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麝香保心丸干预慢性心衰冠心病患者心室重塑的效果。方法 9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麝香保心丸小剂量组、麝香保心丸大剂量组3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指南规定的抗心衰治疗;麝香保心丸小剂量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麝香保心丸每次2片,每日3次;麝香保心丸大剂量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麝香保心丸每次4片,每日3次。疗程均为6个月。治疗后比较3组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IMP)-2水平的差异;比较3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和室壁运动积分指数(WMSI)的差异。结果麝香保心丸大剂量组的NT-pro BNP、AngⅡ、ALD、MMP2水平与麝香保心丸小剂量组和对照组比较均降低(均P0.05),而TIMP2水平则升高(均P0.05)。麝香保心丸小剂量组的NT-proBNP、AngⅡ、ALD、MMP2及TIMP2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别均不大(均P0.05)。与麝香保心丸小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麝香保心丸大剂量组的LVEF升高,LVESV、LVEDV、WMSI水平降低(均P0.05)。麝香保心丸小剂量组与对照组的LVEF、LVESV、LVEDV及WMSI水平差别均不大(均P0.05)。结论大剂量麝香保心丸能显著改善慢性心衰冠心病患者的心室重塑程度,但小剂量则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PCI术后并发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PCI术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常规给予硝酸酯类、阿托伐他汀钙片、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及进行规范化抗凝等治疗,并给予盐酸曲美他嗪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治疗;2组疗程均为3月,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脑钠肽(BNP)水平、左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7.5%,对照组为8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患者BN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0.05),LVEF值明显升高(P 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 0.05)。不良事件发生率观察组为12.5%,对照组为2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麝香保心丸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PCI术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疗效显著,可以显著降低患者BNP含量,提高EF值,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联合曲美他嗪对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浆BNP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方法进行治疗并使用曲美他嗪,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麝香保心丸,疗程为3个月,记录患者的临床疗效,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浆BNP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有效率(92.86%)高于对照组(76.19%)(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FMD、峰值流速变化率与治疗前比较都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FMD、峰值流速变化率都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浆BNP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联合曲美他嗪对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血浆BNP水平,值得临床合理选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临床疗效。方法:72例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琥珀酸美托洛尔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心电图变化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临床疗效明显,预后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辽宁中医杂志》2021,48(6):125-128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防治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效果分析。方法将2017年1月—2020年1月该院内科病房收治的98例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西医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使用麝香保心丸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心绞痛变化、心功能指标变化、血清因子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88%(46/4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47%(36/49)(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每次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CO)明显高于对照组,心率、心功能分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脑钠肽(BNP)、血同型半胱氨酸(Hcy)、内皮素(ET-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一氧化氮(N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作为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防治药物,获得了显著效果,对心绞痛的抑制作用明显,提高心功能,增强心肌收缩力,保护血管内皮功能,降低心肌损伤,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联合曲美他嗪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138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9例,治疗组予以麝香保心丸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对照组仅予以曲美他嗪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心功能指标、6 min步行试验结果、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SF-36量表评分。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心功能指标中LVEDD和LVESD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6 min步行试验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BNP、NT-pro BNP和hs-CRP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SF-36量表中健康变化、精神健康、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和情感职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有较好临床疗效,可改善心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中药材》2016,(11)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45),对照组采用冠心病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FMD及血清NO、NOS、SOD、6-Keto-PGF-1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ET-1、TXA2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能通过纠正TXA2/PGI2、ET/NO失衡,对血管内皮功能发挥正向调节作用,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提高冠心病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姚建军 《新中医》2019,51(5):113-115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2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曲美他嗪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3个月后对比2组临床疗效、心功能指标、血清炎症因子。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0.20%,对照组72.5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较治疗前提高(P 0.05),左室收缩末径(LVSD)、左室舒张末径(LVDD)均较治疗前缩短(P 0.05);观察组LVEF高于对照组(P 0.05),LVSD、LVDD均短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2组半乳糖凝集素-3 (Gal-3)、B型脑钠肽(BNP)、白细胞介素-6 (IL-6)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观察组Gal-3、BNP、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麝香保心丸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显著,能改善患者的心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辅助治疗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90例,依据治疗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50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脑钠肽(BNP)水平情况,观察2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后6个月不良事件发生率情况。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LVEF、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LVEF均高于同组治疗前,BNP均低于同组治疗前,观察组患者治疗后LVEF高于对照组,BNP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辅助治疗冠心病患者,提高了LVEF和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降低了BNP、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四逆汤加减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0例CHD心绞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麝香保心丸治疗,观察组给予麝香保心丸联合四逆汤加减治疗,连续治疗1个月。