的健康危险因素和行为,降低危险因素,维护人体健康。健康管理与"治未病"理念不谋而合。构建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实现"治未病"与健康管理融合,形成现代中医健康管理体系,运用"治未病"思想指导健康管理,大力推动"治未病"的普及与发展,为中医药发展开辟新方向,使中国特色的健康管理发挥更大作用,是祖国医学未来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4.
建立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治未病"中心,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实施"治未病"健康工程的要求,对提高中医医院的综合服务能力,发挥中医药在疾病防治领域中的作用,具有重大意义。我院于2009年9月开始研究中医"治未病"工作,探索实践"治未病"思想的有效途径和模式,提出了中医院"治未病"中心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5.
中医"治未病"思想是中医药贡献给人类的健康观,与现代健康管理理念有许多相通之处。文章结合国外健康管理模式的经验,利用中医药的优势资源,探索性地提出了在中医"治未病"思想指导下,开展健康监测、健康评估、健康干预三大模块循环往复的中医健康管理模式,并对其内容和流程构建提出了思路和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夏淑洁  李灿东 《中医药导报》2019,25(6):15-17,23
针对中国现有医疗卫生服务模式远不能满足国民对健康日益增高的需求,进一步解决人口老龄化加快、亚健康人群上涨及慢性疾病增多且年轻化的问题,将"治未病"思想融入当代健康管理之中,充分发掘中医药特色理论和技术,并结合现代科技,对人体的健康状态进行全面监测、评估、干预与追踪,形成中国特色"治未病"健康管理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内经》"治未病"思想是先进、科学而超前的预防医学思想,是中医学防治疾病的重要理论基础。"治未病"思想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许多相通之处,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理念尤为重要。运用"治未病"思想指导中医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具有非中医药院校得天独厚的优势和作用,亟待进一步推广和挖掘。  相似文献   

8.
从2011年4月12日召开的北京中医药工作会议上了解到,北京市今年将着力中医"治未病"建设,10个中医药"治未病"中心的建设年内将展开,将以三级中医医院的中医"治未病"中心为指导,进一步扩大"治未病"基地建设。除在政府举办的中医医院  相似文献   

9.
"治未病"是中医防治疾病的重要思想和较高境界,"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的现代治未病理念在"大健康"理念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整理治未病中关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思想的相关论述,对现代"治未病"理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中医“治未病”理念的重大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治未病"是中国传统健康文化的核心内容,中医"治未病"理念包含"未病先防"、"有病早治"、"已病防变"、"病盛防危"、"新愈防复"五个方面的内容。经实践证明,"治未病"思想具有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体现以人为本、崇尚自然的精神,适应现代医学模式转变及中医药自身发展需要的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全国老中医药专家杨廉方从事中医临床50余年,2014年成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导师,临床上根据病毒性肝炎的发病规律,在治疗中将"治未病"与"辨病论治"思想相结合,在早期病毒性肝炎无症状时强调"治未病"为主,本文运用"治未病"思想,治疗早期无症状丙型肝炎,从丙型病毒性肝炎致病特点出发,以肝脾为中心,与"辨病论治"结合进行施治。  相似文献   

12.
建立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治未病"中心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实施"治未病"健康工程的要求,对提高中医医院的综合服务能力、发挥中医药在疾病防治领域中的作用具有重大意义。文章结合浙江省杭州市中医院"治未病"中心工作的开展情况,对"治未病"中心的工作意义和建设情况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中医"治未病"思想目前已成为中医保健、预防疾病的指导思想。随着中医药产业的不断发展,"治未病"思想受到高度关注。对中医"治未病"思想在身心疾病防治实践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从"治未病"思想内涵及其外延发展、"治未病"理论在身心疾病防治中的应用、"治未病"思想在身心疾病预防中的实践探索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14.
中医"治未病"思想历史悠久,时至今日,仍有着思维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国医大师王琦教授为体质学说创始人,充分继承和发扬"治未病"思想,提出体质三级预防理论,用于指导临床慢性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实现以"疾病"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以"治"为主向以"防"为主的转变.过敏性哮喘已成为严重影响人们健康的慢性疾病,具有较高的病死...  相似文献   

15.
中医药文化在临床诊疗和疾病预防上的作用逐渐被社会认可,中医"治未病"的理念也成为了现代健康服务管理体系中的重要思想。"互联网+"服务能够扩充健康管理的范围,增加健康服务的慎独,基于中医治未病理念,构建一个"互联网+"的云平台,提供全面、个性、智能化的中医健康服务模式,是当前健康管理服务行业的一个发展思路。文章对中医治未病的概念、中医治未病理念在健康管理中的作用、"互联网+"中医治未病健康管理服务云平台的构建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中医针灸"治未病"思想体现了中医治疗与预防学的精髓。文章介绍了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以"治未病"理论为指导,运用创新型健康服务管理模式,建立以针灸为主要特色的"治未病"医疗服务主要管理体系,提出了"治未病"管理的"五基本"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7.
"治未病"思想是中医预防医学的精髓与核心,文章以"治未病"思想为指导,从未病先防、已病早治、既病防变、愈后防复等方面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防治策略,其"防治并重"的理念在腰椎间盘突出症防治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近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充分发挥中医"治未病"思想,将进一步促进人类健康。  相似文献   

18.
中医"治未病"理论是《黄帝内经》预防与治疗学的精髓,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当代的理论与临床发展中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治未病"理论的内涵为线索,并针对中风病的致病因素,探讨"治未病"理论在中风病防治中的应用,充分反映了"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的中医思想。  相似文献   

19.
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建设,是国家医疗卫生改革发展和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文章对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系的构建做了深入阐述,以构建中医特色明显、技术适宜、形式多样、服务规范的“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框架为目标,坚持以“治未病”为核心理念,以个体健康为中心,与多家“治未病”试点单位进行交流,尽可能从实际情况出发,构建中医药特色健康保障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20.
"治未病"理论的内涵及现实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在今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我特别请大家思考和研究一个问题,中医学中有一个理念:‘上工治未病’,我理解就是重视预防和保健的医学,也就是防患于未然。……",这段讲话立意高远,寓意深广。特别是在当前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新形势下,进一步贯彻中医学"治未病"思想的指导地位,有非常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如何正确理解"治未病"理论精髓和科学内涵,是确立和贯彻"治未病"思想的关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