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 毫秒
1.
目的应用体外冲击波疗法(ESWT)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ONFH),分析其治疗效果,探索该病新的保髋治疗方法。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09年6月在武警总医院收治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120例180髋,分为空白对照组,单纯ESWT组,单纯干细胞移植组以及联合治疗组,采用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Harris评分)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以及书信随访,对治疗前后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统计所收集患者的股骨头塌陷情况,比较随访3年时各组股骨头塌陷率。结果ESWT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ONFH在harris评分明显优于单纯ESWT组(P〈0.05),以及单纯骨髓干细胞移植术(P〈0.05),联合疗法3年时股骨头塌陷率明显低于单纯治疗组。结论ESWT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在治疗ONFH上具有疗效显著,创伤小,患者易于接受等特点,是ONFH保髋治疗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2.
体外冲击波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体外冲击波近几年已在国外广泛运用于骨骼肌肉系统疾病。本文就体外冲击波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基础和临床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谢利民 《中国骨伤》2006,19(12):764-765
近年随着干细胞技术的兴起和对股骨头坏死发病机制的深入认识,利用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呈现了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高能震波对缺血性坏死股骨头微血管密度(MVD)和组织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探讨高能震波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作用机制. 方法 健康雄性新西兰白兔32只.3.0~4.0kg,平均3.4 kg.联合应用甲泼尼龙和内毒素6周诱发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动物模型.所有实验兔左后腿作为治疗侧,采用能流密度0.26 mJ/mm2,频率1 Hz,冲击量为2000次的高能震波治疗,右后腿作为对照侧,不予治疗.分别于治疗后4、8、12周对股骨头行微血管墨汁灌注,研究股骨头MVD的变化,制作半薄切片,在透射电镜下分别观察治疗侧和对照侧股骨头组织细胞的超微结构. 结果 高能震波治疗后4~12周,治疗侧股骨头微血管增粗增多,与对照侧相比MVD显著增加(P<0.05).治疗后8~12周,治疗侧股骨头骨小梁面积百分比显著高于对照侧(P<0.05).透射电镜下观察可见治疗侧股骨头与对照侧相比成骨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数目较多,功能状态活跃. 结论 高能震波治疗能有效促进缺血性坏死股骨头的血管生成,改善成骨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状态,加速股骨头坏死的修复.  相似文献   

5.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7,(23):2165-2168
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是指股骨头的血供遭到破坏,使得骨组织失去血液供应或血液循环发生障碍,从而引起患者髋关节功能障碍,是当前骨科领域常见的难治性疾病之一。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而体外冲击波疗法作为一种新兴的非手术治疗方式,在骨科领域尤其是关节外科发展迅速,在早期成人股骨头坏死、软组织损伤以及骨不连等方面的治疗,已经取得较好的疗效。本文就体外冲击波疗法在治疗早期成人股骨头坏死的研究进展和疗效作一综述,希望能对临床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髓芯减压联合自体骨髓于细胞移植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笔者自2004年1月~2008年11月选取符合国际骨循环研究会(ARCO)骨坏死分期标准共41例(55髋),经过自体骨髓干细胞采集、分离、髓芯减压及干细胞移植.随访观察患髋疼痛缓解程度,手术前后Harris评分及影像学进展情况.结果 35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体外冲击波对兔股骨头缺血坏死模型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30只新西兰大白兔用甲基强的松龙和脂多糖诱导成股骨头缺血坏死模型,右侧为实验侧接受冲击波治疗,左侧为对照侧,治疗后1、2、4、8、12周取材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VEGF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蛋白表达分布,Western blot法定量蛋白.结果 实验侧软骨下骨组织VEGF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在4周时达到高峰,并持续至8周,软骨下骨新生血管和成骨明显.结论 体外冲击波治疗能够促进缺血坏死股骨头中新生血管和软骨下骨的形成,VEGF的表达上调可能是其治疗机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对肾结石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选择经X线或CT结合腹部B超确诊为肾结石无症状患者30例,观察体外冲击波碎石对肾结石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及尿N-乙酰-β-葡萄糖苷酶(NAG)和γ-谷氨酰胺转肽酶(γ-GT)、β2-微球蛋白(β2-MG)的变化。站果ESWL后血清TNFα值迅速升高,24h达最高值(P〈0.05),1周时仍高于碎石前水平(P〈0.05)。尿NAG值逐渐升高,24h达高峰(P〈0.05),1周降至ESWL前水平(P〉0.05);尿γ-GT值逐渐升高,24h达高峰(P〈0.05),72h降至ESWL前水平(P〉0.05);尿β2-MG值迅速达高峰(P〈0.05),24h降至ESWL前水平(P〉0.05)。结论ESWL导致肾结石患者血清TNFα水平升高,并与肾小管上皮细胞功能损伤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冲击波对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不同坏死面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9月经冲击波治疗69例(101髋)ARCO Ⅱ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前坏死面积分为两组,≤30%组35例(52髋);>30%组34例(49髋).比较两组临床与影像资料.[结果]所有病例在治疗...  相似文献   

