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100例老年冠心病心电图V_3R~V_5R导联记录,结合50例核素心血管造影结果和30例正常组对照分析,探讨右胸导联心电图对诊断右室梗塞的临床价值。100例老年冠心病人分为心肌缺血组,心肌梗塞组,除常规心电图外,均做V_3R、V_4R、V_5R导,50例同时做了核素心血管造影。 右胸导联心电图各组均可见QS型,心梗组出现率高于正常组;ST段缺血组和陈旧性心梗组均可见V_4R导抬高或下降。核素心血管造影,缺血组27例中左室和(或)右室扩大占14.8%,LVEF下降者占18.5%,RVEF下降者占7.4%,心梗组23例检出梗塞定位征象的16例,无梗塞征象的7例,检出右室梗塞5例。 诊断右室梗塞应根据(1)临床表现:右心衰竭、低血压、休克;(2)右胸导联ST段抬高≥0.1mv及出现动态变化的Q波;(3)核素心脏造影等进行综合判断确定。  相似文献   

2.
心电图是最早用于诊断冠心病心肌梗塞和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检查方法。近年来发展了许多新的检查技术和方法 ,彩色多普勒就是其中之一。本文应用彩色多普勒超色(CDFI)与心电图 (ECG)对心肌梗塞定位性诊断进行了对比研究 ,目的在于客观评价二种检查方法在临床中的意义。1 资料与方法研究对象为 1997~ 1999年我院心肌梗塞住院患者。男33例 ,女 4例 ,年龄 42~ 78岁 ,平均 5 5 .7岁 ,其中急性心肌梗塞 2 0例 ,陈旧性心肌梗塞 17例。为便于对比研究 ,将 Ⅱ、Ⅲ、avF导联有坏死性Q波者归为下壁心梗组 ,将V1-V4导联具有坏死型Q波者…  相似文献   

3.
心电图是最早用于诊断冠心病心肌梗塞和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检查方法。近年来发展了许多新的检查技术和方法,彩色多普勒就是其中之一。本文应用彩色多普勒超色(CDFI)与心 电图(ECG)对心肌梗塞定位性诊断进行了对比研究,目的在于客观评价二种检查方法在临床 中的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研究对象为1997~1999年我院心肌梗塞住院患者。男33例,女4例,年龄42~78岁,平均55. 7岁,其中急性心肌梗塞20例,陈旧性心肌梗塞17例。为便于对比研究,将 Ⅱ、Ⅲ、avF导联有坏死性Q波者归为下壁心梗组,将V1-V4导联具有坏死 型Q波者归为前壁心梗组。同天进行心电图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者24例,一周内完成者13 例。  相似文献   

4.
超声心动图与体表心电图诊断心尖室壁瘤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和体表心电图对诊断心尖室壁瘤的价值。方法:以17例急、慢性心肌梗死并心尖室壁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超声心动图和体表心电图在诊断心尖室壁瘤的敏感性进行比较。结果:①17例心尖室壁瘤病人在超声心动图上最多见的异常室壁节段为前壁及间隔心尖段,敏感性为100%(17/17),其次为侧壁心尖段、下壁心尖段,敏感性分别为41%(7/17);35%(6/17)。②心电图以病理性Q波和V1-5多个导联ST段抬高(V1-3≥0.2mv;V4-6≥0.1mv)诊断心尖室壁瘤的敏感性为71%(12/17)。各胸导联ST段抬高的诊断敏感性分别为V271%(12/17),V347%(8/17),V135%(6/17),V429%(5/17),V56%(1/17)。下壁、侧壁导联的ST段无改变。结论:超声心动图对心尖室壁瘤的诊断应是首选诊断方法。而心电图以病理性Q波和ST段抬高V1-3≥0.2mv,V4-6≥0.1mv对心尖室壁瘤的初步诊断亦有较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笔者对本科治疗的52例冠心病并发心肌梗塞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将本组资料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52例老年冠心病并发心肌梗塞患者(按1979年WHO诊断标准)男30例,女22例,最小年龄56岁,最大年龄85岁,平均68.1岁。有诱因者占65%。60岁以上的40例,占总数的77%,其中心肌梗塞者4例(10%),  相似文献   

