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EAggEC实质上是从EPEC菌群中分出的一类新致腹泻大肠杆菌,其重要特征是形成网状菌毛,能粘附于小肠粘膜上皮细胞,在其表面大量繁殖而引起微绒毛病变。由于在体外,与HEP-2或Hela细胞的共培养中,对这两种细胞形成特征性聚集性粘附,从而对其作出检测诊断。 Vamamoto发现EAggEC的此种聚集性粘附可发生在某些液体培养基的生长表面,形成很厚的粘附聚集性菌块。基此启示,作者将经过EAggEC探针和Hela细胞粘附试验证实的EAggEC菌株及局限性、弥漫性粘附的大肠杆菌,作了普通营养肉汤菌块形…  相似文献   

2.
小儿营养液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它对提高原发病的治疗效果、改善预后、促进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所以营养液配置人员的素质高低,会直接影响到营养液的质量。本院自1994年以来,已配制小儿营养液5000多袋,为上千例患儿静脉输注后,无1例发生寒战、呕吐、发热等不良反应。我们认为,小儿营养液配置人员应具备以下素质:  相似文献   

3.
我们对12例经腹全胃切除的病人进行了术后肠内营养支持,使用的营养液为安素(Ensure)。12例中,男性11例,女性1例;年龄25~52岁,平均年龄47岁。残胃癌2例,贲门癌2例,胃体癌8例。2例为食管、空肠Roux-Y端端吻合,10例为食管、空肠R...  相似文献   

4.
本文是近年来通过研究PRECEDE理论,结合本身企业健康教育的实践和效果作一论述。实践证明,国外健康教育理论的引进,必须建立在符合中国国情的基础上方能取得成功,进而形成中国特色的健康教育理论。  相似文献   

5.
丙氨酰-谷氨酰胺在全合一肠外营养液中的稳定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丙氨酰-谷氨酰胺对全合一肠外营养液稳定性尤其是脂肪乳剂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将丙氨酰-谷氨酰胺分别加入3种不同配方的全合一肠外营养液中,在不同温度下、24小时内取样观察外观变化,测定pH值、渗透压值。观察脂肪乳剂在加入丙氨酰-谷氨酰胺后颗粒大小及形态有无改变并计算平均粒径。结果不同配方全合一肠外营养液加入丙氨酰-谷氨酰胺后,其外观、pH值、渗透压值未见明显改变,脂肪乳剂颗粒大小及形态亦无明显变化。临床应用100人次,未见不良反应。结论丙氨酰-谷氨酰胺可加入全合一肠外营养液中进行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6.
“赐儿康”儿童营养液效果评价上海市卫生防疫站200335王慧安,施航,符振华“赐儿康”儿童营养液是莱福食疗公司“生命口服液”系列中专为儿童研制的新品种,以β—胡萝卜素为主成份,富含VitC、牛黄酸及矿物质,有利于儿童生长发育,保护视力及改善贫血。为进...  相似文献   

7.
胃肠内营养的感染并发症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胃肠内营养支持是营养治疗的主要手段,但其感染性并发症,特别是吸入性肺炎,严重威胁病人生命。本文介绍3例老年男性胃肠内营养支持病例L(1)例1,食管修补术后多脏器衰竭伴肺部感染,试用胃造瘘管滴入营养液维持未成功,控制感染后改由空肠造瘘滴入营养液成功,病人康复;(2例2,胆囊切除术后多脏器功能衰竭伴重度肺部感染,鼻饲胃管维持营养后出现吸入性肺炎,行胃造兼输注营养液出现腹泻、全复水肿后死亡;(3)例3,  相似文献   

8.
基因突变检测方法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直接基因突变的研究是近年来国内外生物医学研究领域中最热门的内容之一。本介绍了一些基因突变检测方法,包括筛选未知突变的方法RNase,SSCP,DGGE(CDGE、TGGE、TSGE)、CCM、HET、COI、DS法及诊断已知突变的方法如杂交法、扩增法(ARMS、RFLP、PCR、LCR)及MREC法。这些方法各有长短,然而数种技术的巧妙组合可能取长补短,形成一个完整的基因突变检测系统。  相似文献   

