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女性肾虚证与女性健康人骨矿含量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女性肾虚证与女性健康人骨矿含量的分析肖荣华,李仁康,刘建国,丁桂芝,张澈,李榕为了探讨女性肾虚证与女性健康人骨矿含量的不同及临床意义,在中医“肾主骨”理论的指导下,我们采用单光子吸收扫描法对女性肾虚证及女性健康人进行了骨矿含量的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中医“肾主骨”理论为依据,采用单光子吸收扫描法对绝经期肾虚证患者119人及绝经期正常人120人进行了骨矿含量的检测,结果表明,肾虚患者尺、挠骨骨矿含量较正常人为低,两者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肾虚对骨矿含量有影响,为临床防治本症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骨愈丹促进实验性肾虚骨折愈合的生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骨愈丹对实验性肾虚骨折愈合的促进作用。方法:将57只家兔造成桡骨中段0.7cm缺损后分成3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动物口服泼尼松片造成肾虚,空白组为非肾虚骨折模型,实验组口服骨愈丹。结果:对照组动物骨痂修复指标均低于空白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动物骨折修复骨痂的骨矿含量、骨密度、骨痂钙、磷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血液粘度低于对照组(P<0.05)。证明骨愈丹可拮抗泼尼松对骨折修复的抑制作用,对肾虚骨折的愈合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肾虚证患者骨矿物含量改变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报告了184例肾虚证与非肾虚证患者尺、桡骨骨矿物含量的检测结果。肾虚证组骨矿物含量显著低于非肾虚证组及对照组(P<0.01),非肾虚证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同病种的肾虚证组与非肾虚证组之间骨矿物含量有显著差别(P<0.01)。说明肾虚证患者骨矿物含量有特征性改变,以及疾病证候存在的客观性。  相似文献   

5.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引起的骨痛及其并发症日益受到重视.骨矿含量(BMC)是分析骨折危险性最精确的方法,是骨矿含量与地区种族生活习惯以及年龄、性别、职业关系密切.我们采用SD-1000型骨矿分析仪定量测定了文登市1,682名中老年人尺桡骨骨矿含量,为确定山东省正常人群骨矿含量的正常值及预防和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补骨汤防治肾虚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补骨汤对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防治作用.方法去势雌性大鼠作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实验模型,并将其分为补骨汤治疗组、模型空白组、骨疏康对照组,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组间对照比较,采用骨密度,骨矿含量等指标进行观察.结果显示补骨汤治疗组大鼠的骨密度,骨矿含量明显高于模型空白组(P<0.05),而与正常对照组,骨疏康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说明补骨汤对于肾虚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肾主骨”的理论指导下,为探讨老年与老年前期肾虚证骨矿含量的不同及临床意义,用光子吸收扫描法对老年与老年前期肾虚证进行了骨矿含量测定。结果表明,老年肾虚证骨矿含量较老年前期肾虚证低,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二者差异的病理实质。两组不同年龄肾虚证骨矿含量的不同,为临床区分肾虚证轻重程度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医补肾疗法对骨矿含量的影响。方法:制定以补肾中药为主组成的中药复方(骨康),并应用骨康分别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分析骨矿含量和骨密度的变化。结果: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经骨康治疗后,骨矿含量及骨密度较治疗前明显提高。结论:通过补肾疗法可以提高骨矿含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肾虚证与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骨质疏松症患者200例,依据中医证型分为四型,分别为肾虚证、脾胃气虚、肝阴不足以及血瘀证,测量每一证型患者的骨密度平均值、骨矿含量值以及不同年龄段患者的骨密度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骨密度值由高至低为血瘀证组脾胃气虚证组肝阴不足证组肾虚证组,且肾虚证组与其它三个证型组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各个证型骨矿含量由低至高为肾虚证组肝阴不足组血瘀证组脾胃气虚组,肾虚证组明显低于其他组,与其它证型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医的肾虚证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密度、骨矿含量存在有相关性,可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有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糖骨康胶囊对糖尿病大鼠骨质改变的影响。方法 :将 5 0只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糖骨康组 ,以 STZ造模 ,糖骨康组在造模基础上灌服糖骨康胶囊药粉 ,正常及模型组灌服蒸馏水 ,每日 1次 ,连续 7周。结果 :糖骨康组能降低血 Ca、Mg、P、AKP及尿 Ca、P含量 (P<0 .0 5 ) ,提高模型大鼠的骨密度 (P<0 .0 5 )及骨矿含量 (P<0 .0 5 )。结论 :糖骨康胶囊对糖尿病大鼠骨质钙盐丢失有一定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益气法对酒精性骨质疏松(AOP)大鼠骨密度影响,探讨补肾健脾益气中药防治AOP的作用机理.方法:清洁级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即模型组、西药对照组、中药干预组、正常对照组,每组各10只,用红星二锅头白酒灌胃法造模(正常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同时分别给予生理盐水、碳酸钙阿法D3、健骨灵胶囊、生理盐水灌胃给药.16周后取材,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左股骨上端,应用小动物学软件扫描处理,检测出股骨的骨密度(BMD)、骨矿含量(BMC).结果:骨密度(BMD)、骨矿含量(BMC)检测显示: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1).表明高浓度白酒灌胃大鼠16周后确实存在骨量减少,BMD下降.中药干预组(P<0.01)、西药对照组(P<0.05)与模型组相比均有显著升高.中药干预组与西药对照组相比(P<0.05),说明中药干预组高于西药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OP大鼠存在明显的骨代谢紊乱,骨形成减少、骨丢失增加,发生骨质疏松.补肾健脾益气法提高AOP大鼠骨密度和骨矿物质含量,抑制骨矿物质的丢失,有效改善实验性AOP大鼠的骨代谢.  相似文献   

