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多卡因静脉复合全麻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静脉复合全麻与吸入全麻的合理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一、静脉复合全麻的合理应用1.静脉镇静-催眠药 全身麻醉的构成包括意识丧失、遗忘、止痛以及肌肉松弛、控制创伤刺激导致的过度应激反应、阻断交感和副交感反射等方面。典型的静脉麻醉是联合使用镇静-催眠药、麻醉性镇痛药和肌松药。镇静-催眠药是静脉麻醉基本药物,理想的静脉麻醉药应是:(1)注射无痛,无静脉炎发生;(2)不引起组胺释放或过敏反应;(3)诱导平稳、迅速、无兴奋现象;(4)麻醉深度调控容易;(5)对脏器功能影响小;(6)代谢迅速不依赖于肝功能,代谢产物无药理活性;(7)恢复快而舒适,无恶心、呕吐;(8)价格与效能比低。经过不断筛选,现今…  相似文献   

3.
1 概述 静脉全身麻醉是指将静脉麻醉药注入静脉,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而产生全身麻醉作用的麻醉方法.静脉全身麻醉具有诱导迅速、对呼吸道无刺激性、患者舒适、苏醒较快、无污染以及操作方便等优点,是临床上常用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4.
安定—氯胺酮静脉复合全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从氯胺酮作为非巴比妥全麻药问世以来,由于它安全系数大,镇痛效果强而且确实,对循环无抑制,很快就应用于临床。但是随着临床上推广使用,随即发现一些不良反应,其中以升压和精神症状顾虑最大,依此某些心血管病患者则不适用。这些不良  相似文献   

5.
6.
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静脉全麻在隆乳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目的:观察异丙酚、芬太尼复合静脉全麻应用于门诊隆乳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ASAI~II级门诊行隆乳手术的患者60例,麻醉前30min给予阿托品0.5mg,诱导用芬太尼0.1mg,咪唑安定2mg,然后接微量注射泵按3~8mg/kg/h的速度泵注异丙酚达所需麻醉深度并维持,分离胸大肌时加芬太尼0.05mg,手术缝合时停止泵注异丙酚。记录麻醉前、麻醉后、手术开始时、分离胸大肌时、术毕时的SBP、DBP、SPO2、HR及术毕清醒时间,术中记忆、术后头晕、恶心、呕吐的发生例数。结果:组内各时点SBP、DBP、SPO2、HR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24例苏醒期间有轻微头晕,8例有轻恶心,但无呕吐。结论:异丙酚复合芬太尼用于隆乳手术的麻醉镇静、镇痛效果好,过程平稳,对呼吸、循环功能干扰小,不良反应少,是一种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应用硬膜外复合静脉全麻与单纯全麻的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治疗的患者62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其中31例应用硬膜外复合静脉全麻的为A组,31例应用单纯全麻的为B组。对比两组麻醉效果、术中术后情况。结果 B组丙泊酚、维库溴铵、异氟醚在术中的麻醉用量均高于A组,A组手术时间、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拔管时间、术后完全清醒时间均少于B组,B组麻醉诱导后MAP、HR水平较诱导前均显著下降,建立气腹后、术毕、拔管后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水平均逐渐上升,在麻醉诱导后各时间段血糖浓度均升高,与麻醉诱导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麻醉诱导后、建立气腹后、术毕、拔管后血糖浓度均高于A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90%、38.71%,B组显著高于A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复合静脉全麻应用于腹腔镜子宫切除术麻醉效果好,术中麻醉用量少,患者苏醒快,生命体征波动小,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丙泊酚复合氯胺酮静脉全麻用于烧伤手术患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和研究丙泊酚复合氯胺酮静脉全麻用于烧伤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90例烧伤患者随机分为氯胺酮组(K组,30例),静脉注射氯胺酮1.5mg/kg后,应用微量泵持续静脉注射氯胺酮4mg/kg·h-1;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组(K+P组,30例),静脉注射氯胺酮1.5mg/kg后,持续静脉注射氯胺酮2mg/kg·h-1和丙泊酚2mg/kg·h-1混合液;丙泊酚组(P组,30例),静脉注射氯胺酮1.5mg/kg后,持续静脉注射丙泊酚4mg/kg·h-1。观察记录麻醉前、麻醉后5min、10min和30min时的心率、呼吸、呼气未CO2分压和脉搏血氧饱和度的变化,观察和记录术中和苏醒期的并发症,记录苏醒时间。结果:K+P组在麻醉后备时段的心率明显慢于K组,P<0.01。K+P组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K组,P<0.01。K+P组的苏醒期精神方面的并发症低于K组。结论:丙泊酚复合氯胺酮静脉全麻用于烧伤各类切痂植皮手术的麻醉效果好,心血管的功能稳定,苏醒快,苏醒期精神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静脉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麻醉效果,并与单纯静脉全麻比较。方法:随机将LC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静脉全麻)与观察组(静脉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每组30例。记录麻醉前、麻醉后(气管插管后或硬膜外平面固定后期气腹前)、气腹后5min及术毕时的SBP、DBP、HR、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术后恶心呕吐(PONV)发生例数及8h内的平均VAS评分、两组异丙酚的用量。结果:两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无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患者苏醒质量、PONV、8h平均VAS评分及异丙酚量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LC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循环和呼吸的干扰小,清醒质量高且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硬膜外复合静脉全麻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麻醉方案不同将78例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患者分为2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观察组采用硬膜外复合静脉全麻。比较2组术前(T_1)、切皮时(T_2)、人工气腹建立20 min(T_3)、术毕(T_4)时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以及术后完全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2组T_1时的HR、MA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_(2~4)时点观察组HR、MAP的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完全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复合静脉全麻应用于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可有效减轻应激反应程度,提高麻醉恢复质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1.
咪唑安定与氯胺酮复合静脉全麻用于体表手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观察了咪唑安定与氯胺酮复合并保留自主呼吸的静脉全麻在体表手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资料和方法20例乳腺和甲状腺手术患者,男5例,女15例,年龄21~66岁,体重48~89kg,ASAI~Ⅱ级。术前半小时肌注哌替陡50mg,阿托品0.5mg,诱导前3~5分钟静注芬太尼1ug/kg和氟哌利多1mg,用异丙酚2.5mg/kg静注诱导并插入喉罩。麻醉维持采用咪唑安定、氯胺酮及芬太尼合剂,用电动微量泵持续静脉泵入。此合剂的配方是咪唑安定5mg、氯胺酮200mg及芬太尼200μg加生理盐水至50ml。初始…  相似文献   

