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细胞因子基因多态性与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肾移植患者外周血中细胞因子基因多态性与急性排斥反应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测定 89例肾移植患者外周血中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转化生长因子 (TGF β)、白细胞介素 6(IL 6)及干扰素 (IFN γ)的基因型 ,并结合HLA配型情况 ,比较各基因型别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结果 在HLA DR错配的情况下 ,TNF α和IFN γ等位基因为高分泌型者 ,其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较低分泌型者高 (P <0 .0 5) ;未能显示TGF β及IL 6基因表达与急性排斥反应的相关性。结论 术前检测肾移植患者细胞因子基因型 ,有助于发现可能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的高危人群 ,据此可制定合理的个体化免疫抑制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受者细胞因子基因多态性预测肾移植术后效果的意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受者细胞因子基因多态性预测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的意义。方法 采用序列特异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CP)方法,检测144例肾移植受者细胞因子基因型。结果 TNF-α或IL-10高分泌基因型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高于中低分泌组,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1)。TNF-α、IL-10高分泌基因型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比其它基因型组合组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受者TNF-α和IL-10基因型是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肾移植受者外周血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基因多态性与急性排斥反应的关系。方法:应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测定62例肾移植受者外周血中TNF-α的基因型,并结合供受者HLA配型情况,比较各基因型对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的影响。结果:在HLA—DR错配的情况下,TNF—α等位基因为高分泌型者,其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较低分泌型者高(P〈0.05)。结论:TNF-α基因型对肾移植排斥反应发生率有明显影响,可据此或可制定更为合理的个体化免疫抑制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细胞因子基因型多态性与肾移植排斥反应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Tian Y  Ma W  Zhang Y 《中华外科杂志》2002,40(4):256-258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基因型多态性对肾脏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序列特异引物聚合物酶链反应(PCR-SSP)法对115例肾移植受者和24名健康对照者的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白细胞介素(IL)-6和IL-10基因型进行测定,探讨其细胞因子基因型对肾脏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的影响。结果:在115例肾移植受者及24名健康对照者中,TNF-α和IL-10低产生型基因型者分别为88.7%(102.115),87.5%(21/24)和80%(92/115),75%(18/24),占明显优势。而TGF-β1和IL-6的硎 是以高产生型占明显优势,分别为79.1%(91/115),100%(115/115)和66.7%(16/24),100%(24/24)。115例肾移植受者中,在移植后6个月内共有26例发生了急性排斥。其中TNF-α高产生基因型和IL-10的中,高产基因型受者的急性排斥发生率分别为53.8%(7/13)和43.5%(10/23),显著高于相应的低产生基因型受者的18.6%(19/102,x^2=8.17)和17.4%(16/92,x^2=7.16),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值均<0=0.01)。结论:肾移植受者和正常健康人群的TNF-α和IL-10基因型是以低产生型为主;TGF-β1和IL-6的基因型是以高产生型为主;TNF-β1和IL-10细胞因子基因型多态性对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供受者细胞因子基因多态性预测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的意义。方法 采用序列特异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方法,对144例肾移植受者和65例供者进行细胞因子INF-α,IL-10,IL-6,TGF-β及IFN-γ基因型检测。结果 受者TNF-α或IL-10为高分泌型时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与受者为低分泌型者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供者TNF-α或IL-1O为高分泌型时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与供者为低分泌型者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受者高分泌/供者高分泌TNF-α基因型组合的受者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比所有其它基因型组合者高(P<0.01),而受者低分泌/供者低分泌TNF-α基因型组合的受者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比所有其它基因型组合者低(P<0.01)。结论 同时检测供受者TNF-α基因型能为我们更加合理地选择肾移植供受者提供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基因多态性在指导肾移植术后免疫抑制个体化用药中的意义。方法:用序列特异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方法,对126例肾移植受者进行细胞因子基因型检测,根据细胞因子基因型与免疫抑制剂的不同使用剂量进行分组,比较各组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肿瘤坏死因子(TNF-α)高分泌基因型的患者,使用中,低剂量CsA,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其它组合(P<0.01),TNF-α低分泌基因型者使用高剂量CsA,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与使用中剂量CsA者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IL-10高+中分泌基因型者使用中,低剂量CsA,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其组合(P<0.01),IL-10低分泌基因型者使用高剂量CsA,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与使用中剂量CsA者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常规检测细胞因子基因型对于肾移植术后制定免疫抑制治疗的个体化用药方案具有重要意义。ααα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移植受者白细胞介素10(IL-10)基因多态性与急性排斥反应的关系.方法应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检测122例肝移植受者IL-10基因启动子的2个多态位点-1082和-592的各种基因型的分布,并分析它们与急性排斥反应的关系.结果IL-10-592位点,A/A,C/A,C/C等基因型间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6.7%,19%,29%,相互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IL-10-1082位点,尽管G/G基因型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33%)高于A/A型(18%),但差异仍不显著(P>0.05).结论IL-10基因多态性与肝移植受者术后急性排斥反应无确切关系.  相似文献   

8.
