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前国内一般将先天性青光眼分为婴幼儿型、青少年型及青光眼合并先天异常三种类型。而通常所说的先天性青光眼,是指由于前房角发育不全而不伴有其他眼部或全身发育异常的原发性婴幼儿开角型青光眼。先天性青光眼的治疗,目前仍以手术为主。现将我院近年对23例39眼先天性青光眼手术治疗情况总结于下。  相似文献   

2.
对抗青光眼手术的几点思考和认识(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先天性青光眼分婴幼儿型、青少年型及青光眼合并先天异常三类。其中最常见的是婴幼儿型。对于这种类型的青光眼,有二种手术方法可供选择。一种是房角切开术,另一种是小梁切开术。房角切开术实际上也是一种小梁切开术,只不过是由内向外的切开小梁罢了。房角切开术的目的是切开复盖于小梁面的至今仍有争论的所谓Barkan膜。手术要求角膜直径不可过大.如直径>15mm,效果差。患者的角膜应保持一定透明度,如角膜混浊也不宜选用本手术。刀尖刺人中胚叶组织的深度不宜超过0·sin”。对于角膜混浊无法作房角切开的患儿,小梁切开…  相似文献   

3.
先天性青光眼是引起儿童视觉障碍的主要病因之一,约占全部儿童盲目的2.5~10%。其治疗主要是手术疗法,如前房角切开术或小梁切开术。尽管这种治疗是有效的,但往往需  相似文献   

4.
先天性青光眼小梁网及Barkan''''s膜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天性青光眼的分类学目前尚无统一观点。一般分为婴幼儿型、青少年型和青光眼合并先天异常者三型。作者最近用外路小梁切开术兼小梁切除术治疗先天性青光眼的青少年型7例8眼,为研究先天性青光眼房角外壁、小梁和输林氏管的结构,将手术切除的小梁及巩膜排出区组织标本做了扫描电镜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于敬妮  肖剑晖 《国际眼科杂志》2010,10(10):1974-1976
目的:探讨小梁切开术和房角切开术治疗小儿无晶状体眼青光眼的效果。方法:选择1997/2010年接受先天性白内障手术后进而因无晶状体眼青光眼接受小梁切开术和房角切开术的患儿。手术治疗成功的标准是术后眼压≤24mmHg,无论是否需要局部药物的辅助使用,且避免了小梁切除术或引流阀植入,在随访期间没有明显并发症。排除标准:眼前段发育不全、小角膜、白内障手术时即发生的青光眼、随访<1a。结果:符合纳入标准10例12眼。其中,2眼仅行房角切开术,2眼房角切开术后进而接受了小梁切开术,8眼仅行小梁切开术。房角手术前平均眼压为35±10mmHg,末次随访的平均眼压为22±4mmHg(P=0.0005)。12眼中有7眼获得了成功(58%):5眼(42%)是在单一的小梁切开术后获取成功的,2眼(17%)在接受房角切开术后进而于术后7mo和15mo时接受了引流阀植入。结论:小梁切开术和房角切开术治疗小儿无晶状体眼青光眼的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作者研究了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PCG)的病情严重程度与三种类型手术的成功率之间的关系。回顾了1982年~2002年在沙特阿拉伯利雅得的King Khale眼科医院采用前房角切开术、小梁切开术、小梁切开(90。范围)联合小梁切除丝裂霉素C术(0.2--0.4mg/ml,2~5分钟)三种手术方式作为初次手术治疗年龄在1岁内的PCG患者的全部病例。  相似文献   

