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白术制成冲剂,每次10克,1日3次内服;连翘每次15~30克,沏水或煎沸当茶饮,持续1~2周,大便通畅后停服;桑椹子干品50克的水提浸膏,配成糖水剂250毫升,为1日量,1次服,5天为1个疗程;莱菔子适量研末,每日早晚用盐开水送服10克,连服3日左右;花粉胶囊或片剂(含花粉0.25克),1日3次,每次3~4粒(片),小儿酌减,10天为1个疗程;紫苑治疗便秘系“开肺气,通大肠”,下病治上、腑病治脏法;枳实治老年人习惯性便秘,一般每次6~10克,水煎内服;蒲公英干品或鲜品60~90克,水煎至50~100毫升,每日1剂顿服,服药困难者可分服,可加白糖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抗生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本院妇产科门诊就诊的盆腔炎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90例,第1周静脉滴注替硝唑注射液(每次100ml,每日2次)和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每次100ml,每日2次),第2周改为口服替硝唑片(每次2片,每日2次)和左氧氟沙星片(每次2片,每日2次);治疗组9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2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显效60例,好转25例,无效5例,有效率占94.44%;对照组显效40例,好转30例,无效20例,有效率占77.78%。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联合抗生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杨小青  马龙 《中医研究》2012,25(1):35-37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本院妇产科门诊就诊的慢性盆腔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90例第1周静脉滴注替硝唑注射液(每次200 mL,每日1次)和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每次100 mL,每日2次),第2周改为口服替硝唑片(每次2片,每日2次)和环丙沙星片(每次2片,每日2次);治疗组9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保留灌肠.2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经期停止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60例,好转25例,无效5例,有效率占94.44%;对照组显效40例,好转30例,无效20例,有效率占77.78%,2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保留灌肠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具有疗效高、经济、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正> 治疗方法、消胀汤由木香、砂仁二味药组成,各等份研粉,装瓶备用。2岁以下小儿每次2克,每日3次水调服,5岁以上小儿每次3克,每日3次。大便稀溏加山药、肉蔻,腹痛加白芍,呕吐加生姜、半夏,水煎与上药同服,5天为1疗程,腹胀缓解后参苓白术片继服7天落后。治疗结果:26例1个疗程痊愈,14例2个疗程痊愈。病案举例:秦某,男,3岁,1988年7月初诊。半月前患肠炎经西医用抗生素治疗症状改善,大便从稀水状变成稀糊状,但腹胀加重,不欲食,精神萎靡,面色苍白,四肢欠温,怕冷,腹胀,肠鸣音弱,  相似文献   

5.
本组病例诊断为寻常型298例,红皮症型10例,脓疮型5例;病期属进行期163例,静止期150例;皮损形态呈钱币状135例,环状6例,斑块状161例,混合状11例。治疗用郁金银屑片(含莪术、三棱、土鳖虫、乳香、郁金、木(?)子仁、皂角刺、石菖蒲等),每日口服2~3次,每次3~6片(含原生药1.56~3.12克),30日为1疗程。连服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判定。结果:临床治愈(皮损完全  相似文献   

6.
<正> 治疗方法 治疗组:口服中风Ⅳ号胶囊(含太子参、赤芍、桃仁、红花、当归、桑枝、地龙、川芎、丹参,每粒含原生药1g,本院制剂室生产),每次3粒,每日3次;同时以云南灯盏花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250ml中静滴,每日1次,14d为1个疗程,休息3d,再进行第2个疗程,治疗两个疗程后作疗效评定。对照组用维脑路通注射液400mg加入5%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250ml中静滴,每日1次,疗程同治疗组。用药期间,停用其它益气活血化瘀通络中药及抗凝、溶栓、降脂等西药。两组均酌情应用支持疗法、脱水剂及降血压、降血糖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冠心痛患者在常规用药基础上协同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方法:102例冠心病患者口服硝酸异山梨酯片,每次10mg,每日3次.依那普利胶囊,每次5~10mg每日1次.肠溶阿期匹林片,每次100mg,每日1次.倍他洛克片,每次12.5~25mg每日1~2次.辛伐他丁片,每次10mg(1片),每日1次,晚服;麝香保心丸,每次45mg(2粒),每日3次和急性胸痛、胸闷时临服或舌下含化麝香保心丸,每次2~4粒.疗程1年.结果:心绞痛发作频率减少、心肌耗氧量降低、心功能和活动耐量的提高、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降低均显著效.结论:硝酸异山梨酯片、依那普利胶囊、肠溶阿期匹林片、倍他洛克片、辛伐他丁片联合麝香保心丸安全、显效、副作用.  相似文献   

