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 毫秒
1.
目的探讨胞浆过表达促凋亡因子Sm ac对胰腺癌细胞Panc-1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应用RT-PCR获得Sm accDNA(不含线粒体定位序列),定向克隆入pEGFP-N1质粒载体中,经限制性酶切、PCR及测序鉴定。利用脂质体将pEGFP-N1/Sm ac重组体转染胰腺癌细胞株Panc-1,应用荧光显微镜检测Sm ac-EGFP绿色荧光融合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测定顺铂、5-FU诱导的转染细胞凋亡率;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结果荧光显微镜下可见转染pEGFP-N1/Sm ac的细胞胞浆自发绿色荧光;在顺铂、5-FU作用下,N1/Sm ac转染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6.8±5.5)%、(47.6±6.9)%,明显高于未转染组(12.3±3.2)%、(19.2±4.7)%及空载体转染组(16.9±3.7)%、(22.5±5.8)%,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1/Sm ac转染组细胞的生长抑制率亦明显高于未转染组及空载体转染组(P<0.01)。结论胞浆过表达Sm ac活性分子可明显促进顺铂、5-FU诱导的Panc-1细胞凋亡,增强其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为探索基于凋亡的胰腺癌治疗新策略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预热对K_(562)细胞化疗药物体外敏感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预热对肿瘤细胞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机理。方法:对K562细胞预热应激,用RT-PCR检测细胞热应激蛋白70(HSP70),并用MTT比色法观察细胞对化疗药物体外敏感性的变化。结果:预热使K562细胞HSP70明显增多,且在预热2h后达到最高;在常规剂量下(临床一次用量的1/250)未预热K562细胞对阿霉素(ADM,0.4mg/L)及环磷酰胺(CTX,0.8mg/L)中度敏感;预热应激后,K562细胞对这两种同剂量药物均轻度敏感或不敏感;并检测了这两种药物的浓度梯度。结论:热应激可以降低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推测HSP70表达增强可能是肿瘤热疗效果和化疗药物敏感性降低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3.
曾焕斌 《中国校医》2011,25(10):801-F0003
乳腺癌在临床确诊时50%~60%已有微小转移灶存在,一旦确诊必须立即进行手术,但是往往单纯的手术治疗无法将乳腺癌根治。为了预防因术中挤压而引起的癌细胞扩散,巩固疗效,在术后一定的时间内给予静脉输人抗肿瘤药物;为减轻病人的痛苦,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采取术后辅助化疗,通过科学的护理措施[1,2],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乳腺癌化疗患者的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对32例乳腺癌化疗患者进行心理状况调查,根据每个患者的测评结果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与行为方式干预措施,比较干预前后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结果 心理干预前后,除偏执症状外,患者的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等维度评分均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 心理干预对乳腺癌化疗患者负性心理状况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索雌激素合成/代谢相关基因CYP1B1rs1056836 (C>G)、COMTrs4680 (G>A)、ESR1rs2046210 (G>A)多态性和流产对乳腺癌发病风险的影响。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设计,序贯收集2014年4月 - 2015 年6月间的乳腺癌新发病例794 例,健康体检女性805 例。采用统一编制结构化问卷收集信息,提取外周血DNA检测基因型,t/χ2检验筛选危险因素,广义多因素降维(GMDR)和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基因多态性与流产对乳腺癌发病风险的影响。结果 绝经前女性基因CYP1B1rs1056836 (C>G)多态性、COMTrs4680 (G>A)多态性对乳腺癌的发病危险度分别为ORCYP1B1 = 5.96(95%CI:1.20~29.64),ORCOMT = 0.69 (95%CI:0.52~0.92), ESR1rs2046210 (G>A)多态性可能增加绝经前/后乳腺癌的罹患风险 (OR = 1.53,95%CI: 1.14~2.05;OR = 1.49,95%CI: 1.07~2.07)。有药流史可能增加绝经前/后乳腺癌的发病风险(OR = 3.63,95%CI:1.71~7.68;OR = 6.53,95%CI:1.83~23.32)。