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基于ITS2序列的藁本与常见混伪品的分子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药材藁本及其常见混伪品的rDNA ITS2进行了PCR扩增、测序,并运用MEGA软件对该区进行序列分析,比较了ITS2碱基序列的差异及其规律,同时为药材藁本及混伪品的指纹图谱鉴别提供分子标记。结果显示辽藁本的种内差异较小,而与其主要混伪品间存在较大的变异,差异性范围为5.7%~35.3%。根据ITS2序列特征构建的系统树,药材藁本的样品紧密的聚在一起,和其混伪品可以明确区分,支持率为100%。此外,ITS2的二级结构可作为鉴定药材藁本及混伪品种的一个方法,具有一定的系统学及分类学意义。本研究表明rDNA ITS2序列分析可作为药材藁本与混伪品的一种有效的分子鉴定方法,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药材藁本及其常见混伪品的rDNA ITS2进行了PCR扩增、测序,并运用MEGA软件对该区进行序列分析,比较了ITS2碱基序列的差异及其规律,同时为药材藁本及混伪品的指纹图谱鉴别提供分子标记.结果显示辽藁本的种内差异较小,而与其主要混伪品间存在较大的变异,差异性范围为5.7%~35.3%.根据ITS2序列特征构建的系统树,药材藁本的样品紧密的聚在一起,和其混伪品可以明确区分,支持率为100%.此外,ITS2的二级结构可作为鉴定药材藁本及混伪品种的一个方法,具有一定的系统学及分类学意义.本研究表明rDNA ITS2序列分析可作为药材藁本与混伪品的一种有效的分子鉴定方法,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中药葛根及其近缘种的rDNA-ITS序列分析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中药葛根及其近缘种的分类地位及系统发育关系,同时为葛根的指纹图谱鉴别提供分子标记。方法测定并分析葛属3种植物的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及5.8S-rRNA基因序列。结果测得该属3种植物的片段包括ITS1,5.8S和ITS2全长序列以及18S,26S部分序列。野葛与粉葛的ITS1,ITS2的差异性分别在2.10%和2.09%以内,而山葛与野葛、粉葛在ITS1,ITS2的差异性则分别达到8.14%和12.82%以上。根据ITS序列特征构建的系统树,不同产地的野葛首先聚类,然后与粉葛聚在一起,山葛最后聚类。结论根据分子性状特征,粉葛作为野葛的变种,山葛独立成种较为合理。ITS序列特征是中药葛根鉴别的有效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4.
巴戟天是常用的补阳药 ,来源于茜草科植物巴戟天(Morindaof ficinalisHow)的干燥根 ,具有补肾助阳、祛风除湿的功效。由于其用途广泛 ,货源紧缺 ,所以价格居高不下。笔者常年在药房工作 ,发现近年来市场有数种巴戟天的伪品充作巴戟天入药。为确保临床准确用药 ,现将巴戟天与几种常用伪品的鉴别特征归纳如下。1正品形状呈扁圆柱形 ,略弯曲 ,长度不等 ,直径1 -2cm。表面灰黄色 ,粗糙 ,具纵纹 ,外部常断裂露出木部 ,形似连珠 ,皮部较厚 ,易与木部剥离 ,紫色木部约占直径30 % -40%以上 ,味甜微涩。显微镜下石细胞淡黄色类圆形、类方形、类长方…  相似文献   

5.