12.
骨康口服液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3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陈建平  邵敏  杜莹 《新中医》1999,31(7):22-23
为评价为药骨康口服液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对36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进行治疗观察,并与特乐定进行对照。结果:骨康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6.7%和91.7%。肾虚症状积分值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骨矿含量及骨密度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1)。提示本方既能改善患者的肾虚症状,又能提高骨矿含量及骨密度,从而达到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目的。同时  相似文献   

13.
李春霄  赖江  郝平生  黄莺 《陕西中医》2021,(10):1354-1357
目的:观察三黄固本汤对激素干预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小鼠骨密度、骨矿含量及脂代谢的影响,进一步研究探索其防治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实验室微观证据。方法:选择8~10周的雌性MRL/lpr小鼠30只,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三组,即模型组、对照组(泼尼松组)、治疗组(泼尼松+中药组),每组各10只。其中治疗组和对照组先以泼尼松饲养7 d,待其进入SLE慢性缓解期后,治疗组再加入中药进行干预,8周后用小动物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各组小鼠治疗后骨密度及骨矿含量进行测定。同时针对脂肪代谢相关指标对各组小鼠治疗前后进行测定比较。 结果:基于骨密度、骨矿含量、TG、CH、HCL的测定,对照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治疗组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黄固本汤可以防止使用激素干预治疗下的SLE小鼠骨密度及骨矿含量出现减少,并且可调节脂代谢相关指标,其防治股骨头坏死的作用机制有可能是通过此靶点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骨质疏松脊柱骨折术后患者使用补肾壮骨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4月本院92例行骨质疏松脊柱骨折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对照原则分两组,各46例。两组患者均行内固定融合术,对照组术后使用骨化三醇胶丸,观察组术后使用补肾壮骨汤治疗。经2个月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骨密度及骨矿含量。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5.65%)较对照组(78.26%)高,骨密度、骨矿含量(-0.63±0.82)g/cm^3、(0.86±0.21)g/cm高于对照组(-1.43±0.52)g/cm^3、(0.47±0.13)g/c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质疏松脊柱骨折患者术后使用补肾壮骨汤治疗可获得显著治疗效果,提升患者骨密度及骨矿含量。  相似文献   

15.
现代中医对骨质疏松症的认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崇博 《西部中医药》2003,16(11):47-48
1现代中医对骨质疏松症病因病机的认识现代多数学者认为,骨质疏松症的主要病因是肾虚,其次是脾虚、痰瘀阻脉。肾虚病人骨矿含量减少,《素问》中关于男八女七为基数递增的增龄变化,说明生长发育及衰老与肾气虚损有直接关系。张继东[1]认为肾虚是衰老的主要机理之一,而痰瘀加速了这一过程。有人[2]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肾虚证的发生率逐渐升高,人体骨骼中骨矿含量却逐渐减少,肾的盛衰与骨矿含量密切相关。现代医学对肾的研究表明:肾虚者有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的减退,肾虚的实质乃是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发生了紊乱[3],性激素水平下降,进而可引…  相似文献   