对比两组心电图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结果:观察组心电图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7.78%(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Hcy、NT-pro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Hcy、NT-proBN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逆汤加减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血清Hcy与NT-proBNP水平,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体外反搏联合麝香保心丸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将92例行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体外反搏治疗,观察组则联合应用麝香保心丸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血清GDF-15、IL-6水平和中医症状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术后3 d 2组患者GDF-15、IL-6水平均明显高于术前(P均0.05),且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P均0.05);术后7 d 2组患者GDF-15、IL-6水平均较术后3 d明显下降(P均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各项中医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进行体外反搏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可显著减轻炎性反应,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桐柏县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18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疗效,以常规药物治疗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联用麝香保心丸为观察组,分析麝香保心丸治疗价值。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率、心博量、心输出量、左心室射血分数、6 min步行距离的改善效果较对照组优,有效率96.61%,远较对照组的77.96%高,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对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能改善心功能,对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辅助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功能及B型脑钠肽(BNP)、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7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情况,按照患者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麝香保心丸辅助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心功能和BNP、CRP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9.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92%(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BNP、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BNP、CRP水平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量(LVEDV)明显低于对照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心功能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麝香保心丸辅助治疗,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联合盐酸曲美他嗪片治疗冠心病伴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9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7例。两组均用盐酸曲美他嗪片治疗,研究组加用麝香保心丸。结果:总有效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LVEDD、LVEF均改善(P0.05),且研究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10、hs-CRP表达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联合盐酸曲美他嗪片治疗冠心病伴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1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美托洛尔缓释片;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麝香保心丸。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8.33%,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58.33%,两组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为10.00%,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为60%,由此可见,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且不良反应率较低,值得广泛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周丹  张治平 《新中医》2021,53(7):61-63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联合替格瑞洛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2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替格瑞洛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麝香保心丸口服。比较2组心绞痛发作、临床疗效、生活质量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8%,对照组为67.6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SAQ指标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SAQ指标各项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SAQ指标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每周硝酸甘油用量、每次持续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每周硝酸甘油用量、每次持续时间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联合替格瑞洛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确切,可以降低心绞痛发作次数和硝酸甘油用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陈秀珍  陈冲 《新中医》2019,51(10):87-89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联合西医措施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SAP)气滞血瘀证的疗效,以及对血清活性氧物质(ROS)和心肌营养素-1 (CT-1)水平的调节作用。方法:将SAP患者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4例。对照组参见指南予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麝香保心丸。治疗12周后,比较2组气滞血瘀证症状评分、心绞痛的发作、临床疗效、血清ROS和CT-1水平。结果:治疗后,2组气滞血瘀证症状评分减少(P 0.01),且观察组气滞血瘀证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1)。治疗后,2组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每次心绞痛持续时间减少(P 0.01),且观察组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持续时间低于对照组(P 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为77.2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血清ROS、CT-1水平降低,且观察组血清ROS、CT-1低于对照组(P 0.01)。结论:麝香保心丸联合西医措施治疗SAP气滞血瘀证疗效显著,其疗效可能与下调ROS和CT-1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9,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从2014年2月—2015年2月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行冠脉造影的患者中,选择冠脉造影正常的122例为正常组,确诊为CHD的患者124例为观察组。正常组不采取任何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麝香保心丸治疗,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两组患者血清MMP-2、MMP-9的变化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前血清MMP-2、MMP-9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在服用麝香保心丸1个月后,血清MMP-2、MMP-9水平明显下降,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MP-2、MMP-9是冠心病的预测因子,麝香保心丸可降低冠心病患者血清MMP-2、MMP-9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联合西药治疗代谢综合征合并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代谢综合征合并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中成药麝香保心丸治疗,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实验室指标恢复情况,采用SAQ评分法对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2%,对照组为8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在调节血脂、血糖、尿酸等方面均表现出显著疗效,但组间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调节血压方面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除对疾病认识程度方面比较两组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指标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麝香保心丸联合西药治疗代谢综合征合并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有较好疗效,尤其在改善症状及生活质量方面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河北中医》2021,43(4)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对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临床症状、心肌梗死面积和血清脑钠肽(BNP)、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术后1年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术后24 h行标准化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麝香保心丸。2组均治疗1年,比较2组治疗前后胸痛、胸闷、气短、心悸评分,心肌梗死面积,血清BNP、GDF-15、hs-CRP水平,术后1年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2组胸痛、胸闷、气短、心悸评分,心肌梗死面积,血清BNP、GDF-15、hs-CRP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 0.05),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术后1年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为4.00%(2/50),对照组为8.00%(4/5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麝香保心丸治疗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临床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抑制炎性反应,改善心肌功能,缩小心肌梗死面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