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药复方是由2味或2味以上中药遵循中医理论组合而成的方剂。多味中药在合适的剂量配比之下,协同发挥作用,实现中医的整体调节治疗。研究中药复方的配伍对推动中药现代化发展、新药开发以及临床应用有着重要意义。近年来,研究者们在传统的"七情和合"与"君臣佐使"的基础上,运用新技术和新方法对中药复方的成分、药效活性和药代动力学性质等进行了研究,从不同角度探讨了中药复方配伍的科学内涵。同时,多种数理方法和模型的建立、网络药理学和数据挖掘方法的发展与应用,也对中药复方配伍研究提供了很大帮助。研究方法的发展虽促进了中药复方配伍的科学研究,但还需进一步建立适合中药复方配伍复杂关系的研究方法,以阐明中药复方及其成分/组分配伍的内在规律,进而构建新的现代中药复方,这也是目前中药复方配伍研究的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2.
降脂中药研究勾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阶  张金生 《中国中药杂志》2007,32(11):1005-1008
在梳理近年国内外降脂中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别从降脂中药体外筛选模型、有效单体、复方和单味降脂中药以及降脂中成药等几个方面详细阐述降脂中药的研究现状,提出降脂中药有效单体的开发利用和中药有效单体组分配伍的思路,强调通过借用中药筛选细胞模型发现新的降脂中药单体和降脂机制,突破以临床经验积累作为研制新药的单一模式,针对单味药固定组分的改变、不同药物有效组分配伍的加减、不同病理环节的组分配伍和有效单体性味归经等展开研究,加快中药有效单体配伍理论的创新,使中药配伍研究从饮片层次上升到组分层次,使中药药理的作用靶点、作用环节及作用机制更加清楚,促进中药新药研究及临床疗效的提高和中医药理论的创新。  相似文献   

3.
中药复方是中医临床治病的主要形式,中药配伍规律是中医药现代化关键科学问题之一,长期作为战略性课题。循中医药理论自然属性,运用超分子化学理论,阐明中药复方与人体"印迹模板"定性定量作用规律:中药与人体都是巨复生物超分子体,中药有效成分群和人体疾病诸证有着对应的"印迹模板",按印迹规律产生"气析"作用,而中药配伍可以显著性地改变这一作用,可用超分子化学理论进行研究。首先梳理中药配伍文献研究及现代研究现状,再提出亟待解决的7个关键问题,并结合超分子化学提出解决之策,旨在推动中医药现代化核心关键科学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4.
本文综合分析了传统及现代的中药复方功效研究思路与探讨方法的特点,探索性地提出立足中医原创思维,从方剂的配伍规律研究中药复方,方能揭示中药复方的功效。复方的配伍不仅是"君臣佐使"和"药物七情"理论下的中药功效的配伍,也包括复方中药的药性配伍。药性中的气、味、归经的配伍才是中药复方配伍的核心,中药复方功效的研究思路不能偏离药性配伍。明确以药性配伍为复方功效研究的核心,寻求一种有效的研究方法,这是中药复方功效研究上能否取得突破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中药配伍是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结合中药药性理论,遵从"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实现"整体综合调节"的目标。中药性味是中药药性理论的核心,中药性味配伍是中医方药理论中最具特色的层面,是方剂配伍的原始理论之一,结合病证特点,研究方剂性味配伍,有利于明确方剂的配伍机制。中药复方配伍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应用现代化的高科技手段进行中药成分、剂量、配伍关系等的研究,是传统医药理论与现代科技的有效结合,是传统中医药理论的继承和创新。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从符合中药性味的药理效应入手,对性味组分的配伍效应与机制进行研究,能更好地解析中医药配伍机制,用现代信息学方法诠释中医理论,综合探究中药性味归属与组分配伍后药理效应消长的相关性,有利于推动中药复方理论的发展。中药性味与组分配伍研究应该注重性味配伍后对组分配伍药理效应的结合,明确中药配伍的科学内涵,更好的发扬中药的特色和优势。对近年来中药复方配伍方式和药效进行了综述,为后续新药开发和临床应用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中药复方在中医药的临床应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疗效得到充分肯定。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是中药现代研究的热点,是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继承和发展中药复方配伍理论、有效指导临床应用和研发中药新产品、揭示中药复方配伍的内在规律具有重要意义。为深入了解和认识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笔者对其研究难点、研究理论与研究方法作一综述。1研究难点  相似文献   