7.
外路小梁切开术是已公认的治疗先天性青光眼或发育性青光眼的理想手术,尤其对因角膜混浊而无法施行房角切开术的先天性青光眼更是首选手术。该手术操作较房角切开本简便,易于掌握,值得推广。本文就外路小梁切开术的手术器械,操作方法,手术成败的关键以及手术的适应证,并发症和疗效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文摘     
·青光眼·先天性青光眼病情程度与手术成功率的关系[英]/Al-Hazmi A…//Br J Ophthal mol.-2005,89(4).-449~453作者研究了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PCG)的病情严重程度与三种类型手术的成功率之间的关系。回顾了1982年~2002年在沙特阿拉伯利雅得的KingKhale眼科医院采用前房角切开术、小梁切开术、小梁切开(90°范围)联合小梁切除丝裂霉素C术(0·2~0·4mg/ml,2~5分钟)三种手术方式作为初次手术治疗年龄在1岁内的PCG患者的全部病例。计532例(820眼)年龄在1岁内的先天性青光眼患者进行了至少1年的随访。术后随访检查的主要内容有:眼压、角…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是由于房角发育异常妨碍房水流出所致。Barkan认为是由于小梁网眼表面存有中胚叶膜状组织(Barkan氏膜),因而引起眼压升高,并提出用前房角切开术,可解除前房角阻塞,恢复眼内液的正常生理出路。作者在无手术用前房角镜的条件下,用作者设计的前房注入空气法房角切开针,经多次动物试验后,自1957年开始应用于临床,共治疗11例先天性青光眼,其中8例经过长期观  相似文献   

10.
先天性青光眼 (congenitalglaucoma,CG)因发展隐蔽、缓慢而易延误早期诊断和治疗 ,往往抗青光眼药物很难控制其进展 ,而且儿童用药不方便 ,还要考虑长期用药的副作用。手术治疗是适宜的选择。手术方式国内外讨论很多[1 ] ,我们分别行小梁切开术和小梁切除联合小梁切开术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对象 住院儿童 1 7例 30眼 ,其中男 9例1 5眼 ,女 8例 1 5眼。年龄 4月~ 1 2岁 ,平均6 2± 5 5岁。青光眼诊断及分级根据 1 979年中华眼科学会青光眼学组制定的标准。方法 在全麻下施行显微手术。小梁切开术 1 7眼…  相似文献   

11.
抗青光眼术后睫状体脉络膜脱离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睫状体脉络膜脱离是青光眼滤过术后前房延缓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有人主张对其治疗应早期手术[1]。我们2年来共遇到抗青光眼术后睫状体脉络膜脱离28例,经保守治疗均获治愈,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995年至1997年共收治青光眼457例,其中男206例,女251例,开角型青光眼106例,闭角型青光眼346例,先天性青光眼5例。术后发生睫状体脉络膜脱离28例,占612%。其中开角型青光眼11例,闭角型青光眼16例,先天性青光眼1例。经保守治疗分别于术后5~14天,平均95天,脉络膜脱离恢复,前房逐渐形成。诊断及治疗:抗青光眼术后前房曾一度形成后,再度消失或变浅者多数…  相似文献   

12.
先天性青光眼是因前房角先天发育异常、房水流出障碍引起眼压升高所致,多于婴幼儿期发病,表现为眼压升高、角膜增大水肿,视神经乳头损害。分为原发婴幼儿青光眼和伴有其他先天异常的青光眼(亦称继发先天性青光眼。原发婴幼儿青光眼可以按发病年龄分类,Morin(1986)将先天性青光眼分类如表1所列。近年来随着诊断和治疗水平的提高,早期诊断,及时适当的治疗使先天性青光眼不再意味着失明。发病率: 先天性青光眼较少见,发病率1/12,500原发婴幼儿青光眼有80—90%在生后一  相似文献   

13.
耿宁 《国际眼科杂志》2011,11(5):932-932
0引言晶状体在原发性房角关闭的发病机制中占非常重要的地位。1945年Guyton发现晶状体脱位可能有助于闭角型青光眼的眼压控制,由此开始了晶状体摘出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历史。此后陆续有报道白内障摘出术如囊内摘出、囊外摘出以及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原发性房角关闭[1,2]。2001年葛坚等[3]率先在国内报道"超声乳化白内  相似文献   