8.
钩虫病     
<正> 方药:马齿苋鲜品250克(干品150克),白醋50克。用法:将马齿苋加水250毫升,煎至150毫升。每日2剂,早晚空腹各服1次.每次服药后饮白醋50克.7天为1个疗程.停药3天检查大便,如仍发现有钩虫卵者,可继续第2疗程。疗效:治疗12例,均获满意效果。其中一个疗程治愈8例,2个疗程治愈4例。  相似文献   

9.
刘治中 《陕西中医》2000,21(2):80-81
<正> 治疗方法 病毒灵:0.1g,每次3片,每日3次,饭后服。潘生丁:25mg,每次2片,每日3次,口服。西米替丁:0.2g,每次1片,每日3次,口服。适当给止痛剂。外用药石灰加酒精。雄黄、粟米、蜈蚣3条。中药清热解毒利湿方,方剂:银花、薏苡仁各30g,板蓝根20g,生地15g,焦栀6g,大青叶、泽泻、赤芍、黄芩各8g,甘草3g。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 经以上治疗中毒症状明显改善,疼痛减轻,如伴有发热可加板蓝根注射液4ml肌注,每日1次。如局部结大痂,  相似文献   

10.
以苦参60克及早莲草90克提取物和 TMP0.4克制成止痢片15片,每日服3次,每次服5片。连服2天,治疗急性菌痢634例,疗效均已达到或超过1982年“菌痢短程治疗方案”关于急性菌痢按消炎“1、2、3”,灭菌“2、8、9”指标要求(注)。如发热平均0.64天以内消失,腹痛、里急后重、左下腹压痛平均1.08天以内消失,大便性状和大便中炎症细胞平均1.08天以内消失。治愈后平均48小时粪便细菌阴转率97.08%,超过灭菌指标。随访258例未见复发,证  相似文献   

11.
<正> 治疗方药:溃指康丸:大黄3克,炮附子、鸡内金各10克,丹参30克,白芍18克,甘草6克,谷维素片200毫克(20片),痢特灵片2克(20片)。上方中药焙干,与西药共为极细末,拌匀,蜜调,炼成10丸,每次1丸,每日2次,米汤或温开水送下。恶心者,生姜汤送下,15日为1疗程。治疗效果:服药1~3疗程,诸症消失,检查正常者为痊愈,共21例;服药1~3疗程,症状消失,有时复发,但用药仍效者为显效,共7例;服药1疗程症状未见好转者为无效,共2例,总有效率93%。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夹脊穴及阿是穴注射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方法带状疱疹患者2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20例)和对照组(80例)。治疗组:阿昔洛韦片:0.2 g,口服,每日5次;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5 ml+维生素B12注射液1 mg+地塞米松注射液5 mg+重组人干扰素a1b注射液30μg,夹脊穴、阿是穴注射,每日1次。对照组:阿昔洛韦片:0.2 g,口服,每日5次;维生素B12片:50μg,口服,每日3次。2组疗程10日。详细记录每位患者疼痛明显缓解及消失时间,水疱结痂及皮疹消退时间,并观察其不良反应。结果 2组水疱结痂、皮疹消退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疼痛缓解、消失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夹脊穴及阿是穴注射治疗带状疱疹,疼痛减轻速度及程度明显,疼痛消失时间亦快,尤其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概率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雷公藤多苷、白芍总苷胶囊联合柳氮磺胺吡啶诱导缓解并维持性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AS患者随机分为4组,4组开始均用西乐葆胶囊(每粒0.2 g),每次0.2 g,每日2次口服,6周后改为西乐葆胶囊,每次0.2 g,每日1次口服,12周后停药。同时各组开始均给予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isease-modifying anti-rheumatic drugs,DMARDs),组1(G1)给予雷公藤多苷片(每片10 mg),每次20 mg,每日3次;白芍总苷胶囊(每粒0.3 g),每次0.6 g,每日3次;联合柳氮磺胺吡啶片(每片0.25 g),每次1 g,每日2次口服;组2(G2)给予雷公藤多苷片,每次20 mg,每日3次;联合柳氮磺胺吡啶片,每次1 g,每日2次口服;组3(G3)给予白芍总苷胶囊,每次0.6 g,每日3次;联合柳氮磺胺吡啶片,每次1 g,每日2次口服;组4(G4)给予柳氮磺胺吡啶片,每次1 g,每日2次口服。分别在开始治疗前及治疗6、12、24周判断疗效,疗程24周。使用疾病活动性得分(ankylosing spondylitis disease activity score,ASDAS)-CRP(基于CRP计算)判断病情活动情况,并记录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结果 4组在治疗6周时ASDAS-CRP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但4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24周时ASDAS-CRP评分G1、G2组均较G3、G4组低(P0.05),G1较G2组低(P0.05);G3组较G4组低(P0.05)。与治疗6周比较,G1、G2组治疗24周ASDAS-CRP评分减低(P0.05)。结论雷公藤多苷、白芍总苷胶囊联合柳氮磺胺吡啶片三药联合治疗AS,尤其雷公藤多苷在疾病活动期可以帮助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加强诱导缓解,在维持性治疗阶段三药联合可以保证NSAIDS药物停用后疾病处于低活动状态。  相似文献   