马双姣  杨培  周红  孙伟  姚辉  李永华 《中国现代中药》2015,17(10):1004-1007
目的:通过分析鸦胆子及其混伪品的ITS2序列,探究鉴定鸦胆子药材及其混伪品的新方法。方法:采用改良的CTAB法提取鸦胆子及其混伪品的基因组DNA,PCR扩增ITS2片段。对其进行双向测序,应用MEGA6.0软件进行序列分析,计算种内、种间遗传距离,构建邻接树。结果:鸦胆子药材ITS2序列长度为230 bp,种内最大K2P遗传距离为0.018,小于其与混伪品的种间平均K2P遗传距离0.493。NJ树结果表明鸦胆子序列和柔毛鸦胆子序列聚为一支,与其他混伪品可明显区分。鸦胆子与柔毛鸦胆子在35位点处有一变异位点,利用此位点能将鸦胆子与柔毛鸦胆子区别开来。结论:ITS2可作为鸦胆子药材及其混伪品鉴定的DNA条形码序列,为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柴胡及其伪品DNA指纹鉴别方法.方法:采用改良的CTAB法提取柴胡及常见伪品的干根基因组DNA,设计鉴别正品柴胡及其伪品的特异性引物,利用PCR扩增技术对正品柴胡及其伪品进行DNA指纹鉴定.结果:改良的CTAB法提取出大小为23 kb的基因组DNA条带,纯度在(1.71±0.11),且经特异引物PCR扩增,只有正品柴胡能扩增出173bp大小的片段,而伪品未能扩增出目的片段.结论:柴胡DNA具有特异性指纹特征,可作为市售柴胡的真伪鉴定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ITS2序列对朱砂根及其混伪品进行鉴定研究,为中药临床准确用药、市场规范化管理等提供依据和保障。方法:对朱砂根及其混伪品进行DNA提取、PCR扩增ITS2序列、双向测序,对序列进行比对、计算遗传距离。结果:朱砂根ITS2序列长度为217 bp,种内有10个变异位点,有9种单倍型,平均G+C含量为59.1%,除变种红凉伞外,朱砂根与其各混伪品的种间最小遗传距离均大于朱砂根种内最大遗传距离,所以利用ITS2序列可以鉴别朱砂根及其混伪品。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ITS2序列可以鉴别朱砂根及其混伪品,但对于其与变种的关系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马丽杰  吴云  谷巍  田荣  周晨  王帆 《中草药》2019,50(23):5830-5837
目的应用ITS2条形码鉴定东北透骨草及其混伪品,为东北透骨草药材鉴定提供新方法。方法提取35份东北透骨草及其混伪品的基因组DNA,通过PCR扩增ITS2序列并进行双向测序,测序结果提交至GenBank;从GenBank下载13种东北透骨草及其混伪品ITS2序列42条;对提交与下载的77条序列,应用MEGA7.0软件进行序列比对,计算种内和种间遗传距离,构建Neighber-jioning(NJ)系统进化树,并预测ITS2二级结构。结果东北透骨草3种基原的种内最大K2P遗传距离均远远小于其与混伪品的种间最小K2P遗传距离;NJ树结果显示东北透骨草及其混伪品药用植物均可明显区分,表现出良好的单系性;比较ITS2二级结构发现,东北透骨草与其混伪品在4个螺旋区的茎环数目、大小、位置以及螺旋发出时的角度均有明显差异。结论 ITS2序列作为DNA条形码能稳定、准确鉴别东北透骨草,为保障安全用药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psb A-trnH序列对芦根及其混伪品进行鉴定研究,为该药材的临床用药安全和市场监管等方面提供参考。方法:对芦根及其基原物种进行DNA提取、PCR扩增psb A-trnH序列、双向测序,结合Gen Bank下载序列,对序列进行比对、计算遗传距离、构建NJ系统聚类树。结果:芦根psb A-trnH序列长度为482~483 bp,种内有2个变异位点,有2种单倍型,G+C含量为37. 7%~37. 8%。芦根psb A-trnH序列种内遗传距离为0~0. 004 2,芦根与其混伪品的种间遗传距离为0. 008 3~0. 036 1,大于芦根种内最大遗传距离。基于psb A-trnH序列构建的NJ聚类树显示,芦根样品单独聚为一支,其混伪品各自聚为一支。结论:应用psb A-trnH序列可以鉴别芦根及其混伪品。  相似文献   

10.
杨江  杨丽萍  刘革新  张玉兰 《中草药》1994,25(7):387-387
《中国药典》1990年版收载,龙胆为龙胆科植物茶叶龙胆、三花龙胆、龙胆、坚龙胆的干燥报及根茎。已有资料记载[1]以石竹科植物大花剪秋罗(称“甜龙胆”)和菊科植物兔儿伞的报及根茎;尚有用萝率科植物白薇、徐长卿的根及根茎伪充龙胆。我地区某医院曾因误用了龙胆的混伪品,  相似文献   

11.
