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察从《黄帝内经》五脏藏神理论到《黄帝内经太素》五神脏理论的演变过程。选取"六朝形神之争"为视角,认为其争论的焦点在于神是否是气,而目的是论证神灭还是神不灭。持神灭论者从认为神是气逐渐演变为神以气为物质基础;持神不灭论者则认为神不是气演变而来,亦无需以气为物质基础。受此影响,《黄帝内经太素》藏象理论的核心由《黄帝内经》时期的五脏藏神理论转变为五神脏理论。五脏藏精气的目的是为了舍五神,五精气变为了神的物质基础,而非《黄帝内经》中的神即精气。这段时期医学思想与哲学思想的演变趋势相一致,都是在来自异域思想的佛教的冲击下完成,明确这一过程为中医理论演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藏象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五脏是藏象理论的核心范畴。在收集整理《黄帝内经》中关于五脏理论原文的基础上,重点从五行调控、四时阴阳调控、气化调控、官能调控角度分析中医五脏之间的调控关系,阐明五脏功能活动之间的整体性、动态性是人体生命活动正常、生命力旺盛的核心基础,有助于从宏观角度理解中医五脏理论之间的逻辑关系结构。  相似文献   

3.
《黄帝内经》五脏风的病因是风邪中于五脏而导致的五脏病,但是现代医家对五脏风的理论研究逐渐淡化,尤其是因偏风中于五脏而致的五脏风病的理论逐渐丢失,所以本文对《黄帝内经》因偏风中于五脏而致的五脏风在病因病机方面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4.
情志学说广泛地应用于中医理论的方方面面,五脏化五行,分金木水火土,对应了忧怒恐喜思。然而,对五脏与五情对应关系的机理,后世缺乏系统的分析。作者通过研究《素问》中的相关内容及《灵枢经》中篇目的原文,找到了怒喜思悲恐分别对应肝心肺脾肾的依据和机理,并从该机理中可以看出,器质性的变化在情志与五脏对应关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即情志的产生,改变和影响了五脏的器质,而五脏的器质本身又决定了容易产生什么情感。这与后世重功能轻器质的思潮不同。  相似文献   

5.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较为系统和完整的医学典籍,含有丰富的学术思想和理论原则,有关方药的理论极其丰富,是后世方药学发展的渊源。本文仅就《内经》中有关药物的气味,五味作用及根据五脏生理特点与病理状态的用药规律进行归纳整理,以助正确理解经文的内涵,继承发扬《内经》的精髓,来指导临床正确用药。  相似文献   

6.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情感障碍性精神疾病,属中医情志病范畴。《黄帝内经》指出,情志与五脏气血密切相关,脏腑气血是情志变化的物质基础。结合《黄帝内经》原文及当前对抑郁症发病的认识,认为抑郁症的发病是由于气血亏虚,气机逆乱,损伤脏气,影响五脏功能的正常发挥所致,而反复刺激是抑郁症发病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7.
张婵娟  于铁成  王兴 《河南中医》2014,(7):1221-1222
《黄帝内经》藏象学说博大精深,即使只论述五脏相关的发生学理论也非常复杂。由于《内经》成书较早,其中关于五脏生理功能的认识难免不全面,但纵览《内经》全本,发现其中涉及到五脏生理特性,功能的论述非常多,而且认识精准,观点独到,其中的多数观点对后世中医医家影响巨大,为后世中医理论的发展和创新奠定了非常坚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黄帝内经》中的“五脏一体观”是整体观的核心理论,包含有五脏循环一体与五脏功能一体。中风病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中风病局限于现代医学的脑血管疾病,广义中风病包含风首邪气乘正虚中于人体发生层级传变所致外感、内伤的多种疾病。广义中风病病因病机研究从“五脏一体观”与疾病发展过程的整体开展,认识到内外合因是疾病产生的根源,风首邪气侵入具备皮络经腑脏层次的人体,在正邪盛衰动态变化中形成一系列证与病的漫长演变。  相似文献   

9.
从刘向父子五脏配五行观谈《黄帝内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树仁  马润娣 《河南中医》1998,18(3):138-139
刘向父子的五脏配五行观是心配土说,这与西汉“国运”为土德有关,因此认为《黄帝内经》当是心配土说体系。东汉初改“国运”为火德,且东汉重文治,重视图书的整理编校工作,因而产生了与“国运”一致的包括《灵枢》、《素问》在内的许多心配火说的书籍  相似文献   

10.
脏腑辨证起源于《黄帝内经》,五脏虚实辨证是《内经》时期脏腑辨证的主要内容。为探究五脏虚实辨证与治疗的内容与特点,将《内经》中相关内容进行整理分析,发现内容虽零散,不成体系,但是均以“四时五脏阴阳”藏象体系为基础,虚实证候的出现多归因于本脏与相表里脏的脏腑功能失常与经络循行异常,五行生克关系也融入在五脏虚实辨证之中。治疗多采用针刺疗法,选取相应经脉穴位,行补虚泻实手法,对于五脏实证,也可以选用泻血疗法。  相似文献   

