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收藏保值"热,收藏品范围逐渐转向名贵中药.目前,1g冬虫夏草的价格已超过同等重量的黄金,一粒10年前生产的仅300余元的安宫牛黄丸竟在网上拍出2万元的"天价".中药真能"保质"不变,长期收藏吗?中医药界普遍的看法是:中药在保质期内,且采用了适当的保存方法,才能真正"保质".一旦中药质量下降,药效降低,起不到治病救人的作用,自然无法"保值增值",收藏也毫无价值.  相似文献   

2.
<正>[咨询]中成药有保质期吗?我家有两颗1990年的安宫牛黄丸,还能用吗?人参的保质期是多长呢?药师答疑解惑随着"收藏保值"热,收藏品范围逐渐转向名贵中药。目前,1克冬虫夏草的价格已超过同等重量的黄金,一粒1992年以前北京同仁堂生产的安宫牛黄丸在某网上标价为6万元的"天价"。中药真能"保质"不变,长期收藏吗?  相似文献   

3.
金世元教授在中药界被称为“国药泰斗”。他和中药打了一辈子的交道,却总是向别人推荐他的“无药养生”观点。  相似文献   

4.
玉石欣赏     
《健康人生》2016,(10):65-67
“金生丽水,玉出昆仑.”此中的玉就指国玉——和田玉.在古代,和田玉只有皇室贵族和达官显贵才能拥有.如今和田玉已成为“全民收藏”的一个热点.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田玉认知度增加,以及投资渠道的拓宽,和田玉已成为保值增值的主要收藏品.  相似文献   

5.
信息广场     
收藏古钱 亦可致富 古钱和邮票一样具有收藏价值,其价值随着年代的增长等因素上涨。近年来,古钱币升值很快,如清代“道光通宝,壹分”,1992年50元一枚,现涨到700元一枚,5年涨至13倍;战国时期的楚国货币“郢爱”和“陈爱”现每枚已达100万元。可见收藏古钱币可保值升值。全国有30几家公开合法的交易市场和收购单位。为使古钱爱好者能掌握古钱升值的最新准确价格,我中心特从原1992年中国古钱目录版的基础上重新引进了最新版《1997中国古钱目录》与《1997中国银币目录》和《铜圆目录》,三书是根据今年国内古钱市场行情出版的,三书印有上自商周下至1949年新中国建立前近3000枚古钱拓图与1248枚银铜币图,尺寸大小与原物保持一致,并逐枚标有等级和参考价,该书由钱币专家编著,某人民出版社发行。我中心常年提供古钱交易市场地址及古钱鉴别资料以及60位全国著名收藏家通讯地址。古钱币鉴别资料费88元(一套),铜元鉴别资料费108元(一套),银元鉴别资料费78元(一套)。如急需另加10元特快邮寄费,本广告有效期2年。  相似文献   

6.
汪涛 《健康生活》2011,(1):34-34
“中药抗炎我放心”。短短一句广告语,反映了人们对“中药抗生素”疗效和安全性的信任之深。所谓“中药抗生素”一般指清热解毒类中药,使用广泛,深受老百姓青睐。但也正因为此,清热解毒类中药用得太多太滥,带来不少隐患。  相似文献   

7.
浅谈严把“三关”保中药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中药是我国的国宝,中药的质量关系到中医的临床疗效和信誉,关系到中医中药事业的发展。只有提高中药药品质量,才能继承和发展祖国医学遗产,振兴中医中药事业。再者从我国中医中药的采集加工及收藏的实际情况看,我国地域辽阔,中药资源丰富,但中药来源复杂,品种繁多,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大部分为植物,少数为动物和矿物,为非工厂化生产,且大部分品种是季节生产,全年使用,靠群众自由采集,由供销及医药部门收购、贮藏,然后销售给医疗及生产单位,因此,中药质量历来难以控制。下面就如何把好采集、炮制、贮藏“三关”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陈志元 《健康生活》2007,(17):23-23
“中药抗炎我放心”。短短一句广告语,反映了人们对“中药抗生素”疗效和安全性的信任之深。所谓“中药抗生素”一般指清热解毒类中药,使用广泛,深受老百姓青睐。但也正因为此,清热解毒类中药用得太多太滥,带来不少隐患。当您随便走进任何一家药店,  相似文献   

9.
湖北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监测显示:在2008年收到的671例中药不良反应报告病例中,中药注射剂达453例,约占全部中药不良反应事件的68%,是中药不良反应的“高风险品种”。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对45个品种引起的455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病例归类发现,排在前五种的药品依次为:“刺五加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丹参注射液”“茵栀黄注射液”“参麦注射液”。  相似文献   

10.
近期,“临期食品”话题猝不及防地火了:“年轻人买临期食品来减少浪费”话题的阅读量破1亿、临期食品市场规模将突破200亿元。而在200亿元的市场背后,行业如何规范临期食品的货源保障、保质期限等问题,也引发了外界的关注。记者调查发现,“临期商品、折扣特卖”店悄然兴起,在各大购物商场、街边商铺甚至大型仓库附近,临期特卖呈连锁化、品牌化扩张。  相似文献   

