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自实施儿童计划免疫以来,曲靖市麻疹发病大幅度下降。2001年发病率2.31/10万,为历史最低水平。2001年后,全市麻疹疫情回升,其中,2004-2007年累计报告麻疹病例4 461例,年平均发病率19.02/10万,麻疹控制形势异常严峻,是对巩固20年计划免疫工作成果的严峻挑战。于2007-2010年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4次,麻疹发病得到有效控制,2010年麻疹发病率下降至0.2/10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掌握玉溪市麻疹流行特征和发病规律,为制定和调整麻疹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玉溪市2000-2005年的麻疹病例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玉溪市2000-2005年麻疹发病612例,年平均发病率4.95/10万;2001年发病最高达17.61/10万,每年1-5月是麻疹高发季节;除2001年农民发病较高外,其余年份以1-15岁人群发病最高,占发病总数的49.02%发病数;流动人口发病主要为〈10岁的儿童。结论玉溪市2000-2005年麻疹发病总体处于上升趋势。必须进一步加强人群免疫接种,对免疫工作薄弱的地区开展麻疹强化免疫,极大限度地降低免疫空白人群;提高主动监测的灵敏度,及时发现疑似病例,有效控制麻疹。  相似文献   

3.
广东省2001~2005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及控制对策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分析广东省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探讨麻疹控制对策。方法对2001~2005年麻疹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广东省2001~2005年共报告麻疹病例26 011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6.68/10万,各年发病率分别为3.47/10万、1.81/10万、4.64/10万、8.66/10万、14.21/10万;期间共报告123起麻疹暴发疫情,发病数占总发病数的9.0%;病例主要集中在流动人口较多的广州、深圳、东莞等6市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占全省发病数的67.93%;3~7月为高发季节,占总发病数的68.72%;发病人群主要是9岁以下的儿童,占总发病数的68.58%;病例中外地户籍占62.64%;8月龄至15岁儿童病例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占83.73%。结论广东省近年麻疹发病呈上升趋势,应重点加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流动儿童麻疹疫苗预防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4.
2004-2005年西安市麻疹疫情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发疹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在未进行广泛预防接种前,我国麻疹发病率占法定报告传染病的首位或第2位.自从1966年广泛应用麻疹减毒活疫苗后,发病率降至10/10万以下,病死率接近于零[1].西安市近年麻疹发病率一直稳定在6/10万以下;1995-2000年西安市麻疹发病处于较低水平,发病率在2/10万以下;2001年出现了1个小高峰,发病率达5.67/10万;2002年发病率为1.04/10万;2003年发病率为2.09/10万相对平稳;2004-12发病突然增多,发病率达10.60/10万;2005年春发病达高峰,发病率达17.50/10万.为探讨预防控制麻疹的措施,现将本次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2010年麻疹补充免疫活动前后广西南宁市麻疹流行特征的变化,为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及历年麻疹个案调查表收集2001—2020年南宁市麻疹病例的资料,分析比较2010年麻疹补充免疫活动前(2001—2010年)和后(2011—2020年)广西南宁市麻疹流行特征变化。结果 与2001—2010年比较,2011—2020年南宁市麻疹年平均发病率从1.81/10万升至2.67/10万;发病年龄中位数从3.99岁升至18.90岁;男性发病率从2.10/10万升至2.81/10万,女性发病率从1.48/10万升至2.60/10万,性别比从1.58:1降至1.17:1;市区发病率从2.78/10万升至3.45/10万,乡镇发病率从0.98/10万升至1.75/10万;<8月龄、8~17月龄、1.5~5岁、6~14岁和≥15岁的病发病率分别从36.37/10万升至70.43/10万、33.51/10万升至38.19/10万、9.23/10万降至2.57/10万、2.57/10万降至0.36/10万和0.44/10万升至1.69/10万,无免疫史病例比例明显增加。结论 2011—2020年南宁市麻疹具有明显市区时空聚集性,高发年龄逐渐从8月龄~14岁转移到<8月龄和≥15岁人群,建议继续加强常规免疫和薄弱区域甄别工作,完善<8月龄和≥15岁人群免疫策略,提高人群免疫屏障。  相似文献   