6.
无痛性急性心肌梗塞2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智勇  夏乡 《武警医学》2001,12(1):31-32
1 资料和方法1 1 一般资料  1 1 6例均为住院病人 ,经临床心电图 ,心肌酶学检查 ,结合症状 ,确诊为急性心肌梗塞。男 67例 ,女 4 9例。年龄 3 4~ 84岁。平均年龄 56 8± 1 0 3岁。其中 ,年龄≥ 60岁者 52例。1 2 分组 急性心肌梗塞“无痛”的标准为 :( 1 )无典型的胸痛。 ( 2 )无左肩、左臂疼痛及背痛。 ( 3 )除外因意识丧失而不能诉说症状者。将所有病人分为 :无痛性心肌梗塞组共 2 3例 ,男 1 3例 ,女 1 0例。平均年龄 64 3± 9 2岁 ,其中≥ 60岁者 1 8例 ;有痛性心肌梗塞组共 93例 ,男性 54例 ,女性 3 9例。平均年龄 58 7±8 6…  相似文献   

7.
观察漏斗胸患儿25例,男21例,女4例,年龄3~9岁(平均5.3岁)。于手术治疗前常规心电图检查,手术矫治2年后复查心电图。现对手术前后心电图改变进行分析。患儿手术前心电图改变:6例V1导联QRS波呈Qr、Qs、qR、qr形,其中4例合并T波改变(3例V1—V4导联T波倒置,1例V1—V5导联T波倒置),4例伴心电轴右偏( 100°、 114°、 130°、 160°)。8例IRBBB中4例合并T波改变(1例V1—V5导联倒置,3例V1—V4导联例置),2例合并心电轴偏移( 112°、-30°)。1例RBBBo1例ST段改变。4例T波改变。1例心电轴偏移。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对飞行员心电图改变及其临床意义的认识,笔者对本院健康疗养飞行员心电图T波改变进行了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对象1995—2005年在本院健康疗养的9032例飞行员,其中T波异常438例,占4.85%(21~30岁266例,31~40岁118例,41~53岁54例),均为男性。1.2心电图特征(1)导联:单纯Ⅱ,Ⅲ,avF导联386例,同时有V1~6某1~2个导联T波改变22例,单纯V5,V6导联44例。(2)T波特点:呈低平、双相、倒置;6例同时伴有ST段下移,2例合并室性期前收缩,临床上多无自觉症状。1.3心电图转归情况154例经休息后心电图转为正常(占35.20%);230例普萘洛尔试验…  相似文献   

9.
中国军事飞行员心电图正常值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研究确定出中国飞行员心电图正常值范围,为飞行员选拔和心血管功能专项医学鉴定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十二导联同步心电图仪采集1098名飞行员(其中男飞行员1043名,女飞行员55名)心电图,然后进行测量与统计分析。结果 得出了不同年龄(20~55岁)、不同机种的1043名男飞行员和55名女飞行员十二导联同步心电图有关指标的正常值范围(包括:心率、心电轴、P-R间期、QT间期、QRS波振幅、QRS波时限、P波振幅、T波振幅等);几个主要发现是:飞行人员心率变化范围大(40~100次/rain),≤60次/min约占25%;心电轴轻度左偏和右偏分别占3.5%(男性)、1.8%(女性)和6.2%(男性)、3.6%(女性);P波振幅、时限均以I导联最大;QRS波时限、QT间期以V2、V3导联最大,aVL最小;R波振幅、T波振幅以V3、V4最明显;在导联之间,PR间期离散度最小(男≤11ms、女≤12ms),而QT间期离散度最大(男≥24ms、女≥40ms)。结论 采用十二导联同步心电图采集记录方法研究确定中国飞行人员心电图正常值范围是准确可靠的,可为飞行员选拔和心血管功能专项医学鉴定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我院2000年1月至2005年1月住院的 126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心电图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一氧化碳中毒对心脏的影响。 1 临床资料 126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既往身体健康,除外患有器质性心脏病或一氧化碳中毒死亡者。男性85 例,女性41例,年龄17-65(平均43)岁。所有患者入院后,在未进入高压氧舱等治疗前描记常规十二导联心电图,在一氧化碳中毒纠正后复查心电图均恢复正常。 2 心电图诊断标准 ST-T轻度改变是指ST段在Ⅰ、Ⅱ,Ⅲ,avF 或/和V4-V6导联压低0.05-0.1mv,T波低平或  相似文献   