11.
金晓弟 《药物与人》1998,11(5):26-26
我国劳动人民在与疾病的斗争过程中使用中药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中药来自天然的动物、植物和矿物等,因其自然天成而倍受人们的欢迎,但它终究是药。俗话说的好,“是药三分毒”,中药对人体也会产生各种不良反应。要避免和预防中药的不良反应,就应该根据中医、中药的理论依据来合理使用中药。首先,要尊重传统规定,合理使用中药。中药药理中的“十八反”、“十九畏”,就是对中药使用的规定。反就是相反,是两种中药合用可以产生剧烈的副作用,对人体产生不良反应。畏就是相畏,是两种中药合用,一种药物抑制另一种药物,以减低药物的毒性作用。在处方  相似文献   

12.
正大家都知道,西药和中成药是有保质期的,其出厂期和保质期都会在包装上标明。而中药材并没有相关保质期的规定,但并不能说明就可以无限期保存。有些人认为,中药材越陈越好,甚至盲目收藏,这其实是一种误区。越陈越好≠无期限中药材由于在外包装上未注明保质期限,许多人在潜意识里总觉得中药可以无期限使用,甚至是脏了、虫蛀了或者发霉了,洗一下还可以用。甚至有些人认为中药是越陈越好。然而,这是十分不科学的做法,中药也是有保质期的。  相似文献   

13.
《中国卫生产业》2010,(12):19-19
记者从11月25日在成都举办的“2010年中国中药行业品牌峰会”上获悉,以岭药业凭其突出的品牌优势荣获中药企业现代品牌十强,其生产的通心络胶囊同时获中药产品品牌十强。本次峰会由中国中药协会、中国医药报社等共同主办,主题是“品牌支点,释放力量”,目的是在主管机构、生产企业、流通领域、销售终端、普通患者间建立起品牌的桥梁纽带,加速推进中药现代化进程,强化中药在国民健康领域的影响力,助推中药行业发展。  相似文献   

14.
名牌产品就是在人们心目中享有很高信誉的产品,创名牌就是创产品质量信誉,创企业良好形象。国务院领导提出的关于“创造名牌产品,提高国际竞争能力”的指示精神和“质量兴国”的方针,是对中药行业提出的重要任务。 中药是治病救人和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特殊商品,是中医治病的最根本的物质基础。中药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中医治疗疾病的疗效和声誉,  相似文献   

15.
1 案情简介2 0 0 1年中秋节期间 ,我市某超市在其门口贴出告示 ,廉价销售超过保质期限的食品 ,这一行为被我市卫生监督执法人员发现后 ,立即对该超市所有超过保质期限的食品进行了现场查封。后经立案调查取证 ,对该超市送达了“销毁超过保质期限的食品 ;公告收回已售出的超过保质期限的食品 ;罚款一万元的卫生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该超市接到处罚告知书后 ,对处罚表示不服 ,先后通过听证、诉讼等法律程序 ,最终该超市自动执行了人民法院判决维持卫生监督机构的处罚决定。2 争议焦点2 .1 卫生监督机构认为 经查实 ,该超市大量销售超过…  相似文献   

16.
《健康必读》2010,(8):26-27
2010年6月17日,在山东省省长质量奖现场观摩会暨媒体见面会上.东阿阿胶澄清被曝光的问题阿胶生产企业与其无关,问题阿胶产品也非该公司生产。被誉为“国药泰斗”的金世元教授.除了就此次阿胶追假问题进行学术讲解外,还对中药毒性、中药炮制等诸多影响中医药发展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大家都知道,西药和中成药是有保质期的,其出厂期和保质期都会在包装上标明.而中药材并没有相关保质期的规定,但并不能说明就可以无限期保存.有些人认为,中药材越陈越好,甚至盲目收藏,这其实是一种误区. 越陈越好≠无期限 中药材由于在外包装上未注明保质期限,许多人在潜意识里总觉得中药可以无期限使用,甚至是脏了、虫蛀了或者发霉了,洗一下还可以用.甚至有些人认为中药是越陈越好.然而,这是十分不科学的做法,中药也是有保质期的.  相似文献   

18.
中药在规定用量范围内大多是没有毒副作用的,但少部分中药具有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故历代本草书籍中常在这些药物性味下注明“大毒”、“小毒”等字样,以提醒人们注意。说明古人早就非常重视中药的毒性问题,并积累了极为宝贵的用药经验。国家十分重视药品的管理工作,颁发了一系列有关药品的  相似文献   

19.
程林江 《现代保健》2009,(16):155-155
在不少关于中医药的广告甚至报导中,有人总是喜欢将“中药没有毒副作用”之类的观点挂在口头,以显示中药的安全性。这种说法显然是错误的。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凡是用于治疗疾病的药物,多少都带有一部分对人体起不良作用的“毒性”。这种毒性,往往就是所说的药物的副作用。传统的医药理论中,  相似文献   

20.
用过中药的人,大多都知道附子是知名“毒药”——乌头的块根,被称为中药里的“回阳救逆第一品”。在名字上也可以看出它的特殊性,同样是一味中药,附子却拥有生、盐、黑、白、炮附子(片)五个名字。为什么一种药材会有五个名字?虽然本是同根生,“五兄弟”“性格”却各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