7.
试论中药复方配伍合理性研究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方荆成方理论及配伍规律的研究和中药复方药物配伍的合理性研究是近年中医药学和中药新药开发研究的一大热点,二者虽相类似但各有其重点。基于中药大多药效成分复杂且不清不明不定的现状以及中药的多层次多靶点作用的特点,导致了在进行复方药物配伍合理性研究中存在诸多难点,本文就此进行了简要的归纳和讨论,提出中药复方药物配伍合理性研究应从中医药理论及现代生物医学理论方法两方面入手;而其合理性评价的基础则应当主要在临床疗效和疗效特点。作者建议对中药复方药物配伍合理性的研究与评价遵循继承性原则、探索性原则及发展与创新原则。根据我国中医药学发展的现状,作者认为在中药复方配伍合理性评价中合适的门坎和富于引导、鼓励性措施将对我国中药复方药物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药方剂配伍理论研究方法和模式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6  
方剂配伍理论及模式是中医复方研究的关键 ,本文以方剂配伍理论方法的梳理及方剂配伍思想的研究为基础 ,就新近研究中的组分配伍进行归纳 ,通过复方组分配比优化方法研究 ,提出可将组分配伍作为中药复方配伍的新模式。中药复方配伍新模式的研究及形成 ,对新药研究及临床疗效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配伍在中药临床药学中的应用。方法对中药临床药学发展现状、方剂配伍研究的特点、方剂配伍研究在中药临床药学领域应用举例进行文献综述。结果中药复方配伍研究可应用于指导合理用药、规避中西药不良反应、指导新药研发等中药临床药学工作。结论中药复方配伍研究可以与中药临床药学领域进行有机地结合,促进患者使用中药的安全、经济、合理,提升中药学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0.
中药复方现代化研究的现状与基本思路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提高中药复方配伍理论的源头创新,研制并推出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品种,促进中医药产业化和现代化。方法:以中医临床疗效确切的经典小复方为研究对象,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研究其体内外活性成分的组成,配伍机制以及构效关系和作用机制。结果:揭示中药复方效用及其配伍规律的科学内涵,全面提高中医临床疗效,提升中医药在我国医疗保健事业中的地位。结论:对于弘扬中医药学,并赋予其新的科学内涵,具有重要的学术和方法学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药复方配伍规律是中医复方的关键,多数中药复方配伍都是关于配伍、化学成分变化、药效三者之间的关系展开。中医药理论对配伍规律具有指导作用,其中理论研究占据绝大部分,而关于复方配伍的研究,在药理学、药物效应学、药代动力学等方面的研究也有增长,正交设计、均匀设计、关联分析、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技术的文献报道开始增多。现今,实验大部分是对药物配伍、以及不同剂量配伍的研究,查找药效增强或减弱,以确定最适宜的药物配伍和剂量配伍关系。在一定范围内,药味剂量的变化可能不会导致药效的改变;但在更多的情况下,不同的剂量配伍将会导致其理化性质的改变,从而导致复方功效强弱、性质方面发生变化,甚至产生新的化学成分。研究者从中医药理论、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化学成分与药代动力学和中药有效组分配伍等不同角度阐述了对中药组方配伍的认识与思考,其中有效组分配伍研究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特点,并论述了从拆方方法、指纹图谱法和现代仪器运用等多种途径揭示中药组方配伍研究中的配伍原则、配伍规律和相关进展。2000年后,实验研究分别在饮片和有效成分,以及体内体外不同方面,多角度、多学科融合进行了研究,随现代科学发展,中药复方配伍研究也开始了新的探索和实践,为中医药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中药药对的系统研究(Ⅰ)——理论与物质基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对是历代医家在长期遣方用药过程中累积起来的简约而精妙的经验总结。作为方剂组成的基本要素,药对尽管只是两药相合,却搭配巧妙、比例得当,能很好地诠释中药“合群妙用”的特点。药对配伍的理论内核、配伍组合和临床效应在本质上与方剂是一致的,因此药对既具有复方的特性,又具有成分相对简单、便于展开深入科学研究等特点。近年来,以药对研究为突破口来阐明中药复方组方机理的研究逐渐受到广泛的关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本文基于药对配伍的理论基础、物质基础及其质量控制等对药对配伍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并分析探讨了药对研究的新发展趋势,以期为药对配伍理论内涵的揭示与中药新药发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药物配伍是中医遣方用药的主要形式,中药复方是药物配伍的进一步延伸,要科学阐明中药复方疗效、优化复方配伍,单纯针对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的研究不足以讲清复方配伍规律及其基本药效与作用机制。中药复方作为一个整体,应通过复方作用于机体和机体所处的整体反应来判定其疗效,进而优化复方配伍。代谢组学通过分析机体相关代谢簇和代谢网络的时序变化,阐明药味及复方的疗效,进而解析复方配伍规律。单味药是配伍的基础,药对是配伍最基本的形式,方剂是复方临床应用的最主要形式。综述了近年来代谢组学在“四气五味”“七情合和”和“君臣佐使”配伍理论中的应用研究,从性味、药对、复方等不同层次对中药复方配伍进行系统性评价,分析中药复方配伍规律,有助于指导中药复方临床用药以及新复方的研制。  相似文献   