精浆肿瘤坏死因子α和表皮生长因子测定的意义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正常对照、慢性前列腺炎及输精管结扎者 (VSM )精浆中TNF α和EGF含量。结果发现精浆EGF浓度在VSM组、正常对照组及慢性前列腺炎组中呈递增趋势 (1188.77± 10 8.89pg/ml,12 0 7.2 5± 12 5 .5 3pg/ml,12 2 9.2 5± 73.88pg/ml) ,但无统计学意义。精浆中TNF α浓度在VSM组和正常对照组(6 .2 3± 2 .75 pg/ml,6 .87± 2 .5 7pg/ml)明显低于慢性前列腺炎组 (17.31± 8.0 8pg/ml)。提示对精浆中TNF α测定有望成为临床上对慢性前列腺炎评价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检测前列腺按摩液 (EPS)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 8(IL 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在慢性前列腺炎诊断、分型中的意义。 方法 :ELISA法检测 78例临床诊断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 [其中慢性前列腺炎(CBP)组 12例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 /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 (CPPS)ⅢA组 38例 ,CPPSⅢB组 2 8例 ]和 12例正常对照者EPS中IL 8和TNF α浓度。分析各组EPS中IL 8和TNF α浓度差异。 结果 :CBP组和CPPSⅢA组EPS中IL 8水平 [(10 96 7.5± 3477.7) pg/ml;(92 6 8.4± 2 0 34.6 ) pg/ml]和TNF α水平 [(84 .1± 5 4 .7) pg/ml;(32 .6± 18.6 ) pg/ml]显著高于CPPSⅢB组和正常对照组EPS中的IL 8水平 [(2 72 6 .1± 2 77.5 ) pg/ml;(2 80 0 .0± 32 0 .2 )pg/ml]和TNF α水平 [(12 .6± 7.1)pg/ml;(12 .9± 10 .1)pg/ml](P均 <0 .0 1)。 结论 :检测EPS中IL 8、TNF α水平可能有助于CBP、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 /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的分型诊断。  相似文献   

10.
肾移植受者细胞因子基因多态性与术后发生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和分析肾移植受者术后感染的发生与细胞因子和细胞因子受体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根据肾移植术后6个月内是否发生感染,将 126 例受者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比较两组受者发生感染的主要影响因素;13种细胞因子及受体 22 个位点的基因型分布情况; IL 6、TNF α、TGF β、IL 10高、中、低表达型的分布情况。根据受者发生和未发生急性排斥,分别比较阳性基因多态性的各种基因型在感染和未感染组中的分布情况。结果 感染组急性排斥发生率为55.4%,而未感染组则为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 1α 889C/C、IL 1β 511C/C、IL 1β 3962C/T和T/T基因型频率及TGF β1高表达型频率明显高于未感染组(P<0.05)。未发生急性排斥的感染者中,IL 1β 511C/C基因型频率高于未感染者(P<0.05);发生急性排斥的感染者中 TGF β1(密10 密25)CG/TG、TGF β1(密10 密 25)高表达型的频率明显高于未感染者(P<0.05)。结论 肾移植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是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受者的 IL 1α 889C/C、IL 1β 511C/C、TGF β1(密10 密25)高表达型(含CG/TG)与肾移植后感染的发生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1.