10.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19):1807-1810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液中IL-1β、TNF-α及MMP-13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机制。[方法]将63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体外冲击波治疗,对照组采用塞来昔布胶囊治疗,均治疗4周,分别在治疗前后及治疗后6个月检测两组患者关节液中IL-1β、TNF-α及MMP-13的含量。[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关节液中IL-1β、TNF-α及MMP-13的含量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其中治疗组与对照组含量相当(P0.05)。治疗后6个月随访,两组患者关节液中IL-1β、TNF-α及MMP-13的含量均较治疗后上升(P0.05),但仍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而治疗组的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能有效地下调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液中IL-1β、TNF-α及MMP-13的表达,从而抑制炎症反应,延缓病程发展,且与塞来昔布相比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1.
体外高能震波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体外高能震波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近期疗效。方法自2004年10月~2005年10月,采用体外高能震波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30例40髋。根据X线片及MRI进行股骨头坏死的ARCO分期:Ⅰ期8髋,Ⅱ期17髋,Ⅲ期15髋。采用X线透视结合MRI影像对坏死病灶进行定位,每侧股骨头选择4个震波治疗点,震波治疗参数:电压28kV、脉冲频率4Hz、每点冲击数1000次。震波治疗后2~3个月内患肢不负重。采用疼痛VAS评分、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X线及MRI评估疗效。结果12例18髋治疗后局部出现瘀斑、皮下出血和轻微肿胀,未发现其它并发症。所有患者平均随访11.2个月,自觉症状改善33髋,无变化7髋。疼痛VAS评分治疗前平均(6.7±2.0)分,治疗后平均(2.5±2.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arris评分治疗前平均(64.3±14.7)分,治疗后平均(81.9±9.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去除疼痛得分后Harris评分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内MRI影像学改善15髋,无变化20髋,病变进展5髋,有2例2髋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结论体外高能震波治疗早中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近期疗效明显,主要表现为疼痛症状减轻和功能改善,具有操作简便和无创等优点,是一种较好的替代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髓芯减压植骨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国际骨循环研究学会(Association Research Circulation Osseous,ARCO)骨坏死分期标准,选取Ⅰ、Ⅱ期股骨头坏死32例(39髋),治疗组18例(24髋),对照组14例(15髋).治疗组经过自体骨髓干细胞采集、分离、髓芯减压后,骨髓干细胞和松质骨混合植入;对照组行髓芯减压松质骨植入.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18个月的随访,行Harris评分和影像学检查.(1)髋关节Harris评分:治疗组由(55.90±9.71)分升至(81.86±7.95)分,优良率为87.5%;而对照组由(56.69±8.32)分升至(68.14±8.65)分,优良率为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髋关节影像学检查:治疗组仅1例(1髋)发展为Ⅲ期塌陷,而对照组2例(2髋)发展为Ⅲ期塌陷;MRI测得坏死面积百分比,治疗组由31.88%±7.59%降至13.20%±9.56%,而对照组由32.64%±6.32%降至21.18%±8.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髓芯减压植骨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但还需要大样本临床试验及长期随访以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3.
小孔径多通道髓芯钻孔减压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回顾性分析小孔径多通道髓芯钻孔减压技术治疗股骨头坏死.并探讨其疗效及适应证.方法 2000年3月至2004年12月,共55例(85髋)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行股骨头髓芯减压术.所有病例入院时均按宾夕法尼亚大学分期法分期并行患髋Harris评分.所有患者均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采用直径3.2 mm空心环钻经大转子下向股骨头外上钻孔,平行3个通道钻孔减压.术后1、2、3、6个月门诊随访,以后每年门诊随访至少1次.随访观察比较患髋Harris评分变化,影像学进展及是否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术后评价:股骨头塌陷视为钻孔减压失败,疼痛缓解、股骨头未塌陷视为有效.结果 49例(79髋)患者获得随访,术后平均随访4.8(3.5-9.2)年.Ⅰ C期11髋,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75分提高到末次随访时85分,1例(1个股骨头)术后1年发生塌陷;Ⅱ A期15髋,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75分提高到85分,3例(3个股骨头)分别于术后1、2年发生塌陷;Ⅱ B期24髋,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72分提高到83分,5例(6个股骨头)分别于术后1、2、4年发生塌陷;Ⅱ C期29髋,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73分提高到82分,7例(9个股骨头)分别于术后1、2、3年发生塌陷.所有患者术后1个月疼痛均明显缓解,无明显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 小孔径多通道髓芯钻孔减压技术治疗早中期、轻中度股骨头坏死,具有良好的近中期疗效,而且无明显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并发股骨头坏死(ONFH)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方法 对我院确诊的376例SLE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了解SLE合并ONFH的患病情况和危险因素.结果376例SLE股骨头坏死的发病率为7.18%(27/376),其中双侧16例(59.26%),单侧11例(40.74%);其危险因素包括口腔溃疡、雷诺氏现象、血管炎、TC、TG、累积激素用量及是否行激素冲击;在随访分析中,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组患者股骨头缺血坏死终点事件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组,分别为12.50%比5.92%(P<0.05).结论 SLE患者发生股骨头坏死的危险性相对较高,血管炎、口腔溃疡、雷诺氏现象、高脂血症、激素治疗是其危险因素,尤其是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  相似文献   

