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OX40配体(OX40L)表达及血清可溶性OX40L(sOX40L)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术和ELISA分别对正常对照组 20例、稳定型心绞痛(SA)组20例、ACS组40例的外周血淋巴细胞OX40L表达及血清sOX40L水平进行检测,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结果 ACS组外周血淋巴细胞OX40L表达明显高于SA组和对照组(P<0.01),SA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S组血清sOX40L水平明显高于SA组和对照组(P<0.01),SA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CS组血清CRP 水平明显高于SA组和对照组(P<0.01),SA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血清sOX40L水平与CRP呈正相关(r =0.79,P<0.001),血清sOX40L水平与冠脉病变复杂狭窄数呈正相关(r =0.72,P <0.001).结论 ACS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OX40L表达及血清sOX40L水平均明显升高,提示sOX40L在ACS的发生和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作为预测ACS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患者应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血浆中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 )与可溶性OX40配体( sOX40L)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于我院治疗的135例ACS患者临床资料,依据阿托伐他汀的应用剂量将其分为高、中、低剂量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治疗,阿托伐他汀各组基于对照组分别予相应剂量阿托伐他汀持续治疗4周。结果:阿托伐他汀各组血脂、血清hs-CRP、sOX40L降低情况与对照组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高剂量组改善效果更加明显。结论:高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ACS,不仅具有显著的抗炎、降脂效果,而且能够改善患者血清hs-CRP、sOX40L水平,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安全理想,应予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血浆可溶性OX40配体(sOX40L)水平在冠心病患者及对照组之间的差异,研究其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相关性.方法 入选96例行冠脉造影检查的住院患者,按照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及对照组,在冠心病组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收集患者一般资料,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sOX40L水平.结果 冠心病组血浆sOX40L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浆sOX40L随冠脉狭窄支数的增加而升高.结论 血浆sOX40L水平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有关,与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相关,血浆sOX40L可作为检测冠心病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检测患者血清可溶性OX40配体(s OX40L)、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和可溶性血管间黏附分子1(s VCAM-1)的表达情况,探讨预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炎性指标。方法分别检测急性冠脉综合征组(ACS)、稳定性心绞痛(SAP)组和对照组血清中s OX40L、IL-6、CRP和s VCAM-1含量。结果 ACS组和SAP组s OX40L、IL-6、CRP和s VCAM-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CS组s OX40L、IL-6和CRP水平明显高于S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S组s VCAM-1水平高于SAP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血清s OX40L、IL-6、CRP和s VCAM-1表达水平的升高可作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早期临床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OX40L基因变异与早发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扩增(PCR-SSP)技术检测187例年龄≤55岁、早发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和138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m3850641位点M/G变异的基因型、等位基因及其分布频率;采用冠状动脉造影测量病变血管支数(DVN)和狭窄程度积分(SSI);应用ELISA法测试血浆sOX40L、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CAM-1);应用散射比浊法测试血浆C反应蛋白(CRP)水平;分析OX40L基因变异与ACS风险、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和血浆3个细胞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 OX40L基因A/G变异与早发ACS风险显著关联,C等位基因比野生型早发ACS风险增高2.031倍(OR=2.03),变异型比野生型DVN、SSI、血浆OX40L、VCAM-1和CRP显著增高.结论 OX40L基因变异可能与早发ACS风险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有关:OX40L过度表达、细胞黏附和炎症反应可能是ACS发病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验证OX40L在冠心病患者及正常对照血浆中的变化,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早期干预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症(ACS)患者血浆炎症指标OX40L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急性冠脉综合症(ACS)60例,稳定型心绞痛20例(SA),非冠心病患者20例(C)。分别测定以上各组患者入院时的血浆OX40L及hs-CRP水平。将ACS患者随机分成阿托伐他汀10mg/d组(A组)和40mg/d组(B组),疗程均为7~10d,第8d测定两组ACS患者血浆OX40L及超敏CRP的水平。结果⑴ACS组血浆OX40L水平高于正常组(P〈0.05),略高于S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hs-CRP水平比较,ACS组明显高于正常组和SA组(P〈0.05);⑵阿托伐他汀治疗1周后A、B两组血浆OX40L及hs-CRP水平均有所下降,A组患者血浆hs-CRP水平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X40L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hs-CRP及OX40L治疗前后均有统计学意义。将A、B两组治疗前后的变化值进行比较,OX40L与hs-CRP降低幅度均有差别,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较A组作用更明显。⑶ACS患者血浆OX40L与hs-CRP之间呈正相关(r=0.52,P〈0.001)。结论 ACS患者血浆OX40L、hs-CRP水平增高,早期阿托伐他汀治疗可降低ACS患者OX40L及hs-CRP水平,且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于OX40L、hs-CRP会产生不同的影响,40mg/d抗炎作用强于10mg/d,ACS患者早期应用大剂量的他汀类强化治疗可能使患者获益更大。  相似文献   

7.