11.
郭太品  梁繁荣  任玉兰  杨洁 《中医杂志》2013,(5):369-371,385
时间医学是生命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黄帝内经》非常重视时间医学理论的运用,体现了中医"天人合一"的观念。中医学认为,五脏是人体的中心,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和五脏密切联系,且无时无刻不在受四时之气的影响。分析了《黄帝内经》中五脏与四时的关系,并从临床的角度探讨四时在针灸中的重要性,包括诊断、针刺深浅及调护等。  相似文献   

12.
中医学治神思想起源于《黄帝内经》,其中五脏藏神理论是《黄帝内经》情志理论的核心,基于该理论辨治情志疾病对于中医临床提高疗效具有重要的意义。简述对《黄帝内经》中"五脏藏神"思想的认识,并阐述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是敦煌医学中极具代表性的医经著作。书中多处引用《黄帝内经》原文,并对其进行了吸收、择要和创新。本文试参考多位《内经》注家之论从五脏病理理论、五脏性用侧重和五脏五行归属三个方面来探讨《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对《内经》五脏理论的继承与发展之处,认为《辅行诀》继承了《内经》以"虚实为纲"的辨证要领,从"体、用、化"三方面建立五脏补泻之法,并提出了新型五脏五味的五行配属关系,为丰富五脏理论及临床治法提供了更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大文化、大科学、大医学的视角,溯源求本,从《黄帝内经》研析中医五脏概念形成的文化背景、哲学基础及其医疗实践,认为《黄帝内经》的五脏,是古人将内脏形质作为物象,通过意象思维,产生功能特性"类概念",并在天人合一观念指导下,纳入"四时法则"之中,从而形成了生长化收藏作核心内涵、精气-阴阳-五行为逻辑方法的五脏概念系统。同时,概念的形成还经历了理论与实践互动互证过程。此外,本文还就《黄帝内经》五脏概念的科学意义进行了研讨,指出中医五脏是一种结构性功能概念,乃中国系统思维的产物,在科学技术发展到综合阶段,包括五脏概念在内的中医理论,对于生命科学与医学科学的发展具有理论上科学意义和医疗实践的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黄帝内经》有关淤血论述的整理总结,认识到淤血的发生与外感、外伤、情志等多种因素有关,并因此导致多种临床常见证候。同时在治疗上,《黄帝内经》不仅提出了治疗总则,还提出了药物、温灸、推拿、放血等多种治疗方法,为后世淤血学说及其治疗体系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深度挖掘中医昼夜节律的理论特色。方法:收集、整理《黄帝内经》中与昼夜节律认识相关的文献,结合现代文献报道进行综合分析。结果:《黄帝内经》在"天人合一"思想的指导下,认识到阴阳消长、邪正盛衰、卫气营血运行、五脏系统等方面均表现出独特的昼夜节律变化,对于指导中医择时用药具有积极意义,并与现代生物医学的昼夜节律研究方向存在显著差异。结论:传统中医以《黄帝内经》为基础初步建立了立足于"天人合一"思想,侧重于探讨整体结构水平的昼夜节律理论体系,服务于中医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7.
李莉芳 《中医杂志》2011,52(7):620-622
介绍了《黄帝内经》五脏苦欲补泻理论的历史源流、含义,并对历代常用方剂中的五脏苦欲补泻理论具体应用进行了分析,为理解和临床应用这一理论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养生学的基础,其理论特征、养生原则、养生方法都具有现实意义。《黄帝内经》的养生理论强调治未病、未病先防、既病防病;确立了养生思想的整体观,认为机体内各脏腑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机体与自然也是统一整体,提出"人与天地相应"观点;以阴阳五行学说作为哲学基础并规定其为理论阐释方法;以中医藏象学说和经络学说作为养生学的生理学基础,以六淫七情和饮食劳倦内伤作为病理学基础,以四诊合参作为诊察方法,提出精气神三位一体、预防为主和动静结合的三大养生原则。根据保全真气的养生目标,提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的养生方法,并明确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实现养生目标的必备条件。生活习惯包括了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黄帝内经》的养生理论重视保养真气,主张顺其自然,体现了自然而然的养生理念。  相似文献   

19.
肝硬化腹水属于历代中医"风、痨、鼓、膈"等范畴,《皇帝内经》对此最早进行了阐述,研究就从病因病机、治疗和传变预后等方面进行总结,以期丰富临床上诊治方法,进一步的提高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黄帝内经》中食疗理论及药膳组方方法进行梳理,以寻求中医营养学的理论基础。方法:采用传统文献学研究方法。结果:一是"食饮有节,起居有常"是饮食养生的基本原则;二是遵循"天人相应"的原则,根据食物的"四气""五味"相关属性,顺应自然规律,不同时节及不同体质选择不同食材进行调摄;三是若饮食五味有所偏嗜则会造成相应脏腑功能的损伤失调出现病变;四是对于五脏机能失调的相关疾病利用食物的性味进行调养,可治疗和预防疾病进展和复发。结论:饮食养生调摄需顺应自然、规律进食、五味调和、无偏嗜的原则,对五脏机能失调的相关疾病也可根据食物的四气五味具体属性进行调养,从而治疗和预防疾病再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