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对诊断教学进行改进,提高医学大专生的诊断学教学效率.方法:将情景模拟教学法的原理和方法与诊断学教学内容相结合,在诊断学教学中通过情景模拟的方法加深学生印象,并引导学生建立临床思维.结果:通过采用情景模拟教学,诊断学的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情景模拟教学法可有效提高诊断学教学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医学高专中医专业《中医骨伤科学》教学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医骨伤科学》作为中医专业临床上实用型较强的一门主干课程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改进教学方法,理论课采用综合案例教学法、综合实训课采用模拟教学法、实践课采用床边教学法的三步教学法开展教学。通过教学实践,可以在有效的时间内让学生熟练掌握基本技能操作、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能力,加快由学生思维模式转向医生思维模式的速度,并且能够较快的将书本知识融会贯通地运用于临床实际,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深其对临床疾病的理解、认知和掌握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在中医临床护理学教学中培养本科护理专业学生中医临床思维能力。方法:采用重组课程教学内容、PBL教学法、案例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等,构建多样化的课堂教学,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结果: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中医临床思维能力。结论:突出培养学生的中医临床思维能力是中医临床护理学教学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在妇产科临床教学中应用模拟教学法,以此观察应用模拟教学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的同期同年级临床专业的本科实习生,共计10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50名,分别采用常规教学法与模拟教学法。对组间的整体学习综合考评成绩评分(理论知识评分、操作技能评分)与学生对教学总满意率进行指标观察。结果就研究组而言,其整体学习综合考评成绩评分(理论知识评分:81.12±2.12分、操作技能评分:82.32±2.11分)与学生对教学总满意率(96.00%)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妇产科临床教学中应用模拟教学法,可以有效提高临床专业的本科实习生的整体学习综合能力,有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且学生对于该种教学模式满意。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与临床结合的中医经典著作教学模式,构建与针灸推拿学专业研究生教学内容相贴合的"临床案例数据库",并运用整体教学法、团队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中医经典著作基本理论为核心,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理论水平及临床能力,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从医学理论知识向临床实践的过渡,是临床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作者认为可以从改变临床实习目的,采用病例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PBL教学法、学导式教学法、临床模拟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等教学方式和方法改革,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杨朝阳 《中医药导报》2004,10(12):65-66
文章探讨了《中医诊断学》模拟教学法 ,认为《中医诊断学》本科教学中应用课堂模拟教学与实践模拟教学相结合方法 ,能突出教学重点 ,提高学生四诊技能及培养辨证施治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8.
《中医诊断学》模拟教学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探讨了《中医诊断学》模拟教学法,认为《中医诊断学》本科教学中应用课堂模拟教学与实践模拟教学相结合方法,能突出教学重点,提高学生四诊技能及培养辨证施治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9.
本课题通过采用案例式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相结合、补充和强化教学内容、强化教学查房、充分利用模拟器材进行临床实训教学、制定形成性评价方法、改革评价体系等途径,对中医急诊学教学改革进行了深入研究.实践证明,教学法的改进对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急救意识和动手能力的提高具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10.
根据《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教学实践与体会,对课程教学方法进行探讨,提出在教学过程中寻找中西结合点对教学的重要意义.同时应用问题导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模拟教学法、信息技术融入教学方法的多元教学模式,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提高临床操作技能,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最终将学生培养成适合临床应用的实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1.
临床中药学是中医药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其教学方法与教学评价的研究始终是一线教师教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教学实践中采用鉴别比较教学法、"图表"思维导向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能较好的提高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在教学评价中,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有助于加强对教学过程的控制。以此,为构建符合临床中药学课程特点的教学模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与分析微课联合模拟临床思维教学法在肿瘤外科教学工作中的应用。方法选择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自2016年5月—2019年5月学习的肿瘤外科学生100名,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名,对照组给予常规教学方法,观察组应用微课联合模拟临床思维教学法,对比2组肿瘤外科学生考试成绩及对临床教学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肿瘤外科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及综合实践成绩均较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学生对课程吸引、知识理解、实践操作、临床分析及协作沟通的满意度均较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课联合模拟临床思维教学法应用于肿瘤外科教学工作中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还明显的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并从学生处获得更高的临床教学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伤寒论是一门理论与临床紧密结合的课程,近年来关于伤寒论的教学改革问题是研究的热点。本研究把案例式教学法与Sandwich教学法相结合,并运用于伤寒论教学中,模拟了医师在临床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情形。寓理论知识于实际案例中,让学生既能掌握理论知识,又能培养自主学习和临床辨证分析能力。同时能极大提高老师的综合素质,做到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以症状为主线的整合教学理念和TBL教学模式相结合在耳鼻咽喉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方法通过撰写"上呼吸道呼吸困难"为主线的整合教案,采用TBL授课法,分析并阐述以症状为主线的整合教学和TBL教学法相结合的应用体会。结果症状整合教学重点解决了传统教学中相关章节内容之间彼此独立脱节的问题,从纵向向横向拓展的思维方式能够更好地锻炼学生临床思维从而完成教学目标;与TBL法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逻辑分析、综合理解、归纳总结、语言表达、团队精神等综合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SSL教学法(Scene Simulated Learning)大学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中的应用。方法以中药炮制学教学为例,通过模拟相关知识牵涉的“情境”来展开教学(SSL教学),并将PBL教学法引入其中,让学生“据实发挥”,训练其发散思维,提高学习主动性。结果调查问卷反映学生普遍欢迎该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相比,改进后的SSL教学法体现出与时俱进的优势。结论将SSL教学法与PBL教学法相结合,可很好地激发学生对所学学科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临床模拟情境教学法在中医儿科教学中的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长春中医药大学2008级中医专业本科生80人,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观察组采用临床模拟情境教学法,比较两组学生的考核成绩及学习感受.结果 观察组的期末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乐于接受临床模拟情境教学法,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模拟情境教学法在中医儿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满意,能够明显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微格教学法联合临床模拟教学在中医急诊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将60名急诊实习医生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临床教学,实验组采用微格教学法联合临床模拟教学,比较两组实习后满意度及操作考试成绩。结果实验组实习医生满意度及出科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诊临床教学中应用微格教学法联合临床模拟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温病学是中医"四大经典"课程之一,具有中医基础与临床双重性质。在温病学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分组管理法、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图表演示法、联系对比法、模拟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及策略的综合运用,能更好的促进学生掌握中医知识、提高辨证能力,更充分的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9.
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吸取“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与“目标教学法”这两种新的教学模式成果,设计出“问题与课时目标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认为此教学法能优化教学设计,强化主体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同时对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PBL在中医妇科学教学中的体会.方法 对我院中医学专业本科学生进行PBL法施教,同级中医学(骨伤方向)学生做对照组进行传统教学;采用闭卷考试、调查问卷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PBL教学不仅能让学生系统掌握理论知识,而且在提高临床思维方面显著优于传统教学模式.结论 PBL与传统教学法相结合,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