6.
黄建华  蒙世庭 《职业与健康》2013,29(1):83-84,87
目的 通过了解平果县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探讨有效的控制策略,为持续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1-2011年麻疹发病情况及采取消除麻疹的策略和措施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1-2005年麻疹年平均发病率为20.15/10万,发病季节高峰在1-5月,县城周边4镇为高发乡镇,发病年龄以8月~<7岁儿童组最高,麻疹病例主要为无免疫史,与儿童的计划免疫管理存在薄弱环节有关,共发生麻疹暴发流行5起,死亡1例;2006-2009年麻疹年平均发病率为0.72/10万,以散发为主;2010-2011年无病例报告,实现消除麻疹的目标.结论 常规麻疹免疫覆盖率低是麻疹高发的主要原因,实施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和查漏补种是消除麻疹的有效措施.平果县已实现消除麻疹的目标,应继续保持和巩固高水平易感人群麻疹减毒活疫苗免疫覆盖率,加强输入病例的监测,以达到持续消除麻疹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周爱庆  马永法  王慎玉 《中国校医》2010,24(9):649-649,651
目的了解2001—2009年盐都区麻疹的流行状况,为制订有效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1—2009年全区麻疹疫情报告,并进行个案调查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1—2009年累计报告麻疹96例,年均发病率为1.62/10万,无死亡病例;发病最高年份是2009年,发病人数26例,年发病率为3.95/10万;全区麻疹发病呈高度散发状态。结论盐都区麻疹发病主要以8月龄以下和10岁以上人群为主,占发病总数的86.5%;20岁以上成人发病呈增加趋势;未免疫和不全程免疫是发病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2006-2011年上海市麻疹流行特征和规律,为制定消除麻疹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传染病报告系统和麻疹病例专报系统,收集2006-2011年上海市麻疹报告病例,描述病例的时间和年龄分布等特征,计算上海市的麻疹发病率等。结果 2006-2011年,上海市共报告麻疹病例5 180例,年平均发病率为4.17/10万,其中2008年发病率最高(8.77/10万),2011年发病率最低(0.52/10万);各年流动人口发病率均显著高于户籍人口发病率;麻疹发病年龄呈双峰态,主要集中在5岁以下儿童和2035岁青壮年;散居儿童、工人、民工和家政家务等是麻疹高发人群。结论 2011年上海市麻疹发病率降至近10年最低水平,提示上海市已基本进入麻疹消除阶段。建议进一步加强麻疹疫情的监测,重点做好适龄儿童和外来务工人员的麻疹常规免疫和查漏补种,以提高人群免疫保护水平,从而阻断麻疹病毒的传播,实现消除麻疹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邹平县2001~2005年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掌握全县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和发病规律,为制定和调整麻疹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邹平县2001~2005年麻疹病例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邹平县2001~2005年麻疹发病477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2.17/10万。流动人口发病率高于本县人口,外来人口集聚的经济开发区发病率最高。3~5月是麻疹高发季节,发病率占前两位的是农民工、散居儿童。发病成双峰型,<1岁和<15岁麻疹病例占总病例数的91.61%。男女发病比例为1.56∶1。结论邹平县应以控制流动人口麻疹发病为重点;建议调整麻疹疫苗免疫程序,对外来务工人员需进行麻疹疫苗接种。  相似文献   

10.
哈尔滨市1994~2001年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1 资料与方法麻疹的发病资料来自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流行病学调查资料。2 结果2.1 流行概况 1994~2001年全市累计发病317例,年发病率为O.44/10万,2001年发病率最高为1.39/10万,1994年发病率为O.7l/10万,2000年发病率最低为0.02/10万(表1)。  相似文献   

11.
麻疹是通过接种麻疹疫苗可以预防的传染病。自从1984年我市实行计划免疫按月接种以来,麻疹发病率已降至较低水平,1988--2002年发病率均在5/10万以下,但2003年开始麻疹发病有所上升,2008年发病率更高达38.65/10万。为了解本市麻疹发病特征,探讨麻疹防控措施,现将2008年奉化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铁岭市银州区2007—2016年麻疹流行特征,为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和麻疹监侧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的2007—2016年铁岭市银州区麻疹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7—2016年铁岭市银州区共报告麻疹病例161例,年平均发病率为4.42/10万,其中2014年发病率最高(29.89/10万),2011、2012、2015、2016年无麻疹病例;发病高峰主要集中在4—6月;≥15岁为主要发病年龄人群,占发病总数的80.75%;<8个月龄的婴儿发病9例,占发病总数的5.59%。在≥8月龄的152例发病人数中有免疫史者9例,占5.92%;无免疫史者15例,占9.87%;免疫史不详者128例,占84.21%。结论加强麻疹高发季节的防控,重点做好外来流动人口中适龄儿童麻疹常规免疫和查漏补种,以提高人群免疫保护水平。  相似文献   