早发冠心病患者血浆sOX40L及BNP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奕  宫海滨  魏鹏 《当代医学》2010,16(23):469-471
目的观察早发冠心病患者血浆sOX40L及BNP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100例入选的早发冠心病患者,根据临床症状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4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33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23例;根据冠脉造影分为多支(21例)、单支(49例)、双支(30例)病变组。均应用免疫荧光法和免疫比浊法对其进行血浆BNP及sOX40L水平检测并与冠脉造影正常对照组(34例)作比较。结果⑴AMI组平均OX40L明显高于UAP组、SAP组和对照组(P〈0.01)UAP组平均sOX40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SAP组sOX40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多支病变组平均sOX40L高于单支、双支和正常对照组(P〈0.01)。⑵AMI组平均BNP明显高于UAP组、SAP组和对照组(P〈0.01),UAP组平均BNP明显高于SAP组和对照组(P〈0.01),SAP组高于对照组(P〈0.05)。多支病变组平均BNP高于单支、双支和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早发冠心病的患者血浆sOX40L和BNP的水平明显升高,且与冠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可为危险分层提供有益的信息。  相似文献   

8.
林朴卿  肖华  洪长江  邱健  邹育海 《广东医学》2012,33(10):1416-1418
目的 研究冠心病患者中OX40L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分析OX40L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探讨OX40L在冠心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随机选取158例心内科患者,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组)组4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组(ACS组)91例和对照组27例.同期检测hs-CRP及OX40L水平,比较不同组别及不同冠脉病变之间两者的差异.结果 ACS组OX40L、hs-CRP水平高于SAP组,SAP组OX40L、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两组间OX40L、hs-CRP水平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5,P<0.001).ACS组中三支血管病变OX40L水平高于双支血管病变及单支血管病变,双支血管病OX40L水平高于单支血管病变,两组间OX40L水平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SAP组中三支血管病组、双支血管病变组、单支血管病变组之间的OX40L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02).结论 OX40L可能参与了冠心病特别是ACS的炎症发展过程,OX40L水平的高低可作为预测ACS冠脉病变程度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浆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及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关系。方法 根据临床诊断标准.将69名冠心病患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纽、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稳定型心绞痛组3组,另选取20例冠脉造影正常者为对照纽,采用ELISA法测定患者血浆OX—LDL及血清hs—CRP。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组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血浆OX—LDL及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性心绞痛和对照组(P〈0.01);血浆OX—LDL和血清hs—CRP在对照组无相关性(r=0.084,P〉0.05),在冠心病组呈高度正相关(r=0.801.P〈0、01);在冠心病组,血浆ox—LDL与Gensini积分无相关性(r=-0.051,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浆OX—LDL及血清hs—CRP水平与ACS呈正相关。结论血浆OX—LDL及血清hs—CRP水平不仅反映冠心病患者病变的严重程度,而且在评估ACS病变严重程度及斑块稳定性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冠心病患者血浆sOX40L与MMP-9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sOX40L和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变化水平及其与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sOX40L、MMP-9。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计算冠状动脉病变形态积分并与sOX40L,MMP-9水平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组sOX40L及MMP-9水平显著高于稳定型心绞痛(SAP)组和正常组(P〈0.05),而后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S组冠状动脉狭窄病变形态积分明显高于SAP组和正常组(P〈0.05),后两组间病变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S组sOX40L及MMP-9水平均与冠状动脉造影狭窄病变形态积分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sOX40L及MMP-9水平升高可能提示斑块不稳定。可有效判断冠状动脉病变程度预测急性冠状动脉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0x-1)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旱期诊断价值。方法用酶联免疫法测定ACS组(9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40例)、正常对照组(50例)肘静脉、股动脉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时抽取斑块局部血液的LOX-1和hs—CRP水平。结果ACS组中的LOX-1和hs—CRP的水平明显高于SAP组及对照组(Pd0.01),冠脉斑块部位的LOX-1水平明显高于股动脉和肘静脉的LOX-1水平(P〈0.01),冠脉斑块处的LOX-1ROC曲线下的面积是0.900(95%C10.858-0.942),明显高于hs—CRPROC曲线下的面积(Pd0.01),斑块部位LOX-1水平与hs—CRP水平呈正相关(P〈0.01)。结论LOX-1可以作为诊断早期ACS的一个有效指标,且冠脉斑块处的Lox-1水平对冠状动脉损伤的炎症反应更敏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及稳定型心绞痛(SA)患者外周血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SCF)、C 反应蛋白(CRP)的水平与斑块形态特征的关系以及介入治疗后的变化。方法62例患者分为ACS组35例,SA组27例。分别采用速率散射光比浊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所有患者介入治疗前后外周血MMP-9、M-SCF、CRP的浓度。根据冠脉造影斑块形态特征将冠脉斑块分为Ⅰ、Ⅱ、Ⅲ型。