11.
冠心病71例非ST段下移的诊断价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戴伟川  胡惠 《人民军医》2001,44(8):460-461
作者就 1995~ 2 0 0 0年来院疗养的冠心病 71例心电图特点作一分析 ,旨在探讨非ST段下移指标诊断冠心病的价值。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71例均为离退休干部 ,男 5 7例 ,女 14例 ;年龄 5 4~ 82岁 ,平均 64 2± 13 1岁。入院疗养病历均有明确的冠心病记载 ,并已在上一级医院确诊 ,本次疗养有体格检查、X线和血生化检查等临床资料。1 2 方法 疗养 1~ 2d内描记常规 12导联心电图 ,重点分析以R波为主的导联ST T变化情况、U波极性、Ptf v1(心电图V1导联P波终末电势 )值 ,以及期前收缩后T波变化情况。冠心病的心电图诊断…  相似文献   

12.
魏璇 《空军总医院学报》1991,7(2):116-116,106
肥厚型心肌病常易误诊为冠心病,我院1974年至1990年7月共收治肥厚型心肌病24例,10例曾误诊为冠心病,10例病人中,男性7例,女性3例;年龄24—69岁,空勤1例。10例中4例误诊为“急性心肌梗塞”,6例误诊为“陈旧性心肌梗塞”;误诊时间最长达11年,最短为8天。现将典型病例分类报告如下: 一、心电图疑似陈旧性心肌梗塞 本组6例,均在不同导联出现Q波,其中前间壁1例,正后壁2例,高侧壁3例。 例1,女性,40岁。因劳累后胸闷,气短4年,加重1月入院。查体:血压13.33/9.31kPa,心界不大,心率70/min,胸骨左缘二、三肋间可闻及Ⅲ/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心电图示Ⅱ、Ⅲ、aVF、V_7、V_8、V_9导联出现Q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152例>60岁老年人背部导联心电图。其它检查包括询问病史、体检、X线检查,部分作了肝功能、血脂、胎甲球等检查。受检者均行常规9~12导联、背部V_7~V_9导联心电图检查,并分3组作为观察对象:(1)冠心病组40例,按1979年全国冠心病座  相似文献   

14.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平衡法心室显像心功能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左室收缩功能、舒张早期功能的变化已有报道[1] 。本研究采用门电路心室显像法评价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舒张早晚期功能 ,以全面了解其心功能状况。资料与方法1 研究对象。对照组 10例 ,为健康志愿者 ,男 7例 ,女 3例 ,年龄 (2 4 2 0±9 33)岁。患者组 5 5例 ,为 1995年 1月~ 1998年 11月本院心内科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 (病程不超过 3个月 ) ,男 31例 ,女 2 4例 ,年龄 (32 8± 12 8)岁。诊断标准按 1995年制订的“成人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2 方法。所有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均在药物治疗前行…  相似文献   

15.
运动员心室复极异常的临床意义和随访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6例心室复极异常运动员心电图示多数导联T波异常倒置。9例无症状,7例主诉胸闷、胸痛、心悸及昏厥。11例随访2-31年,多数心电图发生变化。临床诊断为运动员心脏、心肌病、心尖部心肌肥厚、冠心病、高血压、植物神经失调和非特异性T波改变。对这些运动员应作详细检查并长期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6.
参考国外医学资料,我们于1988年初以消心痛、心痛定为主药,辅以丹参等中草药配方研制出心痛灵贴剂(Ⅰ、Ⅱ号),治疗高血压病、冠心病。经100例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 资料和方法 1.一般资料:男性63例,女性37例,年龄41~78岁(平均61岁)。其中高血压病27例,冠心病42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31例。高血压及高冠心58例中,Ⅰ期高血压17例,平均舒张压89.4mmHg(系口服降压药期间血压,以下同);Ⅱ期高血压32例,平均舒张压93.7mmHg;Ⅲ期高血压9例,平均舒张压104.3mmHg。本组病例中,心电图正常40例,有缺血性改变(ST段下移,T波低平或倒置)33例,合并陈旧性心梗9例,合并心律失常(房颤、早搏)5例。73例冠心病、高冠心病例中,轻度心绞痛19例,中度39例,重度15例(见附  相似文献   