肝移植病人TNF-α基因多态性与急性排斥反应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移植病人TNF-α基因多态性与急性排斥反应的关系.方法 PCR特异序列引物法(polymease chain reaction sequence-specific primers method)检测121例肝移植病人TNF-α基因启动子-308位点基因型.结果 TNF-α基因启动子-308位点,G/G与G/A基因型间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26.39%,24.49%;P>0.05);并且,两种基因型间的肝移植病人1年、1~5年及5年以上生存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TNF-α基因多态性与肝移植病人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及生存期无确切关系.  相似文献   

12.
国人肾移植术后微乳化环孢素血药浓度C2监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国人肾移植受者服用微乳化环孢素 (新山地明 )后 2h (C2 )的目标血药浓度。 方法 肾移植后前 3个月接受新山地明 (6~ 7mg·kg-1·d-1)、霉酚酸酯 (MMF ,1.0~ 1.5g/d)和皮质激素三联治疗患者 114例 ,采用荧光偏振方法 (TDX)同时测定新山地明谷值 (C0 )和峰值 (C2 )血药浓度。回顾性分析新山地明新的血药监测方法在预测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和不良反应中的有效性。 结果 移植肾 3个月内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 15 .8% (18/ 114) ;不良反应 (肝毒性、肾毒性 )发生率 3 0 .7% (3 5 / 114) ,其中肝毒性发生率 2 6.3 % (3 0 / 114) ,肾毒性发生率 7.0 % (8/ 114)。同步测定C0、C2各 2 3 4次 ,急性排斥反应组与无排斥组的C0平均值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6) ;C2平均值分别为(92 1.5 5± 43 1.3 1)ng/ml、(1185 .17± 3 5 8.86)ng/ml,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0 0 1)。不良反应发生组与未发生组的C0值差异亦无显著性意义 (P =0 .3 2 ) ;C2值分别为 (13 0 2 .5 9± 45 0 .2 1)ng/ml、(110 5 .2 3± 3 71.64 )ng/ml,,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0 7)。C2值在 12 5 0~ 15 0 0ng/ml之间无急性排斥发生 ,不良反应发生率仅 4.3 %。 结论 C2监测可敏感地预测急性排斥反应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推荐国人  相似文献   

13.
达利珠单抗和OKT3预防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比较达利珠单抗和OKT3预防肾移植术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的效果。方法 肾移植受者在使用环孢素A(或他克莫司 )、霉酚酸酯及激素预防急性排斥反应的基础上加用达利珠单抗 (42例 )或OKT3(12 8例 ) ,观察 2个组肾移植术后 3个月内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结果 肾移植术后 3个月内 ,使用达利珠单抗者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为 2 .4 % ,明显低于使用OKT3者的13.3% (P <0 .0 5 ) ,且前者无耐激素者 ,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时间推迟 ,血肌酐恢复正常的时间也早于使用OKT3者。结论 达利珠单抗预防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效果优于OKT3。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肾移植受者细胞色素P450 3A(CMP3A)酶系中的CYP3A5基因多态性对术后他克莫司(Tac)药物代谢的影响,并探讨测定CYP3A5基因型的方法 .方法 选取97例肾移植术后常规使用Tac+吗替麦考酚酯+泼尼松三联免疫抑制方案的受者.用焦磷酸测序法测定受者CYP3A5基因型;用均相酶扩大免疫分析法(EMIT)测定受者全血Tac浓度谷值(C0);比较不同基因型的受者肾移植术后第7天、第14天、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时的Tac C0,与Tac校正剂量的比值(Tac G0/Tac校正剂量).结果 焦磷酸测序法能够快速准确的测定肾移植受者CYP3A5基因型;97例肾移植受者CYP3A5基因型分别为:CYP3A5+1/*1型17例(17.5%),CYP3A5* 1/*3型35例(36.1%),CYP3A5*3/*3型45例(46.4%).CYP3A5*1/*1型和CYP3A5*1/*3型受者肾移植术后Tac G0/Tac校正剂量均显著低于CYP3A5*3/*3型受者.