13.
移民城市麻疹预防控制干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麻苗查漏补种与强化免疫干预对儿童和成人麻疹的控制效果。方法比较麻苗查漏补种与强化免疫干预措施前后,儿童和成人麻疹发病率的变化,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5年期间累计麻疹发病数为729例,成人发病数占累计发病数的56.10%;未到麻苗初种年龄的8个月龄儿童麻疹发病数占5岁以下年龄组病例数的27.69%。2006-2009年累计对儿童麻苗查漏补种和强化免疫共60 189人,儿童麻疹发病率从干预初期的2006年196.66/10万,下降至2009年的8.55/10万(P0.01)。2005-2009年累计对成人进行麻苗强化免疫干预共697 054人,成人麻疹发病率从干预初期的2005年的13.15/10万下降至2009年的1.57/10万(P0.01)。在未对富士康高危险人群采取干预措施的2005年,职工的麻疹发病率高达50.55/10万;当连续4年对新招聘员工开展麻苗强化免疫干预措施后,至2009年麻疹发病率降至2.61/10万,发病率下降了94.84%(P0.01)。2009年对儿童采取由麻苗查漏补种干预改变为扩大年龄组强化免疫干预后,麻疹发病率由2008年的111.22/10万,下降至2009年的8.55/10万,降幅高达92.31%。采取干预措施前,麻疹发病呈夏季高发,干预后夏季发病高峰消除。结论儿童扩大麻苗强化免疫干预优于查漏补种干预效果;麻苗强化免疫干预是大幅度降低移民城市儿童和成人麻疹发病率的重要措施;持续开展儿童扩大麻苗强化免疫干预和对重点成人麻苗强化免疫干预是达到2012年中国消除麻疹目标的关键策略。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省麻疹流行状况分析及控制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麻疹是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在麻疹疫苗问世以前,黑龙江省麻疹发病率处在相当高的水平,年平均发病率达725.11/10万。随着麻疹疫苗的推广应用,特别是实行计划免疫以来,麻疹发病率大幅度下降,近年来维持在1/10万左右,且流行特征也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为进一步控制和消除麻疹的发病,认真分析麻疹的流行特征,研究麻疹的流行因素,制定有效的控制和消除麻疹策略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成人麻疹干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强化免疫对成人麻疹的控制效果,为制定成人麻疹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比较麻疹强化免疫干预措施前后,成人麻疹发病率及发病构成的变化,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采取干预措施前,成人麻疹夏季高发,企业成人麻疹年发病率高达41.95/10万;采取干预措施后年发病率降至7.41/10万,降幅为82.34%(P<0.01),夏季麻疹发病高峰被削平.结论 为了达到消除麻疹目的,需对我国现行的麻疹免疫策略及免疫程序进行调整,同时应对年轻成人采取麻苗强化免疫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2001~2006年广西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广西麻疹流行特征,为消除麻疹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1~2006年广西麻疹监测资料。结果2001~2006年广西麻疹发病率在1.81~13.32/10万,年平均发病率为5.59/10万。发病高峰在每年的3~6月,4月份最多,9月份最少。男女之比为1.34:1,发病以小年龄组为主,10岁以下儿童发病占71.30%,其中0岁组发病率(85.61/10万)最高。暴发病例占总病例的29.54%。未免疫病例占36.28%,有免疫史的占32.52%,免疫史不详占31.20%。结论麻疹疫苗接种率低是造成发病的主要原因。提高麻疹疫苗常规免疫接种率,是控制广西麻疹的主要办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麻疹的流行病学特征,预测发病趋势,为麻疹防控及消除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分析、季节指数法、聚类分析、ARIMA模型进行分析和预测。结果2005—2018年麻疹年均发病率为3.01/10万,2009年之后处于低发水平,2018年出现回升;3~6月季节指数>1,为高发月份;男性高于女性;以0~3岁组和10~30岁组高发;人群以散居儿童、学生、幼托儿童为主;发病率较高的地区主要为鄂西北和鄂东南;ARIMA(0,1,0)(0,1,1)为最优模型,预测显示2019年发病率为1.26/10万。结论实行强化免疫后湖北省麻疹疫情处于低发水平,但近几年波动较大,且目前呈现回升趋势;春季高发;病例呈0~4岁组和10~30岁组的“双相移位”;职业分布与年龄段高发特点吻合;卫生条件差、经济落后的山区和人口基数大、流动人口多的地区高发;ARIMA模型在麻疹发病趋势预测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2019年麻疹会持续上升。  相似文献   