9.
土壤与肥料 无土栽培所谓无土栽培就是不用土壤,而是采用基质(包括岩棉、草炭、蛭石、珍珠岩、树皮、锯末、水等)和营养液栽培植物的技术。无土栽培不仅生长快、产量高、质量好,而且病虫害少,卫生整洁,只需浇灌营养液即可,管理十分方便。  相似文献   

10.
胃肠内营养的感染并发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胃肠内营养支持是营养治疗的主要手段,但其感染性并发症,特别是吸入性肺炎严重威胁病人生命。本文介绍3例老年男性胃肠内营养支持病例:例1,食管修补术后多脏器衰竭伴肺部感染,试用胃造瘘管滴入营养液维持未成功,控制感染后改由空肠造瘘滴入营养液成功,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11.
陈继梅 《健康必读》2009,8(6):51-51
目的探讨一种更安全、简便、经济的护理手段,解决重症新生儿胃肠外营养的问题。方法根据新生儿的胎龄、日龄、体重及生化等监测指标,计算出各营养液成分的需要量,按一定的配置顺序,加入普通的葡萄糖输液瓶内,从周围静脉以输液泵在24h内匀速输入体内。并分别测定刚配置的和在室温下24h后的营养液pH值结果。结果测定刚配置的和在室温下24h后的营养液pH值结果无显著差异;外观无油水分离现象;从周围静脉输入后,未发生输液反应和局部组织坏死等并发症,是解决重症新生儿,胃肠外营养问题的一种简便易行、安全、经济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采用大肠埃希氏菌的噬菌体E-1、E-2、E-3、E-4和志贺氏菌的噬菌体Sh(又称E-5),对自江西省临床痢疾病人分离的290株福氏志贺氏菌进行噬菌体分型结果,与肠杆菌科噬菌体裂解模式相配合,可将福氏志贺氏菌分为18个噬菌体型。与血清学分型结果相配合,共可将其分为57个血清噬菌体型。分型结果表明,来自南昌市的菌株主要是散在发生;但福氏2a型的27/4-1、23/4-1、03/4-1型和福氏1b型的03/4-1型,分别在宜春、吉安、抚州、赣州等地区形成局部流行。  相似文献   

13.
ERBE—T系列普通型ERBET400C、高频电刀、双极电凝器是我公司引进德国ERBE公司的全套邮件组装而成,产品经德国ERBE公司检验后在国内销售,其设计、制造完全符合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是ERBE公司八十年代产品,质量可靠、性能优良,是手术...  相似文献   

14.
采用小鼠免疫器官相对重量、抗体形成细胞数、外周血T淋巴细胞百分率、血清溶血素水平及迟发型超敏反应等指标,探讨了二乙基亚硝胺(DEN)对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DEN是通过脾脏作为靶器官来抑制机体的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功能的。DEN剂量为10mg/kg及20mg/kg时可使T淋巴细胞百分率、抗体生成细胞数及迟发型超敏反应降低;且T淋巴细胞百分率与染毒剂量呈负相关。DEN对实验动物致癌性强,因而有必要深入研究其免疫毒性机制。  相似文献   

15.
ERBE-T系列普通型ERBET400C、高频电刀、双极电凝器是我公司引进德国ERBE公司的全套部件组装而成,产品经德国ERBE公司检验后在国内销售,其设计、制造完全符合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是ERBE公司八十年代产品,质量可靠、性能优良,是手术...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病机理(下)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200032)杨永年3蛋白质非酶糖化31早期糖化产物(EGP):EGP过度生成是高血糖引起的又一个急性可逆性变化。EGP是正常的细胞内外形成的物质,是葡萄糖由亲核非酶过程急速地结合于蛋白质氨基上...  相似文献   

