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跟骨关节内粉碎性骨折的微创治疗方法。 方法:31例跟骨关节内粉碎性骨折采用跗骨窦小切口,借助跟骨骨折撑开复位钳复位,跟骨拉力固定螺钉、微型钢板固定。 结果:本组31例35足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2月,应用Greighton-Nebraska跟骨骨折评价标准评价手术效果,从疼痛(活动时和休息时)、活动、运动范围、原来工作胜任情况、鞋尺码改变、肿胀六个方面评价,本组35足得分均在90分以上。 结论:跟骨关节内粉碎性骨折采用跗骨窦小切口,跟骨拉力固定螺钉、微型钢板有限内固定,微创手术,术后并发症少,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2.
正跟骨关节内粉碎骨折临床常见,目前国内大多数学者采用跟骨外侧L型切口,钢板螺钉内固定,此法不但存在局部皮瓣坏死、切口感染的风险,更由于跟骨骨结构的特殊性和切口限制及缺乏合适的专用骨折复位工具,骨折不能解剖复位(高度不足,宽度、长度增加,跟底平面与后关节面平面失衡),在骨折愈合后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2015年6月—2018年12月笔者采用内外侧双切口微创手术(内侧微型钢板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粉碎骨折内侧壁较完整者11例,收到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提高临床手术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方法对42例(46足)跟骨关节内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采用“L”形外侧切口,克氏针临时钻入距骨、腓骨以保护皮瓣,牵引、撬拨,恢复关节面的平整,跟骨钢板适当塑形,螺钉固定,术后康复功能锻炼。结果平均随访15个月,优良率85.3%,无骨折不愈合、骨折再移位、骨髓炎等发生。结论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可提高跟骨关节内骨折的复位质量,注意选择手术时机、手术操作技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足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微创小切口有限内固定联合人工骨植入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3年6月-2007年6月作者采用微创小切口有限内固定联合人工骨植入的方法对43例46足跟骨关节内骨折进行治疗,其中男34例37足,女9例9足,术中运用跟骨外侧横行小切口,塌陷的跟骨后关节面复位后选用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材料填充跟骨内空腔然后克氏针及螺钉固定.结果 全部患者获得随访,随访12~26个月,46足有2足针道感染,1足切口皮肤表浅坏死,均经换药治愈;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术后功能,本组优29足,良13足,可4足,优良率为91.3%.结论 微创小切口有限内固定联合人工骨植入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和临床疗效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正跟骨关节内粉碎骨折临床常见,大部分为高处坠落伤所致,但由于跟骨结构的特殊性,受伤时暴力作用方向、体质量、高度的不同,其骨折类型不尽相同。我们应用自行设计的跟骨拉力固定螺钉,跟骨微型钢板微创手术治疗跟骨关节内粉碎骨折31例,收到满意效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2014年8月—2016年3月本院收治跟骨关节内粉碎骨折(TGF Ⅲ型~([1]))31例35足(双足4例);右足  相似文献   

6.
正跟骨骨折属于足部常见骨折,一般多因高处坠落伤引起。对于SandersⅠ型跟骨骨折,因其关节面无明显移位,通常予石膏固定,早期进行功能康复。SandersⅡ-Ⅳ型跟骨骨折,多需手术治疗以复位移位的关节面。现阶段该骨折的手术方式及入路很多,如克氏针撬拨复位克氏针或螺钉固定、微创小切口钢板内固定、L切口钢板内固定等。其中,跗骨窦入路因其较传统的L切口创伤小、恢复快,近年来受到广大骨科医生青睐~([1])。跗骨窦入路一般用于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跟骨关节内粉碎骨折的分型和治疗.方法 根据跟骨骨折形态,借助X线和C T片分型,采用跗骨窦小切口,使用跟骨骨折撑开复位钳复位,多组克氏针内固定.结果 微创内固定方法并发症、后遗症少,功能恢复良好(根据Greighton-Nebrask跟骨骨折评价标准:优:799例,良40例).结论 各型跟骨关节内粉碎骨折使用小切口,借助撑开复位钳(已获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0920198817.9)可达到近解剖复位,多组克氏针内固定,术后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8.
62例跟骨骨折的临床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与撬拔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2例66足波及跟距关节面的跟骨骨折采用撬拔复位克氏针内固定(A组)与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B组),术后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术后功能。结果:62例均获随访,时间5~12个月,平均8个月,未出现感染、皮肤坏死或斯氏针滑脱,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的优良率为100%,撬拔复位克氏针内固定的优良率为87.5%。结论:对跟骨骨折如能根据损伤的类型及患者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均能达到比较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微创斯氏针橇拔复位加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42例跟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n=21)采用微创斯氏针橇拔复位加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n=21)给予微创斯氏针橇拔复位加石膏外固定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治疗优良率(85.71%)显著高于对照组(61.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9,P<0.05)。研究组的恢复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适当的手术时机,采用微创橇拨复位加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佳,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高能量致Pilon骨折的有限内固定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能量致Pilon骨折的有限内固定结合跟骨牵引外固定治疗的方法及疗效观察.方法采用克氏针或钢板螺钉固定腓骨,克氏针或克氏针张力带、或松质骨拉力螺钉、可吸收螺钉有限固定胫骨结合跟骨牵引外固定的方法,并早期功能锻炼.结果该组Ⅱ和Ⅲ型Pilon骨折31例,随访观察:优15例,良11例,总优良率83.8%.结论有限内固定结合跟骨牵引治疗Ⅱ和Ⅲ型Pilon骨折有损伤小,关节面复位平整,愈合快,创伤性关节炎、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少的优点,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SandersⅣ型跟骨骨折的治疗方法选择和手术适应证。方法回顾分析撬拨复位克氏针外固定、切开复位跟骨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Ⅳ型跟骨骨折各15例的临床经过和疗效。结果全组病例随访12-24个月,平均17个月,按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克氏针组优良率67%,钢板组优良率73%。结论SandersⅣ型跟骨骨折不能全部选择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应根据骨折移位情况、患者年龄和全身情况选择手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或撬拨复位克氏针外固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在硬膜外麻醉下切开复位,经跟骨的外侧入路显露跟骨的外侧壁及跟骨后关节面,根据骨折的类型及软组织条件选螺钉 克氏针或足内固定结果,治疗后经ll~29个月随访,按美国足踝创伤协会的足部评分标准,均达到优以上。结果和结论:该手术方式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可以使跟骨获得近似于解剖复位及满足功能。  相似文献   

13.
