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9 毫秒
1.
博物学传统与数理传统是科学史上同样重要的两大研究范式。近代之前的中医学,完整地体现了中国的博物传统,而考察中国博物传统的一个最佳标本正是中药药性理论与"本草"学。在近代科学与文化背景下,中医学对自身理论体系进行了系统整理,并建立起了以西医模式为参照的中医学科体系,思维方式从博物传统向数理传统嬗变,使近代中医学呈现出与传统中医学不同的面貌。这种思维模式的变化对当代中医药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观察取决于知识背景,理解取决于认识水平。"研究中医药知识的演进,不能不关注博物传统知识体系与数理传统知识体系在近代的交融与碰撞,需要寻找合适的观察点和立足点。  相似文献   

2.
陆广莘先生生前从"生生"角度阐释了中医学以人为本的健康医学属性,提出扶助人体自身的内在动力是"生生之气",认为"医学不能拜倒在科学脚下"。在当前国内外医学模式转换的大背景下,认知并实践中医学以人为本的健康医学思想具有重要意义,但还要看到它的复杂性和任务的艰巨性。  相似文献   

3.
<正> 近代,中医学发展与其他自然学科相比显得非常缓慢,其原因有历史的、外在的,但其自身的内在原因恐怕还是主要的。大胆地正视这些原因,对于振兴中医有重要意义。依我看,阻碍中医发展的内在原因有: ①中医理论体系的封闭性、排它性和稳定性。因受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中医学从指导思想、社会属性及方法论上都停留在朴素的自然观水平上,尽管历史上中外医学交流频繁,中医理论体系仍保持着其它学科绝无仅有的数千年一贯制的进化速率。多数中医学者崇奉经典,沿袭旧说,总是不断地对旧理论进行诠释补充,缺乏扬弃,这在客观上  相似文献   

4.
姚魁武  王阶 《辽宁中医杂志》2009,(10):1684-1686
中医学为中国人民及全人类的健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由于受到历史科学条件的限制,中医学内在规律及疗效机理尚不能用现代科学进行解释。证候是中医学里面的重要内容,如何阐释证候的内涵,对于发现中医学与现代科学之间的联通桥梁,进而推动中医药理论的源头创新,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系统生物学的自身特点,使得从系统生物学角度来探索疾病的中医证候不仅成为可能,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医药学本来就是先进的系统生命科学认知体系,"证"的研究正好可以和系统生物学理论相结合。  相似文献   

5.
通过在线检索、手工摘编整理1999-201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医学资助项目和2005-2009年973中医理论专项资助项目的数据,总结当前中医理论研究采用的技术方法,分析五十年来中医理论现代化研究始终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的原因.探索中医理论现代化新的研究思路,以及寻找适合中医理论自身发展的科学理论和实验技术体系,指出中医理论的现代化首先应当是哲学化.气是中医理论与现代科学技术实现结合的切入点,运用当代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建立真正切合中医自身特点的实验技术体系,是中医理论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最后提出量子中医学是中医理论现代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复杂性适应系统(CAS)理论对中医学方法论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中医学现代研究大多移植西医学的研究方法和思路,缺少适合中医学科特点的科学方法,所以,现代中医研究的难点和关键是建立科学的、原创的、适合中医学科特点的研究方法.复杂性科学被誉为21世纪的科学,这种注重事物的复杂性、整体性和非线性的科学研究方法,对中医研究方法论的建立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复杂适应性系统理论对中医研究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法,首先,CAS关于"涌现"的理论恰恰提供了研究中医学整体观的还原论与整体论辨证统一的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可以填平宏观与微观的技术鸿沟,解决西医学手段研究中医所面临的数据说明与处理的问题,使研究中医学整体观的科学方法成为可能;其次,可以解决中医的非线性问题,对于中医学中具有非线性特点的描述性资料,可直接利用计算机模型对其进行资料处理.克服中医逻辑思维的随意性所导致的理论结论不确定性和臆测性.第三,可以提供一种有别于动物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的计算机模型方法研究中医内容.  相似文献   

7.
中医学理论是中国古代自然科学和社会人文科学相互交叉而形成的综合性、系统性知识体系,具有复杂性科学的特征,是我国最具有自主原始创新潜力和可能的学科领域。中医理论基础研究范围很广,本文仅从中医理论体系特点分析入手,就中医理论基础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司外揣内构筑"现象-状态医学"的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司外揣内"是决定中医学"现象-状态医学"本质特征的科学方法,是为实现认识人体的"现象-状态"层面生命规律而采取的手段和思维途径.据此把中医学从医学科学整体中分化出来,形成"现象-状态医学"学科,推动中医学的科学认识深化,促使中医学按照自身规律向成熟的科学学科形态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医学现代化实际上是指中医药学现代化,中医学的发展必须顺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伴随时代的进步,继承、发扬自身优势和特色,勇于创新,把现代科学的内涵与传统的医学理论有机地结合一起,形成一个新的飞跃。中医学现代化是对科学技术范畴中的一门学科而言的,属于我国科学技术现代化范畴。科学的技术化,技术的科学化,科学技术一体化,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和趋势。传统的中医学面临着西方医学、科学新技术以及国际需求的严峻挑战。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对疾病研究的不断深入,高科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不断开发与应用,以及中医热在国际…  相似文献   