绝经前女性COMTrs4680 (G>A)和药流相乘交互系数ORmulti = 0.16(95%CI:0.33~0.82)。结论 ESR1rs2046210 (G>A)多态性、药流史可能增加乳腺癌罹患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在散发性乳腺癌和乳腺良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SABC免疫组化法检测30例乳腺纤维腺瘤、42例乳腺癌中BRCAI的表达。结果:BRCA1在乳腺纤维腺瘤中的阳性表达率86.7%,在乳腺癌中为52.4%,腋窝有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率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随着肿瘤分级的升高BRCA1的阳性表达率有逐渐下降趋势,其中Ⅰ级和Ⅲ级、Ⅱ级和Ⅲ级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RCA1的表达与肿瘤的组织学类型、肿块大小无关(均P〉0.05)。结论:BRCA1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它有可能成为临床对乳腺癌诊断和判断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草酸铂用于原发性肝癌术后化疗的疗效,同时联合体外药敏试验进行药物筛选,评估该系统是否可提高化疗疗效。方法2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均在接受手术切除后肿瘤标本采用了体外药物敏感实验一三磷酸腺苷肿瘤化疗敏感实验(adenosine triphosphate tumor chemosensi-tivityassay,ATP-TCA)进行了药物(阿霉素、丝裂霉素、诺消灵、草酸铂、开普拓、5一Fu、健择、卡铂、顺铂、泰索帝和足叶已甙)评估,其中草酸铂敏感11例(敏感组),15例未报敏感(对照组)。全部患者接受了以草酸铂为主的化疗方案治疗。参照RECIST标准对该方案疗效(CR、PR、SD、PD、ORRxOS和DFS)以及ATP—TCA试验系统的效力进行评估,按照抗癌药毒副反应的分度标准(WHO标准)评价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26例获得可评估客观疗效。该方案总疗效分析:CR10例(38.46%),PR5例(12.23%),SD6例(23.08%),PD5例(12.23%)。在敏感组患者中,6例患者获得CR,3例PR,1例SD,1例PD;对照组4例获得CR,2例PR,5例SD,4例PD。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总生存期(OS,P=0.1116)和无瘤生存期(DFS,P=0.2328)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敏感组在总病情缓解率(ORR,81.8%VS40.0%,P=0.040)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共发生Ⅰ、Ⅱ度骨髓抑制14例(53.8%),Ⅰ、Ⅱ度胃肠道反应13例(50%),Ⅰ、Ⅱ度肝功能损害15例(57.7%),Ⅰ、Ⅱ度周围神经病变6例(23.1%)。以上并发症多为Ⅰ、Ⅱ度,均可耐受,经过治疗后均恢复正常,两组毒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草酸铂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在原发性肝癌术后化疗的疗效较高,此化疗方案可能提高肝癌术后患者的总病情缓解率,安全性好。联合应用ATP—TCA系统进行药物评估,可能提高该方案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8.
氯氰菊酯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观察氯氰菊酯(cypermethrin,CYP)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细胞增值的影响,探讨氯氰菊酯促进细胞增殖的生物学机制。方法 MCF-7细胞在加受试物前7 d改为无酚红完全培养基,以耗尽细胞内储存的雌激素。实验设为6组:无水乙醇(EtOH)溶剂对照组、雌二醇(E2)雌激素对照组、他莫西芬(TAM)抗雌激素对照组及氯氰菊酯3个浓度梯度(1.0×10-7mol/L、1.0×10-8mol/L、1.0×10-9mol/L)实验组。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值情况,采用Hoechst 33342和Propidium Iodide双染荧光显微镜观察氯氰菊酯对雌激素耗尽诱导细胞凋亡作用影响。结果第4、5天细胞增殖实验,与EtOH溶剂对照组相比,除TAM抗雌激素组与EtOH溶剂对照组细胞增殖活力低外,其他4组细胞增殖活力低,依次为E2雌激素对照组、氯氰菊酯1.0×10-7mol/L组、氯氰菊酯1.0×10-8mol/L组、氯氰菊酯1.0×10-9mol/L组,P均<0.05;第3天与EtOH溶剂对照组比,E2雌激素对照组MCF-7细胞增殖活力高,P<0.05,第2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荧光显微镜下见,EtOH溶剂对照组相比和TAM抗雌激素组细胞的凋亡作用明显,后者强于前者,而E2雌激素对照组、氯氰菊酯1.0×10-7mol/L组、氯氰菊酯1.0×10-8mol/L组、氯氰菊酯1.0×10-9mol/L组对细胞凋亡作用不明显。结论氯氰菊酯有可能是通过抑制乳腺癌细胞凋亡而发挥其促进细胞增殖作用的。  相似文献   

9.