14.
外路小梁切开术(External trabeculotomy,简称小梁切开术)是治疗婴幼儿型青光眼的首选显微手术之一,我们自1986年起开展此项手术治疗发育性青光眼,并于1989年在国内首次报道了小梁切开术治疗发育性青光眼的初步疗效及体会,迄今已施行该手术120余例,现将术后随访一年以上的婴幼儿型青光眼病例作分析总结。材料与方法 1986年~1991年12月间,作小梁切开术治疗婴幼儿型青光眼80例128眼。随访至少一年的共41眼(27例),其中原发性婴幼儿型青光眼38眼(24例)伴其他眼部先天异常的,继发性婴幼儿型青光眼(Sturge—weber综合征)3眼(3例)。手术时平均年龄2.6岁(2个月~11岁),男18例,女9例,单眼13例,双眼14例。所有病例术前均有畏光、流泪、大角膜、高眼压伴程度  相似文献   

15.
婴幼儿型青光眼是先天性青光眼中最常见且比较危重的病例。自 1989年 1月~ 1999年 1月我们共收治 47例婴幼儿型青光眼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89年 1月~ 1999年 1月 ,我们收治的婴幼儿型青光眼 47例 80眼 ,其中≤ 12个月 39例 46眼 ,13~2 4个月 5例 10眼 ,2 5~ 36个月 3例 6眼 ,男 30例 ,女 17例 ,双眼 33例 ,单眼 14例 ,年龄 2~ 36个月。所有病例均有程度不等的畏光、流泪症状 ,角膜直径 13.5~ 18.0 mm ,眼压4~ 8k Pa。1.2 手术方法 所有病例均在全麻下进行手术 ,房角切开术 10例 14眼 ,小梁切开 13例 2 0眼…  相似文献   

16.
先天性青光眼是一种少见的、每12500个活婴中有一个罹患(1/12500)青光眼。先天性青光眼发生在儿童期。最常见的先天性青光眼是原发性婴儿型青光眼。原发性婴儿型青光眼可以按发病年龄来分类。原发性婴儿型青光眼发生年龄不到3月时,其中90%是双侧性的。幸而,先天性青光眼并不总是与早熟和其他先天异常相关。一旦已经怀疑是先天性青光眼,即应对患婴进行检查。如果不到3个月的婴儿发生青光眼,则角膜对眼压的升高是非常敏感的,角膜的透明度和横径没有改变。角膜直径、眼压水平、C/D 比两两之间有定量关系。本文还介绍了较新的测量角膜直径的技术。本文也论证了角膜直径与用超声波测量的眼轴长度的关系,表明角膜直径的敏感度要大于眼轴长度的敏感度。一月以上的婴儿要在全麻下检查以便准确测量角膜直径、C/D 比、眼压和房角表现。各种全麻技术一般都会影响眼压水平。本文介绍了较新的、不影响眼压的全麻技术。治疗:虽然药物治疗,特别是噻吗心胺有些奏效,但是原发性婴儿型青光眼的治疗还是手术治疗。本文指出噻吗心胺的安全性及成功率。房角切开术和小梁切除术已被广为采纳。但是,当房角切开术和小梁切除术都不能控制原发性婴儿型青光眼时,也要试行采取其他改良泄液线的术式。本文将描述这些改良术式。85%以上的原发性婴儿型青光眼的眼压均能控制在低于25mm Hg。然而,视觉预后依然是与发生青光眼时眼功能与术后弱视处理有关。视觉预后并非想象的那么严重。有幸,本病的遗传方式的提出使我们能够提供遗传咨询。既然有关青光眼的处理与治疗已有很多进展,那么青光眼的诊断不再意味着就是盲目。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开角型青光眼14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从临床角度探讨青少年开角型光眼发病特点 ,并对其早期诊断、治疗、预后进行分析讨论。方法 :从 1991~ 2 0 0 1年随机提取 10~ 3 0岁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14 3例 ,对其性别、发病年龄、屈光状态、眼压、房角、眼底、视野、家族史等各有关参数以及治疗情况等 ,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男性 69例 (4 8 2 5 % )、女性 74例 (5 1 74% ) ,青少年型青光眼占同期POAG患者 3 9 3 9% (14 3 /3 63 ) ,并发近视眼者占77 97% (2 2 3 /2 86) ,治疗前最高眼压 <2 1mmHg者 97眼 (占 3 3 9% )、 2 1~ 2 5mmHg者 68眼 (占 2 3 77% )、 2 6~ 3 0mmHg者81眼 (占 2 8 3 2 % )、 3 1~ 40mmHg者 2 7眼 (占 9 44 % )、 >40mmHg者 13眼 (占 4 5 4% )。视乳头杯凹均显不同程度扩大 ,C/D <0 6者 14 5眼 (占 5 0 69% )、C/D 0 6~ 0 8者 12 8眼 (占 44 75 % )、C/D大于 0 8者 13眼 (占 4 5 4%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缺损阳性率为 98 88% ,视野缺损阳性率 61 70 %。房角全部为开角未见特殊异常。有阳性家族史者 16人 (占 11 18% )。本组有 7例 12眼施行滤过性手术 ,其余均为眼部点药控制眼压保守治疗 ,效果良好。结论 :POAG的发病年龄较传统老年性眼病的概念更为年轻化 ,近视眼是JOAG最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视网膜  相似文献   