15.
Zhao D  Cui D  Wang B  Tian F  Guo L  Yang L  Liu B  Yu X 《BONE》2012,50(1):325-330

Background

Treatment of early-stage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ONFH) with autologous implantation of iliac crest bone marrow-derived mononuclear cells, which contain tens of thousands of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MSCs), recently achieved a promising outcome.

Methods

One hundred patients with early-stage ONFH were recruited and randomly assigned to BMMSC treatment or core decompression (CD) treatment. Each BMMSC-treated hip received femoral head (FH) implantation of 2 × 106 autologous subtrochanteric bone marrow-derived and ex vivo expanded BMMSCs. The radiographic stage of ONFH according to the Association Research Circulation Osseous classification, Harris hip score (HHS), and the volume of the necrotic lesion or the low signal intensity zone (LowSIZ) in the FH were assessed before and 6, 12, 24, and 60 months after the initial operation.

Results

Sixty months after the operation, only 2 of the 53 BMMSC-treated hips progressed and underwent vascularized bone grafting. In CD group, 7 hips lost follow-up, and 10 of the rest 44 hips progressed and underwent vascularized bone grafting (5 hips) or total hip replacement (5 hips). Compared with the CD group, BMMSC treatment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HHS as well as decreased the volume of femoral head LowSIZ of the hips preoperatively classified at stage IC, IIB, and IIC (P < 0.05, respectively; stage IIA, P = 0.06, respectively). No complication was observed in both treatment groups.