12.
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静脉全麻时能量代谢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静脉全麻对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31例成年ASAⅠ-Ⅱ级择期手术的神经外科患者,行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静脉全麻,测定麻醉期的一(VO2),二氧化碳产量(VCO2)、呼吸商(RQ)和能量代谢率(MR)。结果:体位变动和强手术刺激时VO2和MR升高。无手术刺激时的VO2和MR分别为麻醉前的91.09%、91.29%,为手术时的93.58%、94.93%。RQ随时间延长逐渐从麻  相似文献   

13.
为观察腰俞穴麻醉复合异丙酚静脉全麻用于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的麻醉效果,回顾性分析腰俞穴麻醉(A组)、硬膜外麻醉(B组)与腰俞穴麻醉复合异丙酚静脉全麻(C组)用于PPH各3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显示,腰俞穴麻醉复合异丙酚静脉全麻用于PPH具有接台时间短、术中患者舒适、并发症少及安全等优点。结果表明,腰俞穴麻醉复合异丙酚静脉全麻适用于PPH。  相似文献   

14.
静脉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或吸入全麻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对疼痛刺激反应首先表现的是交感-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为了研究全麻药对中枢神经的抑制程度即所谓的麻醉深度的监测,有人把脉搏波或心跳的变化进行时域分析或频域分析,用心率变异性(HRV)来评价麻醉过程中植物神经功能。我们通过观察手术过程中HRV的变化,比较静脉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和静脉复合吸入全麻下手术过程中植物神经活动的变化,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30例胸、上腹部手术患者,男26例,女4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两组患者均免用术前药。麻醉与观察观察组行硬膜外穿刺,分次注入0·5%布比…  相似文献   