18.
先天性青光眼常常是指由于前房角发育不全,但不伴有其它眼局部或全身发育异常的原发性开角型先天性青光眼,是婴幼儿和童年期青光眼(infantile and childhood glaucoma)中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类型。目前普遍认为它是一种常染色体稳性遗传病,但以男性较多(65%)。约75%—80%患者生后6个月内即被发现,一年内发生者占90%。有关婴幼儿和儿童性青光眼的分类,各家意见虽不完全一致,但分类的原则基本相同,通常把与遗传有关的婴幼儿青光眼,分为单纯型、先天往青光眼(原发性开角型先天性青光眼),青年性青光眼和伴有眼部或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先天性青光眼合并晶状体异常的病例进行手术效果的评价 ,以探讨先天性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最佳治疗方法和手术时机。方法  1 998年 4月~ 2 0 0 1年 2月对 7例 1 3眼先天性青光眼合并晶状体异常的病例进行了手术 ,其中 1 0眼行小梁切开 +小切口晶状体摘除 ;1眼行小梁切除 +小切口晶状体摘除 ;1人 2眼为白内障术后半年发现青光眼 ,行小梁切除术。结果 术前眼压 1 1眼(84 6% ) >40mmHg ,平均 46 5mmHg。术后平均随访 1 4 9月 ,有 1 0眼 (76 9% )于手术近期都有一过性眼压高 ,一般发生在术后 0 5~ 1月后 ,随访终末期有 4眼 (3 6 4% )眼压在 2 5~ 3 0mmHg ,眼压控制不好的主要为眼球扩张合并晶状体脱位病例。术后并发症中 1人 2眼有术后前房出血 ,1~ 2日吸收 ,无其他近期及远期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先天性青光眼合并晶状体异常的儿童可以实施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大部分病例一次手术可以完全控制眼压 ,小部分需加抗青光眼药物。手术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0.
1979年陈松洁[1]报告用巩膜咬切术治疗各型青光眼,成功率为892%。我们自1983年开始用改良巩膜咬切术治疗各型青光眼82眼,成功率为920%。现将随访观察6~10年的46例50眼其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46例50眼中男20例,女26例。年龄19~68岁,20岁以下者1例,20~30岁6例,31~40岁10例,41~50岁12例,51~60岁10例,61岁以上7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19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12眼,慢性单纯性青光眼14眼,房角后退型青光眼1眼,先天性青光眼2眼,继发性青光眼2眼。手术方法:术前常规消毒铺无菌巾,2%奴夫卡因肾上腺素液局麻。缝线开睑,上直肌缝线固定,以角膜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