根据超声特点将颈动脉斑块分为易损型和稳定型,比较ACS、SA患者斑块的型别及介入治疗前后MMP-9、M-SCF、CRP水平的变化。结果① 介入治疗前ACS组患者MMP-9、M-SCF、CRP水平高于SA组(P<0.05);②ACS和SA患者介入治疗前后MMP-9、M-SCF、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ACS组患者冠脉斑块主要为Ⅱ型,颈动脉斑块主要为易损斑块,SA患者则冠脉斑块主要为Ⅰ、Ⅲ型,颈动脉斑块主要为稳定斑块;④不同斑块类型MMP-9、M-SCF、CRP浓度不同,冠脉斑块Ⅱ型较Ⅰ、Ⅲ型显著升高(P<0.05),颈动脉斑块中易损斑块较稳定斑块显著升高(P<0.05)。结论外周血MMP-9、M-SCF、CRP的水平和斑块特征与斑块的稳定性有关,对于冠脉事件有一定的预示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血清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和P-选择素水平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特点,探讨二者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预测价值。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9例急性心肌梗死,3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30例稳定型心绞痛和3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sVCAM-1、sP-选择素水平。结果:ACS患者血清sVCAM-1、sP-选择素水平均高于非ACS患者,AMI患者血清sVCAM-1浓度及sP-选择素水平较UA患者升高(均P<0.05)。sVCAM-1、sP-选择素和LDL-C之间呈显著正相关。以x±2s为临界值联合检测sVCAM-1和sP-选择素,对于诊断ACS的灵敏度为72.8%,特异度为83.1%。结论:ACS患者血清VCAM-1、P-选择素水平升高,提示与ACS的发生有关,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标志,可以作为ACS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冠心病不同类型患者中CD40L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血管性黏附分子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识别和预测的炎症指标。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可溶性CD40L(sCD40L)、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浓度。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sCD40L水平(3.48±2.17)μg/L显著高于对照(1.26±0.97)μg/L,P<0.01和稳定性冠心病患者(1.48±1.06)μg/L,P<0.05。sCD40L水平与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呈显著正相关(r=0.376,P<0.01)。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sCD40L水平升高,可能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有关,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标志。CD40L可能通过上调黏附分子表达而促发急性冠脉综合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冠脉病变程度与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ACS患者32例(ACS组)和对照组21例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对冠脉造影结果采用累计积分法进行冠状动脉狭窄评分;使用血凝分析仪测定受试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g)水平,使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外周静脉血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D-二聚体(D-D)、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PAI)、血小板膜糖蛋白140(GMP-140)的含量.对2组结果进行比较,对冠状动脉狭窄评分与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ACS组Fig、vWF、D-D、PAI、GMP-140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Fig、vWF、D-D、PAI、GMp-140的水平与ACS冠脉病变分数、支数之间呈线性相关关系(r介于0.519~0.728之间).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外周血存在血栓前状态,且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水平与冠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分析sCD40L检测在评价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发病风险中的意义。方法选取经临床确诊的ACS患者200例,随访全部病例为时6个月,以发生死亡及非致命性心肌梗死为试验观察终点。在发病72h内空腹状态下采取病例前臂静脉血并分离血清,用ELISA方法测定血清sCD40L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用微粒子化学发光方法测定cTnI水平。结果200例观察对象中108例血清sCD40L水平高于5.0μg/L。随访观察6个月后,发现高水平的sCD40L、CRP及cTnI与ACS患者发生死亡及非致命性心肌梗死的风险显著相关(P=0.001,P=0.02及P=0.001)。结论血清sCD40L、CRP及cTnI水平升高可用于独立预测ACS患者高风险心血管病事件。三者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诊断和预测ACS的灵敏度,并有望取代现有的心肌酶检测而成为新一代心血管病诊断和风险预测的临床实验室项目。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对不同病变程度冠心病患者C-反应蛋白(CRP)和血脂的影响。方法收集冠心病患者60例及健康对照组30例,测定治疗前和服用氟伐他汀8周后的血脂和CRP,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氟伐他汀对稳定型心绞痛(SAP),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CRP均有明显降低作用,高密度脂蛋白(HDL-C)明显升高,治疗前后TC,LDL-C,HDL-C变化值均与CRP无关。结论他汀类药可能具有独立于降脂作用之外的抑制炎性活动,以及稳定动脉粥样斑块的非调脂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浆中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水平变化及其相关性,探讨sCD40L、MMP-9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发生的关系,评价血浆sCD40L及MMP-9水平作为粥样斑块破裂的血浆学指标意义。方法: 选取ACS患者48例,稳定型冠心病(SCHD)患者17例及正常对照组15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浆sCD40L、MMP-9水平,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ACS患者血浆sCD40L水平均显著高于SCHD组和对照组(P<0.01),ACS患者血浆MMP-9水平亦显著高于SCHD组和对照组(P<0.01),ACS患者血浆sCD40L与MMP-9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浆sCD40L和MMP-9水平明显升高,可能与不稳定粥样斑块破裂密切相关,可作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