17.
维生素E对烧伤小鼠免疫功能改善及其机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强  李通 《营养学报》1994,16(1):34-38
本实验研究了维生素E(VE)改善烧伤后免疫功能的作用,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小鼠11%~12%总体表面积(TBSA)全层皮肤烧伤后血、肝、脾中过氧化脂质(LPO)水平升高、谷胱甘肽(GSH)含量下降,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白介素一2(IL一2)生成、空斑形成细胞(IJFC)形成及迟发型超敏反应(DTH)均处于抑制状态。投予VE后可防止烧伤动物体内LPO水平、GSH含量明显变化,免疫功能受抑制的程度也明显小于未投予组。以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处理的作用与VE相同。体外实验显示,过氧化亚油酸可抑制淋巴细胞增殖反应以及IL一2产生、诱发淋巴细胞脂质过氧化、降低淋巴细胞内GSH含量。淋巴细胞上述功能的抑制与LPO水平密切相关;加入VE可抑制过氧化亚油酸对淋巴细胞的上述作用。提示VE可改善烧伤后免疫功能,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抗氧化作用而发挥的。  相似文献   

18.
三氯乙烯诱发小鼠及人外周血有核细胞DNA链断裂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为研究三氯乙烯(TCE)的遗传毒性,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法(SCGE)测定了TCE诱导人和小鼠外周血有核细胞DNA链断裂的能力。小鼠TCE染毒剂量为5.8mmol/kg时,可见其断裂的DNA片断在电场中迁移形成的“彗星”影像长度显著增加,并表现出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TCE职业暴露人群的外周血有核细胞DNA有轻微损伤,但与对照组的差异无显著性,可能与调查对象接触TCE时间较短有关。SCGE有可能成为评价化学毒物诱导DNA损伤的敏感的、低损害的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不同氨基酸终浓度对新生儿肠外营养液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设计5组不同氨基酸终浓度(分别为0、1%、2%、3%和3.5%)的新生儿肠外营养液,每组各3袋,在配制后0、12、24、48、72 h时进行外观考察,测定pH值和渗透压,应用激光纳米粒度仪检测脂肪乳粒径大小和粒度分布。结果 5组肠外营养液在配制后0、12、24、48、72 h时肉眼观察外观颜色无变化,无分层、沉淀、絮凝、挂壁现象。在72 h内,5组肠外营养液pH值波动于(5.49±0.01)~(6.19±0.01),渗透压波动于(774±3)~(1 106±13)mOsm/kg,平均粒径大小波动于(280.6±0.7)~(332.2±2.0)nm,多分散指数值波动于(0.200±0.011)~(0.245±0.012)。随着氨基酸浓度的增高,5组肠外营养液的pH值逐渐下降(P=0.000),渗透压值逐渐升高(P=0.000),平均粒径大小逐渐增大(P=0.000),多分散指数值未呈现线性变化趋势(P=0.628)。结论 在室温下72 h内,未添加氨基酸或氨基酸终浓度≤3.5%时,新生儿肠外营养液的外观、pH值、渗透压和脂肪乳粒径大小均在安全范围内。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在超重环境下微波辐射对大鼠肺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及营养液的防护作用。[方法]用离心机模拟超重环境,用微波辐射源给予微波辐射照射动物,用以长白山特产林蛙油为主要成分的营养液对各组大鼠进行干预,分别观察各组(空白对照A组、营养液B组、超重+辐射C组、超重+辐射+营养液D组、营养液+超重+辐射E组和营养液+超重+辐射+营养液F组)大鼠肺的超微结构。[结果]A组和B组在超微结构上没有差异;Ⅰ型肺泡上皮细胞损害以核固缩状为主,Ⅱ型肺泡上皮细胞损害以核和线粒体固缩为主;各组超微结构损害由轻到重排列为A≌B、F、E、D、C。[结论]营养液对超重和微波辐射损害有良好的预防和早期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