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探讨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UVB)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玫瑰糠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组患者采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2周为1个疗程。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组患者采用NB-UVB照射,隔日照射一次。联合治疗组患者采用NB-UVB照射与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联合治疗。结果联合治疗组有效100%,基愈率78.9%,明显优于NB-UVB治疗组58.8%和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组5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窄谱UVB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玫瑰糠疹疗效高、疗程短、耐受性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玫瑰糠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玫瑰糠疹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联合复方甘草酸苷静脉滴注,对照组(32例)仅用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疗程均为10d。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5.00%,对照组68.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2,P<0.01)。结论: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联合静脉滴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玫瑰糠疹疗效好,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玫瑰糠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玫瑰糠疹的患者58例,随机分成研究者与对照组,各有29例,研究者采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观察效果。结果研究者总有效率为93.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9%,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并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玫瑰糠疹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照射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口服治疗玫瑰糠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玫瑰糠疹病例75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片,炉甘石洗剂外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予NB-UVB照射,治疗2周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6%,治疗后玫瑰糠疹严重程度评分(PRSS)评分为(4.8±3.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1.4%,治疗后PRSS评分为(9.5±5.7)。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NB-UVB照射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口服治疗玫瑰糠疹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硒酵母片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玫瑰糠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13年3月—2014年8月收治的玫瑰糠疹患者100例,按照奇、偶数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给予硒酵母片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对照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硒酵母片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玫瑰糠疹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药七参连软膏联合窄谱UVB治疗玫瑰糠疹的临床疗效。方法109例玫瑰糠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9例给予外用七参连软膏1次/d,同时配合窄谱UVB照射,隔日1次。对照组50例仅给予窄谱UVB照射,隔日1次。两组治疗疗程均为2周,观察两组疗效。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两组患者情况均有好转。其中,治疗组59例患者痊愈46例,显效9例,病情好转2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93.22%远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60.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432, P<0.01)。两组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外用七参连软膏联合窄谱UVB照射治疗玫瑰糠疹疗效好,可有效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7.
盐酸西替利嗪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玫瑰糠疹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盐酸西替利嗪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玫瑰糠疹的疗效。方法:将128例玫瑰糠疹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治疗组68例,治疗组采用盐酸西替利嗪片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赛庚啶片联合雷尼替丁胶囊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8.1%和87.1%,对照组分别为16.7%和39.4%,两组比较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盐酸西替利嗪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玫瑰糠疹,疗效肯定,能缩短疗程,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NB-UVB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消银颗粒在治疗顽固性玫瑰糠疹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给予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患处,隔天一次,复方甘草酸苷胶囊3粒/次,3次/d,消银颗粒3.5/次,2次/d,连续治疗10d。对照组50例仅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消银颗粒。两组均于治疗结束后1周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0.00%,对照组2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NB-UVB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消银颗粒治疗玫瑰糠疹疗效显著,且使用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消银颗粒治疗玫瑰糠疹6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军 《医药导报》2008,27(12):1463-1464
[摘要]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消银颗粒治疗玫瑰糠疹的疗效。方法123例玫瑰糠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5例,口服复方甘草酸苷75 mg,po,tid; 同时联合消银颗粒3.5 g, po,tid;对照组58例,给予复方甘草酸苷75 mg,po,tid,两组均外用醋酸曲安奈德尿素乳膏,bid。疗程均为2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77%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97%(P<O.01)。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消银颗粒治疗玫瑰糠疹疗效确切,疗程短,治愈率高,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复方清黛丸治疗玫瑰糠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3片/次,3次/d,复方青黛丸6g次/,3次/d。对照组:单一口服复方青黛丸6g次/,3次/d。两组均外用自制15%尿素霜。连续用1周为一疗程,未愈者再用1疗程。嘱用药后2、4、8周复诊。结果第1疗程后疗效组有效率为83.3%,对照组为62.5%;两组有明显性差异(χ2=4.53,P<0.05);第2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为87.5%,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χ2=1.65,P>0.05),两组不良反应轻,无需特殊处理。