14.
<正> 治疗方法:猪骨头(煅)、苡仁(炒),二药按1∶2份量,研末备用。每日3次,冲服。1周岁以内每次5g,2周岁每次10g,依此类推。 疗效观察:痊愈:临床症状消失,大便次数及性状恢复正常。好转:腹泻次数减少,大便性状改善,体温下降,呕吐停止,精神及食欲有所改善。无效:用药3d,临床症状无改善,甚或加重。收治110例,其中治愈84例,好转19例;无效7例。  相似文献   

15.
<正> 治疗方药:猪胆汁500ml,绿豆粉500克,两者混合搅拌阴干后研为细末,装入胶囊或制成水丸,每次口服2~3克,每日3次,温开水冲服。对脱水严重,不能进食者,每日大便在15次以上可给5%葡萄糖盐水,10%葡萄糖作为支持疗法,根据需要酌加10%氯化钾。治疗结果:症状与体征全部消失,大便镜检阴性为临床痊愈,共89例(用药2天痊愈者30例,3天痊愈者27例,4天痊愈者32例)。用药3天后体温上  相似文献   

16.
笔者自 1 998年以来 ,在常规应用消心痛、肠溶阿司匹林、倍它乐克的基础上 ,加用纯中药刺五加注射液治疗 3 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 ,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及治法3 0例患者中男性 2 1例 ,女性 9例 ;平均年龄6 5岁 ,均符合冠心病心绞痛诊断标准。全部患者均予以下治疗 :口服消心痛 1 0 mg,每日 1次 ;倍它乐克 1 2 .5 mg,每日 3次 ;肠溶阿司匹林 80 mg,每日 1次 ;5 %葡萄糖 5 0 0 ml加刺五加注射液 40 ml静脉滴注 ,每日 1次 ,1 4日为 1个疗程。治疗效果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 :心前区疼痛、胸闷症状消失 ,心电图 ST- T段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丹红注射液与口服银杏叶片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方法:10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滴注丹红注射液200ml每日1次;B组口服银杏叶片每次2片,每日2次。2组均以15d为1疗程。观察临床症状、心电图、血脂、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结果:A组在临床症状、心电图、血液流变学等指标方面均优于B组组(P0.01)。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冠心病起效更迅速,更适用于强化治疗。  相似文献   

18.
<正> 治疗方药:生首乌、黄芪、瓜萎仁各15克,枳壳、陈皮各6克,生地、当归各10克。气虚明显者,加党参、甘草等;阴虚明显者,加玄参、麦冬等;血虚明显者,加熟地、枸杞等。每日1剂,水煎服,15天为1个疗程。治疗效果:显效41例(服药1疗程后,症状明显好转,大便1日或2日1次),有效10例(症状改善,大便3日或4日1次),无效5剂(用药二疗程,症状无改善)。病案举例:章某,男,71岁,1984年2月16日诊。  相似文献   

19.
陈辉明 《光明中医》2002,17(5):53-54
胃肠功能紊乱为一功能性肠胃疾病。笔者本院门诊采用 65 4 2加普鲁卡因穴位注射治疗此病 86例 ,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86例中 ,男 3 1例 ,女 5 5例 ,男女之比为 0 5 6∶1。1 2 临床表现 :本组 86例均有大便不正常 ,大便次数每日 2~ 6次不等。其中大便每日 2~ 3次 5 5例 ,为黄色软便 ,便前有腹痛 ,腹部烧灼感。大便每日 4~ 5次 2 3例 ,为稀糊状粘液便 ,伴有腹痛、腹胀、肠鸣、排气增多等。大便每日 6次以上 8例 ,为黄色稀水便 ,每次量不多 ,有排便未净感。1 3 辅助检查 :①粪检查 :86例均做粪常规检查 ,其中正常…  相似文献   

20.
扁平疣为病毒引起的一种顽固性皮肤传染病 ,好发于头、面、颈及手背等暴露部位的皮肤。近几年来我们在门诊应用柴胡注射液湿敷和板蓝根片口服治疗本病 40例 ,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40例中男性 2 7例 ,女性 1 3例 ;年龄 1 8~ 44岁 ;病程 1~ 5年。治疗方法将医用脱脂棉浸透柴胡注射液 ,敷于扁平疣表面 ,每日 2~ 3次 ,每次 30~ 40 min,连续应用 7~ 1 0天。同时口服板蓝根片 ,每次 3~ 4片 ,每日 3次 ,疗程同柴胡注射液。治疗效果40例中 ,用药 7天扁平疣消失者 1 0例 ,9天消失者 8例 ,1 0天消失者 1 2例 ,1 5天消失者 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