Conclusions

Ex vivo expansion of autologous BMMSCs can reliably provide a greater number of BMMSCs for FH implantation. This intervention is safe and effective in delaying or avoiding FH collapse, which may necessitate total hip replacement.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疗法促进修复重建骨组织结构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6年3月至2008年3月CR、MRI诊断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36例(42髋)应用体外冲击波治疗,男29例,女7例;年龄21~66岁,平均42.9岁;病程6个月~3年,平均1.3年。Ficat分期为Ⅰ、Ⅱ、Ⅲ期的患者分别为8、25、9髋,能量密度为0.18~0.25mJ/mm2。方法以X线透视股骨头坏死区在体表投影为中心选取1~2个冲击点为定位聚焦,每个冲击点每次冲击400~500次,每次间隔7d,共治疗3~5次。治疗前及治疗3、12个月后髋关节行X线、CT或MR检查及髋关节Harris评分,观察冲击波修复重建股骨头骨组织结构及改善髋关节功能方面的疗效。结果:42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经冲击波治疗,X线、CT或MR复查,35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中治愈6髋,显效13髋,有效16髋,无效7髋。经随访1年后观察无复发,无股骨头进一步塌陷现象。治疗后3个月Ⅰ、Ⅱ、Ⅲ期髋关节Harris评分总均分分别为(90.1±5.4)、(81.2±4.5)、(66.9±5.6)分;治疗后12个月Ⅰ、Ⅱ、Ⅲ期髋关节Harris评分总均分分别为(91.6±5.4)、(91.1±5.5)、(79.0±6.1)分。均较治疗前总均分提高。结论:体外冲击波可促进修复重建骨组织结构,提高髋关节Harris评分及改善关节功能,是一种疗效明显、无创伤、并发症少、简便易行的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股骨头坏死骨吸收区对股骨头内应力分布及疾病进展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18年9月诊断为ARCOⅡ、Ⅲ期股骨头坏死的患者94例(155髋),男77例,女17例;年龄(39.90±10.45)岁(范围18~64岁)。依据是否含骨吸收区将患髋分为有骨吸收区组和无骨吸收区组,比较两组ARCO分期的差异。在无骨吸收区组选取1例ARCOⅡ期髋关节,模拟5、7、10、14、18、23 mm六个不同直径大小的球形骨吸收区,通过有限元方法模拟人在慢速行走时的髋关节负重,观察分析股骨头不含骨吸收区以及含不同直径大小骨吸收区时坏死区最大应力、平均应力和骨吸收区周围1 mm区域内的最大应力值。结果有骨吸收区组67髋,其中ARCOⅡ期17髋、ARCOⅢ期50髋;无骨吸收区组88髋,其中ARCOⅡ期58髋、ARCOⅢ期30髋。有骨吸收区组ARCOⅢ期比例(74.6%,50/67)明显高于无骨吸收区组(34.1%,30/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03,P=0.000)。有限元应力云图显示在骨吸收区的上方存在应力集中区;有骨吸收区组的骨吸收区周围1 mm区域内最大von Mises应力为(6.94±1.78)MPa,高于无骨吸收区组的(5.01±0.35)M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39,P=0.026)。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股骨头内坏死区的最大应力、平均应力以及骨吸收区周围1 mm区域内最大应力值与骨吸收区直径呈线性正相关。结论骨吸收区可增加坏死区的最大应力和平均应力,骨吸收区越大应力增加越明显;骨吸收区周围可产生应力集中区,加速股骨头塌陷。  相似文献   

18.
朱和玉  朱兵 《中国骨伤》2012,25(7):616-620
骨坏死是一种进展性和致残性疾病,主要影响负重关节,髋关节是最常受累的关节。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主要采用药物或生物物理治疗等非手术疗法和保头手术治疗,但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治疗方法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针对塌陷前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治疗,改进的股骨头髓芯减压术仍是目前最安全有效常用的方法。近来髓芯减压术联合使用不同的生长和分化因子进一步提高了治疗效果,是当前研究的热点。早期诊断是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治疗的关键,以髓芯减压术为基础的综合性治疗仍然是当今的主要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