10.
传统针灸辨证论治体系在理论和临床上缺乏自身特色和优势,僵化套用中医其他学科辨证论治的方法,应有自己独特的、更为实用的理论体系来指导治疗。根据针灸的诊疗特点,"病-症-位"结合取穴成为针灸临床诊治疾病的法则。"病-症-位"结合取穴是在辨证论治理论指导下,使疾病的诊疗更加具体化的一种表述。"病-症-位"结合取穴与辨证论治都是在中医学总体原则指导下,针对不同学科特点而提出的诊疗方式。"病-症-位"结合取穴法更有利于针灸的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1.
中医理论的学科特点及其现代化、数字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理论的科学内涵与学科特点决定了中医学是一门与西医学互补的生命科学学科,应使之继续独立发展,传统中医理论的现代化,核心是实现数字化表达,建立中医理论数字化体系。中医四诊的数字化及四诊相关辅助仪器的研究开发,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生命科学的结合,是中医学,中医院以及中药现代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复杂性科学在中医药领域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杂性科学是一门新兴的前沿科学,中医学的理论体系与学科特征与复杂性科学有着极大的相似之处。因此,运用复杂性科学理论研究中医学理论中的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证候学以及中药学、方剂学等,可谓方兴未艾。今后将更加广泛地应用于藏象学说、病因病机学说以及治则治法等各个方面,以推动中医药学的现代化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中医学是一门传统科学,是医学的一个分支,有其自身的科学发展观。它有自己的哲学基础,完善的理论体系,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我国的医药卫生事业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它的发展必须遵循自身的内在的发展规律,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借鉴现代科学技术,融入人文理念,进一步充实发展它的体系。  相似文献   

14.
论中医学的研究对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任何科学理论或学科都有自己清楚、明白的研究对象.不同的研究对象,会带来不同质的研究内容,从而划分出不同的科学学科.中医学以"人体"为研究对象的内涵宽泛、不确切,导致研究内容不确定,发展方向不明确,使中医学的科学认识活动无法深入.然而,中医学是以人体的"现象-状态"物质层面为研究对象,建构起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把中医学从医学整体中分化出来,形成"现象-状态医学"学科,将推动中医学的科学认识深化,促使其按自身规律向成熟的科学学科形态发展.  相似文献   

15.
回顾中医学、科学之源及人类历史,重新理解中医学、科学之义,从中医学之本性、中医学其非"科学"、中医学实是"科学"三个方面,对中医学是否科学这一问题进行探讨。认为在人能动的思维、智慧下追求真理的学问,此即真正的科学。中医学作为基于中华文化,探求人体、自然之理的学科,固应属于科学这一博奥的学问,而非狭隘主义的"科学"。相信在时间积淀下,中医学必将与现代科学共融。  相似文献   

16.
杜文斌  张杰  石岩 《中医药学刊》2004,22(6):1062-1064
由于中医学现代研究大多移植西医学的研究方法和思路。缺少适合中医学科特点的科学方法.所以,现代中医研究的难点和关键是建立科学的、原创的、适合中医学科特点的研究方法。复杂性科学被誉为21世纪的科学,这种注重事物的复杂性、整体性和非线性的科学研究方法。对中医研究方法论的建立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复杂适应性系统理论对中医研究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法。首先,CAS关于“涌现”的理论恰恰提供了研究中医学整体观的还原论与整体论辨证统一的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可以填平宏观与微观的技术鸿沟,解决西医学手段研究中医所面临的数据说明与处理的问题,使研究中医学整体观的科学方法成为可能;其次,可以解决中医的非线性问题,对于中医学中具有非线性特点的描述性资料,可直接利用计算机模型对其进行资料处理。克服中医逻辑思维的随意性所导致的理论结论不确定性和臆测性。第三.可以提供一种有别于动物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的计算机模型方法研究中医内容。  相似文献   

17.
中医学是自然哲学和古代科学完美结合的学科,整体观和辨证论治是其最基本特色。中医学传统的个体化的诊疗模式日益受到重视。由于中医学自身的特点及社会历史的原因,中医学的诊疗模式一直保持传统的特色。自陈可冀院士对血瘀证及活血化瘀进行研究以来,中西医结合得到空前发展。用现代科技手段研究中医,如从中医的证、病名的规范化、方剂、到单味中药,中医学从基础理论到临床与现代科技的结合日益密切。而中医学诊疗的思维模式现代化,挖掘出其中思维规律,是实现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8.
应用复杂性科学方法研究中医和应用系统生物学研究中医,并没有取得突破性的成果的原因在于系统生物学本身仍处在学科发展的开端,系统科学还存在着发展过程中的若干困惑,存在着"涌现性及其方法论难题".从系统哲学的看法、系统生物学的认识和信息中医学的提出及相关阐述,可以看出引入信息概念,建立信息中医学是应用系统科学研究中医的现实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中医学在现代社会的发展面临着来自理性主义与科学思维的挑战,这一挑战实质上是由三个不同维度的问题所组成:即如何正确地认识与理解传统中医学知识?如何回应科学思维与西医学对中医学造成的冲击?以及如何在当下的时代环境中实现符合“中医自身发展规律”的理论与实践创新?对这三个问题的回答,其本质上就是在回答中医学在现代如何发展的问题,亦即所谓“中医学现代化”问题。对于中医现代化问题的解决,主要可以有4条路径可供选择,即传承中医文化内涵、融合现代科学技术、提升中医实践能力和传播中医文化理念。  相似文献   

20.
中医学与现代医学分属不同的学科体系,具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中医证候本质的研究方法需要遵循中医学的自身特点,方能阐明中医学的特色与精华所在.而代谢组学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与中医学在原理上具有统一性,故可以把代谢组的理论、技术与方法作为研究中医证候本质的出发点和切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