18.
南京市1950—1999年麻疹流行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掌握我市麻疹流行规律,制订有效的防治对策,进一步控制和消除麻疹,现对我市 1950~1999年麻疹的流行趋势进行如下分析: 1 资料来源 资料来自我市1950~1999年的疫情报表和南京市统计局的人口资料. 2 结果与分析 2.1 流行强度 1950~1999全市麻疹累计发病282 390例,死亡2 309人,年发病率波动在2 392.66/10万~0.68/10万之间,年平均发病率为166.96/10万;年死亡率波动在39.78/10万~0/10万之间,年平均死亡率为1.36/10万;年病死率波动在0%~65.86%之间,年平均病死率为35.71%.从实施预防措施的角度可把50年的麻疹疫情分为以下4个时期:自然感染时期(1950~1965年)、麻疹疫苗(MV)推广应用时期(1966~1971年)、计划免疫初期(1972 ~1982年)和计划免疫时期(1983~1999年)[1].4个时期中自然感染时期的年平均发病率、死亡率、病死率最高,分别为723.77/10万、7.35/10万、46.9 8%,其中1959年全市范围内麻疹大流行,当年发病率高达2 392.7/10万,是4个时期中发病率最高的年份.之后年平均发病率、死亡率、病死率逐渐下降,到计划免疫时期分别为6.83/10万、0.002 /10万、0.03/10万. 自然感染期,麻疹发病数占报告传染病总数22.46%,年平均发病率居各种传染病的第 2位,死亡率居各种传染病的首位,1959年的发病数占当年  相似文献   

19.
丽江市1978~2008年麻疹流行演变趋势及控制策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1978~2008年丽江市30年来麻疹流行演变趋势及特征,探讨今后麻疹预防措施和防治策略。方法对丽江市传染病及麻疹疫情报告数据和监测系统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30年年平均发病率226.33/10万,发病率最高为1979年的1 989/10万,最低为1995年的0.28/10万。本世纪以来麻疹仍然居甲、乙类传染病的第3~5位,发病率总是波动在3.31/10万~40.13/10万之间;麻疹疫苗改变了麻疹的流行规律,各时期麻疹发病年龄构成比逐渐后移;没有明显的周期性;每年都有点状暴发流行,发病年龄有小的更小、大的更大的双相移位趋势。提示儿童免疫成功率未达要求,春末夏初是防控麻疹的关键时节。结论应加强丽江市麻疹疫苗免疫程序调整;开展麻疹疫苗应急接种和局部强化免疫工作;建立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制度;开展麻疹疫苗查漏补种工作;提高各级麻疹实验室确诊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2001—2013年桂林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进一步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和麻疹监测系统收集桂林市2001—2013年的麻疹发病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麻疹病例流行特征、计划免疫的实施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01—2013年桂林市共报告麻疹512例,年均发病率0.92/10万,其中2006年发病率3.87/10万。每年的3—7月为发病高峰期。城市发病率高于农村,病例以小年龄组及15岁以上人群为主,8月龄以下的发病人数占总发病人数的22.07%。麻疹病例中流动人口占37.30%,其中8月龄以下和15岁以下流动人口发病占相应人群的比例分别为40.71%和43.00%。结论桂林市仍存在麻疹疫苗免疫空白,应加强麻疹疫苗的基础免疫接种工作,消除免疫空白,重点强化流动人口的麻疹接种,对8月龄以下及大年龄组人群应考虑接种麻疹疫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