微量元素水平对人肺癌细胞药物敏感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微量元素水平对人肺癌细胞药物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对人肺癌细胞(GLC—8L)进行体外有药培养,同时将不同水平的微量元素水平组合加入有药培养液中,72 h后用MTT法检验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结果:人肺癌细胞在不同微量元素水平体外有药培养后出现不同变化。结论:不同微量元素水平对体外人肺癌细胞药物敏感性不同。  相似文献   

10.
共轭亚油酸对人乳腺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研究共轭亚油酸(c9,t11-CLA)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生长的影响。方法 采用细胞核分裂指数、细胞生长曲线、细胞集落形成试验、^3H-TdR掺入试验和软琼脂培养方法,所设剂量(μmol/L)为25,50,100,200,以96%乙醇为溶剂对照。结果 在细胞核分裂指数、细胞生长曲线和细胞集落形成试验中,可见c9,t11-CLA对MCF-7细胞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作用于MCF-7细胞8d后的抑制率(%)分别为27.18、35.43、91.05和92.86;在^3H-TdR掺入试验中,可见随着c9,t11-CLA剂量的增加,^3H-TdR掺入到MCF-7细胞中明显的减少,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性;由软琼脂培养试验结果可见,随着c9,t11-CLA剂量的增加,MCF-7细胞的集落形成逐渐降低,除了25 μmol/L剂量组外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性。结论 c9,t11-CLA对MCF-7细胞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类胡萝卜素对人乳腺癌细胞增殖及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类胡萝卜素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存活率、细胞周期和凋亡,以及对凋亡相关基因bcl-2的影响。方法 用MTT检测类胡萝卜素对MCF-7细胞作用的时间效应和剂量效应;流式细胞仪观察类胡萝卜素处理人乳腺癌细胞后细胞周期以及细胞凋亡的改变。用RT-PCR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cl-2的变化。结果 6种结构不同的类胡萝卜素对MCF-7乳腺癌细胞展现出不同的增殖抑制效果,60μmol/L的β-胡萝卡素和番茄红素在第4天的抑制率分别为88.4%和87.8%,而玉米黄素、角黄素、虾青素和玉米黄素双棕榈酸酯的抑制作用较弱。类胡萝卜素并不诱导87.8%,而玉米黄素、角黄素、虾青素和玉米黄毒素双棕榈酸酯的抑制作用较弱。类胡萝卜素并不诱导MCF-7细胞凋亡,番茄红素可阻滞细胞周期于G1/M,玉米黄素双棕榈酸酯可阻滞细胞周期于G0/G1期,而其他类胡萝卡素并不影响细胞周期。类胡萝卜素可不同程度地下调凋亡相关基因bcl-2mRNA的表达,bcl-2基因的下调与类胡萝卜素的抑制作用呈较明显的相关性。结论 类胡萝卜素可直接抑制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增殖,不同结构的类胡萝卜素可能具有不同的抑制机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海洋新型蒽环类化合物D19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435的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其相关的分子机制。方法以0.5μmol/L的D19对MDA-MB-435经不同时间(0、1、2、3、4 d)处理后,以不加D19的细胞作为对照组,用MTT方法(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实验)检测不同孔的吸光率,分析D19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以0.5μmol/L的D19作用不同时间(0、16、24、48 h)后,细胞周期调节相关蛋白浓度及磷酸化水平的变化。进一步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0.5μmol/L的D19作用不同时间(0、4、8、16、24、36、48 h)对与乳腺癌和细胞周期都密切相关的蛋白ATM的磷酸化水平的变化。结果 MTT实验显示D19能抑制MDA-MB-435细胞增殖。并且western blotting检测发现,随着D19作用时间的延长,Cyclin D1和CDK4表达水平逐步降低,Rb蛋白的磷酸化水平逐步降低,呈时间依赖性,且ATM磷酸化水平也随时间增加而增高。结论 D19能抑制MDA-MB-435细胞增殖,可阻滞MDA-MB-435细胞周期,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ATM,从而抑制其下游的细胞周期调控蛋白Cyclin D1、CDK4的表达以及Rb的磷酸化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丹皮酚(Pae)对人大肠癌HT-29细胞的增殖抑制、凋亡诱导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为寻求大肠癌治疗的新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荧光显微镜和透射电镜技术观察不同浓度的Pae对HT-29细胞增殖的抑制及凋亡诱导作用;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用药前后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表达的变化。结果荧光显微镜及透射电镜观察到Pae作用后HT-29细胞出现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Pae在15.63 mg/L、62.5 mg/L、250 mg/L3种浓度下作用48 h均可诱导HT-29细胞凋亡;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Pae作用后HT-29细胞bcl-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bax蛋白表达无显著改变。