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前,医疗纠纷呈快速上升趋势,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2002年9月1日《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虽然规范了医疗事故的申请、受理、鉴定、处理等工作程序,明确了各有关部门的职责。但是,一方面患者认为自己的权益无法得到保护;另一方面医院及医护人员认为处境困难,风险很大,一些医生在医疗过程中顾虑重重。现就医患关系的性质及特点方面的法律问题进行初析。  相似文献   

2.
钟玲  权薇薇 《当代医学》2011,17(2):36-37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模式的改变,和谐的医患关系在医疗人际关系中显得更为重要,在医疗过程中占有十分突出的位置。和谐的医患关系是一切医疗活动的基础[1]。加强医患沟通是防范医疗纠纷的最主要的措施之一。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有利于医院正常医疗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医学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患者的心理特点及医患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同健康与疾病的矛盾关系一样,医方与患方的矛盾关系,既对立又统一,始终贯穿于医疗活动的全过程.我们绝不能回避和掩盖这对矛盾.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医生只注重对病的各种检查、诊断和治疗,而忽视病人的情绪、态度,忽视病人对疾病的看法及治疗要求,把病人放在完全被动服从的位置上,是一种"治病不治人"的观点,难以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人们已经认识到,医学不但是自然科学也包含着社会科学与行为科学的内容.医师面对的应当是具有社会、心理、行为特征的完整的人,而不只是疾病与病变的器官.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法制观念和维权意识的增强,医疗纠纷数量不断上升,已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引起了人们对医患关系的一些反思.医疗纠纷发生的原因很多,但医患之间沟通不足或沟通不当在医疗纠纷的发生中占有重要位置(1、2、3).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中,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使之成为全党全国工作的又一纲领性执政理念,体现了党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工程,和谐的医患关系在发展和谐社会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是发展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现对我院如何提高服务质量,融洽医患关系及其应对策略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医患关系紧张,医患矛盾突出,已成为当今中国社会的重大问题。要研究和解决这一问题,应首先研究医患关系的深层含义。作者从宏观医患关系、法人医患关系和个体医患关系三个层次对医患关系的深层含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医患关系是医疗过程中产生的一种人际关系,医患沟通也因医疗活动的开始而发生,并贯穿整个医疗过程。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医患关系的内涵更加丰富,共同参与型的医患关系模式也逐渐成为趋势。医患关系的现实问题对医患沟通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结合PAC理论、人际沟通模式,对医患关系进行阐述,提出倾听、共情、情感账户与尊重需求等沟通方法,最终营造和谐的医患氛围。  相似文献   

7.
论新时期有效的医患沟通与良好医患关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兰萍 《九江医学》2008,23(1):70-71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逐渐提高,患者的参与意识、维权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法律意识日益增强,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明显提高,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上升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8.
当前中国式医患关系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呈现出医患关系模式转型、医患紧张关系的扩大化与医患关系影响因素多样化等新特点,同时,医疗服务的提供方式、医患双方的心理特点、社会舆论导向、诊疗结果的预期与患者知识结构的变化也成为新时期医患关系的影响因素与表现形式。针对新时期中国式医患关系的特点,从改善医疗服务的提供方式、调节医患双方心态、建立医疗机构新闻发言人制度、发展医学人文教育等方面入手,提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方法与对策。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基层医院的发展,ICU已成为抢救危重病人的阵地,成功的挽救了许多垂危患的生命,提高了抢救成功率,提高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已成为医院的一道窗口。又因为ICU的独特性,严格限制家属进入,家属与医生的沟通减少,家属渴望随时知悉患病情进展变化,又成为产生矛盾和误会最多的地方。毫无疑问,家属对患的病情有知情权,医生没有理由拒绝家属的任何疑问,本着一切为了患的原则,尽量减少家属由于医学知识的匮乏,由此产生的误会,  相似文献   

10.
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我们深深体会到良好的医患关系对提高医疗质量,维护患者权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医患之间的信任则是处理好医患关系的重要因素。医患关系是患者与医务人员在疾病诊疗过程中形成和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它直接影叼着患者的心理变化,与医务人员的诊疗效果及患者的康复有着密切的关系。信任是医患关系的重要内容,也是患者授权医务人员进行诊疗工作的先决条件。没有信任,医务人员就难以充分发挥医技才能,患者也难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目前,医疗市杨如同其它市场一样由医方市场向患方市场转变,这就在客观上要求医…  相似文献   