结论 肾移植受者CYP3A5基因型对Tac药物代谢具有显著的影响.采用焦磷酸法测定肾移植受者CYP3A5基因多态性,有助于确定不同个体移植术后理想的Tac起始剂量,实现Tac个体化用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水平, 以及施他宁对其的影响, 为TNF α应用于急性胰腺炎的评估及施他宁应用于该病的治疗提供进一步的依据.方法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n=10)和治疗组(n=10), 两组入院第1 d抽血检测TNF α.对照组每d静滴5-Fu 1 000 mg, 共3 d;治疗组静滴施他宁500 μg, 维持24 h.3 d后抽血复查TNF α.另选同期非胰腺炎患者8例于入院第1 d检测TNF α作基线对照.结果 8例非胰腺炎患者外周血TNF α低于检测下限(10 pg/ml), 入院第1 d对照组和治疗组TNF α分别为259.12±105.69 pg/ml和251.32±110.47 pg/ml, 两者差异不显著.3 d后治疗组TNF α为166.33±50.72 pg/ml, 较对照组212.05±62.04 pg/ml, 明显降低.结论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入院第1 d即有TNF α显著升高, 可作为评价本病严重程度的指标.早期应用施他宁能部分抑制重症胰腺炎患者外周血TNF α水平.这是施他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一个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6.
肖雪明  邹声泉 《腹部外科》2000,13(6):377-378
目的 观察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 ,以及施他宁对其的影响 ,为TNFα应用于急性胰腺炎的评估及施他宁应用于该病的治疗提供进一步的依据。方法 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 (n =10 )和治疗组 (n =10 ) ,两组入院第 1d抽血检测TNFα。对照组每d静滴 5 Fu 10 0 0mg ,共 3d ;治疗组静滴施他宁 5 0 0 μg ,维持 2 4h。 3d后抽血复查TNFα。另选同期非胰腺炎患者 8例于入院第 1d检测TNFα作基线对照。结果  8例非胰腺炎患者外周血TNFα低于检测下限 (10 pg/ml) ,入院第 1d对照组和治疗组TNFα分别为 2 5 9.12± 10 5 .6 9pg/ml和2 5 1.32± 110 .47pg/ml,两者差异不显著。 3d后治疗组TNFα为16 6 .33± 5 0 .72 pg/ml,较对照组2 12 .0 5± 6 2 .0 4pg/ml,明显降低。 结论 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入院第 1d即有TNFα显著升高 ,可作为评价本病严重程度的指标。早期应用施他宁能部分抑制重症胰腺炎患者外周血TNFα水平。这是施他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一个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术前受者外周血抗原特异性单个效应细胞频数与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斑点实验方法,检测8名健康志愿者及25例肾移植受者术前外周血淋巴细胞经同种异体抗原刺激后分泌特异性细胞因子(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4和白细胞介素5)的单个效应细胞频数,并对25例受者肾移植后的情况进行随访,时间至少为半年。结果8名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中分泌γ干扰素(INFγ)的细胞的频数最高,为15/500000~120/500000,其频数在连续4个月内相对稳定。受者术前体内存在的供者特异性的、分泌INFγ的细胞频数与供、受者间HLA配合情况无关;25例肾移植受者中,21例移植术后均未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其术前供者特异性的、分泌INFγ的细胞频数除2例外,均低于40/500000;4例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术前供者特异性的、分泌INFγ的细胞频数分别为86/500000、104/500000、128/500000及264/500000。结论移植术前测定受者体内供者特异性的、分泌INFγ的细胞频数可以作为评估受者针对供者的特异性免疫反应能力的方法之一,并为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冠心病患者围手术期炎症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Sun D  Xu C  Li J  Jiao X  Chen Y 《中华外科杂志》2002,40(8):571-573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或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和激光心肌打孔治疗冠心病时围手术期炎症因子变化的特点 ,为冠心病围手术期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 测定 37例冠心病患者及 10例瓣膜病患者术前 ,搭桥或打孔前 ,主动脉开放时 (搭桥结束时或打孔后 )及术后 3、6、2 4h的血浆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白介素 6 (IL 6 )、C反应蛋白 (CRP)的水平。 