结论Pae可抑制HT-29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并呈现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和时间-效应关系,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bcl-2/bax的表达比例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检测Bmi-1和p16基因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反转录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61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和12例正常膀胱组织中Bmi-1和p16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 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Bmi-1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膀胱组织(0.242±0.129比0.031±0.011),而p16表达量显著低于正常膀胱组织(0.059±0.021比0.165±0.0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1和p16基因的表达量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肿瘤复发有相关性(P< 0.05或<0.01),而与年龄、性别无相关性(P>0.05).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p16基因的表达量与Bmi-1基因的表达量呈负相关(rs=-0.714,P<0.05).结论 Bmi-1基因的高表达和p16基因的低表达可能参与了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Bmi-1可能通过某种机制下调p16的表达,从而促进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p130Cas蛋白和c-erbB-2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它们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以评价乳腺癌的预后。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3例原发乳腺癌,10例乳腺纤维腺瘤,1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p130Cas和C-erbB-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乳腺组织和乳腺纤维腺瘤相比较,乳腺癌组织中p130Cas和c-erbB-2的表达显著增高(P均〈0.01)。p130Cas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绝经状况,肿瘤细胞的ER,PR表达情况和组织学分级相关,而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状况及病理学分期无关。c-erbB-2表达与患者的年龄、绝经状况、肿瘤大小、PR表达和病理学分期无关,而与ER表达、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130Cas和c-erbB-2的表达无相关性。结论p130Cas和c-erbB-2与乳腺癌细胞的恶性转化、分化程度有关,c-erbB-2还与乳腺癌的转移有关,检测p130Cas和c-erbB-2蛋白表达情况有助于对乳腺癌患者预后的评价。  相似文献   

16.
乳腺癌易感基因1在散发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在散发性乳腺癌中的表达与各病理学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SABC免疫组化染色法对30例乳腺纤维腺瘤和42例乳腺癌患者的病变组织中BRCA1的表达进行检测,并与腋窝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和组织学分级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BRCA1在乳腺纤维腺瘤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5.7%(36/42),在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2.4%(22/42),乳腺癌中腋窝有淋巴结转移的BRCA1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的BRCA1阳性表达率(P<0.05),BRCA1在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随着组织学分级的升高有逐渐下降趋势,其中Ⅰ级和Ⅲ级、Ⅱ级和Ⅲ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级与Ⅱ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RCA1的表达与肿瘤的组织学类型、肿块大小无关(P值均>0.05).结论 BRCA1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它有可能成为临床对乳腺癌治疗和判断预后的一个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乳腺癌中Twist、p53和E-钙黏附蛋白mRNA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选取初次就诊的30例乳腺癌患者行改良根治术的乳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及10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的正常乳腺组织,分别应用RT-PCR的方法检测Twist、p53和E-钙黏附蛋白mRNA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关系及其相互关系.结果 乳腺癌组织Twist mRNA表达与分化程度[高中分化93.33%(14/15),低分化53.33%(8/15)]、淋巴管浸润[是93.75%(15/16),否50.00%(7/14)]和TNM分期[Ⅰ~Ⅱ期46.15%(6/13),III~Ⅳ期94.12%(16/17)]有明显相关性(P<0.05),而与年龄、肿瘤直径、外膜浸润、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无明显相关性(P>0.05).乳腺癌组织中Twist和p53 mRNA表达较癌旁组织和正常乳腺组织明显升高[(112.36±12.53)%比(101.37±9.12)%和(98.03±9.04)%、(101.73±13.32)%比(91.43±7.43)%和(90.83±6.58)%,P<0.01],而E-钙黏附蛋白mRNA表达较癌旁组织和正常乳腺组织明显降低[(55.43±12.49)%比(69.39±5.63)%和(72.73±7.93)%,P<0.01],癌旁组织和正常乳腺组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组织中Twist mRNA表达与p53 mRNA呈正相关(r=0.526,P=0.004),而与E-钙黏附蛋白mRNA表达呈负相关(r=-0.500,P=0.000).结论 Twist和p53在乳腺癌组织中呈高表达,而E-钙黏附蛋白呈低表达.Twist可能通过上调p53的表达,同时下调E-钙黏附蛋白的表达,从而促进乳腺癌的浸润、转移,并在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