巴戟天遗传多样性的RAPD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平  刘瑾  仰铁锤  邱金英 《中草药》2008,39(12):1869-1872
目的应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标记技术对广东产5个类群的栽培巴戟天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方法应用15种引物对64个个体进行检测,应用Popgen32软件分析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结果共得到224条带,其中多态位点112个,多态百分率为50.00%。种群内多态位点百分率在37.05%~53.13%,平均为45.86%。Shannon指数和Nei指数均反映出巴戟天各类群遗传多样性有一定的变化。Shannon指数为0.287 6,各类群的Shannon指数在0.103 3~0.236 2,Nei指数为0.175 6,各类群的Nei指数在0.074 5~0.154 0。结论目前栽培巴戟天居群间有一定的分化,并产生了多种农家类型,其中小叶巴戟天(POP2)遗传多样性明显高于其他类型,这些可能是导致目前栽培巴戟天质量产生变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建立巴戟天寡糖的高效薄层色谱(HPTLC)指纹图谱,并对不同产地巴戟天药材、炮制饮片、混伪品及含巴戟天药材的复方制剂——口服液X中寡糖成分进行分析比较。方法 在湿度40%~55%、温度20~32 ℃条件下,以乙酸乙酯-甲醇-水-冰醋酸为展开剂二次展开,展距13 cm,α-萘酚试液加热至显色,于可见光下检视。将巴戟天寡糖HPTLC指纹图谱导入指纹图谱系统解决方案软件(CHROMAP 1.5)生成共有模式。结果 巴戟天寡糖指纹图谱由11个特征条带(色谱峰)构成,并指认了其中的果糖、蔗糖、1-蔗果三糖、耐斯糖及1F-果呋喃糖基耐斯糖5个峰。结论 通过HPTLC指纹图谱考察,炮制后巴戟天寡糖成分出现质与量的改变;来源于4省的巴戟天药材无明显差异;混伪品中不含巴戟天寡糖不能作为巴戟天替代药材入药;含巴戟天药材的制剂仍可采用该HPTLC法进行制剂质量评价与控制。  相似文献   

13.
HPLC测定不同产地巴戟天中5种茜草素型蒽醌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用HPLC同时测定不同产地巴戟天中5种茜草素型蒽醌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测定巴戟天中1-甲氧基-2-羟基蒽醌、1,2-二甲氧基-3-羟基蒽醌、甲基异茜草素-1-甲醚、1,3-二羟基-2-甲氧基蒽醌、甲基异茜草素的含量。色谱条件:Eco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2%磷酸梯度洗脱,流速:0.8 m L/min,检测波长:277 nm,柱温:30℃。结果:1-甲氧基-2-羟基蒽醌、1,2-二甲氧基-3-羟基蒽醌、甲基异茜草素-1-甲醚、1,3-二羟基-2-甲氧基蒽醌、甲基异茜草素5种蒽醌质量浓度分别在0.2856~34.27μg/m L、0.3268~39.22μg/m L、0.3450~41.40μg/m L、0.1248~14.98μg/m L、0.0508~6.096μg/m 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4%、100.2%、101.4%、97.2%、103.2%(RSD均小于3%)。对10个不同产地的巴戟天样品进行测定,1-甲氧基-2-羟基蒽醌、1,2-二甲氧基-3-羟基蒽醌、甲基异茜草素-1-甲醚、1,3-二羟基-2-甲氧基蒽醌、甲基异茜草素的含量变化范围为0.0025~0.0722 mg/g、0.0016~0.0658 mg/g、0.0022~0.0684 mg/g、0.0182~0.3965 mg/g、0.0014~0.0179 mg/g。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可同时测定巴戟天中5种茜草素型蒽醌成分的含量,为评价不同产地巴戟天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炮制方法对巴戟天蒽醌类成分指纹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成  许晓峰 《中药材》2012,(7):1049-1053
目的:建立巴戟天蒽醌类成分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分析炮制技术对巴戟天蒽醌类成分的影响,为巴戟天炮制品质量标准评价体系的制定提供实验参考。方法:采用HPLC法,Sinergi 4u fusion-RP 80 A色谱柱(Phenomenex,250 mm×4.6 mm,4μm),以乙腈-0.4%磷酸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54 nm,柱温:室温。建立巴戟天蒽醌类成分指纹图谱模型,使用计算机辅助相似度评价软件及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得出不同产地巴戟天生品及炮制品蒽醌类成分指纹图谱共有模式。结果:经相似度软件分析后确定不同产地巴戟天生品与广东德庆巴戟天不同炮制品的蒽醌类成分指纹图谱中均有20个共有峰。其中,不同炮制品蒽醌类成分具有相似性,但共有峰相对含量具有差异性。另对照品对样品峰进行标定,结果 12号峰为1,8-二羟基蒽醌。结论:巴戟天经不同炮制方法处理后,蒽醌类成分相对含量有变化。炮制辅料与温度为炮制过程中对巴戟天蒽醌类成分的二大影响因素。其中,以甘草制得的巴戟天蒽醌类成分含量变化尤为明显,其次为酒制与盐制,同时炒制对巴戟天中蒽醌类成分的影响较蒸制大。  相似文献   

15.