17.
冠状动脉造影是确诊冠心病最可靠的方法,临床可疑冠心病者,作此项检查可望能早期确诊。目前在飞行人员中刚刚开展。我们对三例飞行人员冠心病患者作了冠状动脉造影,一例可疑心绞痛,排除了冠心病,恢复了飞行;两例严重心肌梗塞,经造影后一例行室壁瘤切除及搭桥术,一例行冠状动脉内球囊扩张术(PTCA),达到临床治愈。报告如下。 例1,男,34岁,歼6飞行员。体胖,血胆固醇6.35mmol/L,颈椎片椎体轻度增生,飞行状况良好。某日,因携物登13层楼,突感左胸前区及左肩背部闷痛不适,但可耐受,休息30分钟左右症状减轻。此后在心率增快时常有类似症状出现,每次几分钟至1小时不等,同时心电图示T波低平或倒置(在Ⅱ、Ⅲ、avF、V_5导联)。超声心动图、次极量平板运动试验及  相似文献   

18.
低分子肝素与硝酸甘油治疗顽固性心绞痛 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绞痛 (AP)经积极内科治疗效果不佳者称顽固性心绞痛。 1998年 5月~ 2 0 0 2年 5月 ,我们使用低分子肝素、硝酸甘油治疗顽固性心绞痛 5 0例 ,疗效满意。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全部病例均系住院病人 ,男 39例 ,女 11例 ;年龄 4 5~ 74岁 ,平均 5 8岁 ;汉族 4 0例 ,哈萨克族 10例。均为不稳定型心绞痛 ,其中劳力性心绞痛 38例 ,自发性心绞痛 5例 ,混合性心绞痛 7例。心电图检查 :ST段下移 0 0 5~ 0 1mV 2 8例 ,ST段下移 >0 1mV 2 0例 ,ST段抬高 2例 ,T波倒置19例。1 2 诊断标准 均符合 1979年WHO推荐的冠心病诊断标准 ,并…  相似文献   

19.
老年人高血压病一般病史较长 ,多伴有心、肺、肾等损害 ,一旦发生急性左心功能衰竭 ,常严重危及生命。因此 ,早期及时、有效的诊治 ,对于控制病情 ,挽救患者生命具有重要意义。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1 995~ 1 997年资料完整的老年人高血压病并急性左心衰竭 72例 ,高血压病的诊断符合1 999WHO/ISH指南 ,其中男 62例 ,女 1 0例 ,年龄65 4± 9 3 ( 60~ 85)岁 ,病程 2~ 4 0年 ,2 5例合并冠心病。均常规做 1 2导联心电图 ,1 5例心前导联有ST T改变 ,其中ST段呈水平下移≥ 0 5mV 6例 ,ST段呈下斜型下移≥ 1 0mV 9例 …  相似文献   

20.
病例 1,女性 ,5 1岁 ,工人。体检时心电图示 :Ⅱ ,Ⅲ ,aVF导联QRS波呈现QS型 ,S -T段上移 >0 3mv ,T波无明显改变。追问病史患者 3个月前曾有过左手环指、小指关节疼痛 ,余无其它症状 ,否认关节炎病史 ,否认外伤史 ,查痛处无红肿热等症状 ,随访半年后出现典型的心绞痛症状 ,于外地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 ,证明有下壁冠状动脉梗塞。病例 2 ,男性 ,4 3岁 ,农民。因肾病综合征住院 ,常规心电图示 :Ⅱ ,Ⅲ ,aVF导联QRS波呈现QS型 ,S -T段上移>0 3mv ,T波倒置 ,追问病史左手环指、小指关节疼痛 8h ,余无其它症状 ,急查心肌酶示 :羟丁脱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