克氏针和解剖钢板治疗复杂跟骨关节内骨折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克氏针内固定和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效果,探索治疗复杂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最佳方法。方法:对34例35足Sanders Ⅲ和Ⅳ型跟骨闭合骨折患者(24例24足行克氏针内固定治疗、10例11足采用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随访12~60个月,采用Kerry评分系统判定足部功能优良率,评估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克氏针内固定组24例24足,足部功能优良率41.7%(10/24),近期并发症发生率41.7%(10/24),远期并发症发生率58.3%(14/24)。解剖钢板内固定组10例11足,足部功能优良率77.8%(9/11),近期并发症发生率36.4%(4/11),远期并发症发生率22.2%(2/11)。解剖钢板内固定组的远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克氏针内固定组(P<0.05),解剖钢板内固定组的足部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克氏针内固定组(P<0.05)。结论: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能够明显地降低远期手术并发症的 发生率和提高术后足部的功能,对于SandersⅢ和Ⅳ型复杂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治疗,解剖钢板内固定的疗效好于克氏针内固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介绍跟骨骨折手术内固定选择临床经验。方法我院1994~2004年施术治疗跟骨骨折病例47例,56侧,分别采用克氏针撬拨闭合复位内固定及接骨板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结果切开复位接骨板内固定极易出现切口皮缘坏死,导致切口迁延愈合。结论对跟骨骨折内固定合理选择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切开复住、AO跟骨铜板内固定治疗波及距下关节的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128例143侧跟骨关节内骨折,采用外侧L形入路,开放复位,A0跟骨钢板内固定,部分辅以植骨克氏针固定。经过平均13个月随访。结果:按AOFAS标准评价功能,患者术后恢复结果优66例,良54例,可17例,差6例,优良率84%。结论:有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切开复住、AO跟骨钢板内固定疗效满意,但部分Ⅲ、Ⅳ型骨折需辅以克氏针固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跗骨窦有限切口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设计经跗骨窦有限切口长约5 cm,建立工作通道、复位,克氏针或空心螺钉固定,治疗18例跟骨后关节面骨折,骨折采用Sanders分型。本组病例Ⅱ型16例,Ⅲ型2例。结果1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3年;术后效果:优8例,良8例,可2例,优良率88.8%。结论有限切口治疗跟骨骨折,手术切口小,软组织损伤小,暴露部位充分,利于手术操作,术后伤口愈合良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7.
张军 《中国厂矿医学》2008,21(3):305-305
目的探讨跟骨关节内骨折切开复位和内固定的方法、并发症的预防及疗效。方法对25例(27足)急诊行切开复位、跟骨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随访24例,随访时间7~54个月,参照Kerr评分标准评定,优14例,良7例,可3例。结论切开复位跟骨钢板内固定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有效方法,急诊手术可以有效预防切口皮肤坏死,缓解组织肿胀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跟骨关节内骨折手术治疗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闭合撬拨复位克氏针固定5足,切开复位跟骨解剖钢板固定41足,其中22足取自体髂骨或异体骨植入治疗。结果本组43例46足骨折均愈合,根据天津医院跟骨骨折评分标准:优21足,良18足,可4足,差3足,优良率84.8%。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结合植骨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可以获得满意的疗效,减少了骨折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9):67-69
目的探讨经跗骨窦微创切口松质骨螺钉加自制小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科收治并需要手术治疗的跟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微创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骨折类型按Sanders分型标准。微创组患者采用经跗骨窦微创切口松质骨螺钉加自制小钢板内固定治疗(Ⅱ型16例、Ⅲ型10例、Ⅳ型4例);对照组采用经传统"L"形切口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Ⅱ型14例、Ⅲ型9例、Ⅳ型7例)。观察两种方法治疗前后患足功能的恢复情况,评定治疗的优良率。结果经7~18个月随访,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两种患者治疗后跟骨长度、宽度、高度、Bohler角、Gissane角及优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患者切口均甲级愈合,对照组有5例出现伤口延迟愈合,经伤口换药后约4~8周伤口愈合。结论经跗骨窦微创切口松质骨螺钉加自制小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具有创伤小、术后固定可靠,软组织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跟骨骨折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20.
目的:讨论微创小切口撬拨复位多枚克氏针联合空心钉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方法:选择跟骨骨折患者23例,按Sanders分型Ⅱ型9例,Ⅲ型14例,采用撬拨辅助微创外侧小切口复位,术中侧位,轴位及Broden位X线透视观察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形态及关节面恢复情况满意后,多枚克氏针联合空心螺钉固定。所以病例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18个月。结果:术后伤口均Ⅰ期愈合,无伤口感染及皮肤坏死,无内固定物断裂,无骨折不愈合,术后Bolher角及Gissane角均恢复正常,关节面恢复平整,患者负重行走后跟骨高度无明显丢失。根据美国足踝骨科协会之足踝临床评分系统评定优13例良7例一般3例优良率87%结论:微创撬拨复位多枚克氏针联合空心螺钉固定是一种有效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