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青黛丸治疗玫瑰糠疹疗效好,能缩短疗程,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白芍总苷胶囊与复方甘草酸苷胶囊联合卡泊三醇软膏及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寻常型斑块状银屑病的近期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开发、平行对照试验.采用随机数字法,将163例寻常型斑块状银屑病患者分为观察组(81例)和对照组(8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卡泊三醇软膏外用bid,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照射3 d 1次,复方甘草酸苷胶囊50 mg,po,tid.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予白芍总苷胶囊0.6 g,po,tid,对照组予阿维A胶囊10 mg,po,qd.两组均4周为1个疗程.治疗前及治疗开始后每2周评估患者的症状积分,计算症状积分下降指数(SSRI),评价治疗效果,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共有150例患者完成试验,其中观察组74例,对照组76例.观察组第2、第4周时SSRI分别为(0.73±0.27)与(0.86±0.17),痊愈率分别为41.89%和56.76%,总有效率分别为89.19%和93.24%,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消化道不适发生率观察组略高于对照组(P<0.05),头痛、皮损加重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联合口服白芍总苷胶囊与复方甘草酸苷胶囊治疗斑块状银屑病的近期临床疗效与联合口服阿维A胶囊与复方甘草酸苷胶囊相似,而不良反应较少,可以作为临床治疗银屑病的备选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12.
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春宏 《中国药房》2007,18(17):1332-1333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维生素C、维生素B6、还原型谷胱甘肽钠、肝荣片等一般保肝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共用3mo。结果:治疗组症状、体征改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5%、61·9%(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的临床疗效良好,具有较好的保肝、降酶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斑秃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15名斑秃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58例和对照组57例。两组均给予NB-UVB照射治疗,每周2次,地万溶液外涂,bid,共治疗12周。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复方甘草酸苷胶囊50 mg,po tid,连续12周。治疗后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并于3个月后随访。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86.21%,对照组总有效率64.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发生1例不良反应,对照组发生2例。治疗后3个月随访,试验组复发2例,对照组复发5例。两组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斑秃不良反应少,具有疗效、安全性和耐受性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异甘草酸镁与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4例)和对照组(84例),观察组给予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1.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均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ALT、AST、TBIL的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异甘草酸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显著,较之复方甘草酸苷能更显著地改善患者的肝功能,且无不良反应发生,是一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理、安全、有效的方法 。  相似文献   

15.
张翠芳  吴勇波 《中国药师》2011,14(11):1645-1646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黄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6例慢性乙型肝炎黄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用丹红注射液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对照组48例单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肝功能主要指标变化及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肝功能主要指标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黄疸患者,可有效改善肝功能。  相似文献   

16.
李东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8):49-50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甜素注射液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过敏性紫癜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甜素注射液静滴,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9.19%、70.27%,复发率分别为6.07%、19.23%,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复发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甘草甜素注射液治疗过敏性紫癜临床效果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杨玉明  梅益萍 《海峡药学》2008,20(10):100-101
目的 观察地氯雷他定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 将254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地氯雷他定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治疗组和依巴斯汀对照组.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12.42,P<0.01); 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8%,高于对照组的7.3%,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地氯雷他定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满意,值得临床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18.
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重度黄疸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殷卫卫 《中国药房》2006,17(14):1096-1097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重度黄疸的疗效。方法选择95例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重度黄疸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内科常规治疗+复方甘草酸苷)与对照组48例(内科常规治疗),2组疗程均为6wk。结果治疗6wk后,血清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γ-谷氨酰转移酶,治疗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玻璃酸、Ⅲ型前胶原、层粘蛋白、Ⅳ型胶原等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治疗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重度黄疸的患者,在改善肝功能、促进黄疸消退、降低肝纤维化指标等方面有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药物性肝损伤的作用。方法:将60例由应用抗结核药物所引起的药物性肝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前者给予复方甘草酸苷,后者给予肌苷、维生素C等治疗,3周为1疗程;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症状、体征的恢复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治愈及好转28例(93.3%),对照组治愈及好转22例(73.3%),治疗组肝功能损害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结核患者进行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应加强肝功能监测;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抗结核药物引起的药物性肝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