11.
根据国家卫生部首次发布的国家级医院管理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年度发生医疗纠纷的概率为98.47%,在引发医疗纠纷的诸多原因中,医务人员服务态度不佳和医患沟通不当是第一大原因.所谓的医患沟通,更多的是心灵的沟通.在医患沟通过程中,如果医务人员能够学会并掌握一定的心理学技巧,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沟通来源于法语en rappart,词义为和睦相处,医生和病人第一次见面时很容易建立沟通关系,建立沟通后,病人接受医生治疗方案的可能性增大,即便医疗过程或结果不是很完美,病人也容易谅解.  相似文献   

13.
从医患关系现状看医学人文关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患者期望值的不断升高,医生的执业环境愈发艰难。我国人文医学发展的滞后成为约束医学科学整体化趋势的瓶颈。在医患关系紧张的今天,重构医学人文的内涵,重塑医学的人文精神,重振医学的人文风采显得尤为迫切。我国医学人文关怀的实现需要政府切实履行责任、以宽容型社会的建立以及医生个人技术水平与医德素养的共同提高作为推力。  相似文献   

14.
医患关系的建立与沟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普及和新世纪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患者的健康保健需求和对医疗的满意度发生了很大变化,医患关系问题尤为突出.患者患病求医、去医院就诊,是作为求助者;医生看病和治病,是作为帮助者.这样就形成了在医院这种特殊的社会场合中医生与患者及其家属相互作用的人际交往关系,即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5.
李翔 《中国病案》2012,13(6):35-36
医患关系紧张是当前医疗服务中十分突出的问题,医患沟通不畅是引起医患关系矛盾的主要因素。本文分析了医患间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必须加强服务意识,提高沟通能力和技巧,增进医患间相互信任、理解。通过换位思考,建立良好医患关系。和谐的医患关系是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疗纠纷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医患关系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部分患者及家属对医生存在不信任情绪,部分医务人员将一些患者及家属视为潜在投诉者的心理客观存在,这种不信任甚至对立的医患关系是不正常的.究其原因,从内部因素看,与部分医务人员未能及时跟上社会变革步伐,与时俱进的学习有较大关系,同时复杂的外部因素也起着较大作用.为改善医患关系,促进医患沟通,我院试图以实施医患沟通制作为契机,在改变观念适应变革、建立现代医院服务念、培训医务人员整体素质及沟通技巧、制定医疗服务流程规范等方面进行探索,寻求一种建立相互信任、尊重、配合的医患关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试论医患合同关系与责任认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文明的进步和意识形态领域的飞速发展,使人们的法律意识逐步增强,“医疗纠纷”日趋占据人们的视觉焦点,如何处理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处理得是否公正、应该如何完善处理方法乃至如何预防纠纷和事故的发生及双方责任的认定等社会热点问题,无疑,都离不开“医患关系”主体-医院(医生)和患者(家属)。当一个自然人因疾患就医,与特定人群-医院(医生)所形成的“医患关系”与合同法中的“契  相似文献   

18.
当前病案管理中存在病案质量、病案管理等问题,病案工作者应该转变思想,主动服务,主动服务病案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病案也是处理医疗纠纷的重要依据,如何搞好医患关系、处理好因病案存在问题所引发的医疗矛盾和医疗纠纷,和谐医患关系是当前病案管理人员应该值得思考的问题。创新管理方式,变革服务理念,改进病案管理流程,为患者及家属提供病案管理中的优质服务项目,从而达到医患和谐、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9.
医患关系日益引起重视,参照现代医患关系研究相关理论,对中国古代医患关系模式进行初步研究。古代社会的医患关系同样是一种复杂和多层次的人际关系,医患模式不能一概而论。根据患者的社会地位以及所患疾病对医疗服务的需求程度和医生的社会地位及医术状况等,分为平等型、权威性、主从型,以期从传统中医的医患关系中获取价值,对目前复杂的医患关系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20.
近一段时期以来,各地频发的医患冲突事件让人触目惊心,把医患关系这根紧绷的神经一次又一次推向崩溃的边缘。政府、医院、媒体、患者各持观点,莫衷一是。通过对事件的了解,我们发现,矛盾逐步升级的背后隐藏的,是医患双方对自己该担负的责任没有清醒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