杨丽  孙恬  冯冲  蔡苗苗  丁平 《中成药》2020,(4):969-973
目的研究巴戟天不同部位(主根、侧根、须根、木心、根茎、茎、叶)中6种寡糖类成分的分布规律。方法运用HPLC-ELSD检测技术,以葡萄糖、果糖、蔗糖、蔗果三糖、耐斯糖和蔗果五糖为评价指标,考察巴戟天不同部位寡糖类成分的分布规律。结果巴戟天主根和侧根的根头、根中、根尖平均直径分别为0.92、0.77、0.67 cm,根尖直径最小;3个部分寡糖类含有量差别较明显,从根头到根中、根尖,耐斯糖、蔗果三糖、蔗果五糖含有量逐渐升高,其中根尖比根头中的耐斯糖含有量增加了42%,主根和侧根均呈现上述规律;须根和木心均含有较高的耐斯糖等寡糖类成分。结论巴戟天根部直径与耐斯糖、蔗果三糖、蔗果五糖含有量呈负相关,与传统分级标准相矛盾;巴戟天须根和木心可考虑作为寡糖提取的原料。  相似文献   

16.
巴戟天是我国著名的"四大南药"之一,由于历代本草遗留下来的问题及各地用药品种和习惯的不同,来源植物涉及5科,11种;其中福建省有3种.为了鉴别闽产巴戟天的正品与代用品,对闽产巴戟天进行本草考证和来源、形态性状、显微结构和理化性质进行鉴别.结果表明:闽产巴戟天的正品与代用品在植物形态和结构方面,药材性状和理化特征方面都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可作为巴戟天品种鉴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鉴别和区分不具饮片外形后的巴戟天配方颗粒和盐巴戟天配方颗粒。方法:采用紫外光谱法和红外光谱法,分别对不同批次的巴戟天配方颗粒和盐巴戟天配方颗粒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各批次的巴戟天配方颗粒和盐巴戟天配方颗粒之间的差异较少,紫外光谱和红外光谱图均具有特征吸收峰;红外二阶导数光谱可以有效地区分巴戟天配方颗粒和盐巴戟天的配方颗粒。结论:利用紫外光谱和红外光谱可以准确、直观、快速地鉴别巴戟天和盐巴戟天的配方颗粒,为有效控制其质量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不同生物有机肥料对巴戟天主要有效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考察不同种生物有机肥料对巴戟天有效成分形成的影响 ,为巴戟天规范化种植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运用 HPL C方法考察不同生物有机肥料对巴戟天中甲基异茜草素 - 1-甲醚的含量 ,同时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考察低聚糖、多糖的含量。结果 不同生物有机肥料对提高巴戟天有效成分的含量作用不同 ,其中以含有生物菌肥的有机肥料效果最好。结论 建议在巴戟天种植过程中可考虑使用加有微生物菌肥的生物有机肥料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巴戟天盐炙前后寡聚糖类与环烯醚萜类指纹图谱的差异,为巴戟天与盐巴戟天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仪串联电雾式检测器(UPLC-CAD),以乙腈为流动相A,以水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柱温为35℃,流速为0.4 mL·min-1,建立寡聚糖类指纹图谱;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仪串联二极管阵列检测器(UPLC-DAD),以甲醇为流动相A,以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柱温为35℃,流速为0.4 mL·min-1,检测波长为235 nm,建立环烯醚萜类指纹图谱。结果:巴戟天盐炙前后具有相同的指纹峰,寡聚糖类指纹图谱具有15个共有峰,环烯醚萜类指纹图谱具有7个共有峰;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寡聚糖类指纹图谱中确定了1个主成分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90.3%,炮制前后平均综合得分差异较大;环烯醚萜类指纹图谱中确定了3个主成分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87.7%,炮制前后平均综合得分差异较大。结论:建立了巴戟天的寡聚糖、环烯醚萜类指纹图谱,该分析方法对巴戟天质量评价具有一定意义,并对比巴戟天盐炙前后指纹图谱的的区别,为建立盐巴戟天饮片质量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一种新发现的密蒙花混淆品进行调查鉴定,并与正品进行比较鉴别。方法:基源、性状、显微、TLC和 UV光谱鉴别。结果:二者性状、显微特征和化学成分均有明显区別。结论:此种新的混淆品为忍冬科植物金佛山荚 蒾(Viburnum chinshanense Graebn.:)的干燥花及花序,与密蒙花有明显不同,不能作密蒙花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