14.
中医治疗从单味中药的探索阶段,到应用中药复方配伍的精确阶段,提高了治疗的效果。但是对于中药复方的科学内涵方面仍然没有充分的了解,本文在分析相关研究资料的基础上,结合中药复方临床与理论规律,提出了复方研究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5.
中药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与基因表达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查阅近几年来有关中药抗实验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与基因表达的研究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综述.中药可通过上调或下调B-细胞淋巴瘤基因2(Bc1-2),Fas,半胱天冬氨酸家族(Caspase),c-fos,核转录因子(NF-kB),热休克蛋白70(HSPT0)等心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而发挥抗心肌缺血作用.中药通过调节多种基因的表达来发挥抗心肌缺血作用.目前研究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中药有单体化合物、单味药、复方制剂,取得了可喜成果,但在临床应用中大多都是以复方制剂为主,因此中药复方制剂抗心肌缺血的机制研究是目前也是将来心血管病学的研究热点之一,在研究过程中要结合中医理论的用药指导,遵循严谨的配伍,将中药理论与现代科学研究结合起来,更有助于促进中药学的发展,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中药复方配伍规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复方配伍理论和规律是中药方剂理论的核心问题,也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个中药理论问题,本文回顾分析了近年来有关中药复方配伍规律的国内文献,结果表明中药复方配伍规律的研究目前处于多方法、多途径的探索阶段,人们多从分析中药复方的作用机理和药效物质基础方面入手,探索中药复方配伍理论,且已取得一定的成绩和进展。  相似文献   

17.
从复方成分、配伍规律、疗效评价三个方面阐述了数学模型在中药复方研究中的运用.同时,提出学术假设,即引入肿瘤生长动力学数学模型,解释中药复方干预恶性肿瘤的疗效,可能更符合中医辨证论治的临床实际,从而突破中药复方机制研究的传统思维,较全面地解释中药复方干预恶性肿瘤的"疾病-药效"本质.  相似文献   

18.
复方中药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郝福  蒋晔  李艳荣  丁翔宁 《中成药》2007,29(2):258-262
中药复方(或称中药方剂)是中医用药的主要形式。它基于辨证的思想观点,按照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相须、相使、相恶”的作用规律,选择恰当的药物定量配伍而成,是中医辨证论治理论的具体体现。近年来,国内外对中药复方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药理和临床疗效上,而对其化学物质基础及其配伍机理的研究不多。然而,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阐明复方配伍的化学物质基础不仅对阐明中药复方配伍理论、将中药方剂推向国际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可能是结合国情、发挥传统医药及资源优势,进行创新药物研究的一条重要的有效途径。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中…  相似文献   

19.
总结药对的配伍及中药复方的配伍规律2个方面的研究成果,表明开展配伍研究对继承和发展中医药理论有重要的意义,并指出要加强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以期为临床合理及高效地使用药物提供理论及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20.
从中医传统理论出发结合现代科学研究,探讨了配伍规律对方剂中各味中药功效表达的影响,提出配伍规律影响药物功效、继而也影响药物表达功效的物质成分,最终影响复方的提取分离,并从溶出率、标志物、工艺路线三方面加以阐释。指出在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传统中药复方进行开发研究、探讨机理时,应充分和中医药传统理论相结合,注重复方配伍规律,做到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