15.
静脉复合全麻联合应用硬膜外阻滞用于胸腹部手术的体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在静脉复合全麻时联合应用硬膜外阻滞与单纯静脉复合全麻进行对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ASAⅡ~Ⅲ级,胸及上腹部择期手术200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两组病人情况大致相同。联合组在全麻诱导前,先行硬膜外穿刺,胸部手术经T4~...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静脉全麻与头部神经阻滞复合静脉全麻用于去骨瓣减压术的效果。方法 急诊行去骨瓣减压术的脑损伤患者114例,性别不限,年龄44~69岁,BMI 21~25 kg/m2,ASAⅡ~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头部神经阻滞复合静脉全麻组(观察组)和静脉全麻组(对照组),各57例。根据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分别于术后3 h、6 h、12 h、24 h评价患者的疼痛程度。记录手术前后患者的MAP、HR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检测患者的NSE、S100B脑功能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3 h、6 h、12 h、24 h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组患者的MAP、HR和NSE、S100B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均高于术前,其中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部神经阻滞复合静脉全麻用于去骨瓣减压术,镇痛效果优于静脉全麻,有利于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水平稳定和脑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17.
老年病人静脉复合全麻拔管期循环和呼吸变化的临床观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老年病人静脉复合全麻拔管期循环和呼吸变化的临床观测胡凤珍*费杭模*静脉普鲁卡因复合麻醉是我国常用的麻醉方法,对手术结束后拔管期的生命指征变化和处理多有报道。本文观测了老年病人拔管期循环和呼吸功能改变,并与中青年病人作比较。资料和方法一般资料老年组57...  相似文献   

18.
丙泊酚和普鲁卡因在静脉复合全麻中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丙泊酚与普鲁卡因静脉复合全麻对血流动力学、术中意识及苏醒过程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择期全麻非颅脑手术病人随机均分为两组:Ⅰ组诱导插管用丙泊酚2mg/kg、维库溴铵0.15mg/kg静注,全麻维持用0.2%丙泊酚静滴;Ⅱ组诱导插管用咪唑安定0.15mg/kg、维库溴铵0.15mg/kg静注,全麻维持用1%普鲁卡因静滴。测量诱导前、诱导后、插管时、术中及拔管前的HR、MAP;记录停药至睁眼及拔管的时间;观察术后恶心发生率,询问术中有无意识存在。结果气管插管时、术中及拔管前Ⅰ组HR、MAP较Ⅱ组稳定,Ⅱ组HR、MAP明显高于术前水平(P〈0.01);Ⅰ组睁眼及拔管时间均明显短于Ⅱ组(P〈0.01),且术后恶心率及术中意识发生率Ⅱ组高于Ⅰ组(P〈0.01)。结论丙泊酚静脉全麻比较普鲁卡因,具有诱导快、术中循环动力学稳定、苏醒迅速完全且无术中知晓、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20例手术病人应用静脉普鲁卡因复合麻醉后血液粘滞度等五项指标的变化。所有病人均采用自身对照方法,静普全麻后1 h血液粘滞度明显升高(P<0.01),而输注平衡液后1 h又显著下降,恢复至麻醉前水平(P>0.05)。这种变化可能是由于普鲁卡因引起血浆蛋白分子改变、血糖升高以及红细胞硬度增大与变形能力下降所致。本文结果表明静普全麻引起的血液粘滞度增高可用平衡液进行纠正,血液流变学改变的病人选用静普全麻时对此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20.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4,(17):1625-1626
[目的]比较不同麻醉方式在小儿先髋手术中的应用,寻求更为理想的麻醉方式。[方法]40例择期行截骨矫形的先髋患儿,随机分为插管全麻组(G组)和骶管阻滞复合静脉全麻组(F组),记录并比较术前、术中和术后患儿MAP和HR的变化,监测术中肌松程度和全麻药物用量,比较术后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苏醒时间。[结果]F组术中的生命体征更平稳,MAP和HR均较G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组的全麻用药量明显少于G组,且术后苏醒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骶管阻滞复合静脉全麻是小儿先髋手术更为理想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