16.
益生接骨颗粒对肾虚骨折家兔骨痂骨矿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益生接骨颗粒对肾虚骨折家兔骨痂骨矿成分的影响.方法:24只家兔造成桡骨中段0.7 cm缺损并分成三组,肾虚组动物口服泼尼松造成肾虚证,实验组动物口服泼尼松加益生接骨颗粒,对照组常规饲养.2、4、6周用DEXA法分析骨痂矿盐含量和密度,6周用生化分析法测定骨痂钙、磷含量.结果:4、6周时对照组和实验组动物骨痂矿盐含量和密度指标均高于肾虚组,6周骨痂钙、磷含量高于肾虚组.结论:泼尼松致肾虚对骨痂的矿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益生接骨颗粒可拮抗肾虚引起的矿化抑制作用、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7.
《辽宁中医杂志》2017,(8):1744-1747
目的:根据肾主骨生长发育理论,研究先天肾虚影响长骨早期发育的情况,论证补肾填精法的作用。方法:采用模拟地震振动、光电刺激复合应激恐吓孕鼠造成子代先天肾虚。将孕鼠分为正常、模型、补肾3组,补肾组灌服左归丸浓缩剂。动态检测出生后仔鼠20 d内平均身长、5周内股骨平均长度、Micro CT检测股骨皮质骨及松质骨微结构参数、第5周股骨钙、磷、羟脯氨酸含量。结果:模型组仔鼠平均身长、股骨平均长度显著降低(P<0.05或P<0.01);各时间点模型组皮质骨厚度、外径周长、皮质骨面积、皮质骨密度减少;股骨矿物质、基质胶原含量减少。上述指标与另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先天肾虚可以影响长骨早期生长发育,出现骨量减少,成骨活性降低,皮质骨发育不良。中药补肾填精治疗,可有效改善先天肾虚仔鼠长骨早期发育不良。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骨宝丸对肾虚型膝骨性关节炎大鼠组织形态学及羟脯氨酸(Hyp)含量的影响。方法:6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手术组、骨宝组、壮骨组和空白组,分别以Hulth造模方法及去势手术造成肾虚型膝骨性关节炎模型,4周后行血清雌二醇检测及光镜观察,确定造模成功。予相应药物灌胃,于6周、8周、12周取大鼠右膝关节软骨行光镜、透射电镜观察,并以碱水解法测定关节软骨中Hyp含量。结果:骨宝丸组光镜及透射电镜表现优于壮骨组及手术组。Hyp含量,骨宝组、空白组和手术组、壮骨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尤以6周明显。结论:骨宝丸可明显改善实验大鼠膝骨性关节炎组织形态学表现并增加Hyp含量,减轻或缓解肾虚型膝骨性关节炎的病理发展。可能与其增加软骨组织中胶原纤维含量、增强其抗拉力及张力强度有关,从而缓解关节软骨退变。  相似文献   

19.
雌性大鼠骨矿密度和骨矿含量与体重和月龄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大鼠全身骨矿密度 (BMD)和骨矿含量 (BMC)与体重 (BW )和月龄 (MO)的关系。方法 :利用DEXA人前臂骨密度软件测定 4、8和 2 0月龄雌性SD大鼠全身BMD、BMC和骨投影面积 (AREA )。在SPSSforWindows统计软件上进行BMD、BMC和AREA对BW的一元直线回归 ,和对BW、MO的二元直线回归 ,并作偏相关分析等。结果 :BMD、BMC和AREA与BW及MO的二元直线回归方程 :BMD =0 .179 0 .0 0 0 196BW (克 ) -0 .0 0 0 680MO(月 ) g/cm2 ,复相关系数r =0 .711;BMC =3 .472 0 .0 13 7BW -0 .0 0 912MOg ,r =0 .92 5 ;AREA =2 2 .66 0 .0 3 0 2BW -0 .13 9MOcm2 ,r =0 .92 2。偏相关分析表明BMD与BW中度正相关 (R =0 .63 4) ,与MO弱负相关 (R =-0 .2 5 8) ;BMC与BW高度正相关 (R =0 .82 5 ) ,与MO无明显相关性 (R =0 .0 91) ;AREA与BW高度正相关 (R =0 .73 9) ,与MO弱正相关 (R =0 .42 7)。结论 :大鼠体重对BMD和BMC均有明显影响 ,月龄只对BMD有轻度影响 ,对BMC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补肾壮骨汤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80例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西医药物治疗,观察组接受补肾壮骨汤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后,总有效率、骨密度和骨矿含量等指标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接受补肾壮骨汤治疗,具有较为满意的效果,且有助于其骨密度和骨矿含量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