结果 术后患者血浆TNF α、IL 6、CRP水平均有一定程度升高 ,使用体外循环患者TNF α为 (4 10± 0 71)pg/ml,显著高于不使用者的 (1 34± 0 2 9)pg/ml,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两者IL 6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冠状动脉搭桥患者术后CRP为 (12 89± 0 2 9) μg/ml,高于瓣膜病患者的 (12 0± 0 31) μg/ml,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结论 冠心病患者 ,冠状动脉搭桥、激光打孔手术后 ,围手术期均有一定程度的炎症反应 ,体外循环者反应较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供者的细胞因子和细胞因子受体基因多态性对肾移植受者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的影响.方法 (1)将126例肾移植受者分成急性排斥组和无排斥组,比较可能影响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的因素在两组中的分布情况;比较两组受者中供者的13种细胞因子及受体22个位点的基因型及部分细胞因子表达型的分布情况.(2)根据HLA-DR配型分成0~1个HLA-DR位点错配、HLA-DR完全错配两种情况,分别比较阳性基因多态性在急性排斥组和无排斥组中的分布情况.结果 (1)急性排斥组的HLA-DR错配数明显高于无排斥组;无排斥组供者的白细胞介素(IL)-1α889 C/C、IL-1Ra raspI 11100 T/T、IL-4Rd+1902 A/A、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密码子10 C/C、IL-10-1082A/A、IL-10低表达型的频率明显较高,IL-12~1 188 A/A、IL-2-330 G/G、IL-10 GCC/ATA频率明显较低;(2)HLA-DR 0~1个位点错配时,两组供者中IL-1Rα msp I 11100 T/T、IL-4Rα+1902 A/A、TGF-β1密码子10 C/C、IL-2-330 G/G、IL-10低表达型频率明显不同,而在HLA-DR完全错配时,只有IL-12-1188 A/A表达频率明显不同.结论 供者的IL-1α-889 C/C、IL-1Rα msp I 11100 T/T、IL-4Rα+1902 A/A、TGF-β1,密码子10 C/C、IL-10-1082 A/A和IL-10低表达型是不发生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遗传学指标,而IL-12-1188 A/A、IL-2-330 G/G则是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的遗传学危险因素.HLA-DR错配状况可干扰供者细胞因子基因多态性对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肾移植受者巨细胞病毒感染及免疫抑制剂对其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肾移植受者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率及免疫抑制剂对其的影响.方法214例肾移植受者术后给予甲泼尼龙(MP)、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静脉滴注作为免疫诱导治疗.基础免疫抑制剂治疗为环孢素A+泼尼松+硫唑嘌呤.急性排斥反应时给予MP冲击治疗,无效时给予ALG或OKT3治疗.采用免疫细胞化学LSAB法测定外周血白细胞CMV-PP65抗原.结果CMV感染率为61.7%(126/214),初次检出CMV-PP65抗原的时间为术后(25.4±14.7)*!d,平均抗原阳性细胞数为每50000白细胞(9.2±7.9)个.CMV感染的肾移植受者在感染前急性排斥反应率为42.3%(52/126),明显高于无CMV感染受者的20.5%(P<0.01);使用ALG或OKT3治疗例数分别为23、15例,也高于无CMV感染的受者(P<0.05).CMV感染和无CMV感染的肾移植受者ALG免疫诱导治疗疗程分别为(4.7±1.32)*!d、(4.4±0.92)*!d,使用剂量分别为(14.1±1.32)支、(13.2±0.92)支,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肾移植术后CMV感染率高;术后短期的ALG免疫诱导治疗可能不增加CMV感染发生率;急性排斥反应发生后免疫抑制剂尤其是ALG或OKT3的使用与术后CMV感染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